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端午节,躲避人流的方法,当然就是去离岛了。
先在小馆子来碗云吞面填肚子。街头最普通的茶餐厅,是充斥着最多本地市民的地方,我觉得奇怪的是,不管是工作日还是休假日,不管我上午哪个点进茶餐厅,都可以见到一帮人在吹水(不是被养起的少奶奶了,是大叔和男青年)。这张照片是很明显的偷拍角度。总的说来这次出去拍照都很扭捏,觉得拍楼和拍人会让人觉得奇怪,大概心里并不想以一个游人的身份混迹于街市。
油麻地地铁至尖沙咀(3.6HKD)——天星小轮至中环(2HKD)——中环4号码头至南丫岛榕树湾(20HKD)
又一次享受到了早晨薄雾中维港如画的景色,拍了张眼神迷离涣散的照片(隐)。
等船的时候无聊拍的三种港币20元:
一同乘船的人,一部分是老外,一部分是携家带口双手提着礼物大概是端午节回岛上团聚的本地人,看着他们,我脑海里就回想起小时候周末我爸带着我挤轮渡去青山看奶奶的情景,一晃也近20年了。
船经过20多分钟的颠簸,停靠在南丫岛榕树湾码头。码头走道两边密密麻麻的停满了自行车,间隔一段距离插了一面三角旗帜,仿佛我到的不是南丫岛,而是南丫山寨。
沿着榕树湾大街走。街道牌旁边的墙上贴着许多传单,乍一看觉得很亲切,多像大学宿舍墙上贴满的“数学考研请找陈文灯”之类的广告传单。
走近一看,绝大部分都是流浪猫狗的信息:
南丫岛有两个码头:榕树湾和索罟湾。榕树湾的小街上,都是卖各种小玩意的店,卖的东西与旺角夜市那种还是有差别的,不论是衣服首饰,都精致多了,还有各种曲别针做的书签,木头做的许愿板,和不知道做什么用的娃娃们,每样都爱不释手,而且价格不贵。我差一点就钱包失守了。
街道尽头可见天后古庙。这是我见过的最破旧的妈祖庙,却反而让我起敬,觉得如果真有菩萨的话,理应是这种清贫廉洁的形象才对吧。
后来看资料,才知道庙里的鲸鱼骨和庙外的石头狮子是有来历的,当时完全没有注意。古庙周围是居民区,宁静安详,在露天的亭子里休息,两个黑人小伙围在石桌旁聊天,一位老人带着墨镜双腿盘坐于木椅上闭目养神,一条大黑狗伸展四肢躺在地上睡觉。
回退几十米,按照路标朝“洪圣爷泳滩”的方向前进。没走几步,就看到南丫岛动物保护组织的义卖店:
义卖店里各种东西都有,最多的是书,绝大部分都是英文原版,旧一点的10块,新一点的30块,店里的顾客也大多是老外。老板是一位中年女人,短发,宽松黑T恤,气质闲淡,说着一口流利的英文。
我对猫猫狗狗并没有什么特殊感情,只是觉得如果阿水在的话,她一定会多少买几样。于是抱着“替阿水行善”的念头,我在店里转悠了好久,主要是我看英文书的简介太慢,半天选不出买哪本。最后还是买了一本台版书,和一根贝壳项链,一共10元。付款后,老板问我要不要袋子(先粤语后英语,汗),我说要的,她就拿出一个环保袋帮我装书。我愣了下,心想这环保袋要不要付钱,结果是不用。仅仅这个环保袋——虽然是有企业赞助——依然让我感到这个组织是让人信服的。慈善事业应当是相通的,不应为了做此善事而损害到彼事。
接下来的路开始变为远足径。看到卖豆花的摊子。我很早以前看过一个介绍香港南丫岛的节目就介绍过岛上一个很有名的豆花摊子,不知道是不是这一个。
一碗热甜豆花(7HKD)+ 一份鱼蛋(6HKD),好甜好好喝……
接着,沿山间小路继续走,天空飘起了雨。
洪圣爷海滩,可以畅游,可以垂钓。看到四个大概是印尼或者马来西亚孩子,在水里摆出各种组合姿势照相,笑得很开心,我很受感染。
远处是岛上唯一的电厂:
雨下大了。从海滩上了家乐径,这条徒步径终点是索罟湾,1小时至1个半小时的脚程,需翻越一座山头,但是路途坡度并不陡峭,一般鞋子就可胜任,如我这种专业人士,拖鞋就可搞定……
这是一次纯粹的徒步。我是很讨厌爬山的人,更懒得理“虽然过程很艰辛但是站到山顶俯视山下的感觉是很爽的”这类鬼话(要不然你能怎样阿,爬都爬上来了= =)。但是这一程走得很舒服,背山面海,视野开阔,不必到达顶端才能欣赏美景,简直一路都是美景。那片海虽然没有海洋公园里看到的那么蓝得纯粹,却有另一番朦胧画意。
索罟湾第一街,都是海鲜店:
刚好赶上一班回中环的船,便就此结束南丫之行。然后照来时的路返回油麻地。这是油麻地地铁站的一家漫画游戏店,每天都要经过流着口水却不敢进去:
晚饭后出街。昨天是去旺角方向,今天往尖沙咀走。这边也有露天夜市的庙街,因为没有下雨,稍稍看得仔细些。突然透过两个摊位的间隔,瞅到街边的一家AV店,店铺看上去同一般音像店,只是挂的海报都是AV女优,最醒目的地方大字写着人妻系列,乱X系列云云。站在原地愣了5秒钟,思考着难道香港可以公开卖有色音像制品,最后还是决定不要进去了,有损女高生形象。
走了很远大概,有间SASA特卖,主要卖07下半年的商品,比优惠价格还便宜许多,拿了包资生堂的卫生护垫;义顺的红豆双皮奶(24HKD),销魂;看到九龙中央邮政局,和对面的ICAC,准备明天带相机来拍拍;回家又多走几步去买了猪大肠和炸四宝当宵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