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the ‘边走边看的’ Category

雪中匆走都江堰

星期二, 1月 18th, 2011

早晨醒来的时候看到手机里LucyJJ发来的短信,说上海下大雪了。我起来后走到窗边,发现昨晚武汉也默默的下了不小的雪吧,楼顶上一片雪白。今天家里可真冷,可以用freezing来形容了。

(更多…)

冬游九寨沟之攻略

星期二, 1月 18th, 2011

专门写个攻略,是因为我觉得这次自己的安排真是太太太好了。。。啊哈哈哈。最后在沟口随手拍的几张照是回去给美女邓看的,总之主题就是关门关门关门!

交通

成都新南门或者茶店子长途客运站坐大巴至九寨沟,来回票价小有不同,一共300出一点头。看天气和路况,8~10小时车程,中途停三次给大家方便。票最好提前一天买,虽然冬天游客不多,但车的班次也少,而且本地人来回做生意的也多,怕当时买卖光了——其实是图个安心,要知道一个人很麻烦,万一没票了还不知道能不能找到人拼车回去,这时心灵很脆弱的。我是早晨起来先打个车去买票了,因为那个点进沟又没太阳,冷得要死,买好票太阳也差不多了,刚好进沟去玩。找买票点的时候问一个老头,他边带我去边说票已经卖完了,我吓一跳,结果屁啊,我明明是前几个。所以不要再被灌输那里的人淳朴的观念了……

车的终点到九寨沟口或者经停九寨沟口最好,如果直接到九寨沟县,就拼个车去九寨沟口。冬天游客很少,不比旺季很好找到人拼10块钱就够了,人最后还是找得到的,价钱15~20都可以接受。

住宿和饮食

九寨沟口的景象在淡旺季有天壤之别。旺季里沿路都是旅馆超市饭馆,一派繁荣景象;而淡季绝大多数店铺因为没有多少生意却要支付电气水费所以关门了,非常之萧瑟,要有心理准备。

草根人家和天堂国际应该是网上比较知名的青年旅社吧——说是青年旅社,经美女邓和我交换的信息来看,其实都只是农舍改成的旅馆吧。这次在草根人家里住得够呛,但如果不洗澡的话勉强能过吧。所以以后看到网上写的什么“空调”“24小时热水”之类的都不要全信,人家的确有空调也是24小时锅炉在烧水,可是都没用啊!所以要考察清楚,天堂国际是电热水器,但用的是取暖片,不知道会不会好点。两家的单间价格分别是100和80。有钱人请选择酒店。

吃的价格合理,不管是面食小吃还是小炒。在超市备点粮食第二天带到沟里去吃,沟里只有诺日朗中心站有卖吃的,景区价格。

门票

淡季(11月16日至次年3月31日)门票80,二次进沟的话只需要多加20块的工本费,一共100,而旺季的门票是这个的四倍还要转弯,所以淡季来不多待几天是不划算的。

九寨沟是当天进当天出,不允许住沟里。但也有为了逃门票而住在沟里的藏民家的,据说条件很差,就给个空位打地铺而已,而这一招在旺季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会到藏们家去查。冬天就没必要省这个钱了。

九寨沟里的环保车每天80,旺季90,理论上可以不买,除非你可以每天走上二三十公里,其中应该有十几公里其实是没有风景的。后一天有工作人员上车查票了,所以应该是不好逃的吧。

没进去的时候会觉得每天都要买票进入很不合理,环保车票价又太高,但进去后才觉得,在中国如果没有这样的保护,是不可能存在如此美丽天然而又管理规范的景区的。

游玩

九寨沟有树正沟、日则沟、则渣洼沟三条沟,呈Y字型分布,冬季为了防火,日则沟的原始森林一片都封了,最高只能达到箭竹海。景区的排列模式基本是公路—海子—栈道—山,而同样的原因,景点内的栈道开放,而景点到景点之间的栈道全部封了,要徒步只能走公路,会失掉很多观赏山中有水水中藏山的精致。

建议第一天或者只玩一天的跟车游玩。环保车旺季采取公车的方式,即随便在哪个站点等着有车来就可以上,而淡季因为人少所以派的车也少,采取的是原车原回,就像旅行团似的,进门坐哪个车,一天都坐那个车,开到景点给游客一些时间去参观拍照。如果坚持要下车徒步,最好要通知导游,如果要重新坐车,得请求调度,我不知道除了诺日朗中心站还有哪个地方有调度,但如果途中碰到有空位的车还是可以上的。

环保车的路线是早晨日则沟,下午则查洼沟,最后是日则沟,所以徒步的可以选择相反的路线避开人群。冬季下午两三点就开始清沟了,我在五花海的时候就不停的被一个司机师傅喊要走了,跟他说我步行出去都不行。

TIPS

穿厚点啊,棉服帽子围巾手套都得上。太阳光很刺眼,强烈建议带墨镜!

(更多…)

冬游九寨沟.小玩自拍

星期一, 1月 17th, 2011

一般来说,我一个人旅行,看到令人激动的美景,特别想旁边有一位同伴一起感叹一下。但在九寨沟没这个欲望,只想一个人静静的享受沿途的风景,耳机里依旧是KOKIA的天籁之音。

因为徒步选择的是环保车相反的行程,所以所到之处了无人烟,突发兴致的玩起了自拍。自拍就是充分利用10s自动快门的功能,以及身边环境中适当高度的平面,然后自己凹造型了。自拍是项很累且需要耐心的活儿,要不停的调整位置,来回跑动,几张下来我就气喘吁吁了,但跑起来的感觉真愉快阿。

手套是第一天早晨去沟里的路上买的。尽管一碗酸辣面条吃得浑身暖暖的,可是也挡不住山里的寒气,一个卖手套帽子的阿姨走过来问我要不要买手套,本来我是不不会理会路上卖东西的人的,可时下手冻得根本无法抽出大衣口袋,便买了双手套。阿姨还劝我买顶帽子,我死抱着“白天是有10度的大太阳天”的心理没买,结果第二天早晨去买车票的路上,耳朵吹得快掉了。总之冬天就是一切户外装备都上场就对了。这双手套后来被我扔掉了,因为弄丢了我的粉晶手链。

(更多…)

冬游九寨沟.DAY2再续

星期日, 1月 16th, 2011

中午回到诺日朗中心站,在那里可以请求调度车。坐车到了日则沟的箭竹海。昨天从五花海走到了镜海完成了下半段,今天下午就打算从箭竹海走到五花海完成上半段,距离大概是四公里吧。

箭竹海——箭竹海瀑布——熊猫海——孔雀河道——五花海

箭竹海,湖畔箭竹葱茏,杉木挺立,湖水波光粼粼。昨天完全令人毫无印象的海子,今天在午后的阳光下也展现出纯净的色彩。

(更多…)

冬游九寨沟.DAY2续

星期六, 1月 15th, 2011

老虎海以及后面有一片芦苇的不知名海子:

(更多…)

冬游九寨沟.DAY2

星期六, 1月 15th, 2011

经过第一天跟车对路线和景点的熟悉后,规划了第二天的徒步路线。算下来我这天应该走了总共十二三公里,而全程只吃了一根玉米肠两个迷你牛角和几口水,对这一纪录我自己相当得意。而且我选的是跟环保车完全相反的路线,所以一路上几乎都只有我一个人独霸美景,最多的时候不超过五个人,很爽。唯一不好的是下午差不多两点开始,经过身边的车都会停下来要带我,有的说前面的路比较险,有的说说现在已经没有车再上来了。我一律很礼貌的回应,谢谢,我自己走出去。这当然不可能,我既不可能真的自己走出去(这TMD就太远了),也不可能没有车来接(他们要清沟,是不可能让游客住在九寨沟的),所以顶住压力,按自己的计划走吧,呵呵。

花了整个上午的时间,走完了从盆景滩开始的树正沟,全长8.5公里,包括:
盆景滩——芦苇海——双龙海——火花海——卧龙海——树正瀑布——老虎海——犀牛海——诺日朗瀑布——诺日朗中心站

芦苇海,其形成主要是泥石流及坡洪淤积物质不断淤塞谷底,使之变浅,导致芦苇蔓生而成。海里芦苇丛生是九寨沟鸟的天堂,是鸟类觅食、繁衍、栖息的天然场所,海子中央有一条碧蓝的河道在芦苇丛中蜿蜒,状如玉带,随春夏秋冬及花落花开时令变化,芦苇青翠至褐黄,芦花曳荡。(这介绍词,啧啧)

(更多…)

冬游九寨沟.DAY1再续

星期五, 1月 14th, 2011

继续则查洼沟的五彩池,是长海末端一个大夹缝,钙和镁离子含量比长海高,环境深邃密闭,主色调呈鲜艳的碧蓝色,加上池底大量黄绿色藻类和灰白色钙华的映衬,更加变幻多姿,绚烂夺目。

(更多…)

冬游九寨沟.DAY1续

星期五, 1月 14th, 2011

五花海到镜海这一段我是自己走的,大概三公里的路程。

珍珠滩珍珠滩瀑布:如果没记错的话,西游记片尾曲里唐僧四人走过的瀑布就是在这里拍的

(更多…)

冬游九寨沟.DAY1

星期四, 1月 13th, 2011

九寨沟,我只能用很质朴的一句话形容:景色很美丽。

第一天下来,我就拍了三百张照片。三百对于我是什么概念呢?虽然我经常在这里贴照片,但其实我不是个照片达人,即使去旅游一天能拍下二三十已经是了不得了。所以我的卡用了一年多,去了不少地方,包括在北欧的两个月,还没有用完。来成都之前我算了下空间,还可以拍五百张左右,想着怎么乱拍都够了嘛。结果九寨第一天就耗了三百,这叫我后面怎么办呢?于是那天晚上窝在被窝里干了两件事:忍痛删了一百张照片,然后用手机到京东上看SD卡的价格,回成都当天就去买了一张。

即便如此,第一天跟车下来的感受也不过尔尔,觉得景色是不错,但也没有怎么惊艳,觉得玩一天就够了。等到第二天自己徒步,可以细细观察体会的时候,一路上都按捺不住发自内心的愉悦,很想大声喊这儿真TMD的漂亮阿!我是一个不喜欢看青山绿水的人,看我对杭州以及周边的江南城镇没兴趣就知道了,而且我是在景致最少的冬天去的,依然能感受到九寨的美丽,可见在旺季里,这儿就真的如童话世界般了。

环保车的路线是先跑完一条沟到终点,然后倒过来游览景点,最后回到三沟交汇的诺日朗中心站,再去另一条沟。我们的第一站是诺日朗中心站附近的诺日朗瀑布,有瀑布的地方便有大块的积雪和冰柱,也算是区别于其他季节的一大景致。虽然已经不算是清晨,但太阳还没有完全出来,靠近水觉得特别冷:

(更多…)

冬游九寨沟. on the way

星期三, 1月 12th, 2011

起早去茶店子客运站坐8点开往九寨沟的长途汽车。

茶店子开出的长途车有两条路,一条路直接开到九寨沟县,然后和人拼个车到九寨沟口住下,另一条路经过九寨沟口然后到九寨沟县,可以在沟口下车。行哪条路线要看当时的路况,比如是否在修路之类。按照买票时的告示,应该是第一条路线,结果实际上走的第二条线,没做好功课(其实主要是那一片出乎我意料的荒凉,我以为至少在景区附近会很热闹的),路过九寨沟口的时候没有下车,白白又行了40公里到县里,然后又麻烦一番找车回去沟里。

从成都到九寨沟要坐9~10个小时的车,具体时间也是看天气和路况,我去那几天天气都很好,基本上8个小时就到了。而同样是因为山路险峻的关系,只能白天行车,所以无论如何也要浪费两天时间在来回路上。说浪费其实不然,我还挺喜欢一路上的景色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便在这条山路上有所体现。陡峭的山崖,湍急的河流,杂乱的碎石,以及地震区的依然残乱的遗迹,和贴着各种建设标语的工地。除了去的路上断断续续的睡了几次外,回来时一路都望着窗外,或觉得美丽,或觉得壮阔,或觉得震撼,或觉得沉重,一点儿也不乏味。

路上停三次车给乘客上厕所和吃饭。厕所便是山里那种茅坑,不过天气很冷,啥味道也没有了。中午那顿饭可冻死了,风穿堂而过,我哆嗦着迅速吃完就躲到车上去了。车窗上结了很厚的霜,坐里面看不到外面,用手是擦不掉的,必须得车开了两三个小时后才化掉。

美女邓叮嘱我,差不多下午的时候让我睡一下,因为车会行过一面是悬崖一面是峭壁的盘山路,怕我心脏不好被吓着。我觉得还好,可能是学了车后大概知道有些地方是看起来通过困难实际上是没问题的吧。车一面颠簸着一面左拐右绕,我想到刚上车的时候售票员给大家发呕吐用的塑料带,我没拿,但很是感慨,因为我小时候坐车必晕,任何车我都晕,越高级越容易晕,一上车就严阵以待,晕车药塑料袋都是必备的,坐车半小时应该是我的极限;是从什么时候起呢,渐渐的到现在,坐上近十个小时,这样不平的盘山路,我也跟没事一样。

贴一点路上上厕所的时候拍的,没办法好好拍,因为太冷了。但就那么几分钟仰头看一下蓝天,以及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便明白好多人对西藏的向往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