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三个星期,我的心情非常非常不好。然而在坏到一个最低点的时候,就应该是释怀反弹的时候。今天就有这种感觉。在我熬了一个夜,专心的准备了两天PPT,今天为一个重要客户作了场自认为还不错的宣讲后,我现在心情非常的release,就好像我辞职了一样哈哈哈哈哈。
极品的事,一件件的写吧。先写写我近期的一件重要的事,就是招人。
我要招新人,我亲自带,照我的标准培养,接手我的部分琐屑细微和下游沟通的工作,让我可以多往上游的领域去思考。我之前招了一个,把她开了。这人也是一极品奇葩,其事件且听下文分解。在经历了这么一些奇葩后,我这次下定决心,首先我要从教育背景上严格卡关,要求985211理科专业,实际上我甚至只想接受武大和华科这两所本省最好大学毕业的水平的人,再不接受那些乱七八糟学校专业的人了。我要先从教育背景上筛出基本素质、学习能力、逻辑能力都合格的人,再来考察其主动性,责任感。
其实我想要的新人,对经验和技能几乎没有要求,要求的全是软实力。什么思维敏捷,学习能力强,这种光在简历上写出来的话,没有任何说服力。我想起来一件事。在我去N公司面试的时候,其实我觉得吧我回答专业问题回答得很不理想,但主管Jenson翻了我的简历,说你学校里是学计算机的,后来工作是做通信,这两个专业完全不相干,所以你的学习能力应该是没问题的。他这句话并不是跟我说的,而是翻我的简历的时候自言自语说的,但我听了十分震撼。首先很多人都以为计算机跟通讯业是一回事,相通的——妈的完全不一样好吗,我完全是重学了一门专业的赶脚;第二,他居然是凭借这样的信息,来判断我的学习能力不错,比起我写一行自我描述的话,更加真实可靠。这种情况,套在我现在领导的简历(如果他写了……)上也是成立的——不错的学校出生,学的完全是不搭嘎的专业但依然是理科,现在却从事IT行业而且干的很出色,所以学习能力是非常强的,事实也是如此。
另一个思考是关于人性的。
我这两天反复的在思考,我上一个公司的部门老总,怎么总能以3K~4K的价钱招到一堆华科研究生、武大研究生、复旦双学士干活,这些人还特别的能吃苦耐劳,干的时间都不短。要知道哪怕在五年前,这个价格也是极低的,并且我们老总很极品的。
我把这个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面试的时候,工资3K人家还愿意来。我觉得,这个严苛的条件,其实从一开始就筛选过滤出了一批人。第一,都是女孩子,男的对钱敏感,很难接收这么低的工资。第二进一步的,是单纯的女孩子,面试时被领导画个饼,然后自己加以想象,便很容易不看重目前的收入,而着眼在未来的发展。其实我还有嘎嘎都属于这种类型,这里的单纯不是说傻,容易被骗,而是比较容易相信人,对未来抱有希望,想脚踏实地做点事,为长远着想,先不考虑目前收入。
第二个阶段,就是来了以后还没稳定的那段时期,如果让其稳定下来。在上家公司,据我亲身体验以及观察他人,我们这些新人都受到领导“非人”的折磨,总之各种最低层次的脏活累活,加班熬夜,突然当天通知出差什么的,各种压迫和不尊重样样都有。反正我偷偷哭过,每天都吐槽,但我和我所见的所有人都挺过去了。想想也是的,在这段试用期里,就是我要想方设法让公司留下我的时候,我当然要忍辱负重全方位的表现好,哪敢奢望老人们对我信任对我态度好呢?而常常经过第一阶段招来的人,恰恰就是更能吃苦,更能挺过去这段艰苦时光的人。哪像我现在的领导,要我新人来了要陪着一起吃饭,要好好对人家,要对人家负责,好好规划人家的工作,要有团队凝聚力,事实结果就是那些人并没有感激你而好好做事。
我并不想Judge哪种做法好哪种不好,是不是就应该对新人凶,给他们考验,还是应该给予春风般的温暖。但我确实看到了结果上的很大的差别。我跟嘎嘎讨论这个事,她说记得之前看过一种说法,花掉你更多时间精力的事情和人,在你心里的位置就更重要,粘性也就更强,军队就是靠这个训练士兵的。这很符合人性规律,但不人性化。
嗯,我自己也深信,人性这玩意太复杂了,不是说我给了你你想要的,你就能给我我想要的。完全不是。有时候要耍trick的。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圈子。比如嘎嘎也跟我说谷歌微软这种地方招的人,福利待遇都很好,员工粘性也很强,我说那是因为他们招人要求就高,能进去的人不仅技术优秀,各种软素质也是高水平的,当然这也是因为公司利润高,可以招到好层次的人,形成了良性循环。这点连我自己也有感受,我在Z公司N公司的员工层次,跟我后来在两个中小民企,完全不同等级。
现在我领导要我整每个岗位的工作标准,想以此让员工看到自己的上升渠道,明确要晋升需要去做的事,努力的方向,从而激活员工的激情。我个人觉得行不通,就是员工层次问题。他心是好的,不过这一套只能对我这种有追求的人有点用,对于渣弟那种根本行不通。欲知渣弟又有什么烂事,且听下回分解(也许是下下回)。
近期一段时间都会对招人,识人这一块有更多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