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屎了

3月 11th, 2017

这周停掉了英语,熬了两次夜写文档,情绪低落一两天,一天赶回家去练琴结果拉肚子在马桶上起不来,一天赶回家练琴然后朋友发了条短信说想去吃烤串我觉得我也该放松下。总之学霸的生活真的好累啊。

有一个三八妇女节。说真的,我感受到了看得到的进步。前几年不知道怎么莫名其妙的来了个三七女生节三八才是妇女节的说法,尽管我是未婚并且也开过玩笑说不想当妇女还是少女,但是这种硬生生毫无任何价值的把女性分成未婚已婚让我本能的不舒服,跟按照年龄,按照长相,按照身材分,一样的恶心。去年网上终于有大批的女权人士发声,拒绝过女生节,今年在网上真的看不到这种提法了,稍稍觉得欣慰,虽然女神节女王节的提法我也觉得刺眼。

我们那位刚来两周不到的美工巧巧,下周要请六个工作日的假去旅游了。这件事据我所知是这样的,面试的时候她就跟人事说了这件事,当时我们大领导和二领导两个人一唱一和的说,“刚入职就出去玩”“玩完了再找工作啊”“这以后怎么管理”,就不想要她。结果这两人谁都没有把意思传到人事那里,人事就给了OFFER……对于这件事我是这么看的,我觉得人家来之前已经打了招呼,也没接收到反对意见,所以没有问题,换成我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找到工作,给自己订了旅行,花了大钱,当然是要去的。

所以领导让我跟她谈,我也不知道要谈啥,就把她拉到外面,问,你是要去旅游吗?
巧巧好像犯错了似的低着头做不好意思的说:是啊,其实我对旅游不感兴趣的……
我:我晕!
巧巧:对啊我晕啊!旅游就是晕晕晕,坐车晕,上车就晕一直晕!
我:………………………………
巧巧:你知道吗这件事其实是我妈促成的,我妈说我花了那么多钱你敢不去?!(模仿她妈尖锐高亢的声线)可是我爸说,还是工作重要啊(模仿她爸低沉的调子)
我:…………………………

最后我说,你去吧,不过要低调一点。她说你们真是太好了,边说边准备上来拥抱我(请想象小女生的嗲嗲的语调和动作)。我………………

事后一朋友说,你是领导啊,说话要严肃点,要展示出威严!我说我还威严呢,我全程懵逼。

三八那天下午,公司层面说的是可以请假,但也可以把半天假留着以后调休。这句话对我的意思就是不休息,我也没想休息,我要写文档。结果,三个资历最浅的妹子包括巧巧同学都请假了,我和凤娇两个元老居然是留在公司工作。结果下午好死不死大领导要找美工作图,结果发现都跑了。

其实对于我来说,我是乐于看到同事能享受生活的,这些事情不会让我做加法,但是会做加法,意思就是,如果她们跑了,我不会对她们有不好的印象,但是如果她们留下来,我会觉得恩这些小孩都不错。BUT!对于刚来试用不到两周工作能力也未得到认可下周还要请长假的巧巧妹子来说,真的不合适啊。

跟嘎嘎讨论,她跟我想到一块儿去了。我真的想过几次,当年毕业进Z公司,她的组长曲JJ怎么想我们的。她是70后,我们是部门最年轻的80后,思想意识已经和她很不同了,我肯定做过自以为牛逼但其实很傻逼的事,但是…希望不会做这么低级傻逼的事是啊我真是不记得了。

现在觉得招进来一匹随时会脱缰的野马……正在适应中。

ups and downs

3月 5th, 2017

我嚼着是大姨妈引起的激素水平紊乱,我两三天情绪大起大落得厉害。然后最终触发我心情突然转变成特别好的,是一件很小的事情。

上周我们部门又来了一个美工妹子,她有两年工作经验,所以按常理我们会预先认为她比现在的美工妹子强,实际上在表面看来也是这样的,现在美工妹子不会处理的前端代码,她主动的接过来做,看起来还不错。

对了,说一句,我作为一个在售前宣讲方面有所突出表现的产品经理,现在要管理这个美工小团队了orz….不知道为啥是这样的结局,大概是看到我去年一年对美工妹子的改造比较成功吧- -为了以后讲故事方便,给她们安个名字,以前的美工妹子叫做小裳,新来的美工妹子叫做巧巧。

直到周五快下班,技术彪哥给我发个消息,说新来的美工妹子巧巧的代码质量很差,各方面都比不上小裳,让她平时加强学习。我非常吃惊,以前我只关注最终效果图,没有检查过最终形成的页面代码,毕竟我也不是很懂嘛。不过好在以前也是做过网站的,HTML也看得懂,在彪哥的点拨下,我打开她们两人的代码,发现小裳的代码每个类目命名很规范,配以注释,让开发人员一看就明白这一段是写啥的,每行代码都有缩进,层次一目了然;而巧巧的,命名都是用系统默认名,没有缩进更没有注释。简而言之,小裳的代码就好像是严格培训出来的正规军,而巧巧的就是野路子。但凡学过点计算机的人都知道,如果只是自己一个人开发代码写着玩玩倒没什么,一旦跟人协作工作起来,不按照规范来会造成很大的麻烦。

我问小裳,你当初是哪儿学的代码?因为我以为是公司的大神前辈在刚开始带她的时候给她制定了规范,结果她说,就是一开始研究我们辞职了的美工留下的代码,有时候也会在网上学习,看到别人的代码都写得规规矩矩觉得很好,所以就学来了,但是她一直以为我们并不需要,会觉得麻烦。听到这里,我特别欣慰,我想我一直耳提面命的要她一定要注意细节细节,在这个地方她注意到这样的细节并学习了起来。我又鼓励了她一番,要她不要妄自菲薄。

就是这样一件小事,我突然心情就变得特别好。对于小裳,虽然不能说是我一手培养,但也可以叫做半手培养了吧,看到她的任何进步,我都非常开心。回想一下,一年前,我记得特别清楚就是我准备去美国玩前一周,我被她的多次的雷图给雷得最终忍不住跟领导说,她不行,她真的不行!——几乎是当着她的面说的!真是难以想象。

我自己也有很开心的事。《天鹅》我终于弹成了(只是弹成不是弹好啊=。=),现在开始练流畅,轻重,快慢,感情。有时候自己私下练习得挺不错,但是一在老师面前弹就卡壳,还是不熟吧。自己用手机录了一段,也是卡壳,即便如此,我也捧着手机从琴房到家里的路上乐滋滋的听了看了一路。人说要说好英语,就要把自己说的录下来去听,就会发现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了——我一直没敢这么干,但是在练琴上我倒是用起了这种法子,可以听出好多自己在弹的时候感觉良好实际上出来的效果并不好的问题。

其实这其中巨大的喜悦依然来自于回望过去。之前说过这首曲子我是用春节假期练的,练得很吃力,每天练习两小时却只能前进两小节,后来跟老师说起,她惊呼道你咋每天只能弹下两小节呢!!没办法呀,我就这程度=_=同样的我也清晰的记得,春节的某一天好像是初三还是初四,我们这乡下路上都没什么人,我一个人又进了琴房练琴,那天的那两小节特别的难,谱子一会儿升一会儿又降,手指在琴键上那简直叫做跋山涉水踉跄前行。练了一段时间,我停下来,把冰冷的手放在旁边的取暖器叶片上去暖和一下,因为太暖和了我顺势把头也靠近暖气片,然后头像拨浪鼓一样摇起来嘴里哭诉道(真的这么形式化的做了),天哪这么难,我怎么可能弹的会啊!弹不会啊!!——演完了继续滚回去练习,练满两小时。此后几天常常有这样的“戏”,我也从未虚无的去鼓励自己说加油坚持你一定行的!就是单纯的反正要练满两小时。

然后,就成了现在的样子。当初真心的觉得“怎么可能弹的会啊!弹不会啊!!”,现在就弹会了呀。

好了,本来本篇日志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写着写着,我突然想起了李笑来老师在除夕晚上在我们学英语的课里做的一场分享。想想吧除夕晚上这么重要的时刻,笑来老师亲自出场,并预告说要给我们分享一个特别重要特别核心的能力,谁都会觉得是某种终极的大招吧。结果那个能力居然是:感受细微变化的能力。听着很懵逼,听完了好像也是吧。但是今天我突然想到这件事,想到我这几年好像都在回望过去然后体察自身的细微变化,从而获得了幸福感,也获得了继续努力的动力,那么,这个能力是真的非常重要吧。突然想把这堂课重新再听一遍,我找到了文字稿,贴在下面,希望你某天也能感受到。

www.rrdnyyy.com/post/6bi1WN6bC02ewVjV?share=enable_share

如果我去面试招人

2月 28th, 2017

前几天听了个关于产品经理做什么的分享,有一点我很认同,他说网上说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肯定是假的,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当产品经理,而你适不适合当产品经理,基本上在你前二三十年的人生中已经决定了。你可以问一下身边比较熟悉你的的朋友,当然你不是直接问“我适不适合当产品经理”,你可以问,你觉得我是个有趣的人吗?

所以如果我去面试招人(不一定是产品经理,包括好的售前,项目经理,UI设计等都适用),我绝对要问以下两个问题:

1.你看美剧吗?喜欢看犯罪刑侦类型的吗?喜欢看谍战片吗?或者侦探推理小说?(好这口的人会很容易理解我们业务,一点就通,而且极有画面感,随便说啥脑子里都可以立即闪出某部剧的某个场景)

2.你觉得自己是个有趣的人吗?或者你周围的朋友会用“有趣”来形容你吗?(这种人的特质是时刻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想过点有品质的生活,希望做点有趣的东西,不会满足于有就行了差不多就行了)

想了想,好像我很难招到人的- –

开年第一场脾气,今天忍不住发了。

我的总管产品技术的同事飙哥,发版的问题从上周五拖到今天,还在到处晃管别人闲事,我就怒了。我怒并不是因为这件事本身,而是这位同志的态度。飙哥人很聪明,理解业务很快,技术也没什么问题,就是人太不靠谱,对一件事的态度常常是“这没什么啊”“很简单啊”“马上就好了”“只要XX一下就好了啊”,实际上哪有这么简单?大家做过产品的都知道,任何一件看上去很简单的小事,都有许多繁琐的细节需要处理,根本不是你以为的“只要那样就好了”就真的好了的。反正现在他一打包票,我就有不详的预感。

后来又想糊弄我,说这套发版流程太麻烦,要耗费研发和测试人员大半天工夫,以后有时间要对这个流程处理一下。我一听到说“有时间”那就是“没时间”了,尽管我不懂技术细节,但是隐约觉得并不麻烦,不知道他到底是故意推诿还是程序员本能的懒惰。我说有哪些麻烦,你给我一一列出来,结果一列,发现根本不麻烦。

差一点开启坐他后面监工的模式,还好在下班之前搞定了。

在变美的路上越跑越远

2月 26th, 2017

这段时间怎么觉得自己超美呢?随便自拍一张状态都很好啊,几乎无废片啊,好困扰啊哈哈哈!!!

好了,开完玩笑,说正经的= =

前两天看了下竞争对手的产品,这一家不仅是竞争对手,而且还是俺们行业里的嫡系部队,类似依附于行业的研究所吧。没怎么用,第一感觉就是——真丑,界面设计好像是我们前两代产品的感觉,当然据项目经理说,系统本身性能也很差。继续点了几个页面后,忍不住笑了,跟项目经理说,怎么感觉咱们行业的产品颜值普遍不高啊;他想了想,也笑了,说是啊。

想起以前我妈用的报税的软件,丑就不用说了,体验巨差,尽管我不懂财务业务,但以我计算机专业出生的人,按照操作说明一步步的来,居然玩不通,不得不跟着我妈去税局请教人,回来再自己不停的试。

很多国内的公司,包括我们公司,通过做关系,得到政府的庇护,可以牢牢占据行业,得到几乎行业内全部份额的市场业务。所以他们才不在乎什么用户体验呢,尽管表面上我们毕恭毕敬点头哈腰的伺候着客户,但是……反正你们领导说只能买我们的东西呗。我想,如果现在把这些企业直接丢到市场上去纯评产品和服务竞争,估计都得死光光吧。

不过所幸这样的庇护还是可以持续一段时间的,反正我们行业是的。这对企业来说肯定是好事,但对个人成长来说却不是,除非你觉得你可以一辈子跟这个企业绑定在一起,同时这个企业永远蒸蒸日上——你觉得几率高吗?

所以回看我们的产品,我有一丝的欣慰感。我们确实在变美的路上越跑越远。2015年的时候,我们对产品进行了改头换面般的改进,UI交互设计换成互联网扁平风格,相应的PPT和宣传材料全部更换,当时做好后,我们每个人都觉得美极了,比以前上不了台面的软件专业多了。只过了一年,2016年,我们又把UI彻底换成了另一幅模样,原因就是之前那个我们当初觉得美极了的设计后来觉得越来越丑……去年客户纷纷要求我们设计门户首页,我们之前有一个某项目的门户模板,无论是颜色还是版式都觉得相当不错,所以我们每一个项目的门户都以这个模板为基础进行简单修改(比如把BANNER图换成地方特色的图);于是今年,我也要求美工以这个模板为基础进行修改,作为我们新产品的门面皮子,结果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这个太丑了。我简直有点想不通这是咋回事,但是我也决定完全抛弃从前,从头来做,花了大量时间研究门户设计,指导美工做出了我很有底气认为挺漂亮的界面,也得到其他同事的认可。

之所以我们能在变美的路上跑的如此之快,不得不说归功于我们大领导。早前一直都在说,他是个极其重视用户体验的人,每时每刻都在琢磨客户到底要什么,无论是想点子,写方案,做DEMO,讲PPT,全部都围绕客户想要的东西来。光说做效果图和DEMO来说,别觉得美很肤浅,在项目前期,打动人家领导的,不是美丽的DEMO是什么?你觉得你拿张纸随便画几张草图对方就会投几百上千万给你做?或者你要人家日理万机的领导花时间解读你的一大堆解决方案WORD然后发现亮点?当然是要看直观而美丽的DEMO啊。

想起去年我和美工妹纸加的那些到凌晨的班,全都是为了他的这些点子。不过我最抓狂的还不是加班到凌晨这种有心理准备的,而是某一次,眼看着快下班了,美工妹子做了一版图,并不怎么好看,但是也还凑合,第二天拿去汇报也是可以的。交给了领导,我觉得他也很痛苦,一方面也不想我们加班,另一方面的确没达到他的期望……最后,估计他还是无法拿着他自己都没底气的作品去汇报,他将效果图整体结构都修改了。不知道美工妹子感觉如何,我反正心都暗淡了。

今天想来,真的多亏了这样的领导,带着我们一路大步流星,在变美的路上越跑越远。要知道这在我们部门很不容易,我们是一个屌丝汇聚的部门,大家都抱着差不多就行了的想法,只有他一个人坚持要美美美。在他的影响下,我觉得我也潜移默化的开始重视起来。新的门户是我完全自主设计的第一个作品,而在前几周不太忙的时间里,我在重新做新的产品PPT,又开始广泛看各类模板,取其精华,很费时间,一天只能做一两页,有几个路过的同事问,已经有了为啥还要做?我说因为我觉得不美呗。

以上我说的美,不单纯指表面上的好看,同时也指交互体验,但是诚实的说,与我们界面的变美比起来,功能体验上还显不足,有时候还要受制于技术,不过这是我的目标,我会慢慢改善。说了这么多,美这回事真的很重要吗?最近听过几次关于未来行业未来产品的发展趋势的课或者演讲后,还是挺认同这样的观点,除了几个行业技术寡头外,未来我们的生活会依赖一个个小而美的平台,大家拼的就是体验。所以我会按这条路去训练自己,我想也许某一天我们的庇护没了,把我们或者我直接抛到市场上去竞争,一样可以存活吧。

真正的年后

2月 20th, 2017

十五也过了,情人节也过了,年彻底过去了。前天我的北鼎养生壶的玻璃炖盅在做完了香肠煲仔饭洗的干干净净后,被我不小心手一绊,摔到地上,碎成渣渣。我以为这么贵的壶的玻璃会耐摔,比如在地上憨实的滚一滚,结果它碎得如此之坚决,声音倒是比一般玻璃脆很多……那一刻我的心都黯淡了,不知道是因为才买的不到四个月的壶摔了还是我再也吃不到好吃的煲仔饭了,幸好它家有配件卖。昨天跟阿珍去宜家,也不知道是不是吃的那个米汤锅底的海鲜锅,糊哒哒的看不清,吃了半生不熟的肉,不得了了,开着车到鲁巷堵到受不了,车一横停在路边,跳下去找厕所。后来还在路上被公车蹭了,它跑了。回家继续拉个天翻地覆,蒙脱石和黄连素双双下肚,今天现在晚上才好点。

凤娇提醒也许可能是本命年的缘分。好吧,其实我都快忘了这一茬。

写点认真的。

圣桑的《天鹅》是我的寒假作业,一共就三页的样子,从节前休息起,除了除夕和初一,每天练习两小时,十几天后才勉强扒完一半,现在又过了近两周,才勉强扒完,完全不能说熟,更不要说加上踏板,各种轻重表情。弹好一首曲子有多难,自己试过才知道;因为知道难,所以对作曲家和演奏家都心存敬畏,恰好又在逻辑思维听了两场关于古典音乐的讲评,颇觉得有趣,就在得到APP上订阅了刘雪枫老师的古典音乐的栏目。

接下来又在一块听听上定了人工智能的课程,2月14号开讲的,主讲人霞姐是我在天天学英语里比较喜欢的老师,我本来还拿不定要听这个课,主要是当别的同学问她为啥在情人节开课那天大家都忙着脱单呢,她说:我听说双11才是脱单的日子啊,情人节应该是好好学习的日子吧。我想太酷了,就在情人节那天下班挤公车的时候给定了。

所以我在上篇里提到我对一些专栏感兴趣,想去订阅,结果实际上我却花比较多的钱先订了两个事先完全没有想到的课程……

上周四晚上去看了场电影。看电影并没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我第一次一个人那么晚看电影。我晚上上完了钢琴课后,订了11点的最后一场《爱乐之城》,驱车去光谷看个专场。我是个喜欢在人很少最好不超过10个人的影院里看电影的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以前常常在想看的电影上映期过半,选个周末早上赶前两场电影,简直比上班早起还勤奋,可是现在真的起不来了。不久前某一天我蹲马桶时突然一激灵(蹲马桶和洗澡真的是我两大才思泉涌的时候),想我可以选工作日10点后的场子去看啊!既可以保证练琴,又可以得到舒适的观影环境,买个车有啥用?可不就是为了这种深夜里方便回家的特殊场合用吗?而且黑乎乎的把车直接停路边都不要钱哦!真是天才啊!

所以我就实践了。专场,真真是专场,就我一个人!好想转圈圈哦!不过也是影院最后一个人,出来的时候大厅灯关了一半,我和最后三个工作人员小伙子一起走的。深夜看片,可能会影响第二天早起,有时候想着工作人员在等我可能也不好意思蹲到最后片尾曲播放完,但是一年里值得我进电影院的片子并不多,我觉得这个体验还是不错的。

嘎嘎拿着一份她翻译的一段美国奥数教材的材料,说想拿下这本教材书的翻译合同,所以先试着翻译一段,让我帮忙提点意见。我花了点时间,很仔细的看了一遍,关于全等相似三角形,正弦余弦定理之类的证明,感觉把中学里学的知识又重新学了一遍,其实还挺好玩的,不过一开始看得津津有味,越到后来证明过程越复杂我就看不进去= =主要在英译汉的汉语表达上给出了一些意见,虽然嘎嘎说很感谢我,但是从中我也获得了不少乐趣啊。

过几天她说她拿到合同了,我觉得特别开心,主要是为她一直在各个领域不停的探索,然后某个领域终于有所突破而开心吧。我想做有趣的事情,我也想看到身边的朋友去做有趣的事情,恩,我早就不再执念于要不要做自己喜欢的事了,喜不喜欢,是不是真正喜欢,太难说,需要时间检验,以致于无法启动。就从觉得有趣的事开始做起吧。

节后上班综合症

2月 5th, 2017

时差没有调整过来。中午也没睡,但是也不困。

拉肚子。

当然也不知道上班要干嘛@@

初六&初七

2月 3rd, 2017

我们初九才上班,不过昨天一觉醒来发现12点半了,觉得赖床的行为必须要遏制了。我不是什么早起派,但是如果自然醒到11点以后,其实一点儿幸福感都没有,因为白天一晃就过去,有种一天无所事事浪费生命的不安。昨天调整了安排,定了闹钟,尽管睡得很晚,但是今天早上勉强把自己在11点前拉起来了。

买了iPhone一年半,昨天第一次把耳机拿出来用。因为我在外面从来不用手机听歌,也不看视频,更不会用耳机接电话(个人觉得特别傻),所以没觉得耳机有啥用。现在为啥开始用了呢?因为我开始听课了哈。废话不多说,不如和大家(HELLO有大家这回事吗?祝大家新年快乐!)交流下我现在用的知识服务应用。

一个就是“得到”APP,罗振宇办的,对了说句相关的,我关注了他的微信公众号“逻辑思维”,每天早上7点不到都会推送1分钟的语音,我基本上这段时间都是伴随着这段语音从暖和的被子里爬出来的,怎么说呢,大冷天穿衣服太冷,有一个人在旁边激情演讲做一天的开始总觉得不那么冷了。回来说得到APP,里面有书可以看,课可以听,专栏可以订阅。下图里我圈出的一块红的就是每天选出的五条语音新闻,我一般跳操或者做饭会当背景音听。

我觉得专栏是核心,价格都是每年199元,唯有罗胖自己的专栏逻辑思维,象征性的四年收1元钱,当然定了。所以现在开始,就准备上下班外面走路这些碎片时间用来补他的专栏,并不是想系统的学些什么,或者认为他说的都是对的,就是当做好玩的知识或者观点意见听听。

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订阅专栏,请的老师都是不错的。199这个价格,对于我们以往在网上找免费学习资源的习惯来说,好像是有点贵。恩的确是的,只要会搜索,什么样的资源网上找不到?以前自己的时间不值钱,可以花很多时间找各种资源,水平参差不齐,肉眼一个个分辨,有的还要尝试才能做判断。现在觉得自己的时间有点儿值钱了,就要花点小钱(其实就是我一只口红不到的钱)让可靠的人直接给我筛选好了跟我讲精华。以前信息少,要花钱买信息;现在海量信息,要花钱找人给我精简。这也是我之前说的今年要多为知识付费的意思。在这些专栏的,我很想订且基本决定要订的是圈出的李笑来老师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不为什么,就因为我关注了他十几年……现在没订的原因是我现在日程排的有点满,想先消化手上的课程。

除了专栏,还有些零散的课,就比较便宜了,几块钱,比如我买了一个制作PPT的课程,购物车里还放着一堆产品经理的相关课程等,都是和我的工作相关的。

另一个应用是微信里的公众号“一块听听”,应该就是李笑来老师创建的。如下图,我现在说的我每天听的英语课,就是这里的“天天用英语”。“天天用英语”这个课程聚集了一批背景各异的优秀讲师,他们每天选出一篇文章(来自欧美一流杂志或者网站或者演讲等),题材各异,有政治经济科学天文地理饮食演讲等,我们阅读后,第二天晚上9点听他们讲课。“天天用英语”并不是传统的英语阅读课,而是强调用,就好像我们每天在公众号在微博读了很多文章然后聚在一起学习里面的知识,讨论观点理念等内容一样,只不过内容是英文的,而里面的词汇语法只是顺带着讲讲。

以下都是我买的课,听过的和还没开讲的,包括上图里老罗的演讲技能,除了英语外,全部都是为我的工作服务的哎。

初五

2月 1st, 2017

妈呀,今天真是太冷了,看看实际温度也没那么低啊,为什么这么冷呢?所以赖床起来,吃了点东西后立刻就出门去练琴了,以免在屋里蹲久了不想出去了。

今天初五,应该是迎财神,怎么个迎法也不知道,记得好像要打扫灶台?天气这么冷,还是算了吧。

晚上在看一本大数据的书。我们领导自费买了5本,放在公司里让我们去看,我拿了一本回来。我想每个人读这书的目的有所不同吧,我除了想系统的了解一下大数据在相关行业的应用情况外,最重要的是想积累几个行业案例,你知道的,我们做售前的,要讲故事举例子,故事就来源于真实案例。

然后从书里的注释的链接爬到某网站(点击此处)看了几个好玩的统计数据,比如离婚诉讼中,45岁以下人群女的提出离婚的是男的的两倍,咦,不是说出轨了最后回家就好了吗o(╯□╰)o 再来一个是某年某省女性最容易犯的前三个罪名分别是盗窃罪、开设赌场罪(excuse me?)和毒品相关罪。

蛮好玩的。

初四

1月 31st, 2017

赖床,结果就是本来安排的事情,可能做不完。

不想出门去练琴。这两天天气下了点狠手,真有些冷,街上又没人,萧瑟得紧。但是在最后关头,我还是毅然关了电脑,迅速起身出门。我谨记老师的话,哪怕每天就练十分钟,也比好多天不练一次练好久的强。主要是我自己也很相信循序渐进积少成多的力量。

人总会有一些时候惰性发作,要怎么克服呢?今天我对着自己说了这样的“好话”,因为我平时的练习时间是一个半到两个小时,今天我就对自己说,就去练个十分钟,最多半小时就回来吧,只弹旧的不用再往后面弹。因为给了自己很容易达到的最低限度,不再需要“很努力”才能做到,只是顺手做一做,所以就有动力多了。其实真正练起来,没有那么苦,我依然坐了快两个钟头,主要是开头太难。有时候我脑子认为必须要锻炼了但是身体完全抵制这件事情的时候,也会哄一哄自己说,今天不用做全套,只需要做15分钟垫上运动就行了,其实真的一开始做就做了全套,只要开了头后面的就容易多了。

来回的时候在昨天同一段路上注意有没有猫出没。并没有。

初三

1月 30th, 2017

有个别的部门的助理,在朋友圈上发的逛的吃的照片,老让我觉得,你待的武汉跟我待的武汉是同一个武汉吗?不过也怪不得武汉本人,是我一直缺乏对自己居住的城市的探索,更何况我现在还住在乡下,进城障碍比较大。别说开车咯,东湖隧道那条路我简直要开吐,几个长江大桥也要过吐。不过我上一次看到她贴周末去江汉路玩的照片后,我就决定一定要在武汉人流最松散的春节期间好好去怀旧一次。

地铁坐到江汉路。把江汉路轧了个遍,其实并无变化,最后去肯德基买了新出的北海道冰激凌之神,奶味十足的冰激凌搭配极酥的壳子,简直就是北海道白色恋人饼干的冰激凌版本,不过作为饼干并不好吃,太甜,可是放到冰激凌就很好吃,大概是因为冰。小小一只25元,想想DQ,想想这只是肯德基,这价格很贵。不过我现在对于这类品质较高单价很贵总价完全能够承受的小物,买得乐此不疲,这完全是对于单身人士的馈赠,想想吧,如果拖家带口一次买两三个还是有些心疼的,而就自己一个人,买啊。

然后沿着中山大道,从南京路踱到六渡桥。有变化的其实是六渡桥,已经完全没有桥了,那里的邮局,磁带店,民生甜食馆,会宾酒楼,新华书店,如果我的方向没有判断错误的话,都不在了。不过新建的建筑都很好看,路很开阔,通了地铁,我并不会无谓的怀旧,只要历史的车轮确实是向前的,那就好。专门开辟了一条小巷子,展示中山大道的变迁,我找到我生活过的八九十年代的照片,exactly是我眼中和记忆中的中山大道。

夜幕降临之前回家,路上买了仟吉的面包,然后直接提到琴房。嗯,出去玩也不忘回家学习。有点儿觉得BT的自己非常牛阿。回家路上,大毛帽子一戴,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埋头回家,忽然发现身旁出现了一只猫。我学着它喵了两声,摸了摸它的头,它就黏在我脚边钻来钻去,跟着我走了一段路。我想你要是能跟着我走回家我就养你,结果半路被一个小女孩截胡了。小女孩看到一只猫显然很兴奋,尽管她爸爸在旁边警示她不要靠近免得被咬,她也不停的喵喵的叫,于是那只猫就扭头跟着小女孩走了。

我在风中站了几秒钟,苦笑一把,然后走了。今天因为我在人群中看了它撩了它一把它就跟着我走,明天也会因为别人撩了它一把它甩头就抛下我跟别人跑了,尽管我才是那个真心实意可以给它遮风避雨美好生活的人。所以关键是搞清楚它是怎样的猫,而不是它现在对我怎样。人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