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说走就走的旅行(从石砌到红砖)

在小吴哥看完日出之后,继续剩下的大圈行程。

Preah Khan 圣剑寺

圣剑寺是高棉的微笑帝王阇耶跋摩七世为他死去的父亲修建的,和他为母亲修建的Ta Prohm一样,经法兰西远东学院讨论,决定它们保存在法国人刚刚发现的状态。

combodia140426_73s

作画的艺人:

combodia140426_75

combodia140426_81

combodia140426_80s

吴哥寺庙里无处不在的Linga/Yoni生殖崇拜象征:

combodia140426_84s

层层叠叠的石门,不断往纵深延伸

combodia140426_85s

combodia140426_91s

经旁边当地人提醒(只听不要搭话,否则要收钱滴~~),选择适当的取景点,这根石柱和前面石门门楣上方的洞,会形成点蜡烛一样的效果~

combodia140426_92s

combodia140426_93

combodia140426_94s

combodia140426_96s

combodia140426_97s

combodia140426_99s

combodia140426_102s

圣剑寺里一座有名的藏经阁建筑,因为它底部的柱子不是传统的八角形,而是圆柱,属于非常希腊式的柱廊风格,体现了吴哥文化受到多重文化的影响:

combodia140426_103s

combodia140426_105s

combodia140426_106p

combodia140426_107s

Neak Pan 涅槃寺

涅槃寺,它和佛教里涅槃NIRVANA完全没有关系,纯属音译,在当地语言里是两条蛇缠在一起的意思。因为印度教中蛇龙不分,所以这个寺也被称为龙蟠寺、盘龙寺。涅槃寺是阇耶跋摩七世为所有穷人盖的治病的医院。寺中有5个水池,分别有5种动物石像出水口,巫师根据病人的不同症进行捣药,让草药流入不同的水池,让病人在此洗浴调和。

原本我对涅槃寺很是期待,而实际上水池已经整体被栅栏围起,只留半圈开放,也就是远观一下意思意思, 这让来回都要走过很长很长很长很长的引道的我们觉得甚是坑爹啊~~

combodia140426_109s

这是我~一个凡是裸露的肌肤都被晒伤的人只好从头到脚的围起来~~~

combodia140426_111s

combodia140426_111p

combodia140426_112s

combodia140426_114s

版画~~~~~~~

combodia140426_117s

不过虽说目前的涅槃寺很坑爹,但阇耶跋摩七世重视穷人医疗,修建了许多医院,这种福利一直延续到今天。我们在回市区的路上就有经过阇耶跋摩七世修建的医院,现在仍在使用中,据Soksan说,在这些医院里所有儿童看病都是免费的。

Ta Som 塔松寺

塔松寺又名“达松将军庙”,是阇耶跋摩七世为纪念为他打过仗的过世的老将军而修建,总体风格跟圣剑寺很相近。东塔门被一棵巨树的根系完全覆盖,在此还遇到东盟卫视在拍摄节目,听到导演指示坐在树根处的女演员道,等下开始后,你就慢慢的仰起头45度往上看……XD~

combodia140426_119s

combodia140426_120s

combodia140426_122s

East Mebon 东梅奔寺

东梅奔寺建于953年,位于东池中央,有三层台阶,其上有双子塔。现今东池已经乾涸,寺台显得特别高。 这座寺庙是罗贞陀罗跋摩二世(Rajendravarman II) 于十世纪中兴建,大象石雕是用来祭祀印度神湿婆,以及国王的双亲。原本是位于一个七公里长,二公里宽的人工水库,即东巴莱湖 (East Baray)中央,不过湖水早已乾,水库的范围已变成农田了。东梅奔寺的坐落显示了高棉建筑师很注重方位。东梅奔寺建在用红色砂岩砌成的三层台阶之上,台阶四角都有大象石雕,而且保存得比较完好。五座砖砌的宝塔竖立在顶层台阶之上,塔身多有损毁,而其他建筑亦大都倒塌,只余石雕的门框和廊柱在勉强支撑著。砖砌的塔身上布满鸡蛋般大小的圆孔,这些圆孔可能是镶嵌了宝石,又或是为了牢固原本覆盖在塔身面层的灰泥。塔上的门楣及大象雕刻,是值得欣赏的地方。

以上刚搜的,实际上在我去的时候,东梅奔寺是我唯一之前没听说过的更别说做过功课的寺庙……古代贵族为祭祀所建

combodia140426_123s

combodia140426_124s

combodia140426_125s

combodia140426_126

combodia140426_129p

combodia140426_130

combodia140426_131

combodia140426_134s

combodia140426_135s

combodia140426_138s

combodia140426_139s

combodia140426_142s

Pre Rup 比粒寺

比粒寺位于东梅奔寺南侧约1.5公里的地方,也是一座金字塔式建筑,同东梅奔寺建造在同一时期,但规模比其巨大。比粒寺是进行火葬仪式的地方,它为古代皇族火化变身为神之神殿,又称变身塔。可以看到烧焦过的痕迹,千年前在此举行仪式,定是达官云集,不能随便进入的。是典型塔山建筑,基座上建造砖塔。它的结构与塔松寺(TA SOM)很相似,因属红砖结构,在夕阳照耀下泛着暖暖的红; 加之这里开阔的视野,吸引着一些游客在此看日落。

以上亦是刚搜的。网上很多人说,一般人去吴哥买个三天通票足够了,其实寺庙看多了都有审美疲劳了。这话真的不假,审美疲劳加之身体疲劳。比如刚刚去到东梅奔寺,然后马上又到比粒寺,觉得这两座寺庙真的很相似,现在看看资料,一个是祭祀的一个是火葬的跟死人打交道的风格的确很相似。所以阿珍干脆就在底下一圈照照相不上去了,至于我……宁愿累死也不能干“来都来了还不爬一趟”这种划不来的事啊。那种身体酸痛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因为石头台阶特别高特别有威慑力,不管是上还是下,都只能扶着旁边被晒得烫手的石块一层层的爬,下来的时候我的腿都在抖,稍微松劲就会滚下的节奏><

combodia140426_152s

combodia140426_153s

combodia140426_155s

combodia140426_156s

combodia140426_157s

combodia140426_158s

combodia140426_160s

而阿珍跟一个卖明信片的小姑娘相聊甚欢,她决定买一套明信片,但钱在我这儿,于是小姑娘一直陪她等我。一套明信片13张,一刀,还送了阿珍一串手链,待我下来付钱的时候,小姑娘又主动送了我一串 O(∩_∩)O

combodia140426_162p1

Banteay Kdei 班缔可黛

班缔可黛是座平面的建筑,没有高耸的庙塔,四面佛塔大门与巴戎庙相似;里面有迷宫般深邃的长廊,庙宇的梁柱上有精美的APSARA仙女雕像。寺庙塔和回廊都已经坍塌了,依稀可以从一片废墟中辨认出它们以前的宏伟模样。

combodia140426_165s

combodia140426_166s

combodia140426_168s

combodia140426_170s

combodia140426_171s

combodia140426_177s

combodia140426_180s

Banteay Kdei对面就是Sras Srang 皇家浴池

combodia140426_183ss

Kro Van 克拉凡寺

921年修建的克拉凡寺Kro Van,是耶输跋摩一世Yaso varman建都巴肯山之后修建的重要建筑之一。Kro Van的五座红砖塔一字排开,寺庙并不大,但从这座寺庙之后真腊民族放弃了红砖材质,开始完全采用石头建筑,标志着一个文明开始跨越到新的阶段。因为材质的变化,建筑和雕刻风格也跟着有很大变化,Kro Van作为红砖建筑最后一次精彩集中的表现。

combodia140426_186s

combodia140426_189s

combodia140426_190s

寺里的砖雕,印度教的大神毗湿奴和坐骑神鸟GARUDAMON,其身后的背光头光也被后来佛教沿袭
身体美学印度和希腊(运动,6块腹肌)的区别

combodia140426_196s

毗湿奴的太太吉祥天Laksmi(带来财富和幸福)同样手持四个法器:

combodia140426_195s

combodia140426_200s

combodia140426_201

combodia140426_202

combodia140426_203

combodia140426_204s

三天的tutu行程结束,和我们的司机Soksan合影:

combodia140426_208s

晚上去逛夜市,路上先到了据说是暹粒唯一的大商场超市Lucky Mall,买了攻略上说的好吃的冰激凌~

combodia140426_210

以及前一天我自己来这儿吃的汉堡套餐。本来是不会选择快餐店的,但是路过时看到一对中国情侣对着门口的易拉宝广告牌说这就是攻略上说的很好吃的汉堡……于是我就进去了orz 味道是不错,只是觉得和麦当劳的牛肉汉堡差不多呀~

combodia140426_209

路边摊吃BBQ,叫了鱼排牛排鸡腿犹豫土豆,价格不贵,色相很诱人,但是味道就……我觉得不是选的店的问题,应该是这边的BBQ都这种风格,食物烤得发焦,佐料似乎只有盐,吃下来居然觉得最不看好的土豆最好吃,反正没有国内的烧烤好吃~~~

combodia140426_211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