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西自驾之旅(自驾篇一)

10月 6th, 2016

作为一个从美西旅游回来快三个月但是行李箱还没收拾的人,要不是租租车一个晒游记得奖金的活动,我还真不知道什么时候动手写个游记之类的东西出来(然而还是没有赶上活动…)。懒得写的原因除了我真的很懒外,还有一点就是我此次美西之行的路线十分稀松平常,随便在穷游蚂蜂窝搜一篇游记攻略就很好,少了我的也没什么关系。而我现在着手开始写的原因,除了想参加租租车的活动捞点微薄的奖金外(然而还是没有赶上活动…),最终还是想将自己一路旅行的体验记录下来,毕竟旅行除了欣赏目的地风景外,也关乎着自己的感受。

是的,这次美西之行与其说是去游玩,我觉得更多的是获得了一些体验,而在所有的体验中,排在首位的必然就是自驾了。作为一个买车开车不到一年,基本上也就是每天上下班十几公里,并且大多数时间还“雇”了个男司机跑的人,我从感情上来说是不喜欢开车的。一个不喜欢开车的女人,就在那十一天的时间里,一共跑了2K英里合3K多公里路,全程由我一人开完,最长一次从拉斯维加斯开到旧金山开了整整一天9个小时900公里路,自我戏谑为长途汽车女司机。这张对我来说前所未有并且以后恐怕也很难超越的成绩单,基本上要归功于我的同伴兼好友May同学——哎,我真不知道这位同学是坑了我呢还是成就了我。这么说吧,我身边的女司机分为两种,一种是激情飙车型,一有机会就车能开多快她们就彪多快,比方说我,停车技术是不咋的,但开车喜欢嗨阿,只要上了高速,就不下100,最高踩过160,平均时速保持在130~140(说的是美国不是国内啊- -);另一种就是自从拿了驾照后就不摸车也不敢摸了,心理上就非常怕非常抵触,比如说这位May同学,平时在市内就只敢40上下龟速爬,来到美国一看路上的车都开得嗖嗖嗖的,她就吓死了,完全不碰了。我先前是真的不知道,要是我提前知道了,也许整个行程就不是这样安排了……

租车

几乎所有攻略游记都推荐在租租车租车,我就不用到处比较了,直接选租租车:www.zuzuche.com

租租车是一个专门针对海外的租车平台,除了租车外,还提供包括保险,驾照翻译,GPS租借等一条龙服务。

关于美国租车公司的选择,我也根据别人的帖子略做了些功课,最好的几个,Alamo,Hertz,Avis当然没啥好说的,特别是Alamo据说是自助提车,免除SALES不断给你推销保险的烦恼,但它们相对来说价格高一些;其他的一些略小的本地公司服务没有大公司好,而且不停的推销保险也很讨嫌。综合各种条件,我最后选了Sixt,老牌美国公司,服务和价格都居中,但据说有不少好车型,而且车况状态不错。

而最后的实际情况是,我对租车公司没有啥大意见。就是刚到LA机场要去提车的时候,在机场等Shuttle Bus,其他所有租车公司的Bus间隔一两分钟就会来一趟,唯独没有看到Sixt的。我询问了N位司机和机场工作人员,确定我等的地点没有错。最后等了大约半个小时终于来了一趟……不知道啥原因,好像是公司和司机沟通出了差错?再来就是最后还车回国后,我收到了银行的账单通知,发现收了我additional driver的费用(租车时默认只有我这一个司机使用,如果我同伴也要开车,那么要收这个第二司机的费用),可是我在租租车下订单的钱里面已经包括了这项费用。我就联系租租车,然后把我的小票照片发给他们指定的邮箱,三天之内就给我退钱了,看来租租车售后方面效率相当不错。

关于车型。我最开始想两个女生,又不是以买买买为目的的旅游,就租最便宜那档的Compact经济型小车就行了。结果看了两个晚上车型后,就觉得好不容易跑一趟美国,在最美的1号公路自驾,怎么也得租辆平时开不起的豪车或者敞篷跑车,才爽歪歪吧?!于是兴冲冲的跑去跟May商量,她说两个女生在外面,还是收敛一点吧,安全至上。那好吧……但最后我们也没租小车,定了丰田Rav4车型组的小型SUV,拿到手的是白色的现代Santa Fe。很庆幸定了SUV阿,照我后面跑高速那种130,140的跑法还没啥感觉,可不就是要车稳嘛!

导航

在家靠百度,出国靠GOOGLE——可是哎,真不敢相信我要说出以下的话:我觉得百度地图比GOOGLE好用多了哎……

比如百度会说“在前面两个路口处右转”,并在过第一个路口时提示“现在正在通过第一个路口”;但是GOOGLE却只说“在前面200英尺的地方右转”。EXCUSE ME??200英尺是个神马概念?到底是下个路口马上转呢还是还要往前开一段??美国开车速度都很快,可不容你快到了路口然后减速慢慢的摸过去,后面车就追尾了好吗!在城里左转也是,即将到达十字路口的时候三道变四道,专门辟出一条道给左转,每当这个时候我就非常纠结GOOGLE提示的那个距离到底是不是就要上眼前的左转道!于是,我们前两三天经常跑错转弯的路口,然后绕路转回去,也算是和GOOGLE的磨合期吧。

有人可能会说,你边看地图路线边结合语音不就不会出错了。那个……是这样的,我和May两个人,我平时是个路痴,除了上班和回家,开车出行必须导航,所以对导航软件用着还是比较顺手的,但是我在开车,不方便看地图;May同学跟我相反,平时方向感极好,不会迷路,根本就不需要神马导航,所以她一开始不大会用导航软件,比如刚提到车开去酒店,明明在第3大道她就给生生的导到了第60大道……然后我们两又都是用车小白,没搞过什么支架把手机架起来,so……一路保持着“会导航的人开车不能导航,不会导航的人负责导航”的奇葩组合。

由于全天手机导航非常费电,同时还要支持一路上的拍照任务,即使我们各带一个充电宝,如果在外跑一天也是不太够的。当然作为用车小白我们也是不知道怎么搞车载充电的。不过好在只要上了高速,基本一条大道直通到底,中途没啥岔道,所以一旦我们上了某公路,我就问May”要沿这条公路开多少英里”,她看着GOOGLE回答“80英里”,我说“好吧关导航”,然后看里程表大致算了下距离和时间,等开到离出口大约5英里以内了,再让她开导航。虽然方法太人工点儿了吧,能解决问题就行,哈。

对了此处再插一朵花儿。因为本人平时爱装高逼格范儿,手机用的是英文操作系统。GOOGLE会根据手机的语言系统选择语音的语言,也就是在人生地不熟的美国,它雪上加霜的还用英语导航,我……只能被迫在外国把我的手机调成了中文系统=。=

除了手机GOOGLE导航,我们也带了个备用的GPS,直接在租租车免费租借的。当然了,用车小白是不会玩这玩意的……在家研究了下说明,把我们抵达LA第一家酒店的地址输进去了,真的就这唯一一次派上了用场,在May同学用GOOGLE把我们导到第60大道后,成功的用GPS导回了第3大道。但是之后不论在大峡谷还是1号公路没有信号的地段,发现GPS也没信号哎,或者还是我不太会用??

交通规则

在美国开车速度很快,所以要保证安全反而不能开慢,最好跟大家速度保持一致。美国虽然车速很快,但也没发现有什么交通事故,想来是他们都很遵守交通规则吧。关于交通规则这一项,我总体感觉有三个“绝对”:

STOP标志绝对要停

在城里,如果不是很大的十字路口,一般就不设红绿灯了,而是在四个方向的路口设置STOP标志,车到STOP线就要停住,然后观察左右方向有没有车辆,没有再开,有的话大家很守规矩的,按照东西方向一辆,南北方向一辆的次序轮流依次过路口。这个STOP标志可以极大的提高中小路口车辆流动的效率,前提是大家都要严格遵守规则。所以看到STOP标志绝对要停,停的意思是停住,不能慢慢的滑。

车绝对让人

这句话看上去好像是句废话,却是欧美发达国家和我国素质差别体现得最淋漓尽致的一点了。在欧美国家,当你准备过马路但是发现远处有一辆车,你在犹豫要不要过的时候,那辆车在几十米开外就已经减速慢行,示意你先过;当你走在马路中途绿灯快变成红灯了,你不需要赶快奔跑到对面,因为所有的车都会等你慢慢走到对面后再启动;我曾几次在停车场,准备离开,车很慢的在滑,明明离老外有十米的距离,他们会用很惊恐的眼神盯着你,这时候我就意识到,我应该完全停住,让人先完全离开车的路线,我才能动。这就是人家的文化,车要绝对让人,让人的时候要停住,而不是自认为没什么危险的慢慢滑动。

左转绝对让直行

这句话好像又是一句废话,但我强调的是“绝对”二字,不是“一般”“通常”,是只要对面有直行的车,你就要等到那一排直行车走完了你才能左转。也是刚抵达LA当天晚上,我在左转道上等红灯,变绿灯后,我看对方直行的车辆过了两三秒都没动,我就很自然的想,既然它不动那我就先转咯——这在国内是多么自然的一件事啊,不跟你抢就很有素质了——然而在我转到一半路口,直行车突然快速启动,当然又立刻急刹,然后对我猛按起了愤怒的喇叭,我吓得立即双手合十低头认错(人家又看不到,噗……)经过这一遭,我才醒悟,不管直行车走得慢走得快,我都得等它走了我才能动啊。

后来大概又遭到过一两次被猛按喇叭的经历。在一个绝大多数人都很遵守规则的环境里,自己破坏了规则后心里是非常愧疚的。其实我在国内开车还是很守规矩的,但是到了国外会本能的失误,这时候要及时调整心态,不要影响驾驶。

至于超速……我觉得我没有什么资格谈这一条,因为我好像跑高速时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超速!但是超速是很容易吃罚单的哦,看到一些游记里提到,警察蜀黍会躲在道路旁边的草丛里偷偷监视,发现超速立即开警车追。因为对别人的描述充满好奇,我在飙车过程中也常常望向两旁的草丛,总觉得那个高度和密度不太可能藏辆警车我还发现不了啊……

但是超速总归是不好的,先不说违反交通规则,就说人身安全吧,我有两次甩尾甩得有些厉害(就是人晃动很厉害,后备箱的行李箱东倒西歪,我对副驾驶的同学表示歉意),都是从高速路下匝道。它们的匝道多是弯道,且弯得比较急,我又不敢一下子从100多降到25,幸好是有惊无险,不过还真的是很莽撞的做法,不提倡!

好了,以上是自驾的大致信息,下面一一回顾长途汽车女司机各段长途跑下来的感受:

第一程:洛杉矶——拉斯维加斯,距离约400多公里,用时4~5小时

在所有的长途旅程中,LA至LV的这一段是最短的一程,作为一个跑完美西全程的老司机来说,回头来看这种4小时的车程简直是小菜一碟。但是在出发的时候,毕竟是人生中第一次上高速跑路,我还是……唔……并不紧张哟 ┑( ̄Д  ̄)┍ 可能因为在洛杉矶市内跑了两天,感觉各方面已经适应了,和国内没差多少,再加上高速上车又少,只管撒开了胯子(这是武汉话)跑就是!

然而,跑上了道,才发现,谁TM说美国高速路上车少啊!!明明车子络绎不绝!我常常面临着三四辆车飞速并行的局面,手心直出汗;而作为一个外在很怂内心勇往直前超车的人,我也绝无可能跑到最右边去优哉游哉(况且最右道一般是给大货车的)。我不停的给自己做心理建设,一开始我想,可能是还没出城,出了城车就少了;半个小时过去了,我想洛杉矶真大啊可能快到边界了哦;一个小时过去了,妈的怎么好像还在城里开!渐渐的,我意识到,LA-LV这条路可能是热门路线,同行的车辆不可能稀少了,我只能强迫自己去接受这个现实,然后适应。

一路都很紧张,精神不敢松懈,特别是准备超大货车、和大货车并行时,手再次确认紧紧的握住了方向盘。其实美国的大货车车身画着各种广告,还是极具观赏性的,不过我也只能跟在别人屁股后面的时候看看,平行的时候眼睛眨都不敢眨一下,更别说斜视了。很偶尔的用余光看到些什么,问May道,你看看那些大货车的司机旁是不是没有车门阿?May在旁边吃饱喝足,扭头看了看说,是啊,很多车都没门,司机也很屌哦,一只手掌方向盘另一只手啃汉堡。

根据攻略,LA-LV路上有一家TANGER OUTLET,据说人不太多,货品算齐,但具体位置我不太清楚,GOOGLE上也没搜到。我想既然那么多人都看到了,应该目标很大才对,所以当我开了约莫一小时,看到两边出现彩色的大型建筑群时,认定了就是OUTLET,毫不犹豫的就下了匝道,结果发现并不是什么OUTLET,只是高速公路旁的休息站,但是规模很大,有一些SHOPPING店,但并不多,主要是吃、加油、取款等补给用的店。都说美国公路文化盛行,名副其实,就单说公路的规划和建设,每一个匝道口下去,都可以很迅速的回到主路,不用担心因为下错了出口而绕远路;再荒凉的路段,也会在合理的距离设置休息站,大则如SHOPPINGMALL一般各种商店设施齐全,小则也有两家本地正规连锁快餐店,提前几个路口就会有路牌提示前方有FOOD和GAS,完全不用担心路上物资短缺。

当然,我们后来也找到了OUTLET,Barstow Outlet,在行驶了两三个小时、更靠近LV的Barstow小镇。在此我们停留了两小时,SHOPPING和吃东西。由于靠近LV,天气开启40度往上走的炙烤模式。

从LA开到LV,路边景致的变化十分明显,刚开始两边是灌木草丛,然后渐渐变成植被和沙漠各占一半,继而变成一望无垠全是沙漠。在大片的沙漠中开车还是很带感的。总体来说,这段路由于精神高度集中,搞得心很累,很容易疲劳。然而正当你有些看腻了四周无尽的黄沙,开始变得麻木时,眼前出现了第一座CASINO,紧接着第二座,然后越来越多越来越密,你就知道拉斯维加斯就在前方了,直到成群结队的高楼大厦映入眼帘,那些只在照片中出现过但你已经悉数叫得上名来的豪华赌场酒店,尽管彼时还没有夜幕降临,但你脑子里已经幻化出各种灯红酒绿纸醉金迷,所有的疲倦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以下是照片的分割线———–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一年两烫还是两年三烫

10月 3rd, 2016

今天去烫了个头发。

自从我第一次把头发烫卷以来(是2007年春节的事),我严格秉承着一年一烫的频率,盖因坊间流传,头发一年烫一次就行了,烫多了对头发不好,当然染发就更不好了。这么多年下来,头发有没有因为我坚持不对它过于乱搞而变好?我看是没有,但因为卷度没了而造成的丑,倒是实实在在的存在。因为我每年春节假期烫发,卷度和蓬松度基本可以维持到夏天,但是临近秋天,特别明显就在生日过后,头发怎么用蓬松洗发水洗,怎么倒着吹,到了公司就塌了。今年,我终于决定秋天再进行一次烫发,是因为,头发健康不健康先放一边,因为照着镜子就灰心丧气而造成的心理不健康得先管管。

发型师也是新选的。多年服役的蘑菇云,出来单干后,最终还是做不下去关店消失了。我也只得回到最初的连锁店去寻找新的发型师。新发型师是个女的,叫扬子,是表妹和舅妈推荐的,看上去年纪不大,性格活泼,手脚麻利。我坐上她凳子,先一股脑什么都交代了,什么我头发的问题,我想要什么效果,一般卷到哪里,维持多久,几号杠子,近一年的烫剪记录,平时怎么护理,我以前老在你们谁那里做云云,绝对是我跟历任发型师交流最多的一次,以至于最后坐定上药水的时候,我说不好意思,能不能帮我拿点水来我口说干了……

最近对一句话十分赞同:头发做出来的效果好坏,跟发型师的技术好不好没有太大关系,跟发型师的审美好坏有很大关系。头发烫完效果满意,卷度并不大,以自然蓬松为主,我心中的石头终于放下了。但能维持多久还需要时间检验,检验的结果也会让我觉得以后到底是一年两烫还是两年三烫。

十月二的二

10月 3rd, 2016

生日晚餐的逼格还没有好好回味呢,第二天就开始猛拉肚子,光拉也就算了,拉完了还肚子疼,焉死了。直到昨天还在煮稀饭,但是感觉总算恢复得差不多了。(而且打蔫期间还闹了场大别扭,以后能平静面对的时候再讲吧╮(╯▽╰)╭)

——–以下的描述并不一定是这几天发生的事———-

一、邻居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一阵急促而又响亮的捶门声。我半睁开眼睛,想是不是正处于某集美剧的场景中,两个负责重案的COP在猛敲嫌疑人的家门。还没等我分清幻觉与现实,门又被一阵猛捶。我几乎是连滚带爬的翻下床,歪歪扭扭的摸到门边,打开门,是邻居的小老太——为什么这样一个小人儿居然有那么大的能量能把厚重的铁门敲得如此惊天动地呢?她说,你的钥匙在门上!经过你昨天那一次之后我就特别留意,今天路过发现你又把钥匙插门上了!

接下来她说的什么我真的不记得了,我眼睛都没能完全睁开,边鞠躬边不好意思的说谢谢谢谢,拔下钥匙,关上门,又摸到床上躺了会儿,才算完全清醒。

小老太是跟我隔着一户的邻居,伊本来就矮,加上年老背驼,更显得矮小。好像我以前写过,前情回顾一下。我刚搬进来的时候,她跑来过两次,要给我介绍对象。她显然以为我正在读书或者刚刚工作,所以介绍给我的男生条件并不高。第一次她直接进了屋跟我聊,我内心里边翻着白眼边寒暄的应对了一下。第二次是我刚下班,脱下外套去阳台收衣服,转眼间她又自顾自的进了我家,径直走到床边坐下,然后把一只脚搁到床上。作为一个陌生人擅自的进来已经是触及我的极限了,随意的坐我床上我简直要崩溃,唯有冷漠的面对,一边不停手的收拾衣服,一边以“嗯”“呵呵”来敷衍。

“那个小伙子就在附近上班,工资有5000哦!你工资有多少?”她眼神炯炯的问。

我保持微笑,抖了抖刚收回来的衣服,挂在衣架上,放进衣柜。

“啊?你工资是多少啊?”她不依不饶。

“呵”,我背过身去,继续往衣柜里挂下一件衣服。

终于,她自知无趣,走了。

你要问我为什么路人可以这么容易的走进我家——我这种住单身公寓的人,除了睡觉拉屎洗澡以及天太冷,平日最爱干的事就是敞开大门通风透气了,不信你往我们这一栋走走,每层恐怕都有不少人房门大开吧。但自从被小老太擅闯两次后,我每次开门都心有戚戚焉,阴影久久不能散去。有几次出门倒垃圾,见她走在我前面,我立即转身回屋,等几分钟再出去;有几次在小区远远见到她,立即放缓脚步或者另择它路,不过有一次还是被她认出来了= =

这么相安无事也有几年了。一天晚上,她敲我门,我顿时头皮发麻,第一反应就是装死,然而彼时我正在靠近走廊的厨房洗碗,灯光和流水声怎么也掩盖不了,我只好认栽的开了门。小人儿的脸出现在我眼前,她客气的说,出门忘了拿钥匙,现在门锁了,她进不去了,找我帮忙打电话给她儿子送钥匙过来。我心里松了一口气,拿出手机。她递过写着电话号码的纸条,说只要拨通了就挂掉,等他们打过来,以免浪费我的电话费。我说这又没多少钱,就直接帮他们接通了电话。

事情就这么完了。我继续洗碗,收拾,然后提着垃圾袋出门倒垃圾。回来的时候,看到她正独自默默的坐在门口的地上等儿子送钥匙。实际上她因为和我隔着一户,所以我并没有看到她的脸,她的身子,我只能看到她一双伸到走廊上的小腿和小脚。那双小腿小脚好像突然触动了我心里某些柔软的部分,令我的胸口有些难受。她此刻在干什么?是在欣赏远处的愈来愈暗淡的晚霞,还是对着对面楼栋的万家灯火发呆?她此刻在想什么?是带着孤独还是期盼?我慢慢的,默默的回到屋里,伸手准备关门,却犹豫了,仿佛动了什么恻隐之心,想要不要请她到我这里来等呢?可是她来了我们又能说些什么呢?难道你忘了你是如此抵触和她聊天的吗?

最终理智战胜了感情,我关上了门。我和她,一个在门里,一个在门外,各自孤独的,继续生活。

其实我不知道她是怎么想我的,古怪的?孤僻的?冷漠的?虚伪的?有毛病的?然而最终,还是有点儿把我当做一个刚入社会的丫头吧,所以应该每逢经过我家门口的时候,都会扭头扫一下,这丫头的钥匙是不是又挂在门上忘了拔了?

所以,我心中是有一丝慰藉的,好像有人在罩着我的感觉。但是也别误会,我是喜欢城市小区里被楼栋大门铁门而隔开的陌生人,我喜欢门背后的我是安全的,冷漠的,沉默的,无需交际的,我并不打算就此和小老太成为友好的邻居,我依然会在倒垃圾遇到她时转身就跑,但是我想,也许下一次我出差或者远行几天时,我会试着把冰箱里没来得及做的菜送给她吧。

二、深圳深圳

有一段时间我老往省里客户那里跑。领导为了向客户表示我的高大上,总喜欢这么介绍我:她以前在(著名企业)Z公司干过,然后我也会马上加一句,嗯,在深圳。

本省的客户果然是熟知本省的情况,他问,那你怎么现在在武汉了?我不假思索脱口而出道,因为我是武汉人;“可是基本上本地人只要出去了,就没有回来的啊”,客户疑惑的说。

这个话题没有再继续下去,因为本来就是谈完正事准备离开时很随意的扯的。然而我的内心却受到了不小的震动。“因为我是武汉人”或者“因为我爸妈在武汉”这种面上十分合理足以打法无关紧要的人的理由,说得多到差点连我自己都相信了。然而,我心里哪有半分的故乡和家人的牵挂,明明是因为在深圳混得不好而离开的,事业和感情双双混得不好,黯然离开。

又有一次和领导从客户那里出来,他开车送我回公司。路上他说,最近做了一件蠢事,给五年都没有联系的女同学打了电话;她以为是找她有事,其实只是聊天,因为那段日子心情实在太差太差,只想找个人说话。末了他问,你有没有那种时刻,实在忍不住就想联系前男友。

我说没有(前男友,噗……)。然而脑海里还是跳出了一个人,我的渣师兄。他在深圳和几个友人自己开公司了,之前我至少每年在他生日的时候给他发个短信,或者直接淘宝寄去一份小礼物,近两三年我已经完全没有联系他了。我当然喜欢过他,也在意他的想法,然而他应该只把我当没心没肺甚至有点不务正业的师妹——我说的可不是那种感情上的把我当妹妹什么的,而是事业上的信任。有一件事我一直有些介怀的,我得知他自己办了公司后,想他为什么不开口让我去帮忙做事呢?即使在得知我家里蹲了好长时间后,他也没有开口邀约。这并不能怪他,他认识的我,曾经的我,就是一个工作上混日子不靠谱的人。所以我也会常常想,如果他认识的是现在的我,结果会不会不一样?

“我多么希望你能晚点遇到我阿”——活着么大,居然头一次生出这样的感悟,意味深长。

我不确定这些思绪的出现,是不是跟我接下来要去深圳有关。恩,8月底我去了一趟深圳,办理身份证过期的事情。来回就一天而已。嘎嘎问,那你要约师兄见面吗?我说当然不约啊。约出来,我能说什么呢?难道我把去年得的优秀员工奖状带去拍到他面前说,我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吗?想想就搞笑好吧。

有些事情,也许就是只能这样了。

不过深圳,给我的印象更好了,道路宽阔,绿树成荫,公车坐的舒服,服务态度好,随便路边的烧腊店就可以吃到令人感动的蜜汁叉烧。我爱深圳。至于我为什么离开深圳呢?因为当年混得不好。

三、博客

好了,这个是昨天开始的事。我又开始看傅真的文章了。

http://fz0512.com/

35

9月 27th, 2016

这个特效虽然已经泛滥,但是真的很好笑啊……

今天是我35岁生日,我找妇女和小新DD一起过。我团了三张本市五星级酒店的自助餐,才发现平时晚上去吃只要150多一个人,完全负担得起。自己花钱就是好,不会找个帅哥请客还替他担心他的钱包问题最后找个吃撑就100来块钱的馆子。

前年一起过生日的人,阿珍,闹翻了;去年一起过生日的人,周小天,闹翻了;今天一起过生日的妇女和小新DD,很显然我们都不是彼此最好的朋友,但我很高兴我们能以正常成年人的交往方式去交往,可以开玩笑,可以说很糗的事,除了拍照外,不会盯着手机不放,总有话聊,气氛轻松。轻松对于我们这种有点儿年纪的人来说很重要,精力太有限了,只能维持少数几份感情特别好的友情,其他的,人生路上相伴一段是一段。

跟老师有代沟

9月 17th, 2016

《娃娃的梦》算是过了,今天开始了新曲子——微微一笑很倾城串烧。。。老师还强力推荐我去看,晕晕晕@@ 下了小情歌的谱子问老师,说比较难,我目前还弹不了。好吧,先微微一笑吧……

这两个星期以来,我加强了钢琴练习,几乎每天晚上一下班就奔回家匆匆吃了饭就去琴房练习,基本可以练个1~1个半小时。因为之前的一周一次课,找一天去练习一个小时,然后在家想起来才搬出电子琴练一下指法的小锹小镐的练法已经不能满足我的需求了,要学琴就好好的练,为此我连部门好不容易等了半年才来一次的聚餐都pass掉了,彰显我滴决心!

当然也是有很挫败的时候,比如怎么练都感觉停滞不前,为什么一个礼拜前很容易NG的地方,一个礼拜后还是在这里NG!再比如跳音,我为啥老是感觉不对?我觉得很多文体项目,练到后来都是融会贯通的,就是要会用力,用对部位,我觉得这个要意味,要用身心去体会,maybe有一天就突然通了。反正我现在没通,所以弹得特别累。老师说希望能弹到好像猫和老鼠在跳,你现在弹得也是在跳,但是感觉是熊在跳。我觉得这比喻太恰当了。

因为用力不当引起的另一个问题,就是面部表情狰狞。我现在开始用手机录像了,前几天录我弹琴时候的手和键盘,然后听跳音的效果,昨天我开始对着我的脸录,以提醒自己,要放松,最好带点微信=。=

挫败是挫败,还好没丧失兴趣,毕竟听到自己手下慢慢能流出美妙的旋律,这是最大的鼓励。

除了水逆,无法解释

9月 16th, 2016

除了水逆导致的鬼使神差,我真的无法解释,为什么在自家车库,进出有一年多,完全没有觉得有任何难度的情况下,我把车开成这样……既没有别的车干扰,我也没有看手机看别处,脑子里没有什么心事——当然会想一些事情,毕竟是如此熟悉之车库出发,我不可能一上车就从思想里全副武装提醒自己要出行要谨慎啊!

刚听见声音时,我还以为挂到个垃圾桶,因为出口附近有个垃圾桶。我想清洁大叔没把垃圾桶归位,那就别怪我撞飞咯,又使劲往前开了开,发现动不了,才突然醒悟擦墙了。真是简直了……卡的那个深度,我都不知道怎么退出去了,这才慌了神。幸好中秋早上出去的人多,连忙叫后面车的小哥来指导我把车弄出来。一慌就乱,还是小哥提醒我先拍照,后面又下来几个师傅指导我把车倒了出来,再开出去。毕竟堵着出口,非常不好意思,幸亏大家都表示理解。

用车一年下来除了车顶,几乎每个面都有擦痕划痕,但这次也的确擦的太那啥了,象我这种不拘小节的人也有点不好意思了,想等下在路上一定尽量往最右边道上开啊,这样就没什么人看到了。结果一上路,憋不住内里那颗喜欢超车的心,一路都往左,哎。终于在等某个红灯的时刻,听到旁边车的两男的议论了:“哇你看这车擦成这样”“啊是女司机!”“我告诉你啊但是这个其实不严重,只要做点漆”blablabla,我甩了个白眼过去,灯一变绿就飙走了。

报了保险,今天把车拿去修了哎。

作为一个基本坚信事出必有因的人,对于每一件做的不好的事情我都会总结经验教训,就算不是我的责任,我觉得也有值得注意、学习、提高的地方。诡异的是,这次擦墙事件,我真是找不到一点我下次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仔细的回顾了昨天整件事发生的过程,特别回忆了擦墙前几秒里我的思维,试图为本次事故寻找一个理由,but臣妾真的找不出啊!我只知道事情一出我有种如梦初醒的感觉,脑海里第一想到的就是李小双在96年奥运会吊环比赛上的那次失误——手要拉环的时候居然不小心戳进了环环里——那可是人家十年前就会的动作就算练习一万次也不会出错的动作,偏偏就是发生了咋办?

人生中第一次完完全全接受鬼使神差这种解释。

被efface两天

9月 14th, 2016

老罗语录有段讲拉斯维加斯的,说的是赌赢的概率极低,但是也有天才疯子算出赢钱概率,跑那里赚钱,赢了一天,就被赌场盯上了,老板请吃饭,赢10万送10万,请你走,仁至义尽了。但是这个疯子觉得好不容易算出来,不想走,想赖这里了。

你还不走。不走怎么办哪?他就没了,失踪了,抹掉了,efface!家里打电话,打到407房间,找老公,说没有,服务员说407没住过人,家人说“这不可能,我昨天还给他打电话”;服务员哈哈大笑,“我们那儿是仓库,一直不住人,做仓库已经7年啦。”报警,来了警察进去一看,灰落这么厚,一点痕迹都没有,完全看不出来。

说这么一段话的意思是,我们公司这几天有个很重要的检查,因为我们部门涉密太多,公司决定这一周要我们整个部门efface掉,消失!电脑,文件,所有物品全部打包转移,办公区域要伪装成从来没有人坐过,没有这个部门过——一听到这个任务,我就兴奋的想,那要不要弄一些灰来洒在桌子上呢?

反正我们也因此比别人多了两天假期,霍霍。

上周我们部门机构又进行了一次变革,领导知道他自己一向变来变去大家也不当个事儿,所以这次他会发公司级红头文件。whatever,在我看来就是给一些人一些蜜糖而已,给你安了个头衔,给你更多的责任。他这一点说的也是对的,工作了四五年,不能光靠责任感来维系对工作的热忱了,得给权或者钱。对我的工作来说,比较大的转变,就是我不再出去售前宣讲了,变成项目经理出去,我给他们提供支撑(材料or培训)。

昨天销售张总打电话,听闻到这些变更后,说可是我觉得还是你去售前好,我以前都是跟那些技术小伙儿一起出去,他们真的讲话太“技术”太“实在”了,每次都要我跟在他们后面到处填坑,但是跟你出去我啥事都不用管了。她说如果部门已经这么决定了,那么以后重要客户的售前会向领导申请要我协助。虽然销售的话听一半信一半,我还是很欣慰的。

=============================
8月底,大连,行业内的全国客户培训会议,我代表公司连续第二年参加,作为培训师给全国客户培训。头一天晚上吃完饭就匆匆回到房间,张总说要不一起出去玩玩,培训的那点东西你闭着眼睛就可以讲了,我说不行要准备。准备完后,一看手机,已经快凌晨2点。我望着敞亮的房间,(脑子里点燃了一支烟吸了一口然后缓缓的吐出一个烟圈)想,为什么,作为一个已经独立承担售前工作一年半跑了全国多地的人,对着那套东西,如今还不能张口就来,每次都要做足好几个小时的准备?

有时候我会想是不是自己太笨。但是我又想起多年前有一次找工作,被某公司打电话叫去面试,是很合我心意的培训师工作,但是行业好像并不太相符合。我想是不是人家看到了我某种潜质?然而当我利用周末在网上找了些相关资料后,满怀诚意的去到公司后,发现对方只是看到我学历还不错所以筛选出了我,直到现场看了我简历发现根本不对口。既然去了,我当然会请求对方给我机会,但是对方为了赶快支走我,面试的经理说,我们需要有培训经验的人,你就说说吧,你有过对50人进行培训的经验吗?我哑口无言,因为我真的没有,连我想讲个搭点边的内部交流的例子都没有——就算内部培训也就十来人吧。

可是我现在就有了啊。尽管我还是不清楚对5个10个人培训和跟50人培训有什么本质区别,但想想我这一年半的售前经验,有好几场是对整个业务单位或者全省各地代表甚至全国各地代表宣讲培训和答疑呢,今天如果有谁再问那位经理的问题,我真是可以理直气壮的说有啊。所以这么想想,那些准备的辛苦也算值吧。

第二天早上6点不到就醒了,眼睛还没睁开,脑子里已经把昨晚演练的吃螺丝的地方复述了一遍——这也是标准准备流程中的一个环节。培训效果我和客户都比较满意。

早前讲过“保持初心”,当时我想,为什么我们要保持初心呢?明明我们的目标我们的要求会随着我们的能力的提升也会相应提高,保持初心就是原地踏步有什么好的?现在想想,这个初心应该不是指目的,而是要放在做事的态度上吧。

伯恩归来,谍影重重5

8月 28th, 2016

我非常非常喜欢谍影重重系列,非常非常喜欢马特达蒙,谍影5绝对是我从去年到今年最期待的片子。今天把它看了,特别找的2D,这片子不要看3D。以下是一篇没什么逻辑和中心的观后感,略含剧透。

谍影重重5对于谍影系列爱好者来说,自然是要当做一篇要CLOSE掉的作品去膜拜的。但单从片子的精彩度来看,实属一般(我说的“一般”是跟前三部或者其他世界优秀影片来比的一般,可不是国产片这种等次的)。在我看来依然是1,3最优秀,2其次,4普通,是用来怀念的。

尼基领饭盒的时候我眼睛是有点湿的。尽管这整个系列感情戏根本就不是主线,连三线四线都不是。我看到一条很微弱的留言,说尼基是有多爱伯恩?我想这不仅仅是一个爱字说得清的。有内心的正义,有以命相托的信任,然后才是爱。那种爱是亡命天涯的人自知的爱,爱你就是不给你添麻烦,不成为你的累赘,我会保护好我自己,你也保重。而伯恩对尼基,有没有爱我真的不知道也不想分析,但我能肯定的是,有同样以命相托的信任,以及愧疚,毕竟他认为是他把尼基害得到处逃亡的。当尼基中弹的那一刻,我脑海里出现了很多画面,比如他亲自帮玛丽洗头剪头改头换面两个人擦出了火花从此害得玛丽跟他一起亡命,所以当尼基也要改头换面的时候他只在旁边看了下,然后说你不能跟着我;伯恩让玛丽跟着他,结果在飞车逃亡的时候玛丽被一枪毙命,所以伯恩觉得要保护尼基就不能让她跟着他,然而最后尼基还是在飞车逃亡的时候毙命,和玛丽如出一辙。我不知道那一刻伯恩的心情是怎样的,我想应该是背负起来,然后live with it。

女主我绝对喜欢。话说美国正剧片子真的塑造了不少优秀的CIA女性形象,比如猎杀本拉登的玛雅(这个不是塑造是事实),比如国土安全的凯丽,谍影3的潘,然后谍影5的女主。其实我一直觉得女性在分析这件事上有着天然的优势,细腻冷静果敢,事前勇于承担责任,事后勇于为结果负责,格局可以做的很大,如果不是被什么乱七八糟的感情线牵着,完全可以把男的秒成渣渣。虽然我在朋友圈里说她冷酷无情,其实这个词描述不准,她是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是非观的,并且会想办法实现,想清楚就做,关键时刻绝不犹豫手软。尽管最后被伯恩耍了一道,但这很正常,斗智斗勇有输有赢人生路上好相伴。

后半截戏发生在拉斯维加斯,飞车镜头那么晃,我就当拉斯维加斯重游了。真的,视角就不一样了,那条主街我也碾压过,街上每一家酒店都被我走过,巴黎的铁塔,卢克索前面的空中小火车,百丽宫的喷泉,林奇,RIO,连卖打折票旁边的麦当劳我都看到了!当然还有米高梅MGM,我严重怀疑他们入住的就是MGM,啊我也住过啊!!!

以及因为工作关系,我现在看这种片子,怎么都感觉是用半个内行的角度在看,看他们的办事流程,看他们的专业用语,以及看他们的系统。特别是当出现用地图信息开始定位某人的时候,我本能的就把手伸进包里想掏出手机拍下人家的炫酷界面,后来马上意识到这属于偷拍是不行的。反正感受还是挺新奇的。

最后,我是真的没想到电影看完我居然没有对小马哥花痴。我看的时候觉得时间太短,我希望一直一直演下去;但看完后我想就此结束吧,连为父报仇这种俗套情节都出来了,不要再来6啦(好吧如果真的再来我还是会去跪舔滴~)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这算是一篇广告吧

8月 22nd, 2016

当然写在这里也不会有什么效果,因为我做的广告是我的钢琴老师新开的钢琴教室,除非住在我小区附近的人才可能用的上。

我当初找到我的钢琴老师,是在小区APP上,她发了广告,刚好我又有这个想法。第一次去她家见面的时候,她刚生完宝宝两三个月吧。我们聊好了后,她让我选个上课时间。她说,除了周日不排课外,周一到周六随便,从早上8点到晚上9、10点都可以。我当时就瞪大了眼睛,嘴巴呈O字型。我想你不是刚生完吗??虽然我没有生养过孩子,但是也见过和听过周围不少新手妈妈的故事,在我的认知中,新手妈妈就是每晚两三个小时起来一次给孩子喂奶,要哄孩子睡觉,要忍受孩子的哭闹声,白天一有时间就补觉,再有时间就敷张面膜享受半刻清闲以备战孩子下一个生物钟周期。就算是职业女性刚生完后回公司工作,也不会安排繁重的任务,每天还可以提前半小时回家呢,为啥老师你每周只用休息一天就行了?而且还,excuse me…早上8点就可以上课??我都要哭了,珍贵的懒觉呢?

她家如同普通人家家里一样,老公是忙碌的经常加班出差的上班族,有一位长辈帮忙带孩子,她也不是因为经济原因要赶快赚钱养家,同时她还坚定的表示要生二胎的。我只能感叹道,哎,年轻真好,精力如此之旺盛。后来有段时间,我还看到她在APP上发家里人做小吃她帮忙送外卖的广告,她说闲不住。

她大概招了几个学生,我碰到过两个,她还带了两个合唱团的排练。有一天上完课,她问,你们公司有文职类的职位招实习吗?她说因为想自己开钢琴学校,但是一些管理和财务之类的知识都不会,连OFFICE软件都不熟,所以想找个公司去实地学习一个月,并不要工钱。我说好吧我留意一下。结果下一个星期我上课的时候,她兴奋的说她已经找到工作了。我嘴巴再次呈现O型。她找在我们小区里还算有名的艺术学校当钢琴老师。我问你是认真上班不是随便实习的吗?她说是认真上班;我问那你还有时间自己在家带学生吗?她说有啊,但是因为现在每天晚上都有课,周日也有课,所以要尽量把我们的课排在周六上午。我嘴巴O到不行,只说,你真是精力旺盛……

她上班大概上到没一个月,一次上课完她跟我聊说,本想和艺术学校谈出资入股的事,但是老板诚意不够,准备第二天就找老板最后谈判,如果不行就不干了,自己办学校,上午已经全家去鄂州(武汉附近的一个地区)看房子了。我又O了,问你们已经去看房子了??她说看中一套洋房,然后跟我描绘了一下蓝图第一层要装几个教室第二层要装卧室什么的。等到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我去上课的时候,她说已经辞职了,自己干了,现在每天最大的事就是装修了;我说哦就是上次说的鄂州那儿吗?她说不啊,就她们家楼下一层,买了一间房,准备装修成钢琴教室。她说,“我都去注册了公司,公众号也建好了,还请了个前台呢。”

此刻的我已经不能用O来形容了。接下来的进度就跟咱大武汉的口号似的,different every day。比如周二晚上我去练琴,她拿着手机淘宝问我哪种颜色的地板好看,周六去上课她说已经和老公一起花了一天功夫把墙面刷好,并邀请我去参观(特别说一下,虽然刚装修但是完全没有气味,用的是很好的油漆)。比如下一个周二我去练琴,她说灯光已经OK,可以做清洁了,想安了空调自己去贴地板,然后……我因为上周大加班实在太累逃了一个星期的课,这周就是昨天去上课时,她就打电话直接让我去新的教室了。

就是这样,还没有完全完工,但是已经可以上课了。五台钢琴已经到位,每间琴房刷成不同颜色,很适合小孩子。今天上课的紫色房间放了两台钢琴,是专门为了给类似要考音乐学院这种有高要求的学生准备的。

看着这间教室从无到有,从毛坯到色彩缤纷,我都觉得很开心。我意识到我遇见了一个十年难见的行动力超强的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她就说过她以后想自己办学校,我并不以为意,因为这些话谁都会说,谁都会说“我现在虽然是小作坊但以后想开正规公司”,“虽然我现在开小公司但是我以后想上市”;当她想找一家公司实习的时候,我心里说开公司说得容易做起来很复杂呢你慢慢学吧;当她说已经找到工作时,我想果然还是找个组织依靠着比较舒服,自己干太辛苦了;直到她一路大步奔跑着只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我就能坐在这间新教室里学琴的时候,我不得不膜拜这种可怕的行动力。行动力强是一个极其难能可贵的品质,如果曾经你也想过,我想干这件事只要我有钱,我想干那件事只要我有时间,我想干但是现在时机不成熟我要等待机会,然后过了一个月,一年,两年,五年,十年,你还是在想,我想干这件事只要我有钱,我想干那件事只要我有时间,我想干但是现在时机不成熟我要等待机会——那么你一定明白我的意思。

好吧虽然我想表达,“有如此行动力的人做事业一定不会差”这个观点,但作为一个培训教室的广告,我想大家还是最关心老师的水平吧= =恩,我觉得衡量一个老师的水平,一是看她本身的水平如何,二是她会不会教人。我这老师本身的水平呢,她毕业于正规音乐学院,硕士,师从名导,你也可以试课的时候直接听她随便弹几手,反正每次她兴致来了弹两手我嘴巴都很O。至于教学水平,她说从研究生起就辅导音乐学校考生了,后来也一直在做教学的工作。应该说每个人的要求都不同吧,所以在评价老师这一点上,我也只能以我有限的个人感受说话。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她就问我想学到什么程度,是想一两个月就会扒拉出曲子,还是认真的从基础开始走正规的钢琴之路,我说我想从基础好好学,不想急于马上能弹曲子。到现在,她的教法还是很合我的想法的,我觉得老师够专业。但是有一次跟凤娇聊天,她想法就不一样,她就不想老谈些练习曲,她想能尽快弹好听的歌,这样有成就感。

以下是她的信息,如果没有意外,我应该会一直学下去吧。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走了,不再来

8月 6th, 2016

我是有段时间没有坐下来专心的看当季的美剧了。所以从美国旅游回来后,我就准备把秋季美剧都close掉。

当我以为这一年最遗憾的消息是好媳妇剧终时,结果看着看着就发现CM的Morgan毫无征兆的走了。尽管用了三集时间集中火力来虐他,也没有提前引起我丝毫怀疑,因为CM就是每季都会虐一两个人的。整整11季,Morgan的存在太强大,我觉得到季终我都没缓过神来,觉得他就是缺席了。接着Black List的女主居然死掉了,这片子又用了两三集时间终于让我确信她真的是死了估计演员辞演了,结果特么最后一集她又复活了……

而最终令我无语的,最令我不可置信的,我觉得除非全剧终他才可能走的,NCIS Tony居然走了。13季,连BOSS好像都缺了几集,他一集不缺。我就不在这里说Tony是个什么样的角色了,只说在我看美剧的近10个年头里,喜欢过很多角色,可是最爱的男性角色只有两个,一个是已经剧终的CSI格雷,一个就是Tony。

由于早年电脑硬盘空间紧张,我是个基本不保存剧集的人,看完就删,这个习惯也保留至今。而在Tony走之后,我在电脑里建了一个叫做“不想删除”的文件夹。

大概是驾车行驶在66号公路的时候,我和May聊着天。她说,她不太理解那种看了电视后非要到实地去膜拜的心理,比如前段时间很火的韩剧太阳的后裔,她看的时候也很迷,但是看完就也完了,并没有特别想要去韩国看看的想法,也许她就是不太喜欢回忆的人。我想了一下,说也不一定,经典美剧常常一播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十年的时间相互陪伴,那样的羁绊就真的不是“仅是一部片子”可以一笔带过的,真的就好像是一直陪在身边的老朋友一样——况且我们的人生中,能在身边陪伴10年的人并不多。

这趟美西之行我们会停留拉斯维加斯。有太多的影视剧提及到这座纸醉金迷的城市,有趣的是它们多数不是在讲赌博,而是醉酒断片然后糊里糊涂的结婚。而这座城市对于我第一个跳出来的必然是脑子里难以磨灭的老罗的那段VEGAS快速离婚通道的段子,而最想去实地膜拜的,却是整整15季CSI里每集片头闪过的MGM大酒店。

我们在LV待的那两晚我并没有订MGM,虽然价格并不贵,但是有其他同等级别却便宜一半的酒店,毕竟我是和May一起,她并不需要为我的爱好买单。但是从大峡谷去旧金山中间回LV过渡的那一晚,我却看到了MGM不到500的价格,那还说个神马,毫不犹豫的订下!

当日白天在大峡谷玩过中午,然后开了三四个小时的车回LV,经过了漫长的CHECK IN队伍等待,出去吃完晚餐已经晚上10点。在陪MAY去药店买了营养品后,我说,你先回去休息吧,我要去看MGM招牌(LV的大酒店每一个都像一座MALL,要走一圈是要花点儿时间的,要过天桥要过马路…)。MAY认为这么晚了不安全,而且我第二天还早起开9个钟头的长途车,应该早点休息。“你为什么总是喜欢把自己搞得这么伤呢?以后还会有机会的,又不是不会再来了!”她说。

“为什么总是把自己搞得那么伤”?苦笑,因为我体内真的有种带自虐倾向的固执死脑筋的因子,但对于我喜欢的人和事我还蛮认栽的。而更重要的是,我的钱有限,我的时间有限,世界上还有那么多地方需要去看看,我可能就真的不会再来这里了。况且即便我有机会再来,谁又能保证,我还是拥有和现在同样的心情,同样的热情,而它恰好依然还在原地等我呢?

世间的事物,瞬息万变,有许多还是突变。能在当下做到尽的,就不要多想“以后还有机会”。我清楚的感知到,这不是“来都来了”的将就,这是一期一会的认真对待。

(放在草稿箱一个月终于在奥运会开幕之际close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