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7月, 2018

欠觉

星期日, 7月 29th, 2018

这一周很辛苦。新疆的项目,因为前方的销售和项目经理严重没有搞清楚客户的真实需求,我们在后方一遍遍修改汇报方案,周末加班,深夜加班,临时救火。所以周末只想摊着,而我的钢琴老师周五凌晨从泰国回来,周六已经排一天课了。我此时将手机调飞行模式,没有听她留给我的语音消息。不知道不知道我不知道我要睡觉。

临时救火的时候,还碰到非常让我吐血的人。我们大项目售前请了别的部门原老大,尊称他为胡老师,来负责。他原来是别部门老大,然后被闲置了,为啥被闲置呢,呵呵呵……总之人真的很牛,但他妈太墨迹了。他讲前五分钟的时候,我脑海里已经有了画面,足以支持我开始动手做PPT,但他跟唐僧一样无休无止的念,我心急火燎,想着新疆的人还等着我们尽快输送材料要去汇报呢。

其实我根本不想鸟他的,要不是太监二领导非要叫我去听。太监二领导自己没什么本事,抓着一个牛人,俯首称臣,你自己俯首就行了,干嘛要叫上别人啊。

我现在呢,对于“专家,牛人,很有经验,专业人士”这种名头看的很淡,淡出个鸟。并不是说他们不是专家,牛人,很有经验,专业人士,当然其中一部分确实不是专家,牛人,很有经验,专业人士。我们找了个美工,有经验的,第一次设计做了个门户网页,我以及很多人看了惊为天人,心想这下子我们的界面审美终于有希望了。然而这个门户是我见过的唯一一次值得称赞的设计,这之后的所有,呃呃呃。我总想着,你们是设计专业人士,我只是提供思路,希望以你们专业的眼光给我美好的设计,结果发现,搞得还没有我画的线框图的布局配色好看,我真的被伤很深。再比如说我要招人,我指望着HR这些干了很久的专业人士给我找一些比较高层次的人才,为此我还亲自去跟她面对面沟通,结果这丫说着“知道了懂了”最后连我的招聘要求都读不懂,还不如我自己想办法呢。

当然也有一部分是真的专家牛人。比如那位胡老师,技术功底确实扎实,在大项目专家评审现场对答如流,令人膜拜(当然这是听不靠谱人转述,就听着呗),那就大项目请他来当顾问就好了,别参合别的事儿了,忘了是咋被闲置的么。再比如说还常见一类人,刚来第一个项目给人(主要是领导)印象极好,从此就以为他是可塑之才。oh no,第一个项目就是他的顶峰了,越往后一堆问题。

至今并没有看到一个令我信服的在超过50%时间里能被称为“专家,牛人,很有经验,专业人士”的新人物。

总结起来就是,路遥知马力,A good beginning only means a good beginning.

所以就,更不能妄自菲薄,事情还没开始就觉得自己不行了。

所以在这时候贴我新申请的公众号合适吗?我很长时间内不知道公众号应该写什么,现在好像稍微有点头绪了,差不多是这里吐槽社会黑暗,那边描述美好生活?

跑路未遂的领导

星期日, 7月 22nd, 2018

大约两三个星期前吧,我领导,就是大领导,跟我说刚向董事长提交了辞职信,可能交接还有个把月,问我怎么打算。

辞职原因是公司高层之间博弈的事儿,跟我们无关。当然我现在写这个,是事情刚刚才尘埃落定,他留下了。

但是当时我只觉得,真是利差差差差差消息。因为如果他辞职,我肯定也不会在这家公司干了。

那天我回家,买了碗凉皮,坐在房间的正中间,吹着穿堂风,边吃边回忆人生。

主要是回忆上一份工。我为什么辞职?根本原因就是我领导老杨跑了。我们两相亲相爱合作无间么?噗……完全不是,我吐槽老杨吐槽得真不少,但总体来说,他是个好领导,我们之间存在着没有办法描述清楚的信任——至少我对他是这样吧。后来他跑到新建的子公司去了,新来的领导,其实也是个好人,但是只适合做一个技术专家,各方面领导才能都比不上老杨,最重要的是,没有信任感和认同感。我后来坚持了半年,坚持不下去了。

所以,我现在领导如果辞职,我倒不一定会马上跟着辞职,但走人是肯定的趋势。他说即使他走了,部门业务目前来看也有不错的发展前景。I don’t care,个人价值得不到肯定和发挥,人会枯萎。有我领导在,我们部门是一个动物园,他不在,部门是侏罗纪公园;谁特么想呆在侏罗纪互相厮杀阿。

我觉得他大概率不会走,但是有小概率谈不拢还是要走。所以我也慢慢接受万一他要走的结果。由此看清,我不喜欢部门的人,对公司一点感情都没有,对行业也没有感情,如果我辞职,我可以毫无心理负担的骂客户傻逼了——作为现任的衣食父母如果我骂他们也太不厚道了。四年了,也是够了,各种技能和思维已经学到了,换个环境未必不是坏事。

所以那个星期我啥事也没干,关起来准备一个PPT,准备向一个重要客户选择,我觉得吧是我最后一项工作,然后就可以撒开胯子晾着了,新人也不招了,等他们高层的判决结果。我过了个近段时间以来最轻松的周末。

结果呢谈拢了,他不走了。我又得苦逼的做PPT,还要培养人,这周末加了个班。大热天的,火气真的很容易蹭蹭蹭往上蹿。

阴森事儿逼

星期五, 7月 13th, 2018

今天说一个极品的故事,虽然我这里已经吐槽了很多极品,但这还是一个新极品。

我招了个人,做UE的,软件交互设计师。目前做这行的大致有两类人,一类是有点技术业务背景的产品经理,比如我,一类就是从美术类设计类专业转来的,比如这位极品,我暂且称呼她事儿逼。

事儿逼没入职前就事儿多。领导面试时特别跟她确认,入职日期是5月初,因为我们刚接了个大项目需要设计,我一个人显然负担太大。结果事儿逼回去说,离不了职,得5月底到岗,但她同时也表达了强烈的想要来公司的愿望。领导就很烦,反复问我,要不要她,要不要重新找;我特么也很烦,5月底到岗,你来了干嘛呢?大项目的设计还是落到我一个人头上。

但是为了长远着想,我还是需要一个这样的帮手的,而且她也表达了她一定会来的愿望。另一方面,我个人心里对女生是怀有善意的,我看她是85年的,我连她个人情况都没有了解过,只是认为这个年龄段的女生找工作不容易,不能随意就收回这个机会,所以我保留了这个OFFER。

唯一一点不爽,妈的工资这么高。活儿不及我一半,工资跟我差不多。

来了之后,上了不到两个星期班,快到端午节。那天我跟领导、渣弟还有一个客户一起吃饭,领导突然问我,事儿逼端午要请两天假,你怎么看?我被噎住了,心想,怎么你请假不是该先跟我说吗?怎么是我的领导比我先知道,然后反过来问我,让我无言以对?我领导说让她问我去,我给意见。

我心想好啊,我就等你来请示我,看我不教育你一顿呢。结果,这位事儿逼,就给我电脑发了个消息,内容是“XXX(我大名),我要请两天假,给小孩找学校,还要提前一天回家,免得路上堵”。语气之强硬,超乎我预料,这哪是找我请假,这是知会我一声吧,把我给吓怂了,说好吧……您去填单子走流程吧(意思就是扣钱)。

再过了两个星期的某星期四,她过来说,明天早上要给小孩体检,早上可能要晚来,下周一要送小孩上学,要请一天假。我…并没说什么,但是内心真的无法平静,于是发消息问,请问你老公不能送小孩吗?她说老公没驾照。

???作为一个正常人,总是被这种莫名其妙的原因给塞得说不出话来。老公没驾照?不会打车叫车??我问以后这种事还会有多少,她说学校以后会有亲子活动,小孩生病了也归她管,但应该不会影响工作。我说你已经影响了阿,影响了我管其他老人阿,还影响了你工作的连续性啊,能用多少份心在工作上啊?我最后同意她请假,但是要求她回去跟家里协商下,再发生这样频繁的请假我接受不了。

虽然这件事令我很生气,但我依然反省了我自己是否对职业妈妈太过苛刻。我晚上就去问了我台湾的姐姐,年轻时也是没啥事业心的全职主妇阔太太,结果现在不仅每天上班,周末两天还在读大学进修班常常准备考试的大忙人。她说的确小孩小的话走不开,所以她是等到孩子10岁才出来做事,但是公司有大把职业妈妈都兼顾得很好,说她们HR的老公得了急性的啥病,她第二天上午还来公司处理事务,完了才去陪老公做手术。我也想到我认识的一些职业妈妈,比如已婚已育妇女,比如吴姐姐,工作的时候都特别正常,完全没有让我觉得别人家里事儿多的。

于是我判定我的决策没问题,然后跟我领导汇报了下此事,说如果她再请一次假,就辞退。

第二天,上午我们为一个工作问题,争论得比较激烈。我想,最近这段时间火力有点猛啊,刚好也到了她入职一个月的时间了,何不趁机面对面好好沟通一次呢?于是下午,我找个会议室跟她聊了一下午。

老实讲,我还是很吃惊的,因为她并没表示出多少歉意,尽管她嘴上说,的确刚来的时候经常请假不好,但当我说“其他老人看到了也不好,令我管理上犯难时”,她反问,现在有老人拿这个事来说事吗?(一定要确实发生这种事才重视起来吗?)。以及她表示,没人无缘无故的请假吧,请假肯定是有事啊。我真是败了,我说你那端午节因为路上堵要请一天假回家是个什么事呢?劳资过年都不愿意提前回去经常大年初一在天上飞好吗?(当然我并没有用上“劳资”这个词)。

以上。结论是让她回去跟家里协商下,新人期间家里应该以她工作为重。

结果那个周末,我跟领导谈了工作上的一些事,末了,领导说,事儿逼那件事,她如果来找我,我会表示尊重你的意见。我???(心理活动:她又找你?)接着领导把他们的微信聊天记录给我看。

我的心凉凉的。

第一,事儿逼从头至尾也没有加过我,这个直接上级,的微信,却加了我上级的上级的微信。

第二,事儿逼给我领导发消息的时间,是我想着要跟她面对面好好谈谈那天的中午。也就是在那个点,我心里想的是应该跟她面对面好好沟通一次,她想的是找我的领导,告状(没错,确信无疑,就是告状)。

第三,事儿逼说她家最近很多困难,所以请假,中间可能有些误会,希望能跟领导谈谈。“XXX(我的大名)没有当妈妈,不能理解妈妈的心情”。原话。我被雷焦了。

第四,跟我领导说话的那个语气,那就真的是跟领导说话的语气,跟我说话的那叫啥?

第五,我注意到她两次跟领导说话的用语,结尾都是“咱们俩聊聊吧”。听得出有什么问题么?呵呵,你就想想自己作为一个不足一个月的新人,要跟大领导沟通的话,会不会这么说话吧。

我跟领导说,我决定,不要这个人了。

最后的辞退谈话是我领导给谈的,我当时心想省了这个麻烦的事儿呢,现在很后悔,给了她集中告状的机会。

(更多…)

招人的反思

星期四, 7月 12th, 2018

这两三个星期,我的心情非常非常不好。然而在坏到一个最低点的时候,就应该是释怀反弹的时候。今天就有这种感觉。在我熬了一个夜,专心的准备了两天PPT,今天为一个重要客户作了场自认为还不错的宣讲后,我现在心情非常的release,就好像我辞职了一样哈哈哈哈哈。

极品的事,一件件的写吧。先写写我近期的一件重要的事,就是招人。

我要招新人,我亲自带,照我的标准培养,接手我的部分琐屑细微和下游沟通的工作,让我可以多往上游的领域去思考。我之前招了一个,把她开了。这人也是一极品奇葩,其事件且听下文分解。在经历了这么一些奇葩后,我这次下定决心,首先我要从教育背景上严格卡关,要求985211理科专业,实际上我甚至只想接受武大和华科这两所本省最好大学毕业的水平的人,再不接受那些乱七八糟学校专业的人了。我要先从教育背景上筛出基本素质、学习能力、逻辑能力都合格的人,再来考察其主动性,责任感。

其实我想要的新人,对经验和技能几乎没有要求,要求的全是软实力。什么思维敏捷,学习能力强,这种光在简历上写出来的话,没有任何说服力。我想起来一件事。在我去N公司面试的时候,其实我觉得吧我回答专业问题回答得很不理想,但主管Jenson翻了我的简历,说你学校里是学计算机的,后来工作是做通信,这两个专业完全不相干,所以你的学习能力应该是没问题的。他这句话并不是跟我说的,而是翻我的简历的时候自言自语说的,但我听了十分震撼。首先很多人都以为计算机跟通讯业是一回事,相通的——妈的完全不一样好吗,我完全是重学了一门专业的赶脚;第二,他居然是凭借这样的信息,来判断我的学习能力不错,比起我写一行自我描述的话,更加真实可靠。这种情况,套在我现在领导的简历(如果他写了……)上也是成立的——不错的学校出生,学的完全是不搭嘎的专业但依然是理科,现在却从事IT行业而且干的很出色,所以学习能力是非常强的,事实也是如此。

另一个思考是关于人性的。

我这两天反复的在思考,我上一个公司的部门老总,怎么总能以3K~4K的价钱招到一堆华科研究生、武大研究生、复旦双学士干活,这些人还特别的能吃苦耐劳,干的时间都不短。要知道哪怕在五年前,这个价格也是极低的,并且我们老总很极品的。

我把这个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面试的时候,工资3K人家还愿意来。我觉得,这个严苛的条件,其实从一开始就筛选过滤出了一批人。第一,都是女孩子,男的对钱敏感,很难接收这么低的工资。第二进一步的,是单纯的女孩子,面试时被领导画个饼,然后自己加以想象,便很容易不看重目前的收入,而着眼在未来的发展。其实我还有嘎嘎都属于这种类型,这里的单纯不是说傻,容易被骗,而是比较容易相信人,对未来抱有希望,想脚踏实地做点事,为长远着想,先不考虑目前收入。

第二个阶段,就是来了以后还没稳定的那段时期,如果让其稳定下来。在上家公司,据我亲身体验以及观察他人,我们这些新人都受到领导“非人”的折磨,总之各种最低层次的脏活累活,加班熬夜,突然当天通知出差什么的,各种压迫和不尊重样样都有。反正我偷偷哭过,每天都吐槽,但我和我所见的所有人都挺过去了。想想也是的,在这段试用期里,就是我要想方设法让公司留下我的时候,我当然要忍辱负重全方位的表现好,哪敢奢望老人们对我信任对我态度好呢?而常常经过第一阶段招来的人,恰恰就是更能吃苦,更能挺过去这段艰苦时光的人。哪像我现在的领导,要我新人来了要陪着一起吃饭,要好好对人家,要对人家负责,好好规划人家的工作,要有团队凝聚力,事实结果就是那些人并没有感激你而好好做事。

我并不想Judge哪种做法好哪种不好,是不是就应该对新人凶,给他们考验,还是应该给予春风般的温暖。但我确实看到了结果上的很大的差别。我跟嘎嘎讨论这个事,她说记得之前看过一种说法,花掉你更多时间精力的事情和人,在你心里的位置就更重要,粘性也就更强,军队就是靠这个训练士兵的。这很符合人性规律,但不人性化。

嗯,我自己也深信,人性这玩意太复杂了,不是说我给了你你想要的,你就能给我我想要的。完全不是。有时候要耍trick的。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圈子。比如嘎嘎也跟我说谷歌微软这种地方招的人,福利待遇都很好,员工粘性也很强,我说那是因为他们招人要求就高,能进去的人不仅技术优秀,各种软素质也是高水平的,当然这也是因为公司利润高,可以招到好层次的人,形成了良性循环。这点连我自己也有感受,我在Z公司N公司的员工层次,跟我后来在两个中小民企,完全不同等级。

现在我领导要我整每个岗位的工作标准,想以此让员工看到自己的上升渠道,明确要晋升需要去做的事,努力的方向,从而激活员工的激情。我个人觉得行不通,就是员工层次问题。他心是好的,不过这一套只能对我这种有追求的人有点用,对于渣弟那种根本行不通。欲知渣弟又有什么烂事,且听下回分解(也许是下下回)。

近期一段时间都会对招人,识人这一块有更多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