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1月, 2011

甜中带苦,才算是生活

星期六, 1月 29th, 2011

别看标题搞成这样,其实要写的是我人身中离不开的几样吃的喝的,都是超市货。

虽然我喝咖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小学,但至今也不敢自诩为喝咖啡的人,因为喝的都是速溶之类拿不上台面的东东,喝上好咖啡豆煮出的咖啡也品不出什么所以然来。我对咖啡的一个重要诉求就是要浓郁。雀巢和麦克斯韦两个牌子的任何一种口味都已经不在我的选购之列,它们不仅轮番着变涮锅水,而且浓郁度也达不到我的要求。有人说你要浓就少兑点水呗——怎么说呢,浓和浓郁好像根本不是一回事。我理解的浓郁是那种看起来就有层次喝下去有醇厚的感觉,有的咖啡即使是纯黑咖啡也像白开水一般的口感。

目前喝的就是图中这种超级咖啡,巨怂的名字,价格比雀巢和麦克斯韦都便宜,但口感符合我标准,难能可贵的是它最便宜的原味系列就很好,没什么花头,甜苦度适中。我好像还喝过卡布奇诺和爱尔兰的吧,稍嫌甜了,图中还有特浓和纯黑的,是我妈乱买来的,还没有尝,其实找到了合适的原味我不太想换了。说到超级咖啡,我就想到小时候喝的可惜就昙花一现的铭咖啡,各种口味都很醇厚,现在只能去淘宝找了。

摩卡咖啡,不是咖啡中的种类那个摩卡,而是这个牌子就叫摩卡。浓郁度OK,我嫌甜,价格也比超级咖啡高。

伯爵咖啡,同样浓郁度OK,我嫌甜,但价格也比一般速溶高太多了。不过这个咖啡我喜欢买罐装的带出门喝,几乎喝过全系列口味,都还不错,那个啥新出来的黄金特选,白金特选的罐子倒是挺好看的。

星巴克,不是去店里喝,是超市买到的玻璃瓶装的,好像只有原味、摩卡和卡布奇诺的,价格范围之广,17~29块的都有见卖过,装B的时候会买来喝,瓶子可以留着插花。

其他的不记得了,目前想尝试的还有旧街场的白咖啡。以上以及以下要提到的我嫌甜的问题,不一定它真的甜,因为我本人耐苦能力很高(和我的人生多么的一致阿…),比如最近和超级换着喝的,就是图中左边那罐家里不知道哪里搞来的看不懂牌子的咖啡,我是不加糖和奶直接喝的。

奶茶,冬季的必备品阿!我对奶茶的诉求除了浓郁外,还得有茶味。街上那些奶茶店用奶精冲出来的奶茶那是哄小姑娘的,虽然我也为了解渴喝过不少。立顿奶茶全系列都喝过,包括没有出盒装只有杯装的几个口味,现在只有港记特浓能入我法眼,以前金装倍醇也可以匹敌的,现在怎么感觉完全不够浓阿,迷香鸳鸯不伦不类的。

其实奶茶我还是喜欢正宗的微苦的港式奶茶,奇怪的是我本人是不喝茶的却喜欢喝带茶苦的奶茶,而我爸妈喝了几十年浓茶,带他们去香港喝奶茶,他们却觉得入不了口的苦一定要加糖= =

别的牌子,优乐美,不得不说周杰伦的广告让我太窝心了,我经常捧着一杯立顿奶茶脑海里回放着优乐美的广告,觉得很幸福。所以买一包来供着……

至于香飘飘,每每背后电视传来“连续五年销量第一”“卖出X亿杯”的广告词,我都想翻白眼。甜腻过头了,不喜欢。

奶茶下次会试一下3点一刻,其实价格有点贵。同时也想自制奶茶,已经在网上看好几种红茶了,准备买来冲泡然后加脱脂牛奶和糖。其实有替代品我在办公室已经常喝了:立顿红茶+咖啡伴侣+方糖。

有两件关于吃的事我很鄙视,一是吃烧烤把菜和土豆片当主食肉当辅食,二是吃巧克力吃牛奶巧克力。

这么几年我很少吃巧克力,我还以为跟可乐一样被我给戒了,现在想来是没吃到好吃的巧克力。我不喜欢各种花式名头的巧克力,就喜欢最原始的黑巧,要带点苦味。我周围凡出过国的都觉得国外的巧克力非常好吃,在这一点上本人的感受截然相反。因为上个公司是外企的缘故,也吃过不少同事从世界各地带回来的巧克力,以及我自己也去过以巧克力闻名的芬兰,都TM好难吃阿。但我也许错怪人家了,一般当礼物是不会送小众比较青睐的黑巧吧?一般市面上叫黑巧克力的,可可含量可能也不过30%~40%,我已经进入了追求包装上标注高%的阶段。

超市里最常卖的德芙66%以及金帝65%,基本算是我可以大快朵颐的巧克力,生理期服用。其中德芙味道剩过金帝。还有一些牌子,比如明治的或者瑞士莲的,是我城市跑多了的后遗症,明明这里记得都是超市可以买到的货,那里就得到比较高级的店里面才买得到。

屈臣氏买的Lindt瑞士莲70%以及85%各一块。85%是我吃的第一块极苦巧克力,当我塞一块到嘴巴里,按照我一贯吃巧克力的习惯迅速把那块碎尸时,一阵猛烈的苦感袭来,而且苦中带酸,没有一丁点儿甜味。那一瞬间我脑子里想通了一件事,就是巧克力和咖啡果然是一路子的又苦又醒脑提神的货。现在已经很享受这种感受了。继而在网上买了85%的ISIS比利时黑巧。以后还会在不同牌子和更高的%上做尝试。

以上这篇,纯属是某天半夜看到一张讨论黑巧的帖子后想写的,这次回来一个重大发现就是巧克力真是百利而无一害阿,当然要是可可含量高的黑巧。

年终汇报还是什么

星期四, 1月 27th, 2011

关于成都的记录终于写完了,令我吃惊的是竟然用了整整一个月来整理这次照片和文字,而且我觉得每天还安排得满满的= =不知道核弹同学看了满意不?他肯定不满意,因为我写的跟他想要的是两码事,选择哪里定居,应该看重的是朋友生活圈子以及事业发展机会,其他的都在其次。

至于qx同学提到的今天计划,的确,每年我都会在右边列出几条当年想去做的事情,然后一直拖到第二年甚至第三年才完成。今年暂时没有,对于一个家里蹲来说有什么比想找到一份工作更想完成的事呢?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今年会在思想上有比较彻底的转变,因为毕竟要开始为以后做打算了。而且在家里的这段时间,我已经发现不少事情我想去做或者继续去做了,虽然我的能力还不足以让它们成为我的职业,但我安定下来后就会去慢慢实现。对比我08年找工作时几乎什么都无所谓破罐子破摔的心态,我不得不为现在的状态感到一丝欣慰。

最近家乐福、沃尔玛爆出用低价标签吸引顾客,结账时却变成高价的丑闻。其实不少超市都有这种事,但作为本该让人信赖的大超市也搞这一手我还是觉得不可接受。其实别说我崇洋媚外,我一直对中国的任何东西都不信任,又加上一直一个人在外,所以处事更加谨慎。我在超市除了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外,还要对条形码,特别是对特价商品更要对清楚,这样结账时价格不符我就有理由说这是超市的问题了,而且我一次提不了太多东西,所以不会被忽悠到,哼~

成都.井巷子里的老成都

星期三, 1月 26th, 2011

和宽、窄巷子相比冷清许多的井巷子只有一侧以酒吧、小型特色零售、创意时尚为主的建筑,另一侧则是一堵长400米、东西朝向的景观墙。墙上,一匹匹古砖、一片片近代老砖、一块块现代新旧砖,各个时期的砖头砌在其中,别有一番味道。墙上那些记录着历史表情的老照片仿佛把游人拉回到旧时的生活中。

相对于宽窄巷子的小资氛围,我更喜欢古朴的井巷子,喜欢每一块有斑驳痕迹的砖,喜欢与真实环境相互融合的墙壁上的老照片和石刻,喜欢它们在一起展示老成都生活的每一幅场景。

(更多…)

成都.宽窄巷子里的情怀

星期二, 1月 25th, 2011

宽窄巷子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老式街道及四合院落群组成,是成都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宽巷子是“闲生活”区,主要针对怀旧休闲客群,以精品酒店、私房餐饮、特色民俗餐饮、特色休闲茶馆酒馆、特色客栈为主题。窄巷子展示着成都的院落文化,植绿主要以黄金竹和攀爬植物为主,街面以古朴壁灯为装饰照明,临街院落以各西式餐饮、轻便餐饮、咖啡、生活馆、特色文化主题店为主题,是精致生活品味区。井巷子只有一侧的建筑,以酒吧、夜店、甜品店、婚场、小型特色零售、创意时尚为主,和宽、窄巷子相比,这里显得冷清许多。宽窄巷子以“老成都的新名片,新成都的老客厅”为卖点,是成都的“上海新天地”。

少说话,多贴图,顺序很混乱,分不太清哪是哪条巷子了。

(更多…)

成都.带姓的小吃

星期六, 1月 22nd, 2011

先来一张传说中的春熙路,我到成都的第一天就逛过去了。美女邓提前给我打了预防针,说春熙路其实很挫,都是小店以及真维斯以纯之流,还不如附近的盐市口有些大商场。其实还好了,步行街都这样,既有小商场又有平价或杂牌之类,重要的是吃喝玩乐样样都有。是的,每个城市都有一条差不多的商业步行街,为毛单单成都春熙路这么有名呢??想不通啊想不通……

(更多…)

不刮风就不冷

星期六, 1月 22nd, 2011

今天出街,被迎面走过来的一个陌生人问候,你不冷吗??OMG……我那双黑丝是不透肉的阿,你能看得出它很薄吗??一般来说,最冷的冷天应该是低温+刮风,如果不刮风的话,以长江以南这种程度的低温,管它几度还是零下几度,短裙+丝袜+一件大衣对我来说都是没问题的,更何况我一直在外面走呢,走个十几二十分钟我就感觉燥热了。

上次买的奶牛纹口罩,居然不透气,戴的时候相当于用呼出的热气蒸脸,取下口罩的时候,脸湿了,口罩也湿了-_-|||

又去了万达,比较固定的去了Zara,P&B,Bershka,Stradivarius看了下衣服。一直想买一条烟灰色的牛仔裤,都没有试到中意的,还是说我不适合这个颜色。衣服打折得厉害,考虑到目前的状况,努力克制自己的购买欲。

最后在屈臣氏买了点巧克力和维C泡腾片。我还比较喜欢买各种喝的东西,目前是起床喝蜂蜜,下午喝咖啡,洗完澡喝奶茶,再渴了喝蜂蜜柚子茶,不过晚上毕竟还要注意点,买维C泡腾片是想着又是甜的但是不含糖又能防感冒,好喝的话下次换个口味的试试。

成都.文殊禅院

星期四, 1月 20th, 2011

文殊院,是成都市区现存最完整的一座佛教寺院。我在两个寺庙的景点之间选择,青羊宫和文殊院,一个道教一个佛教,网上的评价倒是一边倒的给予文殊院好评,而到青羊宫以免费讲解为由最后要掏不少钱购物的人们大呼上当。

文殊院果然没让人失望,商业氛围很小,门票5元,有免费的香可以领,免费的佛家小册子供取阅,还有免费的心理辅导室。整个禅院小而幽静,虽然人并不少,但就是感觉清静。

而对于我等凡人最棒的是,文殊院外面的文殊坊是充满各种特色小吃和玩意儿的古街,可惜因为天气太过阴沉,我没敢久留(实在是被淋怕了啊- -),只尝了一些小吃。

正殿里面和佛像都不好拍照,只在外面拍了些别的。

(更多…)

乐山大佛

星期四, 1月 20th, 2011

比都江堰更赶的是去乐山看大佛。我为了不在陌生又毫无准备的乐山小城奔向2011年,走了很多曲折的路想在江中眺望下大佛就行了,结果事实再次证明,我是不适合搞投机的。据本地人说,一块钱摆渡看大佛已成往事,最后我还是乖乖的买了门票,用一个小时在景区跑了一遍。

(更多…)

雪中匆走都江堰

星期二, 1月 18th, 2011

早晨醒来的时候看到手机里LucyJJ发来的短信,说上海下大雪了。我起来后走到窗边,发现昨晚武汉也默默的下了不小的雪吧,楼顶上一片雪白。今天家里可真冷,可以用freezing来形容了。

(更多…)

冬游九寨沟之攻略

星期二, 1月 18th, 2011

专门写个攻略,是因为我觉得这次自己的安排真是太太太好了。。。啊哈哈哈。最后在沟口随手拍的几张照是回去给美女邓看的,总之主题就是关门关门关门!

交通

成都新南门或者茶店子长途客运站坐大巴至九寨沟,来回票价小有不同,一共300出一点头。看天气和路况,8~10小时车程,中途停三次给大家方便。票最好提前一天买,虽然冬天游客不多,但车的班次也少,而且本地人来回做生意的也多,怕当时买卖光了——其实是图个安心,要知道一个人很麻烦,万一没票了还不知道能不能找到人拼车回去,这时心灵很脆弱的。我是早晨起来先打个车去买票了,因为那个点进沟又没太阳,冷得要死,买好票太阳也差不多了,刚好进沟去玩。找买票点的时候问一个老头,他边带我去边说票已经卖完了,我吓一跳,结果屁啊,我明明是前几个。所以不要再被灌输那里的人淳朴的观念了……

车的终点到九寨沟口或者经停九寨沟口最好,如果直接到九寨沟县,就拼个车去九寨沟口。冬天游客很少,不比旺季很好找到人拼10块钱就够了,人最后还是找得到的,价钱15~20都可以接受。

住宿和饮食

九寨沟口的景象在淡旺季有天壤之别。旺季里沿路都是旅馆超市饭馆,一派繁荣景象;而淡季绝大多数店铺因为没有多少生意却要支付电气水费所以关门了,非常之萧瑟,要有心理准备。

草根人家和天堂国际应该是网上比较知名的青年旅社吧——说是青年旅社,经美女邓和我交换的信息来看,其实都只是农舍改成的旅馆吧。这次在草根人家里住得够呛,但如果不洗澡的话勉强能过吧。所以以后看到网上写的什么“空调”“24小时热水”之类的都不要全信,人家的确有空调也是24小时锅炉在烧水,可是都没用啊!所以要考察清楚,天堂国际是电热水器,但用的是取暖片,不知道会不会好点。两家的单间价格分别是100和80。有钱人请选择酒店。

吃的价格合理,不管是面食小吃还是小炒。在超市备点粮食第二天带到沟里去吃,沟里只有诺日朗中心站有卖吃的,景区价格。

门票

淡季(11月16日至次年3月31日)门票80,二次进沟的话只需要多加20块的工本费,一共100,而旺季的门票是这个的四倍还要转弯,所以淡季来不多待几天是不划算的。

九寨沟是当天进当天出,不允许住沟里。但也有为了逃门票而住在沟里的藏民家的,据说条件很差,就给个空位打地铺而已,而这一招在旺季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会到藏们家去查。冬天就没必要省这个钱了。

九寨沟里的环保车每天80,旺季90,理论上可以不买,除非你可以每天走上二三十公里,其中应该有十几公里其实是没有风景的。后一天有工作人员上车查票了,所以应该是不好逃的吧。

没进去的时候会觉得每天都要买票进入很不合理,环保车票价又太高,但进去后才觉得,在中国如果没有这样的保护,是不可能存在如此美丽天然而又管理规范的景区的。

游玩

九寨沟有树正沟、日则沟、则渣洼沟三条沟,呈Y字型分布,冬季为了防火,日则沟的原始森林一片都封了,最高只能达到箭竹海。景区的排列模式基本是公路—海子—栈道—山,而同样的原因,景点内的栈道开放,而景点到景点之间的栈道全部封了,要徒步只能走公路,会失掉很多观赏山中有水水中藏山的精致。

建议第一天或者只玩一天的跟车游玩。环保车旺季采取公车的方式,即随便在哪个站点等着有车来就可以上,而淡季因为人少所以派的车也少,采取的是原车原回,就像旅行团似的,进门坐哪个车,一天都坐那个车,开到景点给游客一些时间去参观拍照。如果坚持要下车徒步,最好要通知导游,如果要重新坐车,得请求调度,我不知道除了诺日朗中心站还有哪个地方有调度,但如果途中碰到有空位的车还是可以上的。

环保车的路线是早晨日则沟,下午则查洼沟,最后是日则沟,所以徒步的可以选择相反的路线避开人群。冬季下午两三点就开始清沟了,我在五花海的时候就不停的被一个司机师傅喊要走了,跟他说我步行出去都不行。

TIPS

穿厚点啊,棉服帽子围巾手套都得上。太阳光很刺眼,强烈建议带墨镜!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