Archive for 4月, 2016

该如何对待新人

星期四, 4月 28th, 2016

之前好像说过我们有个实习美工妹妹,长得蛮漂亮,而且人非常非常有礼貌,但是……实力太差了阿!这种差不光是技术上的差,我在意的是意识上的差。我拿了张柱状统计图——每根柱子颜色不同,并且高低不同(因为数据不同),我让她帮忙在后面多P一根柱子出来。我以为只用我说出这句话,她就应该知道,我是要她P出和其他柱子颜色不同并且高低不同的柱子,结果她直接把最后一根柱子完全COPY了一个,造成了其他柱子颜色高低都不同,就是最后两根柱子颜色和高低完全相同,这不是给客户一看就知道是作假的并且是非常敷衍的作假吗?我又拿了一张图上面有几个字,我想把其中的两个字换成另外两个字,她就给我换了两个字,然后这两个字的字体和其他字的字体不一样,一看就是P的……

今天领导还说把她归到我管,因为我做PPT需要作图,我说算了吧……没要。现在我一想到要不要去找她帮忙弄个图呢?然后马上就想,还不如我自己动手东拼西凑吧= =真的极度的不信任,而且因为她真的非常非常礼貌,我也真的不好意思表示不满……

当然写这个的主要目的不是想吐槽。也是跟人聊过,就是该不该帮助新人,信任和鼓励他们,给他们机会锻炼成长。目前来说,我自己是相当不耐烦的,不是针对我们这位美工妹妹而是对所有新人,“一言不合”我就会迅速做出此人“孺子不可教”的判断,从而立即失去耐心。但是作为一个还算有良心的人,自己也是从新人小白走过来的,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我常常觉得我这种态度不太可取,但是也逃避去思考原因。今天我就想直面我内心,想想为什么我现在就无法去体谅新人的境遇和心情?从现在起我到底要以怎样的态度去对待新人呢?

我们这个美工妹妹不仅是刚毕业没经验的新人,而且是有点跨界的,她专业是工业设计,现在要做平面网页设计,不仅是作图还要编写前台代码,基本一切都要学习。其实我当初也算是跨界,从计算机到通讯,什么都不懂,有师父耐心的带着。我仔细想了下我做新人时的情况,和我现在看到的新人他们的情况,发现最大的差别是,我刚毕业去的公司是国有大企业,对于每个毕业生都指定一对一的师父,做满半年试用期的学习,师父有学习计划,我们新人每周要交学习报告,转正要专题答辩。这不是每个公司都随口会说的会有人带新人,入职后就形式化的搞一两天新员工培训这么简单的事,而是真正形成了制度,形成了文化,更是有钱在支撑,即使你半年里的头三个月基本不能独立做事,基本产生不了效益,公司也是承担得起的。

那有人就会说,你很幸运一开始找到了这样的大公司。可是我真的因为幸运吗?我的头两个公司,招聘要求可都是名校相关专业硕士毕业啊,这难道不是因为我过往十几年的积累吗?好了,这里就产生了第二个很大的不同,就是我是新人的那几年,同事们的教育背景起点都比较高,也就是说具备足够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虽然不至于点一下就通,但是也很少出现说了半天也不懂,不知道你在讲什么的事。

然而我现在的公司可不同了,尽管并不算小公司,但相对于那些愿意并且能够投资培养毕业生新员工的大公司相比,就是小公司,这样的公司很多,招毕业生特别是我们这样的技术岗,多半是贪图便宜……或者是关系户,背景素质参差不齐(其实是差得参差不齐…)。我的想法很简单,劳资每天忙死了,我希望你能帮我,而不是我要帮你,我已经花了时间费了口舌去教你一些基本东西,讲了我的需求,我不要求你给我一个完美的东西,但是不仅一点闪光点都没有,还就是一陀屎,我就分分钟没耐心了。徐婆婆还跟我讲,要我拉下脸来对新人严格要求,把别人培养出来后别人会感谢我的。我就觉得很莫名其妙,因为和我要培养新人付出的时间和精力相比,我也许可能得到的这个感谢一点吸引力都没有啊。在没有金钱奖励和制度约束下,如果现在要我真心去帮助一个人,肯定是这个人有某些特质令我认同甚至赞赏,不管是能力上的还是人格上的,如果都没有,只用保持礼节性的交往就好了。

所以大概还是要看人吧,既看新人自己,也要看教的人。就算是凤娇这样当年被我在心里骂笨死的,因为是关系户不得不用起来,领导也是想了很多办法逼她,其他男同事也不是很客气,但她自己也很耐受,所以经过一年的锻炼,她倒是成长了不少,除了具备了一定的技能外,还任劳任怨,也有想给自己找更好出路的想法。现在我很愿意鼓励她,交给她一些挑战性的事,比如说去做售后培训,去学前台代码,并在大家对她有所质疑的时候发声为她讲话。但美工妹妹,我目前没这个兴趣。此时我想起上一个公司的小新DD,作为新手我也不是很信任他,是老杨去锻炼他一段时间后,我才认可,愿意跟他商讨工作问题的。

所以我是不太适应对能力太初级的人进行培养的,不管是本身的确很菜鸟,还是暂未展现出来。

谁再说女员工麻烦的?

星期三, 4月 27th, 2016

有一项工作,比较机械枯燥,但是必须要做,需要在江西出差2个月,但不是中途不许回来,两周左右可以回来一趟,反正坐动车也比较近。

这个月来了一个实习生,男生,是已经签了三方协议,就等六七月拿到毕业证就正式入职的。很呆板的感觉,才实习了两三天就被我们一项目经理说很水,说什么他都听不大懂的感觉。大家商量想派他去江西锻炼一阵子。项目经理跟他谈话,不知道咋谈的,他说回去考虑一下,然后考虑结果是……不想去。后来领导找他谈,照现在结果看来,也是不想去的。

然后我们另一位初级工程师,初级到最近犯的几个错误让大家吃了不少苦,领导对他意见很大。其实也不是惩罚,只是结合最近工作安排考虑利弊,周一晨会时领导就建议派他去,然后问他行不行,他说,额……我现在家里在装修,要买建材什么的,时间上不方便……

如果没有发生晨会开完后的事儿呢,我也只不过在心里呵呵呵一下。结果开完会我们回办公室做事,凤娇跟我私下聊天说,要不她去吧。是的,就是我一直说的那个智商很有问题很蠢的凤娇,那时候凤娇因为啥都不会,就把她派去干这个反复枯燥的工作,在外面外派了大半年。当时是周小天跟她谈话,以为她有男朋友,要回去商量,毕竟要出这么长时间差,要好好做一下思想工作的,结果凤娇当即就答应了,而且也没想两周回来一趟,只是遇到小长假才回来。私下的牢骚当然也是有的,毕竟工作无聊,在外面也没在家上班舒服,但从来没在工作场合上公开吐槽过。但大家也都知道这活儿不讨喜,加上凤娇现在已经承担了领导助理、部门助理和很大一部分的测试任务,并且做得还不错,所以都没想过现在要派她去。

所以她主动请缨(尽管只是私下跟我说),我十分惊讶。我说你认真的?她说她无所谓,反正没有家,无牵无挂,就是担心她出差去了她手上的工作没人做;我说你咋这么好啊,看看那些男的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凤娇表示理解,说每个人都是先顾自己家;我愤愤然的说,业都没立,有什么资格谈立家啊!!

谁再说女生麻烦不好让女生吃苦招女生不划算!打脸啊!

客户的尿性

星期六, 4月 23rd, 2016

上个星期一,我一大早就被一个客户领导教育了一顿。我就是在最开始接电话跟他对话了两句,然后基本放弃了任何辩解,他说任何话,我都回答“嗯”。我心里就是一串whaterver,随便你,现在就是没时间安排你的事我也没办法。挂了电话,我回办公室跟负责实施售后的老KIN抱怨了一句,他笑着说你这算什么,我每天都要应付几个这样的客户。

恩,我在本公司目前为止,除了售前时回答一些工作份内的问题外,真的没怎么面对客户的一些难办的要求,但是并不表示我不知道跟客户打交道是多么烦人的事。因为我上份工作处理了太多这样的事。我仍未忘记我后来是多么恐惧接到催货的电话,我开启了电话拦截软件,轮番block客户电话,我编遍了各种理由,为了得到片刻喘息我骗客户说对不起我手机掉马桶了现在虽然电池吹干了但可能还是接触不良所以没接到你的电话。这样的阴影影响了我现在的一些选择。比如说身为售前虽然常常见客户讲东西,但所幸大多数情况都跟商务人员一起,所以基本不抛名片,不留电话,不私下交流。只是最近几次,常常做完售前后,被指名要求再去他们单位给他们大领导汇报,然后交换电话号码。一方面我觉得被客户认可我也很荣幸,另一方面我也忧虑那些痛苦的日子会重演。

前两天早上8点多,我们还在去公司的路上,一个客户打我电话,周小天问你怎么不接;我说还没上班呢,就当我在开车;他说可是你没开车啊!言语之中有种“你这人怎么这样”的意思。我也没理他。我很清楚客户的尿性,一旦他认为很早的时候随便打个电话你都接了,那么以后也会常常在很早的时候给你打个电话,在午休的时候给你打个电话,在下班的时候给你打个电话。这个头不要开。

我加了一周的班,今天早上还起来学琴,下午我终于困倒了,在床上睡觉,电话响了,是沈阳的客户——就是那帮我上篇发了牢骚的组团来吃喝玩乐才下了5W订单我下周一要出差赶去的客户。我还没清醒就被劈头盖脸的问了五六个问题,说到后来我根本就听不进去了,几乎每一个都不是我能回答的,我都得去问别人。挂了电话,我后悔的要死,因为我明明预计到他可能周末会打电话来,因为他在前面某个星期天中午打了我的电话,要我交一份材料,我当时正在汉口参加婚礼,本行业不比普通行业,因为涉密所以我们所有资料都在公司,不可能在自己电脑上备份,也不可能在网上找得到。我就问能不能星期一给他,他用我听了就烦的东北腔调调说他也在加班,他领导星期一就要报告了。我听到别人用领导压我我就想吐他一脸。结果我也只能找我领导帮我做了。这件事我特别不好意思,我觉得非工作时间麻烦别人处理工作问题真的太难开口,但对有些人来说显然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觉得习以为常无所谓。这个头不要开,已经开了我就要想措施关了。

这种做法对不对?对客户来说肯定不对,对公司来说MAYBE也不对,对我来说,是自保。不想回到当年那种害怕上班害怕接电话的状态。

想大喊,想骂人

星期二, 4月 19th, 2016

这段时间真是烦躁郁闷不耐烦得很,从上周五开始,尽管过了个周末怨气也没平复好。

上周五,遇到两件让我恶心想吐的事,都是客户的。第一件事是一个我们已经给免费修改了两三年的很不友好的客户,又发来了11页的修改意见。并不是BUG修改,而是框架性的功能修改,并且以我们的经验,这些功能都是他们自以为是提的,无法真正用起来。千万别说客户永远是对的,要不然就没有咨询行业咨询师什么事了。我看了下那个11页的文档,第一段就写着“我们人认为任务管理应该从层次上分,还应该从时效上分”,我就看不下去了,我想你怎么不去吃屎呢?!

然后另一个遥远的要坐飞机去的北方客户,组团来我们这儿吃喝玩乐,回去后下了个5W的单子,还要我们组团过去从商务到售前到实施培训一条龙服务,我X的,你的脸真大啊?

而与此同时,我和我的同事们每天加班加点的在工作。同去年这段时期一样,今年这段时期也是我们总结过去,然后重新梳理和研发产品新版本的时期。这段设计的时期,非常之烧脑,领导带头废寝忘食不完成每天任务绝不下班的亲自设计。即使像领导啊或者我这种现在出去跟客户宣讲,别人都说比他们懂得多的人,真正落实到软件产品细节,还是有诸多不确定的需要反复斟酌的地方,既要贴近客户实际工作需求,又要考虑客户接受度,也就是能真正用起来的点,还要考虑我们的开发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平台的通用性等等。,我们设计好一版又重新推倒,再次设计,这样的过程已经反复了三四次。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再看到那样的客户,就觉得非常之……不值,为我们花费的脑力不值。

其实我以前是个不考虑销售啊合同订单之类的人,可能都是在比较大的公司,每个岗位分工比较细致明确,我就觉得研发的就一门心思好好写代码少点BUG,搞产品的就好好研究用户需求好好设计产品,技术性售前交流这种任务派下来就饱含热情的去宣讲就好了,钱这种事就交给销售或者市场来办。但是目前这个公司,我们部门就20来人不到,却管着一个产品的各个方面,所以每年有多少单子多少钱,其实大家都很清楚。比较早的时候,跟周小天聊天,说哪里的项目,他第一句话就问,多少钱?我很惊诧,说你这个开发的全心全意写好代码就行了,管多少钱干嘛?他说钱多动力就大;我就鄙夷了他一番,觉得格局不够。后来这聊天还开玩笑到领导那里,结果他很理所当然的说,当然要看钱多钱少了!我才想,哦这个部门原来是这样的。结果呢我这几天真就是为了钱而不开心。

说白了,我就是很桑心我们在设计上花的功夫,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我想起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就是我国很有名的总是做出很大很大的裙子的高定设计师郭培的一个采访。我记得她说,在中国,“设计”是不值钱的,大家在买衣服的时候,只会评论这个料子值不值这么多钱,做工值不值这么多钱,不会愿意为你的设计而支付很多额外的费用,所以她从来不跟客户讲设计要多少钱,她只跟客户算衣料、人工和工时的费用。所以我们现在做软件产品也不跟人家讲设计很烧脑所以要花多少钱(尽管我认为这是行业软件最值钱的地方),我们只讲现在人工费高,讲我们有一个部门需要养活需要运作,我们的系统里可以集成手写板,我们发现在手写板赚个差价的利润甚至更高——那些贱客户别看对我们的软件很吝惜预算,但是对购买手写板这种领导喜欢的玩意花钱可爽快了。

然后,下周我要飞去那个5W块订单的地方去售前了……T_T

第三次…没上庭

星期三, 4月 13th, 2016

今天收到法院寄来的判决书:

可以看到凡是有争议的地方,法院都判了原告证据不充分,不予支持。尽管如此,还是酌情给了赔偿,可见在类似案件中,法律还是偏向人和电动车的,毕竟小车有保险嘛。赔偿均由保险公司赔付,但是周小天同学需要承担150元的诉讼费。虽然钱不多,但是这是个导向性问题。法院对于原告的证据全部都不予支持,用咱民间的话来讲就是无理取闹。对于无理取闹的人想告就告不用付出任何成本?我认为不合理。

不过我们肯定不会因为这个钱去上诉,估计保险公司也不会,不过原告就不知道咯,少赔了她3K多块钱不知道还会不会上诉……再上诉的话我也真是服了……

湖州印象

星期二, 4月 12th, 2016

周日到周一去了趟浙江湖州出差,做需求调研。老实说湖州这个项目用不到我这种等级的售前出马,只是前期答应了老KIN的,再想说去年售前之旅也是从浙江开始的,所以就欣然前往了。想想湖州之行,好像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出差呢,以前出差都还会跟销售在一起,我谈技术,销售谈商务,这次因为合同已经签订,我就纯粹来调研的。

下了高铁打车,周末晚上六七点,一路没有点人气,除了路灯就是一片漆黑,只有小车跑过。我终于忍不住问司机师傅说这儿难道不是城区?师傅说,这里是半郊区,没什么人,包括你住的酒店,都没人的,除了听鸟叫就是听鬼叫!(汗……)

不过安全倒是应该安全的,酒店在军区大院旁边。然前台办理入住的效率是我在外面混了这么多年最差的!我是用阿里旅行订的酒店,显然前台很不熟悉这个业务,一开始还让我退订,依然给我一样的价格,我拒绝了。然后……等了半个小时她研究系统,然后又说从未听过不付押金不查房的,我说这就是阿里信用住!最后还是先让我入住了,等到晚上11点多钟我才收到他们办好入住的通知……

饭只能在酒店的餐厅吃。餐厅8点钟结束,我赶了个尾巴,一位貌似负责人的男士帮我点餐,我要了个鱼香茄子和青菜,让送到我客房。不过除却办理入住不爽外,房间和饭菜倒还是不错的。只是这周边实在荒凉,我原本想在这里多呆一天以弥补我周末出来出差的损失,结果决定办完事立即回家。

第二天去了客户那里进行需求调研。我们的系统长得样子,就很像普通的没啥技术含量OA系统,如果没有事先售前宣讲,只是给了试用版本,就会经常被客户误解。比如湖州客户就是如此先把我们产品鄙视了一顿,我说其实我们系统是对您核心业务做支撑的,我这儿有个PPT要不给您讲讲?然后客户召集各业务部门的过来听。厚着脸皮说一句,像我售前做到现在的阶段,我基本知道我讲完后是什么效果,不过依然每一次都还是挺有成就感的,成就感来自于第一,别人以为我是他们体系里上级单位派来的,因为我把他们业务搞得比他们自己还清楚(因为他们每个人只负责一部分业务,但是我知道他们大部分业务);第二,核心业务部门的人说我们系统的核心模块不错,而不仅是那些装门脸的周边模块。

工作的事没问题。中午退房。前台办理的时候,突然有位穿西装的男士过来问,你这就走了?我抬头,愣了几秒钟,才认出这不就是昨天带我点餐的那位吗?聊了几句,问我昨天饭菜如何,有什么建议和意见,然后给我了一张名片,原来是餐饮部经理。我说下次再来,其实只是无意义的寒暄,结果他认真问下次什么时候来,我心想咋忍心告诉他下次要是再来那就是外貌像大叔的老KIN同志来了。最后还要了微信和电话……倒没觉得这位经理有什么企图,只是不太习惯跟陌生人这样……

下午继续去客户那里把工作完成。临走的时候在电梯里碰到上午来听我宣讲的一位大姐,她说我长了一张佛脸,看着会让人喜欢。汗……虽然对一个(自认为还)年轻女士来说,长相像佛不是什么好事……不过我理解大姐是好意……

因为住的如此之偏僻,根本没有出租车,我破例第一次用了滴滴,司机是个长沙的小伙,目前在湖州分公司驻场,没事就拿公车出来跑滴滴。又是一路笑着聊到车站。

作为一个在陌生环境对陌生人极其警戒能不接触就不接触的人,总能在浙江和一些陌生人说上几句呢。

戏说美_签研判分析系统

星期六, 4月 9th, 2016

因为我的工作关系,负责的产品里就有数据分析研判类系统,所以在研究美签的过程中很容易就在这个方面有所感悟,觉得有点意思,所以这里总结性的写一下,当然写的是业务方面不是技术方面。至于人家的系统是不是叫这个名字——肯定不是啊,这是我乱取的。题目说是“戏说”,因为下面我写的东西纯属我个人推断,并没有官方资料支撑,而且永远也不会有官方资料发布说“是的我们就是看重XX这些方面,而在另一方面你如果填YY就很危险哦!”,人家傻啊!给你个填表指南然后让你填虚假材料绕过审核跑去打黑工?!但我敢肯定美签后台绝对有这样一个强大的数据库和数据分析平台,以下说的数据分析模型也是真实存在的,我的依据是DS106表和各种案例。

DS160表是申请无论什么美签的人,无论你是刚出生的婴儿还是年逾八旬的老人,都必须要填的一张表格。表格涵盖了你的个人信息、家庭信息,旅行信息,教育信息,工作信息。这张表格非常重要,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签证官对是否发你签证,80%取决于这张表。我们可能在网上搜案例有人说面签时就问了我两个问题就过了;另一些说问了我好久好多问题问得很详细最后还拒了;又有另一些人说站在窗口前,VO在键盘上噼里啪啦打了一堆字,啥问题没问就让我过了——所以得出结论,美签很随意,要凭运气。BULLSHIT!问你多少问题,问什么问题,都是由你的160表决定的。你填得很详细,各种数据显示条件都很好,自然没什么大问题;你填的马马虎虎,前后矛盾,或者有些需要进一步确认,自然问题多。所以说强烈不建议找旅行社代理去填这个表格,他们一般会给你一张中文表格让你填,然后他们帮忙翻译成英文填到160表格上。而由于他们可能出现填写错误,更或者由于对你工作或者特殊经历理解有误差,而在填表时填的不准确,面签时回答问题与表格不一致,被拒风险很高,而且拒了以后再次签证,你还得解释上一次为什么那么填,后果很麻烦。这绝不是个案,这很常见的情况,对旅行社来说,你被拒只不过是他们千百件CASE中偶尔被拒的一个,对你来说就是ALL!

当我们把DS160表提交后,美签后台研判分析平台会给出一个打分——我说的打分不是真的像老师判卷一样,这张表90分,所以你过了,这张表59分不及格所以你不过。我觉得应该类似一种报警系统,用不同的颜色标示出不同等级的问题。美签后台的数据库应该已经定义好一套全面的分析模型。比如说如果一个人的直系亲属因为政治避难留在美国,那这个人一入系统肯定显示红色警报,估计问两个问题就拒了;比如说如果户口填的是福建这种容易偷渡滞留的地区,那么就出现橙色警报,需要围绕这个问题多做调查;比如一个人护照是白本,可能就是个黄色警报,要参考其他条件;当然更多的应该是组合条件的模型,比如一个人是未婚+25岁以下+女+工作一般+男朋友是个美国人,这种组合条件被认为黑在那里的可能性很高。美签证官对我们首先的预判就是你会黑在那里,通过160表对你进行了80%的判断后,再通过面签来决定给不给你签证;我们去面签的目的,就是要对于不利于自己的条件,通过合理合乎逻辑的解释,打消VO的疑虑。

首先说几个美签大误区吧。

第一,就是我以前一直认为的,作为一个大龄单身未婚女青年签证很难。其实吧,未婚也好,离异也好,已婚无孩也好,无业也好,把这几个条件组合起来也好,顶多就是在它系统里算个低危提示,这些都是很正常的状态,就好像我们每个人身体都有点小毛病,但不会因此别人就认为我们不健康吧?美签是不会单独因为这些条件而拒你的。

第二,很多人觉得如果我填在美国有认识的人,会对签证有帮助。嗯,我不知道这些人是不是受了留学签证的影响。如果办留学签证,在美国有人是对获签有好处的,因为你要在美国呆几年,人家最关心的问题是你有没有钱在那里完成学业,你不会因为没钱而去打黑工或者干什么犯法的事。所以我们知道,只有美国学校给你全奖的时候你才比较好签,如果给你半奖是很不好搞的局面;如果你在美国有人可以给你提供财产担保,是很有利的一个条件。但是,如果你只是想去旅游几天的话,说在美国认识人是对你不怎么有利的条件,因为他可以帮你黑在那里。有些人以为这是件好事,所以只要打听个七大姑八大姨或者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在美国,就连忙填上去,结果签证官问起来,你根本不熟悉他们的情况,你填的是你要去美西旅游,结果你那亲戚住在美东,你说亲戚会陪同你旅游?更可怕的是万一那个人是通过不正当手段比如说政治避难获得居住权的,那你不仅会立即被拒,而且基本一辈子不可能获得美签了。所以除非是直系亲属在美国,你必须要填,要不然被查出来后果很严重,其他各种杂七杂八的关系就不要填了,咱只是去旅旅游,别搞得那么复杂。

第三,去美国生孩子是正常的事,不是什么一说就被拒的事。现在美国签证给10年,在10年里可以发生很多事,包括生孩子。关键是如果你真的要去美国生孩子,你要明确告诉VO这个目的,并且提供详细的行程计划和足够的资金证明。如果你隐瞒了这个目的获得了签证,去美国生孩子,会被查出来然后遣返的,以后要获得签证就别想了。

好,那么美签(我就只说B1/B2类)看重的是什么呢?

第一,有良好的出境记录。如果你是去旅游,那么美国人很看重你有这个旅游的习惯。DS160表上会让你填近五年去过的国家,也就是说,要看你近五年内的出国意愿,如果只是在早期有出国意愿近年来没有,也是没那么好的。如果你近五年每年都保持着出境记录,就说明你的确是喜欢旅游的人,所以申请美国旅行签证合情合理。这就是为什么说白本比较困难的原因,因为一般来说美国不是一个完全没出过国的人会选择的第一个目的地,很可能都会被VO问道:为什么第一次出国就选择美国?而如果你还填的自由行,面签时发现你英语也不好,那就很危险了(注意,我说的是劣势,如果你有合理的解释,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和这一项相关的就是,如果你教育背景中显示你曾经在海外留学,或者工作背景中显示你有长期发达国家工作的经历,那么也是相当有利的条件,因为你学习和工作有大把机会你都没有选择留在当地,说明回国束缚力很强了。

第二,良好的教育,稳定的工作,能支付旅程的薪资水平。教育背景是大学本科最好了,硕博又麻烦了,但是如果是初中啊中专就是不利条件了。美签同样也很看重稳定的工作状态,DS160表中要填写近五年的工作情况,如果变动太频繁会被认为不稳定,当然 是不好的(在这里我真不是教你诈啊……但是对于五年内如果变动太频繁的情况,真的可以适当合并一下,即使美签电话调查也没听说过调查以前单位的,只会调查现在单位- -)。工作单位的性质,当然是国企啦银行啦有名企业这之类的好啦,加强了回国束缚力嘛,当然行业是否敏感也有影响,这里先不谈。薪资的话,据说如果填月薪6K以上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不是随便填啊,要和你开的在职证明一致啊!最好还和银行流水一致啊!),如果就是3,4K的话,还是有点悬的,要准备一下,比如说有奖金部分是现金形式发放,或者有房产租金等其他收入等。

第三,北京上海户口。美国人也知道啦,你持有北京上海户口,这个难度不亚于有美国绿卡啦,一般很容易过的。相对的,肯定就有户口敏感区了,比如福建啦,浙江下面的地市啦,东北啦,都是有大量人过去黑在那里的敏感地区,这些地方户口的同志们就要展示更加强大的回国束缚力证明了。

另外,美签系统应该还有个功能,就是保留DS160表历史修改痕迹。我们在填表过程每一页都会有SAVE键,每一次SAVE后你再修改系统都会留下痕迹,然后跟新的内容进行比较,至于系统会不会根据这个修改发出警报,或者VO会不会有所怀疑,那真的不确定了。但我仍然提醒各位,某些字段(是的,肯定只有部分关键字段,不可能每个字段修改了都会被警示)慎重填写,比如说月薪情况,如果你第一次填的3K,过了一天你改为7K,但同时工作单位和岗位描述又没有变化,这会不会被判为有问题,那就要看运气了。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如果第一次被拒,第二次面签填表做了这样的修改,被问的几率是相当高的。这也是为什么别去找旅行社代填的原因,每一次的修改你都要想好解释!

最后说点零碎的问题。学的专业或者从事的工作敏感与否,和最后发不发签证,和签几年都有很大关系,被行政审查的概率很高。比如化学/核/生化等相关,可能是怕危害安全;但是计算机我就不懂到底是怕你很容易过去打黑工,还是怕窃取机密了;而看到一个案例说VO以为他是计生委的所以第一次给拒了,第二次说明自己不是核心岗位只是行政工作,就给过了,我就奇怪为什么计生委也敏感?后来看到160表最后有一些背景调查,有一个问题是“你是否曾直接参与制定或执行控制人口的政策,迫使一妇女违反自己的意愿接受人流,或一男子违反自己的意愿做绝育?”就明白了这个出处。其实行政审查也没什么关系,只是等的时间久一点,一般三周到一个月,基本都会过的,不过给签一年而不是十年的可能性就很大了哎。再比如说我朋友May她现在开始申请美签了,她之前担心的离异啊现在无业啊我其实根本不担心,我最担心的就是她以前是儿科医生这个背景,现在又离职,很容易被联想到会不会黑在美国的月子中心做事,这方面是要好好准备回答的,要准备更充分的回国束缚力材料。

说到DS160最后五页的背景问卷调查,比如说问你有没有犯罪啦,贩毒啦,是不是恐怖组织成员啦等等问题,大家可能觉得很搞笑,想哪个傻子会填“我是”呢?这不是找死吗?可是这不搞笑啊,美国是一个法制国家,也是个诚信体系比较高的国家,鼓励你主动交代,如果出现欺骗,破坏了这个体系,就会被严惩。如果我问你有没有干坏事,你说没有,那好我相信你;但是一旦被我发现你干了坏事,那就是你欺骗,有白底黑字明文规定的,我可以依法裁决你。

好,说了这么多,你是不是觉得在填表的时候避过这些雷区就容易获签呢?当然不是!请一定按照自己的真实情况填表,合理美化,但是大体一定要真实。为什么?很简单,你撒了一个谎,你就需要继续撒很多慌来圆这个谎。DS160表覆盖一个人的各个方面,再加上面签时VO问的问题,你真的能保证你每个细节都不出现纰漏?每条逻辑前后都说得通的?这非常难,你可以去看一下一部有名的电影叫《绿卡》,非高智商人士不要尝试。在这一点上,计算机真的比人“聪明”太多,它就真的就能很短时间内研判出你的表格和描述中的矛盾点。所以我写这个玩意,除了满足我自己私人的一些小爱好外,就是想说大家可以参考下,知道自己的雷区在哪里,从而好好准备面签的问题回答,不要临到头被VO问懵了,回答的前后矛盾,或者吞吞吐吐,这样被拒风险很高。

(更多…)

整理1/2衣柜

星期六, 4月 9th, 2016

因为整个三月都没有淘宝,到目前为止好像也没有什么购物欲望,加上一直不断清出衣服往外捐、丢或者运回汉口,今晚终于让我能有勇气和决心,站在一度令我战栗的衣柜前,花了近两个小时把上半层整理好。

前几年我一直执迷于每天能有不同的衣服穿,一个月两个月甚至整年都不怎么重样。近一年来我愈来愈发现这样的行为模式让我平添一些莫名的压力,比如发现一件衣服好像这个月可能要穿了第二次就很恐慌,比如今天这件衣服很喜欢但是因为今天穿了那么很长一段时间内就刻意不能安排让它重复上身了,比如会想天哪都要重复穿一件衣服了我最近生活怎么这么邋遢——的确很莫名其妙甚至病态是不是?而我后来入的衣服,因为每年也就穿一两次,所以根本没有时间去尝试各种搭配各种可利用性,结果到了重要场合,选择的依然是最早时期的那些穿了很久穿了很多次知道会令我好看令我舒服自在的衣服。而且随着衣服的越来越多,我已经不记得我有哪些衣服,而当我想穿某件衣服的时候,我已经不知道从衣柜的哪里去找了。

一下子断舍离我真的做不到,不过一点点的来还是可以的,今天就算是做了第一步吧。其实到现在,我依然没有说花点大钱弄几件质量上乘的好衣服一穿十年这种想法,真的没这样的追求,但我的确想和我买的任何东西当然也包括衣服,不管是贵的还是便宜的,都建立起感情,至少让我知道它们有多种选择的搭配,让我了解它们的质地剪裁和在我身上体现的精气神,让我以后再要见人的场合也能自信自在的穿着。

以及人生需要考虑的事情还有很多,在某些地方是需要做点减法的时候了。

两句迷思

星期四, 4月 7th, 2016

我们常说,说问题要对事不对人,我问自己,你真的能做到对事不对人吗?当一个人偶尔抽了个风犯了个错做了件莫名其妙的事情,我真的可以完全对事不对人;可是当一个人三番五次或者大部分时间都用同一种作风惹出同一类型的问题,我还能坚定这个原则,认为“你这件事做的不对”,而不会去想“你这个人有问题”吗?扪心自问了下,好像不太可能呢。

不过好在我在小伍那里学到一个词:求同存异。当时他正和他岳父有很深的矛盾,过了一段时间我再问他关系缓和了没有,他说并没有,但是求同存异呗。我觉得这个词极有智慧。我现在是挺不喜欢一些共事的人,觉得思维模式做事风格有严重缺陷,但是每个人都还是有其值得利用的优点的,所以还是可以和平共处。我领导就认为每个人都是逼出来的,只要给压力什么事都能干,我不相信外力对人的影响能胜过内心驱动,我只相信扬长避短,求同存异。

我们又常说,要把工作和生活分开。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把这句话当做高逼格人生宝典,做人原则,觉得做不到的人很可怜。可是我真的能把工作和生活分开吗? 我每天大部分可利用时间都在面对工作,我在工作里获得的成就感、满足感让我在生活里更加自信,我在工作中获得的挫折感让我下了班后依然沮丧,我这种90%朋友都来自同事和旧同事的人,生活里跟同事一起混一起聊天难免也会聊到工作的人和事。我没法把工作和生活完完全全隔离开来,但是到目前好像也没什么严重的后果。

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做一些事的。比如在这件事里的坏情绪,不要带到同时处理或者相继处理的另一件事(包括人)里来;工作中的不愉快,至少可以给我一杯酒一顿饭的时间让我完全隔离,天塌下来的事情先等我睡了一觉再说。这是完全可能做到的,亲测可以。

第二次上庭

星期三, 4月 6th, 2016

第一次:http://moflying.ymmacat.com/archives/2016_03/4317.html

前情提要就是上一次上庭后,对误工费和电动车的证据有争议。而后原告提供了新的证据,所以今天第二次上庭是要去进行当面质证。

说几句废话,周小天出差去了,让我代理他去。我就不想一个人去,结果他一改第一次觉得无所谓反正有保险公司的态度,极力撺掇我去,不知道思想发生了啥转变= =这两天武汉的那个暴雨哟。。开车在三环好像雾里看花哟。。为了车里不起雾只能开空调冷死我了哟哟哟。。。

保险公司方面上次的律师出差了,这次换了个律师,看上去是个小姑娘,结果伶牙俐齿的,比上次那个肉肉屌丝男好多了,上次他后来居然愉快跟原告聊起车险来了,有没有点敌我意识啊!我依然啥意见都没发表,完全同意保险公司意见。

这次原告提供了三张纸的证据,全部都是工作相关的,就没电动车什么事了。

第一张:在职证明

律师姑娘说,质疑其真实性,因为是第三方开具,而第三方又不在现场。

(我也怀疑这个真实性,用来法律上当证据的,比我出国旅游开的证明都简单,而且高大上的工行啊至少也应该用个专用抬头纸开吧——当然这是我猜的- -)

第二张:完税证明

2013年的……当然是质疑其关联性,没有14和15年的纳税证明,而且也不能证明这段时间原告和工行的劳动关系。

第三张:岗位工资调整证明

律师说,不知道想证明什么……

我方质证完毕后,律师姑娘掏出手机来准备把证据拍照,这时原告女怒喝一声“不许拍!” 吓死本宝宝了。她说,不许拍照,法官在这里你们还敢拍照!结果法官说,本来证据都是要复印一份给被告备查的,拍照是没有问题的。她很不爽的朝律师姑娘嘟噜了一句,你既然不相信这是真的你还拍什么照!律师也懒得鸟她。

法官问原告对我们的质证有什么意见,她说,在职证明都开来了还说不相信是在那里工作,那我就不知道要怎么样证明了(我猜是劳动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我刚还看了网上说……法官连忙打断她说,不要说其他不相干的事,就说这件事。法官又问她完税证明怎么没有近两年的,她说14年的可能搬家掉了,15年的还没寄来,法官说所以就是因为个人原因现在没有咯?

最后法官问双方有没有什么补充的,律师姑娘又给补了一刀。她问原告的职业上次说是银行理财师是不是?那女的又十分凶狠的问,你问这个的目的是什么?律师又不想鸟她了,就直接对法官说,理财师属于销售职务,按照基本工资+提成,而提成不是必然发生的,所以不应该纳入赔偿计算范围内。……&*#R^&*^ 最后原告女反击:你不相信我开的在职证明,你是律师你要不相信你去调查举证啊!律师白了她一眼说,我只看证据。法官发话说,这个举证工作是要原告去做的,不是被告……

我不忍直视了都……

最后双方各自坚持自己的立场,所以调解不成,只能法院判决了。休庭后法官会逐一对证据进行审查,哪些可以证明哪些无法证明,然后依据证据来做出判决,我们就各自回家等通知了。

在等待笔录打印签字的过程中,法官又对原告进行了一番教育,说律师就是挑毛病,抠字眼,这就是他们的工作,你就针对他们的质疑好好回答就行了,说法庭上说的话,没必要搞得要来吵架似的。她原本就被律师姑娘反驳得没气儿了,再被法官一教育,都不出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