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6月, 2009

吐槽的

星期一, 6月 29th, 2009

以前我这博客有个分类叫“吐槽的”。后来我想,酸甜苦辣酱醋茶都是生活中的鸡毛小事,干吗非要单独开辟一块,强调自己的反面情绪呢?于是就取消了。到这里来之后我真是想恢复它。

今天下班去买菜了。因为必要物资的严重不全,我现在已经是每次必跑两个超市了。可是今天,两个超市看下来,那堆烂东西,看得都让我没了胃口。勉强挑了两盒肉丝。准备明天坐车去本乡下最大的超市华润去买。

就是这样也拎满了别的东西,打车回家了。以前我舍不得打车,觉得去个超市买菜就打车回,太奢侈了。但是坐公车也有得我受的。车站吧,在地图上看就在我家和超市的附近,其实两边加起来要走一站路的距离。我的双手的东西呢,目前在出门前,已经预留了近10斤的西瓜,和两三瓶醋(我在用醋泡脚,需求量很大),这是每次基本必备的,然后还有大半周的肉和菜,还有一些其他的杂物。自从享用了其中一个超市提供的送货上门服务后,如今10斤的大米,大壶的油这类东西我也自己提回来了。一路两边换手已经不足以支持我提到家,我还得在心里给自己打气,就想吧,熬过去我可以变得更彪悍。

我以前的确凭借自己有些蛮力干过一些重活,但从来没有长期的连续的干过。众所周知的,一个人要是长久不锻炼,一定不能一开始就做长时间的剧烈运动,要循序渐进;如果剧烈运动造成身体拉伤,一定要休息到恢复后才能继续锻炼。我就是一开始就提这种重量级的东西,搞得双手酸痛,还没恢复又要提,长此以往,我的右手小臂自我诊断肌肉拉伤了,也许更严重点伤到骨头了?总之还不是一般的难受,我两周前已经把办公室和家里电脑的鼠标都移到左手操作了,尽量减少右手负担,没事也会揉揉,现在也没见好转。曾经被提议过买个小车去超市拖东西,我至今都没见过人用呢,连老太婆都没见过用的,我觉得太丢人。目前还是打车回家吧。

对了,因为买菜的那天我是不做饭的,所以买了碗凉皮回家。凉皮就是那种路边小摊,小车上铺个木板架个网架那种,卖凉皮的是个大爷。这摊子我观察过几次,起先不敢下手。有些摊子,你知道实质上它的东西是不干净的,但是它看上去还算干净;可这摊子看上去就不干净阿,驾在正在修路的路边,还是个车站旁,这车一过灰尘的规模再细的网眼也挡不住阿,加上大爷黑得可真能和碳媲美了……后来抵不住嘴馋也买了。囧的是我在他这里买了三次,三次的报价都不同!今天给我报完价格后,我们互相看着,他的眼神透露出可以议价的信息,我当然还了,可是如果是第一次买的,不就多给了五毛一块了吗!小摊子从小到大也吃了不少了,从来都是明码标价,没见过这样的= =

之前因为价格问题,我的餐馆LIST上已经删了两家。一家是一兰州拉面馆,去年过年的时候其他餐馆陆陆续续关门了,就他家一直开着,我是怀着感激的心情那些天一直在那里吃饭的,直到除夕晚上,吃完了9快钱的面,给他10块没有找,我问为什么,他说涨价了,我看了看价格牌,没有任何变化,于是问什么时候涨的,他说今天。老娘不在新疆馆子里跟新疆人理论,以后不去就是了。另一家是之前极爱的沙县小吃,经常一周去五天,除了蒸饺拌面馄饨外,每次都要2块钱青菜,营养平衡嘛。后来某天去,一样要了2块钱青菜,他说最低3块,我一样看看了价格表没有变化,问为什么,他说现在青菜都涨价了,2块都买不到菜了。我觉得太幽默了,敢情3块钱才能买一根白菜,所以你不能劈了2/3卖2块钱给我阿。反正那以后也没去过了。我还真的挺反感这种事的,缺乏竞争造成的坐地起价,价起了东西也没变好服务也没变好,幸亏我现在自己做饭了。但是凉面凉皮删不了阿,这玩意我没法做。

在这个鸟人鸟事云集的地方,老娘的愤慨还没有被磨平,生活标准还没有下降,真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事。

酱爆肉丝.红烧豆腐

星期日, 6月 28th, 2009

酱爆肉丝

1、肉丝洗净,用盐、少许酱油、淀粉拌匀;

2、锅中放油,肉丝下锅炒至表面发白,推到锅边或盛出待用;

3、将甜面酱、少量酱油放入锅中小火炒出香味,然后和肉丝一起炒匀;

4、放入大葱,视情况加入盐、鸡精,起锅。

没有甜面酱,加的是海鲜酱;也没有大葱,加的是洋葱。

一个人简单的饭菜就要学点剩物利用。我只有做咖喱饭的时候才会买洋葱,两大个一包装,我只用得了半个。剩的洋葱,一可以炒这个肉丝,二可以切丁做洋葱炒蛋,三可以炒乌冬时用。

红烧豆腐

1、豆腐买回来如果没有用的话,先用水泡起来,豆腐切块;

2、锅中烧水,水开,倒入豆腐。焯个水。水开就捞出豆腐待用;

3、锅中放油,油热放葱段,豆瓣酱,辣椒酱,爆香一下。20秒就可以了;

4、锅中加半碗水,加些盐,鸡精,少些酱油,水开倒入豆腐;

5、大火烧个3到4分钟就可以勾点欠起锅。

极少吃豆腐是因为它不易保存。这一盘已经有点酸味了,被豆瓣酱的味道掩盖。

TRANSFORMAER归来

星期六, 6月 27th, 2009

今天大早赶去城里看了场电影。

这个时间说电影,那八成就是变形金刚了。这电影对我来说大概会有几个唯一:今年唯一一部想在电影院里看的电影;在杭州看的唯一一场电影;唯一一部如果我不在电影院看我也不会下载回来看的电影。

我就不剧透了。实际上我也透不了什么,剧情我都忘记了,而且和第一部一样,机器人们打架的时候我经常分不清谁是霸天虎谁是汽车人。前两天处于时隐时现幽灵状态的地雷同学突然发了个幽灵短信,说他朋友话变形金刚2不好看。如今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已经完全不能影响我对片子的好恶感了。当然也最好不要问我片子怎么样,值不值得看。曾经看某期台湾节目,一群贵妇展示不敢告诉老公的败家品,并拼命解释其实这些东西是值得买的。曲爱林同学在展示一只欧米茄的玫瑰金表时说,我为欧米茄做了10年的活动代言,却发现自己没有一只欧米茄的表,那时刚好是10周年纪念,你们说我该不该买一只来回馈公司对我的信任和肯定?下面的贵妇和他们的老公齐喊“应该!”她继续说,这只表非常漂亮,是玫瑰金的,王总你喜欢表的知道,这类表的价格都是上百万的,可是经理给了我一个很低的折扣,只要30万,你们说要不要买?!这次连主持人一起喊“要!!”

看吧,人家都没说这表是如何功能齐全,如何技术精密,如何经久耐用,它具备有纪念意义、漂亮、折扣低,就一定要买。

所以

这是变形金刚阿,该不该去电影院看阿?

该!

上午去还打个折扣,只要30米,要不要看啊??

要!!

reserve for Micheal Jackson

星期五, 6月 26th, 2009

跟我们这代人活在同一个时空的,能被称为伟大的人,又少了一个。

你不懂我的冷笑话

星期二, 6月 23rd, 2009

今天是亲爱的渣师兄的寿辰。早晨我发了条短信,祝他生日快乐。他回了一条,说同乐同乐。我想他一定当科长当到头晕,他生日我同乐个什么。鉴于我们之间常来些不怎么好笑的冷幽默,于是我回了条,往我卡上打一笔钱我就与你同乐了。结果他连着来了两条短信,问我卡号多少,是不是最近缺钱,需要多少。没等我来得及回短信,马上一个电话又过来了,搞得我仿佛正被黑社会的人追高利贷而他在实时帮我筹钱(最近古惑仔看多了)。

这么想英雄救(济)美么?咱们来日方长哈……

说起古惑仔,我表弟前段时间结婚,和他老婆要去香港两天。我以为他是去买结婚物品,于是跟他说中环、尖沙咀,结果他说他不买东西只是想去拍点照片;于是我跟他推荐海洋公园、天平山顶、浅水湾,结果他说他不拍风景,只想去铜锣湾拍两套古惑仔的照片

于是我开始看古惑仔(纯属巧合,其实这片子是阿水要我看的= =)。有两集严重音画不同步,整集眼睛在场景2耳朵在场景1;有两集是粤语字幕,我得经常按暂停看英文字幕理解=, =就这样俺也磕磕碰碰的看完了,算是弥补青春期的缺憾了

感想就是年轻时郑伊健还真是很帅的,老大的女人都很危险的,好歹看到一个不危险的最后还被情伤了。

不过我真没怎么去过铜锣湾,只有第一次去香港的时候,在铜锣湾地铁站附近逛过一辆个小时,那里保存着我对香港的初印象。

孤独的旅程: 5.29.港深各半日

星期日, 6月 21st, 2009

这个上午,原本是预留给专门购物的,不过几天下来,该买的都买了,只剩给自己寄一张明信片了。

路边的邮筒还是挺多的,只是一我没有明信片,二我不知道邮资,所以只能跑邮局一趟。所幸今天虽然是大陆端午节休假日,却不是香港假日,所以邮局开门,昨晚踩过点,出门直接往尖沙咀方向走。

香港人的生活节奏很快——当然我到深圳人家跟我说深圳人的生活节奏很快,我到上海人家跟我说上海人的生活节奏很快,反正我是什么都没感觉出来的。我一直无法体会“随着身边匆匆走过的人潮不由自主的加快自己的脚步”是个什么状态——路人关我什么事阿,只要时间没晚,即便是上班,我也一样可以闲庭信步的。可是来了香港后,却有明显的体会。弥敦道的两边,隔个三五米,就有一间像我住的马龙大厦这样的鸽子笼大厦——这种大厦的门小得以路人的行走速度,不是刻意去找是很难发现的。大厦里外是两种光景,里面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每次回家都有种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的气概;而出了那道铁门,便马上与真实社会接轨,身体马上加速到与街上人流的速度一致,仿佛自己是社会大机器的一个零件,和别的成千上万个零件一起运转,停都停不住。很奇妙,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PS,某日回家在狭窄大厅等电梯,抬头看到4个屏幕,以为是电视,仔细一看,竟然是两扇大门和两个电梯的实时监视录像,竟然就摆在大厅人人可见。默默流汗的想,幸亏我没在电梯里干什么丢人的事——本人之前有在电梯里对着摄像头扭屁股的爱好……

行至九龙中央邮政局,没有大堂人员,三个负责普通邮政业务的窗口都排着小队,没有标牌显示哪里卖明信片和邮票,只找到一个集邮窗口,可是没开门。默默的转了几圈,觉得询问无门,悻悻的出了邮局。往回走了几米,找到拍对面廉政公署ICAC的最佳地点,一摸包,相机忘带了,无语,难怪一路走得轻松的。

不甘心一无所获的回去,岔到弥敦道左右的小道上,准备找找看有没有卖明信片的。许多卖明信片的地方一般都有邮票出售,而且他们都知道寄到哪里需要多少钱,你买好了写好了还可以让他们帮忙寄,这叫一条龙配套服务。可是偏生香港要把两样东西分开,卖明信片的就卖明信片,卖邮票的就卖邮票。眼下是小店书摊7-11都找不见明信片,天却从小雨下到了暴雨。找了间阿四过桥米线店吃早点,要了双蛋餐包、叉烧粉和奶茶的套餐,21HKD。

吃完后又去了趟邮局,集邮窗口已经开了,而普通邮政业务窗口依然排着小队。我到集邮窗口问工作人员,被告知寄往内地的平邮邮资是1块8,到普通邮政第一个窗口买邮票,但是明信片要去书局买。邮局对面不远处就有一家大的中华书局,11点开门。我看了下时间也差不多了,就去了书局,书局铁门在整11点的时候缓缓升起,我是第一批顾客。

去二楼选了明信片,没看到合意的浅水湾海景,最后拿了一张登打士街的繁华街景,因为我没拍过市区街景。我是当日书局第一个消费的,收款的小姑娘问我,你是从哪里来的?我说上海,她双眼发亮的说“我知道,我也去过,上海是个漂亮的地方。”我笑笑说,这里也是。

谎称上海来的也不是脱口而出,稍微在脑子里转了下,觉得只有上海才能比得上甚至超过香港,我只说硬件。

再度去邮局买邮票,先向窗口工作人员确认寄到内地的邮资,两位工作人员互相和我唧歪了半晌,我从迷乱的鸟语中分辨出一句“内地?内地是哪里?大陆吗?”我连忙点头。本次旅行,大概我都选了大陆人民少去的地方,语言交流障碍不小,到后来,跟人家说普通话,我不能说“我要买一张邮票,寄到大陆,请问需要多少钱”这样主谓宾定状补完整又标准流利的句子,我得跟外国人凭借几个简单的中文单词闯中国一样,用缓慢蹩脚的语调附带肢体比划着说“邮票,到大陆,多少钱?”,这样人家才懂。

反正明信片寄出去了,写本篇的时候也已经收到。

收拾行李,和高先生结清住宿费用,然后去佐敦坐直接到深圳湾的中港通大巴(40HKD)。在车水马龙的街头,竟然被高先生追上,把遗忘在房间柜子最高层的张震岳的CD还给我。汗,多谢。

———–以下是深圳的分割线———–

先去南油那边的星语商务酒店放行李。提前订的特价房(148RMB),房间比我想象的好太多。

然后坐车到科技园招行,发生那件销卡鸟事件,身上剩现金300。

穿过Z公司,走到高新公寓,坐72路到海德X道。天桥至海岸城,包里的圆珠笔漏油,搞得包和手上都是。去海岸城找厕所,转得头晕腿酸也没看到。一个女人仿佛我们是熟人似的,并行走着就直接转过头问我,卡西欧在什么地方?我说我不知道,我每次来都分不清方向。太奇怪了,明明就是个不算大的地方。

JUSCO买了一只笔,可颂坊买了一只牛角面包,一楼的衣服鞋店逛了逛,看上双热风的鞋,背不了。

海雅下的湘粉人家,终于吃到了肉骨头油豆腐饭,和绿豆沙。

然后是崇尚,沿着南海大道到集美堂,买了条短裤,然后是花园城,最后在Breadtalk要了个蓝莓芝士蛋糕,和新出的泡沫青柠汁——两样都买得很失策,可我只是想在这里花点时间而已。接着依然是回到过去住的地方。然后原路返回。

比刚到深圳的那天走了更多路。经常混迹的地方,只差桂庙那一片没去过。而那一片我一直认为是美女邓的地盘,虽然对我来说某些地方也很特别。

一路断断续续的哭。有时是伤心有时是怀念,有时是战胜自己的欣慰——当走过某些和我具有同极磁场越靠近排斥力越大的地方的时候。

想找一句结束语。找不出来。

干红兑可乐

星期三, 6月 17th, 2009

我不是很久以前为了配合超市买来的两陀牛排,弄了瓶干红么?

自那以后,一直放着。

最近准备消灭掉。

倒了个杯底,简直难以下咽,拿去洗手了。

弄了瓶可乐兑。

丫竟然醉了。

抛下阿水、和看了半集的脑先生、还有萦绕在脑子里的游记,

晕晕乎乎的滚床了。

当然“干红兑可乐酒劲大”是刚才摆渡出来的。

要不然我还真以为老了。

明明白天喝了两种煮的咖啡和一杯速溶。

就当它是宫保鸡丁

星期二, 6月 16th, 2009

做法:

http://baike.baidu.com/view/4958.htm

按照某个菜的方法步骤来做,做出来的味道不一定就是那个菜……

我说做出来的味道不一定就是那个菜,不代表我做出来的味道不是那个菜……

22

星期一, 6月 15th, 2009

早晨搞了次火灾疏散演习。警报响起,广播要求大家都沿着安全出口楼梯下到一楼去。我正在与阿水聊QQ,想这肯定只是意思意思,转身一看人都散不见了,赶快也跟着跑了。

22楼阿!刚好又穿了双有点跟还不太舒服的皮鞋(过个马路就到公司的人买鞋只需要侧重样式……),跟着人群绕着狭窄的楼梯转啊转啊转啊转啊,腿都下软了。大楼外,食堂的阿姨们举着标有部门字样的牌子,我们找到各自的部门站好,大家神情兴奋。

通过这次演习,我觉得还是有几点要注意的:

1)听到疏散指令后,马上闪人,不要想着怕阿水不知道我咋半天没回话而留句“等等,我离开下”才跑;

2)每天要把实验室防静电沙滩凉鞋摆在脚边,这样听到疏散指令后就可以立即飞掉脚上的鞋,穿上凉鞋跑得快。

—————————-

今天上班很轻松,现在咋这么累呢?一定是这22楼下的……

PS,给我留言的修恩同学,我回了你的留言,但是我估计你看不到,因为你用的是悄悄话,而你又没注册。总之WEL WEL WELCOME~~~没有什么大秘密的话无需悄悄话,呵呵~~

孤独的旅程: 5.28.南丫岛

星期日, 6月 14th, 2009

农历端午节,躲避人流的方法,当然就是去离岛了。

先在小馆子来碗云吞面填肚子。街头最普通的茶餐厅,是充斥着最多本地市民的地方,我觉得奇怪的是,不管是工作日还是休假日,不管我上午哪个点进茶餐厅,都可以见到一帮人在吹水(不是被养起的少奶奶了,是大叔和男青年)。这张照片是很明显的偷拍角度。总的说来这次出去拍照都很扭捏,觉得拍楼和拍人会让人觉得奇怪,大概心里并不想以一个游人的身份混迹于街市。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