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早晨起来,纠结了半天,到底是去迪斯尼还是长洲岛。按计划是去迪斯尼,但是天气预报报了有雨,下雨的话去离岛倒是不错,但是我出去了好几趟看那天气又不像要下雨,怕今天不下明天下又去不成迪斯尼了,两天的服装安排也不同……囧反正就纠结了很久一直到9点半了,这个点去迪斯尼已经晚了,最终决定去长洲岛。
早上好,维港:
天星小轮:
这天早晨起来,纠结了半天,到底是去迪斯尼还是长洲岛。按计划是去迪斯尼,但是天气预报报了有雨,下雨的话去离岛倒是不错,但是我出去了好几趟看那天气又不像要下雨,怕今天不下明天下又去不成迪斯尼了,两天的服装安排也不同……囧反正就纠结了很久一直到9点半了,这个点去迪斯尼已经晚了,最终决定去长洲岛。
早上好,维港:
天星小轮:
从黄大仙回来,时间依然还很早,地铁坐到油麻地,开始压马路,也可算是第一天熟悉环境,尽管每次来都住在弥敦道周围,旺角-油麻地-佐敦-尖沙咀这一片已经被我匝过无数回。各种小食和茶餐厅,沙沙卓悦屈城氏,潮流服装小店,重庆大厦,圣安德烈教堂,尖沙咀警署,中华书局,九龙邮局,廉政公署,再见都犹如老朋友一般让人觉得亲切。
行至维多利亚港湾,发现海面上舰船都飘扬着国旗,突然醒悟今天是7月1日,香港回归15年的日子,维港必然会非常热闹,晚上也会有烟火。在维港观赏了下船队,吹了会儿海风,觉得该在这个日子里寄张明信片。于是在钟楼附近找一个石凳坐下,拿出明信片,贴上邮票,写给自己的话,头顶一架直升机轰隆隆的从蓝天白云中穿过,盘旋在大海上空。
这次去香港,用上了新的港澳通行证,崭新第一页:)
翻开已经过期了被剪去一角的旧通行证,数数上面的签注数目,有六次香港和两次澳门的出入境记录——远比我想象得少,我以为我至少去了十趟香港了。每每被人问起,香港到底有什么好玩的,你可以去这么多次,去这么多天?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香港有两种很典型的玩法,购物游和美食游。我既没有很多很多钱做支持让我成为购物狂(但我会买足我需要的护肤品),亦不是个吃货(虽然我知道有很多人不相信但我吃的东西非常单一- -),于是普通人的这两种游玩方式,离我很远。
而我喜欢的东西,其实也很简单。我是一个非常喜欢大都市的人,香港,满足了我所有的关于生活的需求。我喜欢随意在路边进一个不起眼的茶餐厅,花30块钱就可以享受到足量的广式饭食,童叟无欺,完全无需担心味道和质量;我狂爱蜜汁叉烧饭,鲜虾大云吞,以及带着茶苦味的丝袜奶茶(我们这儿都是偏奶偏甜的奶茶),反复的点也不会腻;我喜欢海洋公园和迪斯尼乐园,喜欢在太平山顶浅水湾和维多利亚港一览香港的繁华,我亦喜欢大澳大屿山南丫岛和长洲岛这些能体验到香港本土最初生态的渔村离岛;我喜欢港铁的便捷,天星小轮的浪漫,亦喜欢坐在巴士上层的第一排,在狭窄的道路上快速穿梭,俯瞰由密密麻麻招牌叠起来的街景,或者挤在四面透风没有空调的叮叮车里,随着叮叮叮的铃声,在最潮涌繁华的中环区悠悠前行;我一天10个小时以上的暴走,路边的一切就有这样的魔力让我无法停歇,而在我所去过的所谓生活节奏快的大城市中,没有一个如同香港这般,路人嗖嗖的从你身边超越,自己的步子也不禁随着大流变快。
而这所有的大的小的普通的惊艳的著名的无名的一切,我!都!爱!
所以如果我说的没有你认为的好,那不是香港不好玩儿,是我比你感受到得更多,而要求得更少。
回到游记。这次的香港之行被我定义为拾遗之旅,倒不是说拾了遗后就不用再来了,只是这几个心心念了好久的地方玩到后,以后再来就更可以随心了。这些拾遗点分别是:两年前就准备带我爸妈去却因为我妈晕海船而临时放弃的长洲岛,一直作为保留节目想找个男伴一起玩儿最后还是等不到于是决定自己去了的迪斯尼乐园,之前一次去山顶路上看到了实物才知道原来这种历史悠久的轨道电车还在运行的叮叮车,听闻了很久就是未曾找见的在重庆森林里梁朝伟搭乘之去上班而王菲从公寓窗口窥视他的半山自动扶梯。
DAY1.
早晨6点多到了深圳,直接从罗湖过关了,转地铁到旺角,自然到得太早,宾馆还没有空房。寄存了行李,就出门了。香港店铺本来就10点过后才稀稀拉拉的开门,又适逢周末,估计要到11点,连吃的都没几家,只好在KFC解决早餐。在KFC吃早餐的,年纪大的人居多,一位似乎锻炼完的老人推门进来,把包往凳子上一放,去前台点餐(可见治安之让人放心),端着套餐回到座位,边吃边拿出一份报纸来看——典型的本地人习惯。
趁着早,决定去离旺角不远的黄大仙祠。安排这一站,纯粹是因为跟我玩的很好的阿珍妹子本命年,又掉了手机又被房东赶还有各种不顺,我说那我帮你去黄大仙拜拜吧,她问黄大仙是什么?我个喷……黄大仙你都不知道?你有无看TVB阿?!你不是85前么!!
黄大仙祠是香港最著名的庙宇之一,在本港及海外享负盛名。据传说,黄大仙又名赤松仙子,以行医济世为怀而广为人知。相传祠内所供奉的黄大仙是「有求必应」的,他的签文十分灵验。此外,该祠是香港唯一一所可以举行道教婚礼的道教庙宇。
如果不是翻旧照片,我都没意识到我还挺喜欢拍脚的(关键是我的脚并不美啊= =)。于是便抽了些照片,引出了以下一篇。
流星花园里,藤堂静对杉菜说过一句话: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一双好鞋,因为它可以带你去到最美好的地方。对我来说,这双鞋就是一双人字拖(省略冬天出游的情况,I HATE 冬天~)但在它出现之前,曾经还有一双鞋,也差点让我以为它是THE ONE……
重庆的环路建设很好,坐一次公车就爱上了在狭窄的上下坡双行道上疾驶的感觉,颇有点像在香港坐BUS。
兰州的拉面,似乎的确好吃一些,但我只记得每张桌上的小碟里放的不是瓜子而是生蒜。小伍说,跟这里行里的领导吃饭,人家剥好一坨蒜递到你跟前,能怎么办,一咬牙吃了呗!出租司机载我们到银行的马路对面,说你们翻栏杆过去吧;您不要开玩笑了?是真的,大家都翻栏杆过马路的;我们巡视了一阵,的确是真的,于是我们也入乡随俗了一回。
石家庄的驴肉火锅量很足,驴肉火烧量很足,北方的食物好像量都很足。哪怕街边的麻辣烫小摊,都很有腔调,悠而不慢把食物在锅盆碗袋之间捯饬,最后拉一拉身旁的绳子,铃铛响起,一份儿就好了。最后一天还吃了全聚德,OH YEAH!
在深圳住了南油七天,吃了湘粉人家的油豆腐骨头饭,对面的沙县小吃的老板不再是那对夫妇;夜游了世界之窗,逛了南山书城,往返于花园城和我曾经住的翠微园,梦圆星巴克,带走了美珍香,唯有一项念念不忘又实在排不进行程的是桂庙那儿的蜜汁叉烧饭(是肠粉世家吗我忘了- -)。这些为未来老公安排的行程,ALL WITH 阿水=_=#
11月11日因为有三个非常喜欢的歌手发片而变得格外令人期待。苏打绿的喜欢寂寞,陈奕迅的孤独患者,周董的……暂不评价。
还有很多想抽烟的时候,都忍住了。
和宽、窄巷子相比冷清许多的井巷子只有一侧以酒吧、小型特色零售、创意时尚为主的建筑,另一侧则是一堵长400米、东西朝向的景观墙。墙上,一匹匹古砖、一片片近代老砖、一块块现代新旧砖,各个时期的砖头砌在其中,别有一番味道。墙上那些记录着历史表情的老照片仿佛把游人拉回到旧时的生活中。
相对于宽窄巷子的小资氛围,我更喜欢古朴的井巷子,喜欢每一块有斑驳痕迹的砖,喜欢与真实环境相互融合的墙壁上的老照片和石刻,喜欢它们在一起展示老成都生活的每一幅场景。
宽窄巷子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老式街道及四合院落群组成,是成都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宽巷子是“闲生活”区,主要针对怀旧休闲客群,以精品酒店、私房餐饮、特色民俗餐饮、特色休闲茶馆酒馆、特色客栈为主题。窄巷子展示着成都的院落文化,植绿主要以黄金竹和攀爬植物为主,街面以古朴壁灯为装饰照明,临街院落以各西式餐饮、轻便餐饮、咖啡、生活馆、特色文化主题店为主题,是精致生活品味区。井巷子只有一侧的建筑,以酒吧、夜店、甜品店、婚场、小型特色零售、创意时尚为主,和宽、窄巷子相比,这里显得冷清许多。宽窄巷子以“老成都的新名片,新成都的老客厅”为卖点,是成都的“上海新天地”。
少说话,多贴图,顺序很混乱,分不太清哪是哪条巷子了。
先来一张传说中的春熙路,我到成都的第一天就逛过去了。美女邓提前给我打了预防针,说春熙路其实很挫,都是小店以及真维斯以纯之流,还不如附近的盐市口有些大商场。其实还好了,步行街都这样,既有小商场又有平价或杂牌之类,重要的是吃喝玩乐样样都有。是的,每个城市都有一条差不多的商业步行街,为毛单单成都春熙路这么有名呢??想不通啊想不通……
文殊院,是成都市区现存最完整的一座佛教寺院。我在两个寺庙的景点之间选择,青羊宫和文殊院,一个道教一个佛教,网上的评价倒是一边倒的给予文殊院好评,而到青羊宫以免费讲解为由最后要掏不少钱购物的人们大呼上当。
文殊院果然没让人失望,商业氛围很小,门票5元,有免费的香可以领,免费的佛家小册子供取阅,还有免费的心理辅导室。整个禅院小而幽静,虽然人并不少,但就是感觉清静。
而对于我等凡人最棒的是,文殊院外面的文殊坊是充满各种特色小吃和玩意儿的古街,可惜因为天气太过阴沉,我没敢久留(实在是被淋怕了啊- -),只尝了一些小吃。
正殿里面和佛像都不好拍照,只在外面拍了些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