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6月, 2016

半年已过

星期四, 6月 30th, 2016

半年已过。完成了今年的旅游计划。钢琴学了一个阶段了。然后维持了二十多年的每天一杯咖啡的习惯,势不可挡的变成每天两杯了。

上个周末在群里和人吵了一架,为了工作。后来领导讽刺我说,为了工作,从相知相亲相爱变成相恨;我说你是不是想说不值?我觉得蛮值,工作给了我满足感和成就感,最重要是给我钱,让我吃好穿好玩好,比为情人值。

后来领导找我聊天,说工作给你满足感成就感,其实应该是多方面的;作为你个人来说,已经证明了你自己在本行业的能力,但是现在你应该要能独当一面的承担起售前整个工作,从组织人员到培训到规范输出文档等工作,这还是需要点本事的,不是发个脾气吼两句别人就听你的。

我想想,好像也是,可以接受下这个挑战嘛。

星期一, 6月 27th, 2016

今天莹莹主任拿着一个客户孩子的高考成绩到处咨询人读什么专业好。这孩子是天津的,考得很不错,上得了我们这儿的华工,托主任搞清楚华工哪个专业好。主任问了一下午,问我们HR经理,在公司群里问,大致知道机械,自动化,电气这些都很好。我问,那孩子自己的意愿呢?主任说他只说想学技术。

前几日还有很牛的留美博士给我们做演讲,讲到他当年大学选专业选了计算机,是他爸爸选的,他爸爸高瞻远瞩认为未来是个数据爆炸需要数据处理的世界,现在,他果然在大数据方向做出了成就。

我就是在想,看样子都是成绩很好的孩子呢,为什么不是自己为自己选择专业?

我的专业是计算机。是我自己选的。就算当时我的估分偏低很可能达不到分数线的情况下,我也冒了次险坚持了我的选择。好像以前也写过,因为我的小学计算机老师的影响,他后来因为抑郁症自杀了。

进而我又回忆了下我的一些比较重要的决定,似乎都是因为人的影响。因为我喜欢这个老师,所以我选择这个专业;第一份工作起坚定不动的首要原则就是要远离父母;这个人在这座城市,所以我想逃离这座城市;信任的领导走了我也不想留恋了。这么些年的奔波辗转,似乎都是这些原因,什么前途前景之类的,似乎从来都不在我的首要考虑当中。我居然是如此任性随心的人,也真是把我自己吓了一大跳。

这么想来,我好像也不比那些把重大决定交给值得信任的人高明多少。

幸而混到现在,也不曾后悔过。

TO GAGA

星期四, 6月 23rd, 2016

前两天中午边吃饭,边看了篇网红写给他自己生日的文章,下面有人评论说,原来你的生日是622啊。622!!我嘴巴里塞着饭顿时就懵了,居然已经622了!!624不是我的朋友嘎嘎的生日吗!!我居然要忘光光了而且根本没准备礼物!!上一次我家里蹲的时候她去日本,她问我要什么礼物因为她真的很想送我礼物,然而现在她家里蹲我刚从美国回来我却真的没有给她带礼物!!!经过一番慌乱和迅速想到的各种补救措施后,我最后决定诚恳的说出,我是真的忘了,我只好厚颜无耻的拿出我短时间内唯一稍微拿得出的东西当做礼物——写一篇文章。

我的朋友圈里没有大富大贵,没有商界传奇,倒是有一些在世俗眼里已经年纪不小还在到处折腾的令我相当自豪的女友。比如说和我一起去美国的May同学,她没有跟我一起回国,还要继续在那里呆上一个月。她联系了全球最大的精子库,选了个三代从医的华裔小弟弟,要来个二胎。此时她正只身一人在旧金山,联系协调几家机构,做各种检查。幸亏她以前是医生,专业知识都懂,关键问题上不会出差错,因为她英语真的还蛮蹩脚,前天还在问我,想找医院要每项检查的详细收费单据用英语要怎么说?以及她也不像我,一个人漂泊在外也乐得轻松,她说她好想早点回来,她很想家。

也担心也害怕也恐惧,甚至战战兢兢,却依然选择不顾别人的眼光前行,这是我的勇敢的女友们的特质。嘎嘎也算是其中一位。

好了,认真要开始描述这位妞(是的我很喜欢她喊我妞,所以我也喊她妞),我就有点不知道我们怎么成为朋友了,好像差别有点大哦。比如她高瘦,我矮胖;她来自哈尔滨,是正宗北方人,我算是南方人;她很乖巧,我比较乖僻;她爱父母,我跟我爸妈关系不咋地;我喜欢独来独往特别不爱和同学联系,她一直有一帮很铁的同学圈;我爱憎很强烈,易冲动,她颇为理智;我心思敏感,觉得她有点糊哒哒慢吞吞神经大条;我上了公车一般就站在门附近或者前半截车厢,她喜欢往深里走就不会一直被人挤来挤去。一开始怎么玩在一起呢?我想多少有点抱团的意思,因为我和她几乎是同期分到Z公司W部门二科室的唯二的毕业生新员工,是科室里最年轻的两个人,是唯二的80后……(天哪这句话好有时代感-。-)

后来大概觉得也是聊得来,相处得比较舒服,就一直关系还不错了。虽然说不上来有什么很强的共通点,但我们确实有段时间听了好久的老罗语录,翻来覆去的听,直到平时生活里也可以一段段的拿出来开玩笑,这也是后来我们对新东方和老罗的锤子有比较特殊的好感和执念的原因吧。

再来就是,我们都不喜欢当时的工作。两个在大型国企拿着还可以的工资做着稳定的工作在外人看来有什么可值得哀怨的女生,老是在一起探讨,到底要找怎么样的工作才能让自己开心。现在想来,那时的我们的思考当然很幼稚,她觉得如果能帮别人办展会这样的事是她感兴趣,而我则想有没有途径能进媒体,当记者;后来我们又一致认为以我们的背景和资源,比较现实的做法还是从技术转为市场,然后再慢慢找机会转行。

我们后来的确在朝这个方向在走。我阴错阳差的就离开了公司,绕了段弯路后也在某公司市场部走了一遭,而她直接就在Z公司内部转了市场,是经过她坚持不懈的申请来的,她获得了常驻北欧挪威的机会。我知道很多人看到这里会眼睛一亮,挪威!常驻!我也问过她爽不爽,她说因为行李的关系,不敢多买衣服,好几个月只能穿同一批衣服,很郁闷。我那几年刚好从朴素开始变得爱花里胡哨,各种鲜艳跳脱的颜色都往身上套,一个月衣服重样就难受,所以特别特别理解她说的。

自从Z公司分别后,这么多年,我们一共也才见过三次面,一次她回国在上海我周末去玩,一次我在杭州工作她来玩,还有就是去年我去北京出差她正在北京找了新工作,我们匆忙的一起吃了个晚饭。我们平时也并不常常联系。闺蜜?nonono,我们的关系可不是用这么俗的词来概括的。前段时间好媳妇剧终,有人用这么一段话形容里面几个女人的友谊:彼此不渗透、不求证、不表衷心,以专业收获尊重,以人格取得信任,伟大的友谊不是事无巨细的参与对方的生活,而是在惺惺相惜中保持和而不同。我们好像就有这么点意思,成年人的伟大而成熟的友谊。我们不会是第一时间知道对方发生了什么新鲜事的人,甚至会隔了好久才知道,但我们最终都会知道。我知道她在挪威认识了一些朋友,她生了场病,病好了,家人生了大病,她想回家了;她知道我跳了几次槽,又家里蹲了,旅行了几个地方,遇到颇有好感的男生,有点畏惧讲电话,以及想收到在外面旅行的朋友给我寄来的明信片。无论什么时候,我都知道她是会支持我的,因为我们本来就朝着同样的目标在努力——要跟随自己的心,要找到让自己开心舒服的工作,要过上让自己心情舒畅的生活。

经过了多年的折腾颠簸,我目前对自己的工作状态颇为满意。她,还在尝试。去年从Z公司辞职后,她准备在北京扎根,换了两份工作。其实这两份工作都还不错,是我们曾经谈论过的应该是有趣的工作。可是随着我们阅历的增长,感受也在变化。刚毕业的时候,想图高薪,想去拉风的行业,拉风的公司,做拉风的工作;后来发现环境很重要,氛围很重要,福利很重要;再后来发现,有一个信任你的领导很重要,想要离家近才有幸福感,还想要空气好。不断的尝试,不断的审视自己的内心,才能越来越接近自己真的想要的东西。

然后嘎妞同学在失联几个月后,在我在拉斯维加斯MGM排队CHECK IN的时候,她突然蹦出来跟我汇报近况了。她已回到哈尔滨,准备去新东方当英语老师,但是上一次培训面试没有通过,她准备蛰伏一段时间后再战,在这段时间里她想去考人事部的翻译从业证书。她说她想以后能够成为自由职业者。我心想我靠,我还以为我才是那个放荡不羁爱自由的人,原来你才是啊!我问你不是很怕考试吗?她说是的,但是要想通想开。其实我一直很想问,你真的有没有想过怕过因为女生年纪大了不好找工作?但我没问,我想不走寻常路的人自会遇到别的不走寻常路的人。我只是跟她讲,我当年去考雅思的时候,下午口语,和考生一起排队,我瞅了眼旁边女生的身份证,比我小10岁,我顿时得意极了,想我比你大10岁但是还是有学习能力还能跟你站在一起竞技,没有比下去。我们依然拥有最珍贵的学习能力,以及试错的勇气。

我想我们大概是永远不会对对方说“你快点找个稳定的工作别折腾了”以及“你快点找个人结婚生孩子吧”这种话的人,我们应该是会永远鼓励对方“你一定要找个喜欢的事情做”以及“你一定要找个自己喜欢的人”,同时自己也身体力行的人。所以生日的时候,我只想说,I am so proud of you , love you!!!

最后,让我峰回路转一下。我想嘎妞一定不会想到,多年前她的哪句话对我有深远的影响。那是一个无聊的昏昏欲睡的办公日下午,我在IM上问她,你在干嘛?她说我在听《珍珠港》的原声,男主驾着飞机带着女主去看日落,很漂亮,他喜欢她,想给她看最好的。

“他喜欢她,想给她最好的”,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真的没有看过或者想着去看一下这部当年很红很经典的影片,但是这句话从此就在我脑海挥之不去,在我之后的人生中很多次的出现,特别在我犯傻的时候能让我有那么一丝释怀。真的,我觉得这句话好好。

别让英语阻碍了你的自由行

星期日, 6月 19th, 2016

昨天回趟家放行李。我妈说表弟和他老婆要准备去法国,因为弟媳是学美术的,所以很想去法国看看,他们非常想自由行,怎奈英语不行,只能跟团了。

因为英语不行,就只能跟团,或者根本就害怕出国直接放弃出国游的,是很多中国人理所当然的想法。而我的想法很简单,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为什么要选择交钱别人带你玩??和一堆不认识的人一起,被导游带着,跟傻子似的赶景点,照相走人,你怎么能忍受的?旅行OR导游这个东西,我认为只有在以下几种情况可以或者说必须选择,比如说我们这次美国行有一个景点叫羚羊谷(虽然最后忍痛砍掉了- -),是印第安人自己管辖的区域,你要去就必须跟他们当地的团;比如说一些古堡啊博物馆啊,需要雇一个解说员讲述历史和各种文物来历;比如说你要去非洲SAFARI,想看狮群捕食,或者各种鸟类,你就必须找当地的导游,只有他们才熟悉各种动物的各种timing,自己去是看不好的。除此之外,为什么要跟团啊!!!!!!

有人说你英语好站着说话不腰疼。这里我先跑个题说点我自己的血泪史,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说中国人英语不好挑各类毛病的,都是咱中国人自己,都是那些连自己普通话都没有完全念标准就要求人家一口标准流利英文的我们自己。我初中刚学英语的时候,就被老师说语调平淡,没有特色。后来我花了很多功夫去模仿录音带的语音语调,我自我感觉学得很像了,但不知道是我自我感觉太良好实际上并没有进步,还是给老师第一印象太深难以颠覆,总之初中三年每次开家长会老师跟我妈说的都这一句评语:她英语语调平淡,没有特色。我后来就放弃努力了,我想大概自己就是没语言天赋,反正我就是个只会考试但是不能开口的典型的哑巴英语吧。这种自我否定持续了很多很多年,就算我明明发现我自己的英语读音比很多人都正宗和清晰,我依然觉得自己是个在英语上很平庸的人。这种自卑到什么时候才彻底消除的呢?是后来我进了N记这个外企,入职不久我们老大和芬兰专家一起,和我们每个人做一对一的谈话,为每个人制定学习培训计划,其中有一项培训就是英语,因为毕竟是工作语言。讨论到这一项时,芬兰专家对我说你的英语很好,老大也附和——这不是什么恭维的话,他们如此的轻描淡写的说了那两句评论,认为我不需要受训,然后就跳到了下一项。我出了会议室后心情十分激动,有一种多年来终于扬眉吐气的特别特别爽的感觉,想TMD以前你们都骗我啊我英语明明就很好的啊!!!

那么我英语到底有多好呢……可以啃下欧美一流英文杂志文章,但真的还不能随意的开口就溜出一串漂亮的句子啊亲真的不能啊哈哈哈!有很多常用的单词真的不知道啊哈哈哈!洋鬼子说话我真的要集中精力仔细听有时候要回味一下才能懂啊哈哈哈!不过我现在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我敢了,不再怕被别人笑了(实际上到了国外没谁评论你英语好不好- -)。要牢牢记住,我们就是出去旅游一下,玩一玩,又不是要你写作文,又不是要你去播音,要那么好的英语干嘛?就你那几个常用四级单词,手机里安个翻译APP,加上手舞足蹈身体语言,然后多看看旅游攻略(比如我这次去美国自驾,你总要搞清楚人家交规牌子和加油相关的一些标识和单词说法吧),就OK了。

我第一次出国也是刚毕业一年吧,英语就跟所有在国内读书的大家差不多的,出门前我还做了点功课,抄了点单词,比如说那里出租车有不少黑车,我要确认出租车司机打表(by meter),还有东南亚有很多水果,这些单词要记着免得想吃不知道怎么说。我一个人跑去泰国,虽然泰国已经非常中国化了,但像我这种不走寻常路的作(读第一声)人,怎么可能安心的租把阳伞整天趟海滩边呢?我有一天坐公交转车跑去TOWN里玩,还是非常本地化的。后来我走到一个海滩边,正午太阳正烈,我口干舌燥肚子又饿,还不知道身在何方,就有点急了。那时哪有什么GOOGLE地图,我拿着一张地图,拦住人就问,where am I??边说边戳着地图问,please tell me where am I!!就算你英语不好你也应该知道这句话多么蠢,就像个失忆的神经病一样到处问我在哪我在哪——我那时脑海里浮现的的确就是成龙大哥的那部我是谁的电影= =但就算是这样,别人老外也知道我在问什么,就帮我在地图上画出我所在的位置。

不过关于在外面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意思,我有个不知道算不算小TIP的小TIP:大而化小。啥意思呢?就是我们一想到要说一句英文,会先把中文想出来然后试图翻译成英文,而我们往往想出来的中文是一个表达很完整的句子,我打赌绝大多数人一下子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去组织词汇和句式翻译成英文。这时候就又要牢记住了,你是要表达你的意思给别人懂,而不是要说出一个漂亮的长句子获得人家的赞赏,你完全可以换成好几个简单的句子,从阐述场景、目的这种侧面方向下手,别人一样可以理解你想要干嘛。

比如这次美西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下飞机去坐SHUTTLE BUS,司机主动给我们提行李了,这在美国是要给一两块小费的,但是我们从中国带过去的票子最小也是20的,所以我们想找车上的外国友人换一下零票子。我们的MAY同学下了个搞笑的英语翻译软件,她查了下换零钱怎么说,然后自告奋勇的对外国友人说:Can you change me?此话一出口,外国友人一头雾水问change you??我更是笑喷了。但是我一下子也想不出这句话的标准答案,于是我就拆分几句话:
我有一张20的票子(I have a 20$ note,说话的同时举着这张20块的纸币)
能不能帮我换一点零钱,恩就是给小费用的(Could you please change it to little notes… you know,for tips)

我说的句子肯定可以挑出错误,但是who cares?我通过我知道的英文,描述了场景,同时举着钱给她们看,她们懂了,给我们换了零钱。

再来,我最后回程买的是东航洛杉矶—上海—武汉的联程机票,结果上海中转的时间发生了变更,当时我已经在美国,电话联系客服不方便,只能到回国那天去洛杉矶值机的时候现场让东航处理。给我值机的那位小姐看上去就是中国人面孔,我很欣喜的就问你能不能说中文,结果她说她不会说中文,我就懵了,心想我擦,好麻烦啊,我怎么跟她表达我买了张联程机票然后出了问题呢?联程怎么说啊劳资不会啊!!我思考了两秒钟,决定又用大而化小的方法来讲:
我买了两张机票,一张从洛杉矶到上海,然后从上海到武汉(I have bought two tickets,one is from LA to SH,then from SH to WH)
但是时间上好像是有点冲突(But the time seems conflict )

——不同管什么时态语法,什么动词后接名称分词用的对不对,conflict不会说用have some problem一样可以,同时我又拿出提前打印出来的机票单子,把时间那里指给她看,她就明白我的意思了,就帮我进一步处理了。

总的说来,我觉得与其说是考验你的英文能力,还不如说考验你在短时间内用你拥有的词汇和句式来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当然也有难度稍微进阶一点的时候,比如这次在旧金山我得打个电话给类似路桥司的机构,预交金门大桥的过桥费。因为电话这种沟通方式就无法用肢体语言了,所以只能硬听和硬说,遇到这种情况,你就更应该用简单的句子表明意图,别乱依靠那些翻译软件弄出些莫名其妙的表达。不过这种进阶情况遇到的极少,而且也可以多花点钱让别人代劳。

说到这次美西的吃的,May同学批评道,他们外国的菜单真是啰里啰嗦太不简约了!恩,是的,看来看去我也只看到中国的菜名简约到每个菜都可以用四个字概括还可以兼顾色香味形,外国的菜单都是以列出原料和做法来表达的。比如说我们的鱼香肉丝,放在外国菜单的估计会这么描述:猪肉丝、笋丝、木耳、辣椒,用四川style炒着吃。所以当你去外国一个餐厅吃饭,打开菜单看着密密麻麻的英文可能是会晕的。后来我们的May同学又发明了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我们下了个叫Yelp的APP,相当于美国的大众点评,网友也是会传食物照片的;May同学会直接指着那家馆子评论里贴的照片,说我就要这个;而我呢虽然是看的懂菜单,但也比不上照片这么直观的看到实物样子啊,所以我后来也跟着她用照片点餐了。

所以,能让自己在语言不通的世界里存活下来的方式太多了,真的别小看自己,一个词不会说当然也是不行的,但是过了四级出去玩,个人觉得没什么大问题。实在不放心,行前多看看攻略,预想下自己会遇到哪些问题,提前做准备。别让英语阻碍了你更好的体验这个世界。

人生新阶段?

星期日, 6月 19th, 2016

回来了,前天还是大前天到家的(汗记不清楚了- -)。这两天虽然好像也不是倒时差,正常上班时间也挺清醒,但是一到下班就瞬间没了精气神,简单吃了就洗了睡,行李也没收拾,箱子就放在屋子中间。

嘎嘎说看了这段时间我写的东西……我听了这话就立即不安起来,因为近段时间我根本没写什么东西……这件事我纠结了好久好久了,好吧今天就来谈一谈。

我一直想持续做一些个人爱好和觉得有必要做的事情,比如每天写博客,保持英文阅读量,坚持锻炼,每天做饭。瞧,这些都不是新鲜事,都是我少则两三年多则近十年一直坚持下来的事。今年是增加了一项,学钢琴,但总体来说,并没有太OVER吧?但是我觉得时间太不够用了,这种感受已经很久了。我就开始调整我的期望值,比如日记写不了,那么一周写两三篇甚至就是周记可以吧?英文读不了整本杂志,那就经济学人APP里每期三篇免费推送可以吧?不能坚持三天跳操一天休息的节奏,那每周两个双休日的量可以保证吧?但即使这样,好像也只能保证其中的一两项按时按量完成,跳操我可以保证每周至少两次(这个我太不敢放松了- -),写博客就如你们看到的…太容易累了就不写了,学钢琴哪怕每天能挤出10分钟摸摸我的电子琴键呢也做不到,英文就是偶尔早上开车到周小天家他还没下楼来,我就趁那几分钟在手机里段几段,做饭幸亏有家里每周供应现成的菜为了减轻了很大负担。

自己的期望,和实际情况一对比,让我常常觉得很气馁,不知道怎么去调节。有时候我会想起刚毕业参加工作,到深圳第一天住在公司安排的莲塘101宿舍,房间除了四张硬板床,一张桌子,空空如也。其他三个女生都已经入睡,我洗完澡后已经凌晨1点,我打开笔记本,没有网络,就建了个TXT文档。天花板的大吊扇呼啦啦的转着,我噼里啪啦的开始敲我的土猫南下记第一篇。而在之后的从学生转为社会人的各种适应期的日子里,我坚持了每日一记,毫不吃力。我又想起我边上班边考雅思的那两三个月,每天早上6点起床,花一小时做一份真题,要知道以出国考试的题量那一小时我的脑子是飞速运转的,晚上回家就对早上的卷子进行分析和练习,也并未觉得很疲倦。还有就算我觉得自己做的饭菜难吃的想吐,还是坚持买菜做饭带饭,觉得就跟每天洗脸洗澡一样自然。现在怎么统统都乱套了,顾不过来了呢?我不禁怀疑是不是真的年纪大了精力不行了……啊我不想承认啊!!!而且从这次美国之行看来,我依然非常非常的皮实啊乱折腾都还好!!

刚巧在这个时候,我看到了一个美容博主的文章。她也是我关注了好多年的人,以前是新东方老师。以前她常发各种美容化妆用品,健康快手菜,好玩好学的英文节目和电影,美好的小玩意儿等等的文章,我从她那里收益很多,包括开始跳操,开始注意吃的健康,开始找时尚真人SHOW来练听力等等。现在她开始做服装了,做了一年有余。最近她发了一篇文章,里面的几段话,摘抄出来:

时不时也有读者会抱怨说:自从你做衣服以来,都没有以前那么多关于生活的分享了,感觉你变了!

是的,我肯定是变了。因为这个账号背后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只要是人就会不断成长,就会进入人生新的阶段。对目前的我来说,工作就占据了绝大部分的生活,跟很多为事业打拼的女人一样。

以前我有很多空闲时间,可以变着花样弄小菜来吃,把房间各个角落收纳得干净整齐,但现在真心没时间,心思也不在那个方面。能够坚持运动健身,已经是我在工作之外最大的commitment了。

说实话,我自己也不喜欢这样。家里因为煮饭的阿姨走了,每天都在叫外卖,吃各种不健康的东西。有时候忙起来就没时间带狗子们去散步,看着他们可怜兮兮的小眼神真是心疼,那心情就跟所有没法自己带孩子的父母们一样。

我的工作已经严重吞噬了我的生活,在这个阶段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新团队还没完全建立起来进入状态,还有很多交接和磨合的工作。

很希望熬过这一段时间,等各个岗位的专业人士能帮我分担相应的工作,就可以找回一些自己的生活,就像《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那本书说的一样,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平衡,回归自己,也能跟你们分享快手菜等更多生活的内容。

在这个打拼的过程中,我也很愿意跟你们分享一些工作上的事情和心得。逼近姐妹们关注我不仅仅是因为臭美贪吃之类的,更可以看看一个生活在不远处的奔四女人,如何积极去经营自己的事业,把爱好变成一门还不错的生意。

看到这里,我就笑了。我回想起我精力充沛的那几年,的确是对工作很不上心或者家里蹲的那几年。而现在,我真的花了很多心思在工作上,这就是我为什么虽然不怎么加班,但是回到家里真的干不了什么事儿就觉得很累的原因。我还不习惯称之为我在为事业打拼,但我的确在构筑我在工作上的核心竞争力,为了这个目标,我就不得不在其他方面做一些退让,因为这是我的人生新阶段阿(吗?)

好了,想通了这个我给自己的压力就小了好多。不过不代表我就放弃了前面说的其他那些东西,它们都是很珍贵的好习惯,我还是会尽力调节的,只是不会因为无法兼顾就认为自己老了不行了。我们没老哦,大家都没老^_^

六一凌晨冒个泡

星期三, 6月 1st, 2016

不说废话。最近事情很杂,忙,最重要的是累。

但我后天要飞美国了,12天(其实我也不知道应该是多少天因为时差关系……)美西自驾。这两周正在忙乱的准备攻略中。。。说真的,好辛苦,好费心,完全不觉得爽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