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一两个月就想写的,又是运动运动,现在只有有显见成效时才唠叨一下。
6月的时候写了篇(点这里),说把瑜伽垫搬出来准备在每天的有氧操里面加点无氧训练,结果就动了10分钟的样子腿就废了,在随后的3天里别说运动了,连普通坐立行走都困难。当时找的是比较专业的无氧力量循环练习,休息的时候忽然想到一直在跳的PIU本身就有15分钟的无氧训练,只是我一直都只跳了有氧的部分而已。所以腿脚休息好了后,就把PIU这15分钟无氧加了进去直到现在。
后来一次跟阿珍聊天,说起此事,阿珍惊呼道,你都练残了还练啊?我觉得挺莫名其妙的,我残了是因为我选择了强度比较大的专业训练一下子做过了头,而不是错在加进无氧部分,所以我后来选择了强度比较小的PIU无氧部分,完全没有问题啊。我回味着阿珍那个惊呼,忽然觉得她这想法挺典型的。我们都知道运动要循序渐进,但对绝大部分人来说,那种脑子忽然去抽了个风觉得去锻炼一下的机会少之又少,一两周一次就已是难能可贵,更多的是一月一次或数月一次,而除却跑步爬山这种免费项目,更多的人是去健身房或是租场地打球,他们都是付出金钱的。于是“好不容易一次”+“我出了钱”的想法,才不会让他们去循序渐进的,一定要在这一两个小时内狠命的锻炼把所有的本儿都捞回来,结果导致后面的几天腰酸腿疼行动不便。这跟吃自助餐有点儿像,付了钱就必须要把本吃回来,哪怕到后来撑的时候已经对身体有害了也要选择扶墙出去,都是种土鳖的思想。不过吃自助餐和运动有本质区别,吃终归还是个享受的过程,即使上一次被称吐了过了几天脑海里留下的还是吃很美好的印象,而运动终归是个艰苦的过程,当一时间运动过猛造成伤痛,过后回想起来满脑子都是“运动好痛苦”的印象,然后恶性循环越来越不愿意运动了。所以咱运动一定要先摒弃土鳖的一次赚够本思想,既然决定了养成长期的习惯,就不用在意一次的得失。
回归主题,说到为啥要加无氧练习,理论就不墨迹了网上随便搜,总之结论就是:有氧减脂,无氧增肌,有氧和无氧结合事半功倍,并且顺序要是先无氧后有氧。所以我目前的流程是:热身5m+无氧15m+有氧30m+恢复5m,连跳3~4天休息1天。
至于效果…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非常显著!(不显著我用得着写这篇嘛啊啊啊!)这个显著可不是和我最肥时相比的,而是和我已经瘦了所有裤子腰全部大了时候相比的。最明显的感觉是肚子收了好多,只是加了无氧两个月后,穿衣服就有很大区别,而且坐下来看肚子那也很不一样。当然我不会撩起衣服拍一张照片显示我小腹多么平坦,因为我没有啊!让一个站着不控制一下肚子就超过胸坐着凸显两层轮胎的人,通过两三个月这种业余训练量就能看见什么人鱼线这线那线的,那我绝对是在做减肥药虚假广告呢。但感受真的非常明显,知道我性格的人就知道我对任何东西效果的描述都非常谨慎只可能抑制不可能夸张的,所以..you know~~而最近发现,腿也有明显变化,因为腿是很难瘦的,加之我本身腿也还好,所以能让我感受变化是相当难能可贵丫。主要对比在于,咳…春天的时候伙同其他裤子买了条接近白色近乎legging质地的仔裤,因为腿不够细总有种穿着秋裤就往外跑的即视感,就算把裤脚卷到脚踝上再穿上有点跟的鞋子上街也依然觉得不好意思,但现在就觉得很正常了。当然我不会去量个尺码证明瘦了多少的,更不可能用体重数去衡量(体重数是最土鳖的请放弃never think about it)。
最后,避免又被问,写明一下,俺这一两年锻炼就只有一套操:Pump it up 2005,土豆优酷等都可以搜到。PIU系列每年都出一套,我选择2005的纯属误打误撞,后来看了许多评论才觉得非常幸运,因为这一套入门是非常合适的。在这一套跳习惯了后,许多牛人们嫌它运动量不够了而再去选择更高难度的联系,我因为人懒体能可能也一般,就赖上这一套了,结果也一直很有效果。所以重要的不是发愁到底选择什么,而是坚持。
以上,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