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12月, 2009

芬兰出差日记: back to China

星期四, 12月 31st, 2009

由于今冬第二大的雪,我最后一天没能去成赫尔辛基。从公司回家的时候,因为我没带帽子,也没带伞,只好把围巾裹在头上挡雪,像一名中东的妇女——裹着豹纹头纱的背一电脑包的中东妇女——想到自己的形象不由得笑出来,不郁闷了。

飞机也因这场雪晚点了,晚到赶不上第二趟飞机。算了算一共用了18个多小时到家。然后我用了6个多小时做清洁到凌晨四五点。早晨11点又被同事电话吵醒去公司办事情,然后到现在想把这篇日志留到来年。小超人嘿。

回来后觉得有很多事情要适应。不是倒时差,我完全没有时差问题,是一些生活习惯。比如过马路,芬兰是车让人,即使车是绿灯人是红灯,杭州就不说了;比如坐公车芬兰招手停杭州每站停;比如公司里芬兰那边没人查工牌进门不用输密码,杭州进门有人查工牌要输入密码,芬兰茶水间都用纸杯,杭州用陶瓷杯。也有习惯反了的,在芬兰超市买东西,价钱都乘以10换算成人民币,买的很肉痛,回来后价钱都除以10换成欧元,想才两三块钱,都买了买了。

最受不了的是洗澡水,不能像在芬兰那样任意的冲热水了,家里洗澡冷死了,热水也一会儿用完了,烧得又慢。

家里打电话来了。说我怎么回了中国不报平安。实际上这两天我连声音都不想发。

目前才只把硬件的家具之类的擦好,衣服的归类,资料的整理都还没做。虽然是自己的家,还是有些不知所措,特别是过几天Lita要住进来。大概还是先睡足一觉再想比较好。

芬兰出差日记: last one

星期二, 12月 29th, 2009

困死了困死了,拜昨天晚上上床后思考人生所赐,饿得不行,凌晨两点又爬起来,吃点巧克力,扒两口冷饭,热了剩的烤排骨吃,又配了两个橘子,最后刷碗做颈椎操,然后继续上床思考人生。

吃晚饭的时候就顶不住了,还是被抓去收行李称重。形势非常严峻,割舍了不少东西,早晨Jouni竟然还让我带台咖啡机回去,拒了。像我这样铁面的人,已经把行李减少到最少了,依然在超重边缘。一心想在机场傍一个坐经济舱的商务人士一起CHECK IN.

这是在芬兰最后一篇日志了,明天早晨去公司把这台电脑给还了,已经删除各种下载聊天软件以及个人文件。明天还想最后去下赫尔辛基,但不知道有没有时间。

PS,公司现在的各种举措已经不像是勒紧裤腰带过冬了,而像是走到了穷途末路,若有想来的,暂时请三思。

芬兰出差日记: 要离开了

星期一, 12月 28th, 2009

圣诞假期的最后一天,背着相机出门了,照了点家旁边的雪景。

在车上抓拍的,今天的太阳很好:

尽管刚来的时候,Lita带我逛的是Kappi,Stockman,Sokos,但是轮到我自己,就是去Forum,然后是沿Stockman方向的HM。每次都是这个路线。因为这个路线有我想要的一切,打折的衣服饰品,吃的,喝的,以及沿途高大的石头建筑。

因为要离开了,所以舍不得,喜欢赫尔辛基,实际上我喜欢一切现代化都市。商场打烊了,拿着杯热咖啡在M大街上来回走,来回走。。。

丹麦印象.Aarhus

星期日, 12月 27th, 2009

Aarhus,丹麦第二大城市,是斯堪的维纳亚半岛上最现代、最高雅、最时髦的都市,拥有各种各样的音乐和娱乐场所,这座大学城(有超过2万大学生)还依然保存着一个乡村小镇的友好和自然。

                                                                         —— Lonely Planet

前一日从火车站到爸妈朋友家时,路过港口,尽管已经夜色降临,依然觉得景色迷人,但是这种天,港口还是躲在车里看看比较现实。

(更多…)

丹麦印象.艺术之城ARoS

星期六, 12月 26th, 2009

Aarhus的新象征ARoS艺术馆,采取整体曲线型设计,内部空间高大敞亮,收藏了大量丹麦19世纪和20世纪的艺术作品,以及题材广泛、引人入胜的当代艺术作品,包括Ron Mueck逼真的巨型雕塑“男孩”。

                                                                             ——Lonely Planet

丹麦的第二天,是在Aarhus度过的,被人用车载着如旅行团般匆匆参观了几个景点,只有ARoS艺术馆,给足了我两个钟头(最后饿得腿软)。

(更多…)

丹麦印象.安徒生的故乡

星期六, 12月 26th, 2009

摇摇晃晃半睡半醒间,火车已经开到了Odense。Odense是丹麦第三大城市,位于我的起点Copenhagen(首都,丹麦第一大城市),和我要去的终点Aarhus(丹麦第二大城市,我爸妈朋友住的地方)的火车线路中间的一站。而我在这里稍作停留的目的,只是为了参观一下作为安徒生故乡的小城,尽管我不是他的饭他也不是我的菜。

随着人流下了火车,出了车站,连地图也没拿(其实是不知道哪里拿)。手头并没有详细的攻略,但我想吧,作为以安徒生而闻名的小城一定已经吸引了不少世界各地的游客,必定到处都是他的标志,随便问一个本地人就会告诉我怎么去目的地,所以我甚至连他名字的准确读音都没查过,觉得念得差不多人家都会知道的。

结果事实让我大跌眼镜。首先出了火车站,看到的不是童话小城,而是普通的马路,建筑,除了火车站门口竖了个牌子指出H.C.ANDERSENS HUS的大方向外,别无其他提示。我绕了半天找不到门路,于是开始问人。我问“请问你知道Andersens的博物馆怎么走吗?”八成的人会先跟我确认“你是说Hans Christian Andersens吗?”我觉得奇怪,难道还有另外一个很有名的安徒生吗?我当然不记得人家全名,但好歹也扫过两眼,连忙说是。接下来又有九成的人不知道或者无法给出确切的指引。我找那个地方真是费了不少力。

(更多…)

芬兰出差日记: Silent Night

星期四, 12月 24th, 2009

现在是中国时间的平安夜,欧洲时间的大中午。我们已经享用完了圣诞牛排大餐,原料调料和餐具都很简陋,但是味道一点也不差。Lita没有用任何现成做好的调料或者腌制好的牛肉,一切都从最原始的开始做起。

恩,说点人家的好吧。

我身边做饭做得好吃的,除了我家LucyJJ之外,就是Lita拉。实际上,比起用“做饭好吃”来形容她们,不如说“她们像厨师或者烹饪师”更适合。她们对原料和佐料极其讲究,比如炒菜用的香肠跟夹热狗用的香肠一定要买两种,切片面包夹火腿和白CHEESE而汉堡里面要用黄CHEESE,一定要买到奶油来浇pancake而不用家里还剩的半块牛油,诸如此类,例子说不出太多,因为我自己完全不懂也不分,只是每次买菜的时候她们边说我只能在旁边“嗯”“哦”的应答。

让对食物味道口感的偏执狂做饭,虽然能让我吃到更美味的饭菜,但也没为此事少闹矛盾。有一次她干哥哥的一番话真是说到我心里去了:累一天下班回家,只想炒两个简单的菜快点吃完饭休息,你却又要荤又要素又要汤又要粗粮又要水果,一顿饭做好了就9点多了,我饿得都不饿了。到我这里还得加个,每天提菜提得好辛苦,我本身颈椎导致手不舒服,而且我饿的时候脾气很不好,每天下班买菜就得憋一肚子气-__-

但我也有我龟毛的地方。她备菜很马虎的,青菜随便冲冲甚至不洗就下锅了,切菜的蒸板每天也堆杂物没洗切得菜也就直接下锅了。而我属于买一把青菜会一根根的洗干净,一片片叶子拨下来洗,我洗餐具也很仔细,我手下不可能有隔夜才洗的盘子,在家我甚至做好了饭先把不用的脏餐具洗干净,再吃饭。所以至今我觉得我们两分工还挺扬长避短的,她管切肉和烧菜,我管煮饭准备青菜和收视碗筷倒垃圾。

但总的来说,我还是很感谢这两个月里她提供的极少重样的美味饭菜,考虑到国外适合我们口味的东西不算多,这是极其难得的。她说,你好好珍惜我吧,回去就没人给你做这么多菜了。这句话直到我去丹麦才有所体会。我去丹麦的时候住在我爸妈同学女儿家,他们家一对学校做研究的夫妻,一双儿女,一位妈妈,我吃了两天饭,不是我抱怨阿,真的是只能让我联想到“日子真清贫啊”“留学生真的是不容易阿”“国外的生活也很艰难啊”之类的……

今天是圣诞夜,我们吃完大餐她就去同学家打牌了,今晚对我来说真的是SILENT NIGHT了,看日本综艺节目中。

祝大家圣诞快乐!

芬兰出差日记: 囤货

星期三, 12月 23rd, 2009

只有在不过圣诞节的国家,圣诞节才那么热闹,而在传统过圣诞节的国家里,圣诞节可能是一年中最萧瑟的日子了。老外还是非常注重家庭的,这种日子全部归家。

今天我们已经开始囤粮食。圣诞节四天假期,大小商店超市都不开门,24号公共交通到下午3点全部结束,其他日子估计按照周日的班次,我也没仔细查,我根本就不想出门。不过苦了Lita,为了能每日见到他,甚至提议让那两位男同事到我们家过夜。我说你就饶了我吧。

还有些事也挺烦的。搞不清楚我跟家里现在是什么情况。是不是过一段时间后又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

芬兰出差日记: 大雪

星期二, 12月 22nd, 2009

从昨天到今天,经历了来芬兰后最大的一场雪。天冷加大风是最恐怖的,漫天飞雪往鼻孔嘴巴里钻,眼睛迷得睁不开,低头靠感觉走路,一不小心踩到蓬松的雪上小半只小腿就陷进去了。我因为出门时看看温度计貌似升了几度,便脱了秋裤,这下子腿被冻得像两根冻鸡腿。

就是这么恶劣的天气,我们还去了赫尔辛基给杭州的女同事们买礼物。这是一个传统,出差的同事中但凡有女生,除了给带回一堆当地的零食给所有的同事外,还要给部门里每个女生一样别的礼物。这个传统的开创者就是Lita……Jorsh看到天气不好,说你们就在超市挑点好看的圣诞贺卡寄回去好了,是个心意。我(哀怨的)说,心意是对朋友的,不是对同事的。

气喘吁吁的跑上即将开走的火车,坐定后发现前面一排坐的两个人竟然在讲武汉话。话说我原先以为在北欧这一片荒凉的地方中国人会比较少,结果赫尔辛基ESPOO经常能碰到中国人,更别说我去丹麦哥本哈根了,不知道是不是那个气候大会的缘故,中国人是一撮一撮的,都是公费出差来的么?还想到个好笑的事。我在丹麦被火车搞得晕头转向,拿着车票都不知道坐哪趟车,一般上车前后都会找几个人确认下。在某趟车上,我坐下后看到有一对东方面孔并说着中文的情侣从我身边走过在我前面两排坐下,我很高兴的准备走上去问问,刚靠近忽然听到传来的不是中文是韩语,便悻悻的在他们旁边坐下,刚坐下又听到中文,一度以为自己精神恍惚了,后来才发现,原来女的是中国人,男的是韩国人,小两口分别用自己的母语在互相吵架= =

扯远了,最后我们买的欧舒丹的肥皂,既是个牌子,又比较便宜。

Lita决定在走之前给老外们做一顿饺子,这两天我们又在忙着包饺子。今天下班,Lita跟Jorsh回家想借个锅盖煎饺子,这一去就不想回了,饭也不想做了,饺子也不想做了,劝我也去他们家吃饭。我拒绝了,我说你自己去吧,我在家下点面吃,她最后只好回来了。老实说每当这个时候,我都有种棒打鸳鸯的罪恶感……再坚持几天吧。

她回来后,告诉我一个让她郁闷的消息,她一直想做Jorsh现在在的那个新领域,对Jouni表达了她强烈的愿望,经常盛宴款待,还让人推荐,今天得知还是被Jouni拒了,理由是她太迷糊,比如去趟瑞典弄丢了钱包。一听就是鬼扯的理由嘛,而她却觉得这是真的,老板嫌她太粗心,或者潜台词是能力不够。我本来是想暗地嘲笑她的,却突然想到去年一度两次没能被派出国后我自己的郁闷,竟然有点感同身受的同情她了。只好劝她。但我的真实想法,既不是什么粗心的原因,也不是什么能力不够,有些言行老板平时还是看在眼里的,比如她对新领域表现得过于热情以致于敷衍手头上的工作,不仅言语上表示无聊没劲,而且行动上每天就提前一两个小时擅自结束自己的本职工作跑Jorsh这儿来了,抱怨被印度人使唤——跟一个芬兰人说中国人跟印度人的恩怨么= =倒是我这种,对这些新领域没什么兴趣,每次跟Jouni都说先把手头上的事干完吧,最后被他叫去各个领域去试试,这应该能说明些问题吧。

当务之急,是先要摆脱她那个器量狭小的干哥哥的思想指导。

靠,我的博客里越来越多的充斥了那丫头的事情了。难道是我跟她之间有着既恨又爱既讨厌又同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什么羁绊吗??yamede……

芬兰出差日记: 圣诞前的周末

星期日, 12月 20th, 2009

因为临近圣诞,所以商场终于可以在星期六开到六点以后了,星期天也终于开门了= =

天气晴朗,一推开大楼门,顿时被外面银装素裹的世界吸引住,有点后悔没带相机。明亮的确能带给人好心情。记得某段时间我们经常中午在公司大楼走道上下楼,楼道墙壁隔一段就有一条细长玻璃,阳光满满当当的射进来。因为我们无论上班还是下班都是披星戴月的,所以看到这点阳光就觉得很欣喜。有一天我终于忍不住的跟Lita说,这个时间这里的阳光总是这么灿烂啊!Lita说,这不是什么阳光啊,这是防抑郁灯,因为芬兰冬天日照时间太短了,所以给安了这个……囧,再仔细看看“细长玻璃”,果然是灯管。

总之今天就是愉快的买打折货啦。

我一般还是比较节省的,买东西绝对不会到失心疯,买的东西也会物尽其用,不过有些时候会患一些强迫症,我也说不清楚这算是哪种激素突然增多,比如说最近我突然很喜欢这种类似祖母绿的绿色,于是今天一天就买了四样这种颜色的东西:蝙蝠开衫,两条项链,一对不知道该如何用的蝴蝶发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