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美_签研判分析系统

4月 9th, 2016

因为我的工作关系,负责的产品里就有数据分析研判类系统,所以在研究美签的过程中很容易就在这个方面有所感悟,觉得有点意思,所以这里总结性的写一下,当然写的是业务方面不是技术方面。至于人家的系统是不是叫这个名字——肯定不是啊,这是我乱取的。题目说是“戏说”,因为下面我写的东西纯属我个人推断,并没有官方资料支撑,而且永远也不会有官方资料发布说“是的我们就是看重XX这些方面,而在另一方面你如果填YY就很危险哦!”,人家傻啊!给你个填表指南然后让你填虚假材料绕过审核跑去打黑工?!但我敢肯定美签后台绝对有这样一个强大的数据库和数据分析平台,以下说的数据分析模型也是真实存在的,我的依据是DS106表和各种案例。

DS160表是申请无论什么美签的人,无论你是刚出生的婴儿还是年逾八旬的老人,都必须要填的一张表格。表格涵盖了你的个人信息、家庭信息,旅行信息,教育信息,工作信息。这张表格非常重要,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签证官对是否发你签证,80%取决于这张表。我们可能在网上搜案例有人说面签时就问了我两个问题就过了;另一些说问了我好久好多问题问得很详细最后还拒了;又有另一些人说站在窗口前,VO在键盘上噼里啪啦打了一堆字,啥问题没问就让我过了——所以得出结论,美签很随意,要凭运气。BULLSHIT!问你多少问题,问什么问题,都是由你的160表决定的。你填得很详细,各种数据显示条件都很好,自然没什么大问题;你填的马马虎虎,前后矛盾,或者有些需要进一步确认,自然问题多。所以说强烈不建议找旅行社代理去填这个表格,他们一般会给你一张中文表格让你填,然后他们帮忙翻译成英文填到160表格上。而由于他们可能出现填写错误,更或者由于对你工作或者特殊经历理解有误差,而在填表时填的不准确,面签时回答问题与表格不一致,被拒风险很高,而且拒了以后再次签证,你还得解释上一次为什么那么填,后果很麻烦。这绝不是个案,这很常见的情况,对旅行社来说,你被拒只不过是他们千百件CASE中偶尔被拒的一个,对你来说就是ALL!

当我们把DS160表提交后,美签后台研判分析平台会给出一个打分——我说的打分不是真的像老师判卷一样,这张表90分,所以你过了,这张表59分不及格所以你不过。我觉得应该类似一种报警系统,用不同的颜色标示出不同等级的问题。美签后台的数据库应该已经定义好一套全面的分析模型。比如说如果一个人的直系亲属因为政治避难留在美国,那这个人一入系统肯定显示红色警报,估计问两个问题就拒了;比如说如果户口填的是福建这种容易偷渡滞留的地区,那么就出现橙色警报,需要围绕这个问题多做调查;比如一个人护照是白本,可能就是个黄色警报,要参考其他条件;当然更多的应该是组合条件的模型,比如一个人是未婚+25岁以下+女+工作一般+男朋友是个美国人,这种组合条件被认为黑在那里的可能性很高。美签证官对我们首先的预判就是你会黑在那里,通过160表对你进行了80%的判断后,再通过面签来决定给不给你签证;我们去面签的目的,就是要对于不利于自己的条件,通过合理合乎逻辑的解释,打消VO的疑虑。

首先说几个美签大误区吧。

第一,就是我以前一直认为的,作为一个大龄单身未婚女青年签证很难。其实吧,未婚也好,离异也好,已婚无孩也好,无业也好,把这几个条件组合起来也好,顶多就是在它系统里算个低危提示,这些都是很正常的状态,就好像我们每个人身体都有点小毛病,但不会因此别人就认为我们不健康吧?美签是不会单独因为这些条件而拒你的。

第二,很多人觉得如果我填在美国有认识的人,会对签证有帮助。嗯,我不知道这些人是不是受了留学签证的影响。如果办留学签证,在美国有人是对获签有好处的,因为你要在美国呆几年,人家最关心的问题是你有没有钱在那里完成学业,你不会因为没钱而去打黑工或者干什么犯法的事。所以我们知道,只有美国学校给你全奖的时候你才比较好签,如果给你半奖是很不好搞的局面;如果你在美国有人可以给你提供财产担保,是很有利的一个条件。但是,如果你只是想去旅游几天的话,说在美国认识人是对你不怎么有利的条件,因为他可以帮你黑在那里。有些人以为这是件好事,所以只要打听个七大姑八大姨或者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在美国,就连忙填上去,结果签证官问起来,你根本不熟悉他们的情况,你填的是你要去美西旅游,结果你那亲戚住在美东,你说亲戚会陪同你旅游?更可怕的是万一那个人是通过不正当手段比如说政治避难获得居住权的,那你不仅会立即被拒,而且基本一辈子不可能获得美签了。所以除非是直系亲属在美国,你必须要填,要不然被查出来后果很严重,其他各种杂七杂八的关系就不要填了,咱只是去旅旅游,别搞得那么复杂。

第三,去美国生孩子是正常的事,不是什么一说就被拒的事。现在美国签证给10年,在10年里可以发生很多事,包括生孩子。关键是如果你真的要去美国生孩子,你要明确告诉VO这个目的,并且提供详细的行程计划和足够的资金证明。如果你隐瞒了这个目的获得了签证,去美国生孩子,会被查出来然后遣返的,以后要获得签证就别想了。

好,那么美签(我就只说B1/B2类)看重的是什么呢?

第一,有良好的出境记录。如果你是去旅游,那么美国人很看重你有这个旅游的习惯。DS160表上会让你填近五年去过的国家,也就是说,要看你近五年内的出国意愿,如果只是在早期有出国意愿近年来没有,也是没那么好的。如果你近五年每年都保持着出境记录,就说明你的确是喜欢旅游的人,所以申请美国旅行签证合情合理。这就是为什么说白本比较困难的原因,因为一般来说美国不是一个完全没出过国的人会选择的第一个目的地,很可能都会被VO问道:为什么第一次出国就选择美国?而如果你还填的自由行,面签时发现你英语也不好,那就很危险了(注意,我说的是劣势,如果你有合理的解释,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和这一项相关的就是,如果你教育背景中显示你曾经在海外留学,或者工作背景中显示你有长期发达国家工作的经历,那么也是相当有利的条件,因为你学习和工作有大把机会你都没有选择留在当地,说明回国束缚力很强了。

第二,良好的教育,稳定的工作,能支付旅程的薪资水平。教育背景是大学本科最好了,硕博又麻烦了,但是如果是初中啊中专就是不利条件了。美签同样也很看重稳定的工作状态,DS160表中要填写近五年的工作情况,如果变动太频繁会被认为不稳定,当然 是不好的(在这里我真不是教你诈啊……但是对于五年内如果变动太频繁的情况,真的可以适当合并一下,即使美签电话调查也没听说过调查以前单位的,只会调查现在单位- -)。工作单位的性质,当然是国企啦银行啦有名企业这之类的好啦,加强了回国束缚力嘛,当然行业是否敏感也有影响,这里先不谈。薪资的话,据说如果填月薪6K以上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不是随便填啊,要和你开的在职证明一致啊!最好还和银行流水一致啊!),如果就是3,4K的话,还是有点悬的,要准备一下,比如说有奖金部分是现金形式发放,或者有房产租金等其他收入等。

第三,北京上海户口。美国人也知道啦,你持有北京上海户口,这个难度不亚于有美国绿卡啦,一般很容易过的。相对的,肯定就有户口敏感区了,比如福建啦,浙江下面的地市啦,东北啦,都是有大量人过去黑在那里的敏感地区,这些地方户口的同志们就要展示更加强大的回国束缚力证明了。

另外,美签系统应该还有个功能,就是保留DS160表历史修改痕迹。我们在填表过程每一页都会有SAVE键,每一次SAVE后你再修改系统都会留下痕迹,然后跟新的内容进行比较,至于系统会不会根据这个修改发出警报,或者VO会不会有所怀疑,那真的不确定了。但我仍然提醒各位,某些字段(是的,肯定只有部分关键字段,不可能每个字段修改了都会被警示)慎重填写,比如说月薪情况,如果你第一次填的3K,过了一天你改为7K,但同时工作单位和岗位描述又没有变化,这会不会被判为有问题,那就要看运气了。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如果第一次被拒,第二次面签填表做了这样的修改,被问的几率是相当高的。这也是为什么别去找旅行社代填的原因,每一次的修改你都要想好解释!

最后说点零碎的问题。学的专业或者从事的工作敏感与否,和最后发不发签证,和签几年都有很大关系,被行政审查的概率很高。比如化学/核/生化等相关,可能是怕危害安全;但是计算机我就不懂到底是怕你很容易过去打黑工,还是怕窃取机密了;而看到一个案例说VO以为他是计生委的所以第一次给拒了,第二次说明自己不是核心岗位只是行政工作,就给过了,我就奇怪为什么计生委也敏感?后来看到160表最后有一些背景调查,有一个问题是“你是否曾直接参与制定或执行控制人口的政策,迫使一妇女违反自己的意愿接受人流,或一男子违反自己的意愿做绝育?”就明白了这个出处。其实行政审查也没什么关系,只是等的时间久一点,一般三周到一个月,基本都会过的,不过给签一年而不是十年的可能性就很大了哎。再比如说我朋友May她现在开始申请美签了,她之前担心的离异啊现在无业啊我其实根本不担心,我最担心的就是她以前是儿科医生这个背景,现在又离职,很容易被联想到会不会黑在美国的月子中心做事,这方面是要好好准备回答的,要准备更充分的回国束缚力材料。

说到DS160最后五页的背景问卷调查,比如说问你有没有犯罪啦,贩毒啦,是不是恐怖组织成员啦等等问题,大家可能觉得很搞笑,想哪个傻子会填“我是”呢?这不是找死吗?可是这不搞笑啊,美国是一个法制国家,也是个诚信体系比较高的国家,鼓励你主动交代,如果出现欺骗,破坏了这个体系,就会被严惩。如果我问你有没有干坏事,你说没有,那好我相信你;但是一旦被我发现你干了坏事,那就是你欺骗,有白底黑字明文规定的,我可以依法裁决你。

好,说了这么多,你是不是觉得在填表的时候避过这些雷区就容易获签呢?当然不是!请一定按照自己的真实情况填表,合理美化,但是大体一定要真实。为什么?很简单,你撒了一个谎,你就需要继续撒很多慌来圆这个谎。DS160表覆盖一个人的各个方面,再加上面签时VO问的问题,你真的能保证你每个细节都不出现纰漏?每条逻辑前后都说得通的?这非常难,你可以去看一下一部有名的电影叫《绿卡》,非高智商人士不要尝试。在这一点上,计算机真的比人“聪明”太多,它就真的就能很短时间内研判出你的表格和描述中的矛盾点。所以我写这个玩意,除了满足我自己私人的一些小爱好外,就是想说大家可以参考下,知道自己的雷区在哪里,从而好好准备面签的问题回答,不要临到头被VO问懵了,回答的前后矛盾,或者吞吞吐吐,这样被拒风险很高。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整理1/2衣柜

4月 9th, 2016

因为整个三月都没有淘宝,到目前为止好像也没有什么购物欲望,加上一直不断清出衣服往外捐、丢或者运回汉口,今晚终于让我能有勇气和决心,站在一度令我战栗的衣柜前,花了近两个小时把上半层整理好。

前几年我一直执迷于每天能有不同的衣服穿,一个月两个月甚至整年都不怎么重样。近一年来我愈来愈发现这样的行为模式让我平添一些莫名的压力,比如发现一件衣服好像这个月可能要穿了第二次就很恐慌,比如今天这件衣服很喜欢但是因为今天穿了那么很长一段时间内就刻意不能安排让它重复上身了,比如会想天哪都要重复穿一件衣服了我最近生活怎么这么邋遢——的确很莫名其妙甚至病态是不是?而我后来入的衣服,因为每年也就穿一两次,所以根本没有时间去尝试各种搭配各种可利用性,结果到了重要场合,选择的依然是最早时期的那些穿了很久穿了很多次知道会令我好看令我舒服自在的衣服。而且随着衣服的越来越多,我已经不记得我有哪些衣服,而当我想穿某件衣服的时候,我已经不知道从衣柜的哪里去找了。

一下子断舍离我真的做不到,不过一点点的来还是可以的,今天就算是做了第一步吧。其实到现在,我依然没有说花点大钱弄几件质量上乘的好衣服一穿十年这种想法,真的没这样的追求,但我的确想和我买的任何东西当然也包括衣服,不管是贵的还是便宜的,都建立起感情,至少让我知道它们有多种选择的搭配,让我了解它们的质地剪裁和在我身上体现的精气神,让我以后再要见人的场合也能自信自在的穿着。

以及人生需要考虑的事情还有很多,在某些地方是需要做点减法的时候了。

两句迷思

4月 7th, 2016

我们常说,说问题要对事不对人,我问自己,你真的能做到对事不对人吗?当一个人偶尔抽了个风犯了个错做了件莫名其妙的事情,我真的可以完全对事不对人;可是当一个人三番五次或者大部分时间都用同一种作风惹出同一类型的问题,我还能坚定这个原则,认为“你这件事做的不对”,而不会去想“你这个人有问题”吗?扪心自问了下,好像不太可能呢。

不过好在我在小伍那里学到一个词:求同存异。当时他正和他岳父有很深的矛盾,过了一段时间我再问他关系缓和了没有,他说并没有,但是求同存异呗。我觉得这个词极有智慧。我现在是挺不喜欢一些共事的人,觉得思维模式做事风格有严重缺陷,但是每个人都还是有其值得利用的优点的,所以还是可以和平共处。我领导就认为每个人都是逼出来的,只要给压力什么事都能干,我不相信外力对人的影响能胜过内心驱动,我只相信扬长避短,求同存异。

我们又常说,要把工作和生活分开。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把这句话当做高逼格人生宝典,做人原则,觉得做不到的人很可怜。可是我真的能把工作和生活分开吗? 我每天大部分可利用时间都在面对工作,我在工作里获得的成就感、满足感让我在生活里更加自信,我在工作中获得的挫折感让我下了班后依然沮丧,我这种90%朋友都来自同事和旧同事的人,生活里跟同事一起混一起聊天难免也会聊到工作的人和事。我没法把工作和生活完完全全隔离开来,但是到目前好像也没什么严重的后果。

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做一些事的。比如在这件事里的坏情绪,不要带到同时处理或者相继处理的另一件事(包括人)里来;工作中的不愉快,至少可以给我一杯酒一顿饭的时间让我完全隔离,天塌下来的事情先等我睡了一觉再说。这是完全可能做到的,亲测可以。

第二次上庭

4月 6th, 2016

第一次:http://moflying.ymmacat.com/archives/2016_03/4317.html

前情提要就是上一次上庭后,对误工费和电动车的证据有争议。而后原告提供了新的证据,所以今天第二次上庭是要去进行当面质证。

说几句废话,周小天出差去了,让我代理他去。我就不想一个人去,结果他一改第一次觉得无所谓反正有保险公司的态度,极力撺掇我去,不知道思想发生了啥转变= =这两天武汉的那个暴雨哟。。开车在三环好像雾里看花哟。。为了车里不起雾只能开空调冷死我了哟哟哟。。。

保险公司方面上次的律师出差了,这次换了个律师,看上去是个小姑娘,结果伶牙俐齿的,比上次那个肉肉屌丝男好多了,上次他后来居然愉快跟原告聊起车险来了,有没有点敌我意识啊!我依然啥意见都没发表,完全同意保险公司意见。

这次原告提供了三张纸的证据,全部都是工作相关的,就没电动车什么事了。

第一张:在职证明

律师姑娘说,质疑其真实性,因为是第三方开具,而第三方又不在现场。

(我也怀疑这个真实性,用来法律上当证据的,比我出国旅游开的证明都简单,而且高大上的工行啊至少也应该用个专用抬头纸开吧——当然这是我猜的- -)

第二张:完税证明

2013年的……当然是质疑其关联性,没有14和15年的纳税证明,而且也不能证明这段时间原告和工行的劳动关系。

第三张:岗位工资调整证明

律师说,不知道想证明什么……

我方质证完毕后,律师姑娘掏出手机来准备把证据拍照,这时原告女怒喝一声“不许拍!” 吓死本宝宝了。她说,不许拍照,法官在这里你们还敢拍照!结果法官说,本来证据都是要复印一份给被告备查的,拍照是没有问题的。她很不爽的朝律师姑娘嘟噜了一句,你既然不相信这是真的你还拍什么照!律师也懒得鸟她。

法官问原告对我们的质证有什么意见,她说,在职证明都开来了还说不相信是在那里工作,那我就不知道要怎么样证明了(我猜是劳动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我刚还看了网上说……法官连忙打断她说,不要说其他不相干的事,就说这件事。法官又问她完税证明怎么没有近两年的,她说14年的可能搬家掉了,15年的还没寄来,法官说所以就是因为个人原因现在没有咯?

最后法官问双方有没有什么补充的,律师姑娘又给补了一刀。她问原告的职业上次说是银行理财师是不是?那女的又十分凶狠的问,你问这个的目的是什么?律师又不想鸟她了,就直接对法官说,理财师属于销售职务,按照基本工资+提成,而提成不是必然发生的,所以不应该纳入赔偿计算范围内。……&*#R^&*^ 最后原告女反击:你不相信我开的在职证明,你是律师你要不相信你去调查举证啊!律师白了她一眼说,我只看证据。法官发话说,这个举证工作是要原告去做的,不是被告……

我不忍直视了都……

最后双方各自坚持自己的立场,所以调解不成,只能法院判决了。休庭后法官会逐一对证据进行审查,哪些可以证明哪些无法证明,然后依据证据来做出判决,我们就各自回家等通知了。

在等待笔录打印签字的过程中,法官又对原告进行了一番教育,说律师就是挑毛病,抠字眼,这就是他们的工作,你就针对他们的质疑好好回答就行了,说法庭上说的话,没必要搞得要来吵架似的。她原本就被律师姑娘反驳得没气儿了,再被法官一教育,都不出声了= =

一记巴掌

4月 5th, 2016

大学时参加了一个比赛,封闭训练,封闭到不准出去买早点。早点对我来说很重要,我很不满,另一个朋友也不满,我们就上来一起去找领队说理。我们来到领队面前,我表达了意见,领队说可是封闭的意思就是不能出门啊;我说早上不吃东西脑子怎么运转呢?领队说可是这是定的规矩啊。这时在旁边一直一声没吭的朋友开口了,说那算了吧,其实不吃也没什么。瞬间我就成了炮灰,唯一一个无理取闹的人。最后的结果就是领队说他去帮我们买早点算了我们还是按规矩不要出去,我极为尴尬的说不好意思啊因为如果不吃东西我真的胃会不舒服,领队讪讪的挥挥手说“习惯了”,这几个字下面很显然的就隐藏着“这个人真是麻烦”的潜台词。

这件事我一直记忆深刻,此后一直拿出来不断鞭挞自己,可不要再做一个人出头的傻逼。

没想到在社会上混了好多年后,今天居然阴沟里翻船。为同事在领导面前打抱不平,结果他表示其实还好,最后我这个完全与这些事不相关的人陷入了三面不是人的状况。我没有想怪谁,只是感觉突然回到了十几年前的那时那刻,我以为有人backup我,结果慕然回首发现 i am alone. 这真是一记巴掌狠狠的打在我脸上,提醒我,这里还是职场,不要觉得现在过得有点儿如鱼得水就随意了,要记得这里是职场。

当然,肯定也是忍不住跑到楼梯间哭了会儿的。

今天领到了护照,才给了一年。很失望。真的。

明天还要去上庭。

3月底4月初

4月 3rd, 2016

你总是很容易以为3月份应该是个春暖花开欣欣向荣能够给新的一年开一个好头的月份,实际上今年3月份温度忽上忽下晴雨不定。记得去年以前我还是个冬天里零下几度下雪也可以穿丝袜的人,而这个3月我好几次都觉得很难扛,我很想穿羽绒服,但是又觉得太丢人了(别跟我说老了啊我才没老呢!)最后我还病了一场。

3月的最后一天去了大连出差。在想象里大连是个海滨城市,应该是以蓝色为城市主基调的吧。实际上我打车从机场(就在市区)到酒店,一路色调都是灰色的,我就觉得嗯的确是以生产钢铁等重工业为主的北方,后来一回过神来想,我这不是在大连吗??总之没看到和海有一丝联系的景致。我去前查了下温度,差点又想套上羽绒服,后来还是觉得不好意思,就羊绒衫+大衣,结果直到昨天回武汉,这么几天都热燥得要命。在大连住酒店第一天就很闷热,我都不知道怎么回事,第二天才瞅见房间里有排暖气片,手放上去摸了下,热的,居然还没停暖气……

说真的,我不喜欢北方。当然这说得有点绝对,我只是通过我最近几次跟北方几个客户做售前,不喜欢他们那种官僚作风。我们的客户是政府机构,官僚那是肯定的,我的意思是他们除了官僚外,还给我种无能且故步自封的感觉。上次给沈阳客户做完售前,后来一个小科长给我电话说要写材料跟领导汇报,能不能让我给几个案例,我就说了几个地方的典型案例;他问有没有先进地区的案例?我说我刚才讲的都是先进地区的;他说有没有上海的?广州的?深圳的?我说您说的先进是指北上广深吗??额的娘哦,可是贵行业并不是做经济的啊,贵行业的“先进”并不是经济发达地区啊!后来一个星期天他又电话我要我帮忙写点资料,我正在汉口参加人家婚礼呢哪来跑回去跟他写资料?问他星期一行不行,他说星期一他领导就要了,他现在也是在加班——别以为他是那种恳请你的语气,他就是那种慢悠悠的打官腔的北方口音普通话调调,令人生厌。这次在大连吧也是,你兴致勃勃的跟他讲我们产品对他们的核心业务支撑,他说那个不知道要怎么推广啊不知道领导接不接受啊,不过你们可以做门户网站,搞点跑马灯效果跑跑消息提示什么的,还要我们抓住这个商机。抓尼玛阿,做门户网站和跑马灯的门槛那么低,随便学个网页设计就可以做,我们做这个早就玩完了。

售前安排在星期五下午2点,而回武汉的最后一班航班在6点半,我不知道能不能在清明小长假之前赶回家。我纠结了两三天后来终于决定延迟一天回家算了,要做事就安心好好做事,别搞得心里记得要赶时间,交流就交流个半桶水的样子。小长假第一天早上回家的,让周小天开车接我了,顺便去光谷吃了个饭,看了《火锅英雄》。发现他一个怪事,每次看完电影出来后就表情严肃一声不吭了,明明看的时候挺投入的。他在适当的时刻总能当个解HIGH小能手。

回家后立刻上网,查到美签issue了。

明天去北方

3月 30th, 2016

明天去大连,本年度第一次外出售前宣讲,有充裕的时间做了PPT和演示系统,但是现在不想练习= =

三月份快到底了,这个天也不知道是个怎么回事,有时候还真想把羽绒服穿出去,又觉得这也太丢人了。什么时候才能穿单衣,穿单鞋,这个月我居然基本都没有淘宝,没有收包裹…………

刚去美领馆网站看了下,今天AP状态终于更新了一下。

有一部iPhone真好

3月 29th, 2016

老实说最近过的不是很顺,心情时常低落,没有安全感,前面的路不知道怎么走,每当这个时候,我一低头发现我居然在用着一部iPhone的时候,忽然觉得其实现在日子过得也不错嘛——我没有在开玩笑,最近真的常常有这种荒谬的感觉,虽然我知道iPhone不是什么奢侈品,我也从来没觉得买了部iPhone就很得瑟,但它毕竟是手机界最令拿着它的人自豪的产品,没有之一。

我第一次意识到这种智能手机很不错(这里要再次声明一下,我的上一部Nokia E63的确是如假包换的智能手机啊,只不过是塞班而且不是触屏而已= =),是去年和周小天第一次约着去看电影的时候。当时他用滴滴叫了个出租车,开到我家接我然后一起去电影院。下车不久,我就发现手机掉车里了。我懵了,不过马上想起来车是用滴滴叫的,是可以联系到司机的。于是我们就联系了司机,司机把手机送回来了。周小天说,你这手机人家捡了都不会要,如果是苹果就拿不回来了,而我心里想的是,我擦,手机里这些APP还真不错呢!不过意味深长的是,到现在我手机里滴滴已经安了快一年了,我还没学会用。不仅如此,我还因为不会用打车软件叫车,被阿珍觉得矫情,直接导致我两闹崩了……但这并不妨碍iPhone在慢慢改变着我的一些生活习惯。

每天早上出门,进电梯,小小的空间里挤着三四个无法直视的人,我就掏出手机,进行以下两个操作:关掉WIFI,打开4G。我用中速操作,然后锁屏放回包里,刚好电梯也到了1楼。有没有被别人看见并没有什么关系,关键是在那几十秒时间里,看到这个手机以及很有逼格的英文操作界面,就已经让我感到足够的鼓舞:要拿着好东西去迎接新一天哟。

到点上班后,前10分钟里,如果没有很特殊急迫的情况,我一般都会自拍。你知道我常常喜欢发些自拍照,但你们看到的真的只是冰山一角,我截止到今天现在为止相册里总共有各类来源的图片照片2296张,而其中单人大脸自拍照占1045张。有时候我觉得自己状态特别好——一般是没有生病,睡眠充足,刘海没有飞,衣服颜色特别衬脸色的时候,真是随便拍拍都(自我感觉)美,一日之美在于早上美啊,早上一美就觉得自己一天就美了,觉得自己美那一天心情都是好的。当然也有很多时候状态一般甚至不好的,不好就把它照好呗!通过各种滤镜,角度,光线,表情,挤眉弄眼的,拍十张总能有一张能看的吧。不过讲真,我觉得我好看的照片都是差不多的角度和表情拍出来的,所以有段时间我觉得相册里我的自拍每天都长一个样,很没意思,但后来我突然醒悟道,每天都照得我自己,脸就一张,当然就一个样儿了,哪能今天长得像范冰冰,明天长得像李冰冰呢?所以就又开始开心的自拍了。

通过自拍,我也认识到我的脸是不对称的。我从小一直就认为我是个五官端正的人,什么三庭五眼之类的总之就是很标准。但是iPhone的自拍镜头是拍的反的,比如我在屏幕里看的我脸是朝向左边的,结果照出来我的脸是朝向右边的。我们知道,如果长着一张不对称的脸,你把左脸COPY到右脸,或者把右脸COPY到左脸,或者左右脸互换,效果是很惊悚的。我就常常被我的所见和我的所得之间的差距惊悚到……

因为iPhone相机用得太顺手,渐渐的我就不摸相机了。在此之前,我用的是LX3,我亲爱的小三三,也是一台令我自豪的产品。它虽然不是单反,但被称为单反备机,意思就是效果就有单反那么强大,特别是为人称道的广角效果,拿去拍风景杠杠的。结果用惯了iPhone拍照,偶尔有一天我突然想用相机,于是拿出了小三三,惊讶的发现,这个显示屏怎么这么小!太小了我都不敢相信我的眼睛,以至于有那么几刻,我一度以为我拿的不是小三三而是更上一代的傻瓜DC。习惯的力量真是巨大的,我知道可能对于果粉来说,苹果最经典的机型绝对不是6,最好使的大小绝对不是PLUS,但是我现在应该是受不了用小屏幕了吧。

另一个给我生活很大改变的APP,应该是地图应用吧。我昨天写的那堆“我在X路下了公车,走过XX路,XXX路,XXXX路”,你以为如果没有手握苹果,用地图导航,我能潇洒的实现?我能感怀眼前的景物而不是因为找不到路急出一身汗?如果是之前的我,应该要不就在车里等到死,要不就走到一片开阔地段然后打车吧。拿着iPhone,任我四处游走,一切尽在脚下的感觉,哎路盲都一定懂得呀!

当然我的笔记本用的也越来越少了,虽然每天一回家就会开,但绝大多数时候就是放片子。因为我的工作涉密,所以文档PPT之类的也比较少带回家做,文字工作可能就是写写博客,聊天啦微博啦淘宝啦都转到手机上去了。不过虽然听起来iPhone好像包揽了我绝大部分的业余生活,但目前却也是有它完全没有涉及到的一块,就是音乐。我的手机里目前没有一首歌曲,我听歌依然用MP3。我相信或者确切的讲喜欢术业有专攻,MP3是目前我为这个理念所保留的一片天地。

好了,讲到这里我想肯定有同学说,老早就告诉你换个手机你不换,现在终于认识到iPhone的好处了吧!可是呢,我却毫不遗憾拥有了我过去的三部手机,每一部都是在那个时代里最个性的或者最有性价比,即使是让我用到下一个时代也拿得出手的产品。对我来说,这些没有生命的东西,并不真的没有生命,陪在我身边很久的物品,我都是有感情的。我现在的iPhone,中文输入法默认设置沿袭的是上一部E63下用习惯的全键盘模式,对于从普通按键手机直接过渡到触屏机所以喜欢用九宫格的同学应该是很不习惯吧。

好了以上。我知道这篇文章看上去好像是去参加类似《我与iPhone有个故事》之类的征文比赛的参赛文章……但它真不是= =

live with it

3月 27th, 2016

昨天跟May约了在汉口吃串串,在江汉路附近一带。好像是快两年没来这一片了,武汉最重要最繁华的中山大道居然也在修路封路,那些带有老汉口风貌的步行街,特色街,情调酒吧街,都被大公交碾过。车行至一元路,司机干脆熄了火,说反正要堵一个小时,每天都是一样。我就干脆下了车,一直走到黄兴路,大智路,南京路。对于修路已经习以为常的我,看到此时此景依然十分唏嘘,也不知道等这一片修改好后,我还认不认得这里。

和May聊了旅游,和我爸的事。最后她问,所以现在你就是等你爸的事完结?我说等我爸的事完结干嘛?计划去美国旅游?欧不,我现在可是在等美国领事馆批准我的签证啊!我不能因为我爸的事就停下我的生活啊。

这时候突然想起了美剧里常说的一句话,live with it. 就是那些可能现时阶段都无法解决的困境,或者无法改变的黑历史,怎么办?不能怎么办,live with it,带着这些问题,带着这些黑,继续活下去。所以我的生活还要继续,并且style不会改变——虽然在某些方面可能要多考虑一点或者拮据一点,但是大方向并不会变,尽量。

还以为不会受影响

3月 24th, 2016

像我这么冷酷的人,还以为我爸的事对我没什么大影响。

只是这一两周明显精神不能集中,工作不知道干了些什么,干什么都静不下心来。偏偏领导这几天估计也是心情不好,我觉得是我入职以来看过他心情最不好的一次,大家都过得人心惶惶。

唯有我去练琴的时候,能够全神贯注沉浸在其中。其实我弹得很烂,四小节的东西半天练不清,但至少在那一个小时里,我忘掉了所有的烦恼和压力,与世隔绝一般,脑子里只有琴键。其他事情都很焉,不管是吃,还是运动,也破天荒连着几天10点就上床,反正什么都不想干也不想想,刷下手机就睡觉

又偏偏这两天刮了大风,把我的过敏性鼻炎刮起来了,今天一整天闷头搭脑的。晚上就烙了张饼吃了点水果,收拾完了就准备出去买药。关门,猛关一次没关上,突然摸了下身上没带钥匙,就进屋拿钥匙,特别平静的想,万一关上了这么晚怎么进门呢?到楼下,突然摸到身上没有钱包,明明记得带了钱包出来,怎么会没有?难道跟垃圾一起丢到垃圾桶去了吗?又迅速回去,在楼道的垃圾桶里找,一堆灰尘里看见了我的钱包。这使我想起刚刚前一个星期,我一条手链放纸巾里随手扔进垃圾堆,第二天出门的时候才发现了才从垃圾里面扒拉出来。如果是以往,我肯定编成一个段子发网上让朋友笑一笑,顺便自我感觉蠢萌蠢萌的。今天我却想,我以后会变得跟我爸一样吗?可是我并不像我爸那样儒弱我也会变成他那样吗?真的成了那样我会自我了结吗?我敢吗?还是我那时的脑子已经无法控制让我做出这样的决定了?

这么想着就走到药店。我进去说我要买一盒开坦瑞还是叫开瑞坦;导购小姑娘热情洋溢的说,其实有另一种药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少,我没理她;她又说,其实可以配点维C一起吃,我冷冷的说我有;她还在问道,你是皮肤过敏吗?我说我过敏性鼻炎;姑娘上下打量了我一番,露出一种“I 服了 U”的表情说,鼻炎就是要保暖,你穿的太少了!要多穿一点!我心想药店的人懂什么呢?明明就是大风把各种花粉细菌之类的感染源吹到空中到处都是导致我过敏了。

木然的走出药店,再买了个菠萝提回去,还没走到家,忽然就泪流满面。大概不是为某一件事哭,但是小姑娘那句“要保暖”的话回荡在耳边。也算是收到了来自陌生人的善意吧,我决定换下裙子,穿上长裤。

下周有一个出差售前任务,本来是不想去的,但是想想当做散心也可,只希望鼻炎要缓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