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之前工作的前辈姐姐跟我说,这些天在看《中国好声音》,其中有些人对她很有触动,大意是有些农村的孩子,家庭条件所限,家里也反对,但本人还是凭着爱好,坚持十几年如一日的练习,才有今天舞台上的惊艳,这些人让她觉得很是执着,令人感动。因为这位姐姐一直很喜欢通过名人传记之类的东西来吸取正面能量,所以当时我也没好意思泼冷水。可是,这是个节目秀阿,秀就是要通过冲突矛盾来抓人眼球提高收视率的,平民草根励志类的故事绝对是大众乐意看到的点之一。当然我这里可没说是主办方炒作宣传什么的。最近也看到个真实性可靠的事情:一个村的一流氓地痞,家境在当地算是不错,小学毕业后就在村里当混混,性格直接,做事凶狠,因村子在国道边上,他喜欢为本地人出头,欺负或敲诈外地车辆,他老爸为他这个本领让他当上了一名“警察”,专在国道边上敲外地车的过路费。大概半年前,他开车路过一个交通路口,看到一个老人倒在血泊奄奄一息,见人群涌动却没人行动,他便二话不说的抱起人上车送到了几公里外的医院,然后就回家了也没放心上。后来那个被救的人寻上单位,送了锦旗,他一下子成了救死扶伤、活雷锋的典范,花一千块叫人写了个稿子,背熟,到处接受采访。咋样?有点耐人寻味吧?当然同样我也没肯定说是人家农民歌手有什么问题。
不过她一提到出身农民的选手,我脑海里倒是马上浮现出90年代后半段很有名的一位农民歌手,满文军。当年他的故事何尝不是感动了一批人,出身贫苦,每天晚上要跑几个歌舞厅去驻场,就提着一台录音机,骑着破自行车,风里来雨里去的,唱功就这么不断的磨练出来了,这位老实朴质的歌手赢得了大家的喜爱和传诵。后来呢,作为禁毒大使,满文军因为吸毒被抓了。相比之下与农村的前妻离婚和富婆扎根北京这就很稀松平常了,但看到他农村的女儿说跟他不熟拒不回答任何关于他的事,还是叫我蛮唏嘘的。
农民的事就说到这儿。有人说你咋这么阴暗啊又不是每个人都这样。这里又得套用老罗的一句话了,人,就那么回事。这事摆到你我身上估计也不比人家好到哪里去。其实人性还是蛮复杂的,并不是我们小时候认为的非黑即白,许多都处于灰色地带,所以很多事情也不是非真即假,很大可能人家说的都是真的,但是故意强化了你想听到的那一部分,而弱化或者干脆不提你并不感兴趣的那些。如果在炒作上使用此方式,恐怕还算是挺有良心的呢。
最近还看到一些有意思的所谓成功学和心灵鸡汤类的谣言粉碎,比如这篇比尔盖茨给小费比他儿子小气,想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就是那些真正的富人,尽管发了财却依然保持着节俭的习惯,一生保持简单,并且居安思危。可惜这个故事是假的。而又从该文引出了盖茨的另外一个传闻:其实人家爹娘在政治和经济领域有较大影响力,促成了刚成立的微软与IBM的合作,继而使微软取得了商业成功。而我敢打赌我们从小听到的版本只是盖茨尽管从哈佛辍学,也凭着自己的本事创立了微软成了世界首富,当年不知道有多少小孩曾经说过长大要像比尔盖茨一样当世界首富的梦想呢。相关传闻还有“巴菲特的书只会告诉你他8岁就知道去参观纽交所,但不会告诉你他国会议员的父亲带他去的,是高盛的董事接待的”,其实也未最后证实,考据狂可以去考据一下。有人说你管那么多呢,只要吸收人家好的一面不就行了,如果自己没有本事,家里再多人帮忙也没用啊。这么说表面上是对的,但是我觉得,全面客观的了解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情难道不是做评论发感想最基本的前提么?了解人和事情成败的全部因素,才能让自己的价值观的走向不至于偏颇,不容易走极端,也不会被洗脑。
所以幸而我不看励志类连带的什么成功学方法论的东西很多年了,他们多半都经过精致的包装,就像我之前说的,能不无中生有只进行某些部分的强化某些部分的弱化就很对得起观众了。关于励志我是这么看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多,有些道理你会逐渐深刻的认同那就是真理——其实我觉得世上的真理并没有太多啊,那些励志的成功学的不就是翻来覆去的例证这些玩意吗?当你觉得那就是真理时,它就成为你的价值观的一部分,你就很自然的会这么想问题做事情,就不用经常需要什么励志的东西来刺激一下。比如我,现在很认定的真理有,要做成一件事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就是不断的坚持和积累,甚至你都不用通过什么“正确有效”的方法,像阿甘那种傻子也能把一些事情做得很成功。另外就是成事还是真的需要一些机遇和运气的,所以有时候对于结果也不必太纠结,但需要对得起自己的心。
嗯,我最爱的九月到了,我又要老一岁了,但老一岁不能白老,总得在心智上有所成长。之前也和阿水说过关于年纪的话题,都很赞同一个观点,年轻时候对于自己能力和前途的迷茫,到这个年纪却有前所未有的自信和沉得住气。写此文的目的,是想自勉一下,也欢迎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