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游九寨沟. on the way

起早去茶店子客运站坐8点开往九寨沟的长途汽车。

茶店子开出的长途车有两条路,一条路直接开到九寨沟县,然后和人拼个车到九寨沟口住下,另一条路经过九寨沟口然后到九寨沟县,可以在沟口下车。行哪条路线要看当时的路况,比如是否在修路之类。按照买票时的告示,应该是第一条路线,结果实际上走的第二条线,没做好功课(其实主要是那一片出乎我意料的荒凉,我以为至少在景区附近会很热闹的),路过九寨沟口的时候没有下车,白白又行了40公里到县里,然后又麻烦一番找车回去沟里。

从成都到九寨沟要坐9~10个小时的车,具体时间也是看天气和路况,我去那几天天气都很好,基本上8个小时就到了。而同样是因为山路险峻的关系,只能白天行车,所以无论如何也要浪费两天时间在来回路上。说浪费其实不然,我还挺喜欢一路上的景色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便在这条山路上有所体现。陡峭的山崖,湍急的河流,杂乱的碎石,以及地震区的依然残乱的遗迹,和贴着各种建设标语的工地。除了去的路上断断续续的睡了几次外,回来时一路都望着窗外,或觉得美丽,或觉得壮阔,或觉得震撼,或觉得沉重,一点儿也不乏味。

路上停三次车给乘客上厕所和吃饭。厕所便是山里那种茅坑,不过天气很冷,啥味道也没有了。中午那顿饭可冻死了,风穿堂而过,我哆嗦着迅速吃完就躲到车上去了。车窗上结了很厚的霜,坐里面看不到外面,用手是擦不掉的,必须得车开了两三个小时后才化掉。

美女邓叮嘱我,差不多下午的时候让我睡一下,因为车会行过一面是悬崖一面是峭壁的盘山路,怕我心脏不好被吓着。我觉得还好,可能是学了车后大概知道有些地方是看起来通过困难实际上是没问题的吧。车一面颠簸着一面左拐右绕,我想到刚上车的时候售票员给大家发呕吐用的塑料带,我没拿,但很是感慨,因为我小时候坐车必晕,任何车我都晕,越高级越容易晕,一上车就严阵以待,晕车药塑料袋都是必备的,坐车半小时应该是我的极限;是从什么时候起呢,渐渐的到现在,坐上近十个小时,这样不平的盘山路,我也跟没事一样。

贴一点路上上厕所的时候拍的,没办法好好拍,因为太冷了。但就那么几分钟仰头看一下蓝天,以及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便明白好多人对西藏的向往了。

这些彩旗对藏民来说是有特殊意义的东西:

然后就是路过九寨沟口而不认识,一直拉到九寨沟县去了。到了汽车站下车后,就傻眼了,空无一人。全车三四十人,只有我和一对老夫妇是游客,其他都是本地人在前面的新城区下车了,老夫妇住县里也不跟我同行,只有我一个人。拼车,拼毛的车啊!

出租车司机说80块送我去沟口,我说我是学生没那么多钱,他说那10块钱送我去新城区我再坐公车去沟口。据本地人介绍,有公车1块钱从老城区坐到新城区,5块钱从新城区坐到九寨沟口。但我打到新城后,有人说有公车,有人说这个点早就没了。时下5点,太阳开始落山,劳资又冷又饿还憋尿,绝对不想捱到天黑。和一堆司机砍价了几分钟,终于有一辆车愿意15块钱带我,不过还要找拼车的人,我真怕找不到人,还好转了两圈终于找足了四个人开走了。

司机竟然是九寨沟里开环保车的工作人员,休假的时候便开着自己的车出来赚点外快。他一路上给我介绍淡季九寨的情况,但也就随便听听罢了,话语中有想给我介绍酒店和探听我有没有看啥破晚会的需求。之前美女邓跟我说过,九寨沟旅游管理是相当规范的,这里的人也比较淳朴,黑人的情况很少。但我觉得吧,还是要看时机,也不是说人家想赚我的钱就是诈,但旅游特别在中国旅游,多点警惕是必要的。其实没做好功课遇到意料之外的情况,又是单身一人,思想是很脆弱的,很容易被人忽悠。

到了沟口,当然是与旺季的热闹灯火通明截然相反的景象,从外面看就像个空城,走进去了才看到有两三家小超市和馆子是开的,超过三分之二的店铺因为淡季水电成本太高而关门,待到第二年旺季再开。按照美女邓的咨询,找到两家在网上比较有口碑的青年旅社——草根人家和天堂国际,价格差不多,分别看了下房,一家用空调一家只是烤手用的暖气片,再加上美女邓上次住的天堂说条件很一般,于是我选择了草根人家。

然后,悲剧就来了。空调完全不顶事,水龙头要开半个小时热水才来,而且那个热水只能叫做不冰的冷水而已,淋浴头的水没有压力喷出来,只能垂直流下。我并没有被吓到,想劳资大学时也在不是夏天的时候生理期用冷水洗过澡呢,干净才是第一大要义!结果,头发洗到一半,实在是哆嗦得受不了冲了跑出来,穿好衣服,窝进被子,开着电热毯,好半天才回过气来。想自己是遭什么罪啊,被美女邓骗到这个破地方,冷得要死,明明我对山山水水的又不感兴趣!想着想着,给阿水发了几条短信,眼眶慢慢湿润了……湿润了…湿了…湿了…

终究还是没掉下眼泪,就在一两个小时后屁股下面终于传来电热毯的热度的时候,我就复活了!给我一点热我就满足,小强就是这么炼成的!后两天我学乖了,回来后先开热水龙头,开空调,开电热毯,再出去吃饭;吃完饭在超市带一盒奶茶和一条巧克力回来,屋子里就有热水了,电热毯也热了,可以洗了窝床上去边看电视边喝热奶茶。当然热水依然是珍稀资源,我第二天脱光了进去也只能匆忙冲个头和下半身,第三天根本只脱了个裤子洗洗。哎其实条件艰苦也好锻炼锻炼人的适应能力,就拿我的肚子来说,在又冷活动量又大的几天里,竟然没闹一点儿事,一颗芬必得都不用,太给力了。为了慰劳肚子,每天晚上到馆子里炒两个小炒,喂一盘回锅肉给它。

那你说我为啥不让服务员给解决一下或者换个地方住呢?能让他们怎么解决呢?又不是他们不给我热水热气的。草根是烧锅炉,第一天是周末住的人多,明显供应跟不上,所以热水也是冷的,后来两天人少了,是有热水了,但也要放半个多小时才能来,因为天气太冷了,水管结冰,热水过来都冷了,所以他们贴通告让房客把冷水龙头一直开着以防止水管结冰,我觉得太浪费水没忍心这么干。所以虽然旅馆介绍说有空调和24小时热水,也得搞清楚效果如何。当然如果是喜来登之类的酒店应该不会有这种问题,有能力花那个钱的话什么都不是问题。如果是青年旅社或者GuestHouse级别的,我估计都差不多,农舍水平= =

好吧牢骚就发到这里,以后就贴风景了。下面要贴点路上经过汶川时在车上抢拍的照片。如果我说这次很有幸经过了汶川总觉得有些不恰当,但无论之前看过多少新闻多少图片多少报道,都不及亲眼在现场看到时候内心的震撼。尽管离地震已经过去了两年多,曾经的灾区正在火热的重建中,但看到那些险峻的地势,就可以想见当时的山崩地裂人根本无处逃命,直升机和救援人员找不到落脚的地方,搜救工作举步维艰。因为坐得位置不好,车又快又颠簸,没多少机会抓拍到地震遗迹,一些照片只为了给自己留一个纪念。

经常会照山顶上的天线和基站塔,这算是某种职业习惯吧=_=

汶川体育馆:

这是一处塌陷遗址,如今已在施工中:

正在修建的桥墩:

一处地震桥梁塌陷遗址:

原国道213线遗址,地震中已经完全变成了一边是碎石峭壁一边是激流的山路了:

不知需要多少年,地震灾区才能重新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又不知需要多少年,那里的人才能平复心中的恐惧和痛楚。回来后买了一张公益专辑,今天刚好收到,非常精良和充满童趣的小册子,CD还在听之中。希望有一天,我也能为他们做点什么,这真的是我许久以来的希望。

3 Responses to “冬游九寨沟. on the way”

  1. 收到你的攻略啦~
    东南亚最想去的就是柬埔寨的吴哥啦,09年就把5月的盛放和LP买回来了,到现在还没动身,汗~
    果然旅行最难的就是决定出发,哈哈~

    明信片没问题啦,把你地址发我邮箱吧,只要我能找到邮局,那是一定滴!

  2. 其实这里有,不过翻起来比较麻烦,我给你发过去吧。不过不知道现在一些东西变化没,最好是去磨坊异域做攻略,我觉得那边东南亚的咨询还是比较全面的,我也是在那里做的攻略,还联系了个人接了张泰国电话卡。上MSN看到你的签名,还要去柬埔寨么?在曼谷碰到一路同行的MM也是从柬埔寨玩到泰国的,说那里是个很有文化的地方,哈哈~冬天就该去暖和的地方啊,能无耻的要求寄一张明信片给我么?如果方便的话……

  3. 最近闲的很,几乎养成了每天看你blog的习惯,哈哈

    定了2月14号去曼谷的机票,你之前的泰国攻略还在的话发我msn邮箱吧~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