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the ‘正儿八经的’ Category

1 night in my house

星期四, 7月 18th, 2013

那个三更半夜的电话的事还没想清楚呢,昨天中午伍打电话来,问我黄石市离我这里近不近。我说简直就在附近呢,懂不?如果是机场的话和我这里相当于武汉市的两端,但去黄石的高速路就在我旁边;他说晚上到武汉第二天去黄石;我本能的就挺高兴的说那鸟公司附近有个七天;他说你们社区附近没有酒店吗?我说我们都是住家的谁住酒店啊;他说那你家怎么住啊?我吃了一惊,想上次在云南让他用我房里卫生间洗个澡他还怕不方便呢,现在肯住我家拉。我说住我家也行,睡沙发呗;他说那到时候再说吧;我问你过来吗?他说恩会来看你。

接电话的时候手上正在做几个新菜,刚吃完了意式沙拉,准备炒孜然小土豆的,下午还有菌菇汁熬面包。于是发短信说菜就留到你来当小白鼠吧,又问他几点飞机,他说晚上八点,我想靠这不到我这里十一二点了,只好讪讪的去炒我的小土豆了。

一度坐立不安的想,他到底会不会来住我家呢?我可不好意思发个短信让他确定,我想还是做点准备吧,于是去楼下超市买了双男士拖鞋,然后又拿了一盒冰激凌——既然菜吃不了,刚学的一款冷饮特调我还是可以做的,大姨妈期间吃不了冰冷刚好抓个小白鼠……

刚回屋就下起了诡异的大雨兼刮着妖风,阳台分分钟就积水了。雨停之后,一片狼藉,刚好趁机做下清洁。完了后就无力倒在沙发上睡觉,这个姨妈期的疲倦感真的非常非常重。半睡半醒间听到短信音,他说飞机晚点了,问晚上出不出去吃东西。我看了下时间,7点多,天已经黑了但没有完全黑,门半开着,我躺在沙发上安静的吹着风,啥都不想想,也不想吃东西。

最后他飞机是近10点起飞的,我一算到我这里都快凌晨1点了。每次他来武汉找我都特别曲折,时间都很不好,连我都想放弃了。但这就是他的好,答应过的事,从来都会办到,连试探性的问下“要不下次吧”这种话都没有,毫不犹豫的管多晚也会打个车奔大半个武汉来找我,然后我们多半也就去鲁磨路吃个烧烤,他就送我回去然后他自己再打车回去。

于是我们凌晨1点多来到了鲁磨路路边烧烤摊。他叫了一锅油闷大虾,然后各种烤串。我原本已经很困乏,还小晕了个车,结果一触碰到肉串立即精神满血百分百,可我不吃虾,第一我不会吃第二我也不喜欢剥壳。我说你给我剥壳吧,我不是只对他这么说,我跟关系比较好的女的一起比如阿珍,我也蛊惑着她给我剥虾的。然后他大部分时间就开始剥虾,大部分又都是我吃的,他说你这级别可高了,我还从来没有给哪个女的剥过呢;我说那也就是说你给很多个男的剥过?他横了我一眼。吃到后来,他带着塑料手套的双手在厚厚的油里摸虾,烫得嗷嗷叫;我说你等冷会儿再吃呗;他说这要趁热吃——我对盛夏天里说这菜要赶快趁热吃的人表示不理解。

对面桌是几个外国人拼桌,本来是四个黑人一桌,两个白人一桌,大概因为同在异乡为异客,他们后来就相识在一起去了。左手边是非常非常大的一圈桌子的年轻男女在边吃烧烤边玩真心话大冒险,起先我们以为是毕业的学生,后来看到店服推测是某小店的全体店员。这帮年轻人非常的吵,我的脑子都快炸了。至于我和伍在聊什么,同每次一样,不记得聊什么,因为聊得都非常无聊,哈。

我问你定了酒店吗?他说还没,你那条路上就有两个酒店;我说你就住我家吧,我拖鞋都买了;他说也可以;我说那还得买条毛巾,我刚想起来。于是结账后我们去买了条毛巾,然后打车回家。司机师傅不太认路,走错了,都快开到真的乡下去了!幸亏我sense好,发现有点不对劲,虽然这时已经偏离正路三四公里,我还是得意的说,我有进步吧,知道这不是回家的路。

本来刚吃完烧烤还有点精神,结果被这司机饶几圈我们全都精疲力竭了。歪歪扭扭的回到家里就三点了,我们先挪茶几把沙发床放下来。我执意要睡沙发,倒不是因为我是主他是客,因为我挺想试一下自己沙发床的,平时没这机会。沙发弄好,让他先去洗,上床睡,我再去洗。我的强迫症就表现在虽然已经神志不清,还是磨磨唧唧的洗澡洗头洗内衣裤吹头发,出出进进又要小心翼翼怕吵他,模糊中看他一动不动的,但也不知道睡着没。吹风机声音大,不敢多吹。趟下后半天觉得实在不舒服,又起来跑去厕所吹头发。趟下后觉得热,想把空调温度调低,跑去床边看他裸着上半身还吹着空调风,怕调低了他感冒,只把吹风口固定朝上,温度保持在26度,又跑回去躺着。

折腾半晌,5点了,天都半亮了。最后我发现实际我整夜都没真正睡着。而那位先生,8点多翻了下身,突然坐起来,很清醒的说,我睡醒了= =!我没精打采的跟他搭话,我说你昨晚打呼噜了,你不是号称从来不打呼噜的吗?他很惊讶,喃喃自语说怎么会打呼噜呢;我说但我很欣慰,至少表示客人睡得好。我说昨晚觉得很热,但是不敢调低温度怕你感冒;他很不好意思的说他就是沾床就着,什么噪音都吵不醒他,应该睡前先跟我沟通这些问题的,然后说,你怎么不打到19度?我差点喊出来:什么?19度?!你知道我平时开多少度睡觉吗?28度!!

然后他把我踢到床上他去沙发。不比不知道床上还是舒服啊,可是我还是睡不着,而那位竟然又睡着一个小时,还说做了个梦= = 我干脆爬起来刷牙,出来时他躺在沙发床上说,这道光真漂亮。我顺势抬头望向天花板,一束阳光从窗帘一条缝中射进来,映射在天花板上形成一道光影,他拿手机照了下来。我从来没有注意过,因为我从来没有拉上另一半窗帘,因为昨晚太晚睡觉怕太早被阳光打扰我才拉上了另一半窗帘,却得到了意料之外的风景,忽然有些感动。

起来给他煮了饺子,热了牛奶,我自己因为没睡好,什么都吃不进。他琢磨着我的坏椅子,看能不能修好,说要不送我一把椅子,感谢我晚上收留他,然后拿出手机查我家附近的家具市场。我一直看着他忙来忙去的,默不作声,我要答应了他肯定会送我的,所以我没做声,但心里很高兴。他把老家带来的芽菜给我了,说答应我几次了这次给我带来。所以我说吧,他答应我的事就一定会办到。

身体不舒服,催他早走了。我们每次告别都特简单,直接拜拜,我门都不出不送的。关门前,我说,下次要是能多停留两天就好了,能出去玩玩,他点点头。

关上门,惘然若失。洗被子床单,一切都要洗掉。

下午给自己做了顿正经的饭菜。边切菜边想,竟然没想到给他做一个盒饭,带到车上吃,他几乎每顿都在外面吃地沟油呢,不知道他家人会不会在意呢?家里一次性饭盒这么多,为什么没想到给他做个盒饭呢?之前每次出差坐动车时间过中午的话,我妈都会给我炒个饭带在路上啊……

这么想着,于是就哭了。也不知道在哭什么。

再读《围城》

星期四, 5月 16th, 2013

《围城》,也是阿水推荐的,下了一本到手机里,看得津津有味。可是手机版缺了一整章,后来读书才发现漏掉不少重要情节,真是坑爹阿。反正无奈只好买了本书回来。但除却这个原因,《围城》本身就是本值得买书回来反复回味的一本好书。我买回来后,一直想着重读一遍,结果过了一个秋天一个冬天外加一个春天,终于在这次感冒之下,养成了每晚12点不到就上床翻几页书再睡觉的习惯,才得以看完。可见我就是书非借不能读也,非要有个外在强迫性力量才行,从这点上来说感冒也算积了个功德了。

早前有一次有个姑娘在微薄上圈我让推荐书读,我立即就说《围城》,结果她哭丧的回复,明明知道我恐婚,你还推荐《围城》;我当下就想这神马跟神马啊?莫名其妙!后来想想,大概是市面上类似心灵鸡汤精辟话语之类的一提到围城就会拿出“婚姻如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的名言来唬人吧。如果是这样那真是可惜了,如果不是早有耳闻这句“名言”,我只看书可能压根儿不会注意到它,因为比这有理且有趣的句子多了去了。况且这句话也不是围城里创的名言,本来就是引的英国和法国的古话。书最后两章虽然也集中写了婚后许多磨人的琐屑争吵,但前面还有一大堆很有意思的其他情节和人物呢,反而让我觉得婚姻问题不是本书看点了。

读《围城》的过程中,我常常会有种错觉:这真的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事么?这真的不是当下的作家写的当下的人物吗?然后停下来顿一下,确认真的是大几十年前的书,再回去继续看。实在很奇妙,这书基本不用考虑什么时代背景,里面描写的各色人物,我都可以在我遇过的同学同事亲戚朋友中找到类似的,或者几个人的综合体;里面的人际关系职场斗争放在当今也是一样需要考量的方面;家庭冲突妯娌不合哪个不是现在芸芸家庭众生相啊?老夫少妻,既在外有面子也在内担心老婆出墙而严加看管;什么样的家庭养出什么样的熊孩子;就说近期看到的,孙柔嘉和方鸿渐结婚后执意要在外自己住而不住去方家大家庭,可不就是现在大家都有共识的结婚后不要和长辈住一起么?而方老爷子弄出两间小房给儿子媳妇后准备去表功,孙老太太就教育女儿道:“笑话!他早该给你房子住了。为什么鸿渐的弟媳好好的有房子住?你嫁到方家去方家就应该给你房子。方家没有房子,害你们新婚夫妇拆散,他们对你不住,现在算找到两间房,有什么大不了得!我常说结婚不能太冒昧的,譬如这个人家里有没有住宅,就应该打听打听。”噗……这不又是时下最流行的没房没爱情没媳妇的话题么!

方鸿渐恋上唐晓芙那一段是我很爱看的。从有好感,到热烈爱上,到失恋落魄,比起故事情节本身,我更喜欢这过程中的心理描写,那种很想表达热烈的倾慕又怕使对方退却或者使自己丢丑的微妙心情,各种比喻直白生动传神,看了简直如见到知己一般。写到这里突然觉得自己像个喜欢拆析句子的中学语文老师似的= =但要知道,恋上一个人,那般忽上忽下的心情即使跟闺蜜,也难以说清,因为有时会怕是自己蠢和不正常,有时觉得说太细了挺肉麻的,而且整天有点儿小事就絮絮叨叨的也惹人嫌的。所以在书中竟然看到每一字每一句的都戳中自己的心,总有种想去拥抱作者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往对方衫上擦的冲动。摘抄一段如下:

那天晚上方鸿渐就把信稿子录出来,附在一封短信里,寄给唐小姐。他恨不能用英文写信,因为文言信的语气太生分,白话信的语气容易变成讨人厌的亲热;只有英文信容许他坦白地写“我的亲爱的唐小姐”、“你的极虔诚的方鸿渐”。这些西文书函的平常称呼在中文里就剌眼肉麻。他深知自己写的英文富有英国人言论自由和美国人宣言独立的精神,不受文法拘束的,不然真想仗外国文来跟唐小姐亲爱,正像政治犯躲在外国租界里活动。以后这一个多月里他见了唐小姐七八次,写给她十几封信,唐小姐也回了五六封信。他第一次到唐小姐的信,临睡时把信看一遍,搁在枕边,中夜一醒,就开电灯看信,看完关灯躺好,想想信里的话,忍不住又开灯再看一遍。以后他写的信渐渐变成一天天的随感杂记,随身带到银行里,碰见一桩趣事,想起一句话,他就拿笔在纸上跟唐小姐切切私语,有时无话可说,他还要写,例如:“今天到行起了许多信稿子,到这时候才透口气伸个懒腰,a-a-a-ah!听得见我打呵欠的声音么?茶房来请午饭了,再谈。你也许在吃饭,祝你‘午饭多吃口,活到九千九百九十九’;”又如:“这封信要寄给你了,还想写几句话。可是你看纸上全写满了,只留这一小方,刚挤得进我心里那一句话,它还怕羞不敢见你的面呢。哎哟,纸——”写信的时候总觉得这是慰情聊胜于无,比不上见面,到见了面,许多话倒讲不出来,想还不如写信。见面有瘾的;最初,约着见一面就能使见面的前后几天都沾着光,变成好日子。渐渐地恨不能天天见面了;到后来,恨不能刻刻见面了。写好信发出,他总担心这信像支火箭,到落地时,火已熄了,对方收到的只是一段枯炭。

不知道别人如何,看完这段我会想到时下很火的电影,赵薇拍的《致青春》,很多人都去电影院里走一遭来回顾一下自己的青春,我才不去看这破片呢,这一段文字里就扎扎实实的透着劳资滴青春!!!

五人行从上海到三闾大学的那一段也是我爱看的,这段主要就是看得轻松好笑了,碰上各类倒霉事情,两位极品同伴的表现,路上遇到的各色人等,等等。最后辛楣很有感慨的说:像咱们这种旅行,最试验得出一个人的品性。旅行是最劳顿,最麻烦,叫人本相毕现的时候。经过长期苦旅行而彼此不讨厌的人,才可以结交作朋友——且慢,你听我说——结婚以后的蜜月旅行是次序颠倒的,应该先同旅行一个月,一个月舟车仆仆以后,双方还没有彼此看破,彼此厌恶,还没有吵嘴翻脸,还要维持原来的婚约,这种夫妇保证不会离婚。这也是我和阿水常讨论的,以后找男人,一定要一起出去长途旅行一次,试探彼此的性格生活习惯是否适合,再谈下一步。

但方鸿渐和孙柔嘉经过了艰苦的长途旅行,结为夫妻后,在书的结尾却也面临着婚姻崩溃的境地。但我觉得这并不是旅行的问题,而是这两人根本没有爱情基础。虽然说让方和唐结婚了最后也不一定就有happy ending,但方和孙是确确实实没有浓烈的爱的成分在里面,也就是觉得在周围都是不靠谱的人的情况下,对方还算是正常人,各方面条件也相当,也到了该结婚的时候,就结了。这又和时下千千万万对相亲结婚或者不是相亲就是时间到了差不多了结了的夫妻,不是一回事么?其实方和孙的婚后生活,说问题也没有什么你劈腿我出墙你大病我抛弃之类的大问题,全部都是些婆婆妈妈鸡毛蒜皮的家事,但往往这些才是生活的绝大部分,是最磨人的部分,把本来就没什么大感情的磨得反倒生出了恨意和后悔。至于两人最后结果如果,虽然书中是没做交代,但放到现实中,也就是想忍也可以忍下去继续搭伙过日子,凭着冲动离了也没啥可惜的,全凭自己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而已。

密码保护:常规test

星期一, 5月 13th, 2013

此内容受密码保护。如需查阅,请在下列字段中输入您的密码。

祈福平安

星期六, 4月 20th, 2013

好像就是最近一个星期,迸发了许多不好的事,爆炸啊投毒啊地震啊。

中午起来,在微薄上看到雅安地震的消息,就给成都的几个朋友发短信问平安。小伍回得最快,说没事安全;然后美女邓说正在加班,没啥危险就是晃得头晕。其他人没回复,不管了反正最重要的两个人都平安。后来又和一个前同事来回了几条短信才发现这个号已经不是他了是个陌生人,糗死我了,不光因为我自称是前美女同事,还因为我报上了自己的大名(初衷是如果我报上小名人家还不记得我那不是更糗?),但他最后说:没什么,还要谢谢你发来这么温暖的问候,我也是刚换号,还没人记得我,托了这号前主人的福。顿时就一股暖流流过……嗯祝平安。

其实住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里还是挺幸福的,不管是发大水啊还是地震啊,遭殃的都是农村山洼洼,本来就穷和条件不好,还加个多灾多难。四川是我极为喜欢的地方,我还记得我从九寨到成都的九小时大巴上简直可以目不转睛一直望着窗外,也说不上是多么绮丽的风景,就觉得山路十八弯全部都是险山峻岭,叹为观止,中间任何一个不知名的村镇都有值得看的地方。我想老天给了四川这么优越雄伟的自然风光,必然也使得它要承受更大的险难吧。

祈福平安,四川雅安。

骂亦有道

星期一, 4月 8th, 2013

不行,这个实在不吐不快。

骂人,不管别人怎么样,我自己有一个准则是,骂你就是骂你,不要牵涉到你家人。第一,伤及无辜不怎么道德;第二,你有问题,你的家人其实是受害者,怎么也是应该抱着同情的心态。在这一点上我就算再火大,也很注意的。

而今次,我虽然带到了此人的家人,但我真的没有问候他们啊!这都什么理解能力,实在是令我捉急,也让我很忧伤。我想起几年前也在这里跟我同学大吵了一次,我很生气,骂了句操你妈的,结果对方义正言辞的说,你怎么骂我都无所谓,但决不允许用这么难听的话骂她妈,责令我立即道歉。我能说啥呢?苦逼的一笑呗~.~

望乌烟散去

星期一, 4月 8th, 2013

好好的闲聊个港剧,被个人搞得乌烟瘴气,今日估着是最后一个回合(我真希望是),干脆熬个夜做个终结吧。

某水说,搞得跟初中生吵架似的;我说,没办法,我中学时太乖太高尚了,得到这把年纪来叛逆和低俗。我们总是被人劝,“算了,不要和这种人一般见识”“算了,不要跟这种人生气了”“算了,退一步吧”“算了,忍忍吧”。算了算了,为什么每次总要算了?为什么好人就该受气憋着?憋气,对身体不好。阅历渐长发现这世界不是每次你退一步对方也知趣的,对君子就用君子态度,对付市井就要用市井方法,对付碧池就要用碧池的手段。去年,此人演的一出闹剧,把我肺都要气炸了;今年,你说一句我就反一句,绝不退让,让你随意来JUDGE我的生活,还得了?

有些人总喜欢自以为是,不知道哪儿来的满满的优越感(大概是有两钱生活无忧,但又不是自己赚的),喜欢占据道德最高点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还一副为人关心为人好的嘴脸。其实这种人最虚伪也最自私。这样的人只不过是浮于表面的嘘寒问暖,付出小小的感情就哭天喊地自己对别人挖心掏肺却得不到好报。这样的人,最好永远不要出现在我的世界里。受不起这样的关心和好意。

密码保护:JOB HUNTING

星期三, 3月 20th, 2013

此内容受密码保护。如需查阅,请在下列字段中输入您的密码。

ibm

星期二, 12月 11th, 2012

墨迹了一个星期总算在某个网站上把简历更新了,又墨迹了一个星期投出了第一份简历,投给IBM的。

其实我每次找工作都投IBM的,可以理解么,国际大公司,谁都想去。但不知道你们投过IBM没,我每次投他们家之前都像要打一场仗似的要做一些心理建设。不管你是在哪个招聘网站看到的消息,最终都会链到他家官网上去。其实很多大公司都设有自己的人力资源库,这点没什么稀奇,我自己也在各公司官网模板下投过不少,但IBM无疑是最令我吐血的。

首先,它的JOB页面是全英文的,每一个职位介绍,都像一篇又臭又长的阅读理解,说得很细,职位介绍一堆,要求一堆,往往初看一遍,还是搞不懂这职位是干嘛的。这才一篇呢,还有那么多篇你从标题看不出端倪又不舍得放弃的职位介绍要点进去看,饶是我现在已经不惧怕英文了,也有种“这是场持久的硬仗”的感觉。

好不容易选出了一两个决定要投的职位,放到JOB篮子里,然后就开始注册账号,不过这个工作也可以一开始就做。我两年前注册的账号给踢了,重新用老邮箱注册又不行,只好拿个新邮箱注册。注册完了又要填个人信息,又是很细致的,明明一开始就给你个空让你把已经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简历上传上去了,但还是要填一遍它家的模板,从个人信息到教育经历到工作经历,而且不好填。说不大清楚,自己去试试就知道了,比如教育经历从博士/第一硕士/第二硕士/第一学士/第二学士每个空都固定好了,我没看清,就按照常理在第一个空填上我的最高学历,第二个空填上我的次高学历,填完了发现第一个空是固定给博士的,又全部修改了重填;比如问一些意向,你最多愿意出差:一周0天/1/2/3/4/5/6/7共八个选项,我还得认真想一下,是3还是4;我说的这些,还是必须要填的选项,他们家我是不填选填的,因为再多点我真要吐血了。

而针对每一个要投的职位,又要把这些信息重新确认一遍,增加了对该项工作特定的要求问题要填,比如这个职位要求有X技能,它就问你的X技能经验,是小于6个月/大于6个月小于1年/大于1年小于2年…大概也有六七个选项。最后完成了这一切,按确定后以为大功告成要松一口气的时候,反馈结果告诉你还有必填的问题没填,而有时候它又不提示你哪些东西没填,我就处在崩溃边缘了,耐着性子一项项检查,这个过程有时候会反复两三遍。

这一切还不包括IBM的系统抽风。有一年也不知道是同时投的人太多了还是怎么的,每次我耐着性子全部填好了,提交都显示异常,简直快疯了,那次还是有个同学推荐的,我就心想内部推荐还得走这么一趟,你就不能直接把我简历WORD转给你领导啊?

所以我认为,凡是在IBM简历系统上投递成功的同学,至少都应该获得该招聘部门的接见才对!

但是我投了这么几年,IBM也没鸟过我。算了,人家不鸟我,我继续鸟人家。在做上份工作时,我终于收到了IBM的电话!忘了那时候我转正没,人家打电话来,一个听起来很NICE的男声,问我有没有兴趣去上海,我想早两年你们干嘛去了?现在问我想不想去上海……但我毕竟是很激动的,很礼貌的讲着电话,最后他说是我校友,会帮我把简历转到武汉分部的同事去,其实那个时候我已决定要继续手上这份低薪但能转岗的工作,但从心底里对他表示感谢,并且对IBM的印象锦上添花了。

再后来,人家又没鸟过我了= =

I’m good.

星期一, 12月 3rd, 2012

(昨晚熬了个夜又失眠到清晨才睡着,白天因为困又导致全身不舒服精神萎靡,为什么照镜子发现脸上气色如此之好?逆了个天料)

四年前Alicia(The Good Wife)以初级实习律师的新人身份进入事务所,到了转正的节骨眼,事务所因为财政原因只能留下一位初级律师。Alicia去找Diane,Diane说Cary比你年轻,没你钱拿得多,人家单身每天都可以超时间工作,会利用关系,你有哪一点能拼过他?尽管Alicia表示自己也可以削减工资和增加工作时间,但这些和Cary一比就显得毫无说服力,最后她不得已利用自己的身份拉来了投资者才保住了自己的位置。

进入第四个年头,Alicia通过努力成了合伙人。事务所又遭遇财政问题考虑裁员,负责人找Alicia谈话,说你说说你有什么优势让公司觉得应该继续留用你?Alicia抿着嘴微笑了一下,只说了一句,I’m good.  嗯,我很行,没时间跟你多说,也不需要绞尽脑汁的列举出一串事例来证明,我就是很行就对了。

(经过了一夜对上份工作的回忆与总结后,本人表示现在和贤妻心态一样,可惜找新工作还是得跟人费口舌证明I’m good…oh I’m not good at it…)

给伍洛夫斯基先生的一封信

星期三, 11月 14th, 2012

今天中午,伍洛夫斯基先生(是的他改名了- -)打电话来,主要关心我找工作的情况,得知我还没开始行动之后,他叹了口气,最后说,趁现在有大把的时间,做点你擅长的事吧。在他认知里,我最擅长的事就是码字,码长篇大论,怎奈最近生活实在平静,于是我想,我码点啥呢?要不干脆就给他写一封信吧。

信的主旨是为了澄清几个误解。随着我们的友谊越来越深入,对彼此的习性也越来越清楚,但是有时候因为心思细密,反而一句玩笑反话一些言不由衷被当做真相不停的传递下去,故借此机会做一些澄清,毕竟隔得远认识得晚,谁都没在谁的曾经里出现过,是吧。

{小名.}

五月份的时候,伍先生来了一趟武汉,那是我们作为同事的身份最后一次见面。晚上我邀他去VOX喝酒听歌,他可能还蛮开心的,让我在他的票上面签个名。要不怎么说黑灯瞎火灯红酒绿的酒吧容易坏事呢?我想在那样的氛围下应该签个小名昵称什么的,结果写了两个字“飞飞”。现在想来,我那时脑子肯定被门夹到了——实际上从小到大,完全没有人用这两个字称呼我,以至于后来有几次伍先生这么叫我,我有一种很陌生的喜感,感觉他在叫别人,又不得不憋住笑。

其实我压根儿就没什么正经的小名,我爸妈和亲戚们基本都是直接连名带姓的喊我,最多去掉姓。后来上网了,倒是有一些固定的网名,小弟弟妹妹叫我M姐姐,MOMO姐,猫JJ,我还蛮喜欢别人叫我MOMO的。我跟阿水之间是另外的,她好像一直称呼我土猫= = 我能写出“飞飞”两个字,八成来自于小时候对自己名字过于男孩化带来的自卑,宁愿叫什么小红小翠的像个女孩名,长大后方才觉得自己名字很酷,叠字这种于我来说反而有些不伦不类的别扭感。

以上是误解澄清,但是你想怎么叫,随便你阿 (*^__^*) 

{猫.}

在昆明的时候,伍先生见我喝咖啡喝得超乎寻常的认真,说以后就叫你咖啡猫好了;回来一次在QQ上啥话没说直接贴了几个猫咪的动态图,造成我卡机半晌;以及昨天在微薄上@了我一张冬天可取暖的巨型猫图。至此为了防止事态越走越歪,我不得不站出来郑重宣布,我真的真的对猫没有那么有兴趣!!

我能跟猫扯上关系,全拜阿水所赐——就是当我是moflying她是阿水当我是土猫她是笨猫当我是猫非宁她是猫闻花的这位姐姐。我本来用moflying的名号行走江湖好好的,她非要固执的将猫非宁安在我头上,说一看到我名字就想到这三个字;有时她会自顾自絮叨着猫的种类习性,讲她老家的猫如何友善,讲今天又被中山的猫不屌了。久而久之,耳濡目染,我多多少少有点——不能说爱屋及乌,因为我确实对猫没有爱——但比如路上看到谁家的猫会多瞄两眼,看到猫的一些趣闻图片会想到她告诉她,给她寄猫的明信片,或者看到流浪猫狗义卖就去替她做点善事之类的。

在双廊最后坐了回马车,下来的时候我伸出三根指头小心翼翼的摸了下马毛,伍先生问我是不是怕它会咬我。其实对于猫狗这种宠物,也差不多的,说怕也不准确,但我是忌惮和它们亲密接触的,不懂它们,怕不小心反而让它们觉得我有敌意而弄伤我。所以即使再可爱的动物,也只敢远观之而不敢近玩焉。这是跟家庭环境有关的,我们家就从来不养小动物植物,所以我就没这个爱好,我妹跟我也差不多,但我姐家动物可就多了,所以她很爱猫啊狗的。

顺便说起植物,别看我现在什么鸡毛菜草莓木瓜种的热火朝天的,实际上我对植物也超没爱心和耐心,现在差不多近我极限了……

以上是误解澄清,但是以后看到可爱的猫猫图,还是要@我哦 (>^ω^<)喵

{星巴克.}

在昆明路边的一家便利店里,我看到了17块多瓶装星巴克,这个价格是非常低的。我跟伍先生说我喜欢这个瓶子,我想集齐三种口味,家里已经有摩卡的了,但是我又不想揣两个玻璃瓶子上路,于是作罢。然后临近光棍节一天,伍先生又是私信又是QQ的,跟我说京东星巴克咖啡12瓶特惠199块钱,快去抢吧!

[擦汗]也许有一天,如果有缘,遇到了特价的香草和原味星巴克,我会毫不犹豫的各买一瓶回来,但我真的不会,因为特价而买一箱回来屯着啊我没必要我喝不起也没地方放啊!!!作为一名伪文艺女青年,也曾无数次梦想过,沐浴着午后温热的阳光,在星巴克要上一杯摩卡或者卡布奇诺,慵懒的窝在沙发里窝上整个白天,用红色的上网本(嗯做梦的那会儿流行上网本不像现在都是平板了)上网,还得来一场浪漫的邂逅,可是梦醒了,说到底我其实只是个家里蹲喝速溶的货,虽然已经脱离了超市品牌,但速溶毕竟就是速溶啊……

以上是误解澄清,但是以后见面,请依然请我去星巴克哦 o(≧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