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还是拖到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才更新……不过好处是不用什么文字了,看图就行了。
Archive for 11月, 2009
仓促的斯德哥尔摩之行(老城篇)
星期三, 11月 18th, 2009芬兰出差日记: 星期一
星期二, 11月 17th, 2009睡了两天的懒觉后,又轮到痛苦的星期一了。Lita说他们屋的同志们都来的很早,所以她也要早到,要不不好。我不知道有啥不好,早来早走晚来晚走,公司特别是芬兰这边是相当的自由的。我虽然不乐意,但为了同事团结(客观原因是我一直没有门禁卡而且我睡客厅她起来怎么也要吵醒我吧),我也只好跟着起来。而实际结果是,她每天比我早睡一到两个小时,我们两一起起床,她每天上班都困得要死,我很精神——自豪啊,这精神,年轻人咋比得了
不过还好,这次只是连着上五天班。再有精神也不能连着熬班超过六天。
上个周末,Pekka教了我一种搜索方法后,我的工作效率骤然提高。下午他把我带到另一个实验室去弄手机,一个小屋子,里面只坐了一个人,有近八十部手机在打call,我进去坐了没多久就头晕,像晕车那么晕,我想那位老兄是怎么在里面坐得住的。
但是,我在这边还没有见过任何一个人穿防辐射服的。这边每个实验室都有几十部手机整天不间断做业务,没有屏蔽箱,直接一根馈线拉进来悬在空中,用空口传信号。没人讲辐射怎样怎样(阿也许讲了我听不懂- -),而在中国,大家都计较这个,花大价钱买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防了辐射的防辐射服,这让我想起老罗的一段语录,讽刺中药的,说中国人都说中药好结果吃了还是一样的熊样,外国人只吃西药也没见怎样不好。很自然的就想起了,也没什么贬义,我大概是我们部门唯一没买防辐射服的人了,但我不是不怕辐射,而是抱着临时工随时走人的心态而已。现在我在这边还挺想要一件的。
今天还是值得纪念的第一次一个人下班逛超市回家。
芬兰的键盘,看看和我们用的差别。现在的麻烦就是,我用中文输入法的时候,得按照美式键盘的排列,两种键盘几乎所有的标点符号位置都不一样。比如上图中印着“—— – +”的键,用中文输入法敲出来是“?”,印着“( 8 [ ”的键敲出来是“*”,亏得我这么多年聊天打字练到了一定级别,要不还得满世界找标点。
偷得一日闲.初探赫尔辛基
星期一, 11月 16th, 2009其实我到过赫尔辛基不下三次,只有这次,终于可以一个人,不用背着提着重物赶路,不用跟无聊的人逛无聊的街,不用算着每趟车的时间算着超市关门的时间赶回去,从Espoo到Helsinki,一个人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看着窗外树丛里若隐若现的红房子,听着张震岳的歌,那样愉悦的心情,连车都不晕了。
赫尔辛基中央火车站:无论坐火车还是坐公车,这里都是终点,也是在Helsinki的起点。火车站这一块便是这座城市的市中心,几条最繁华的街道在它周围纵横交错。
芬兰出差日记: 女人很少
星期五, 11月 13th, 2009虽然学理工科的和从事俺们这行的女人,的确占少数,但我从来没觉得少。来到这里工作后,和Lita有共同的感受,就是这里很久没啥女人了。这一圈六个实验室,我们起初以为除了我们两个以外没别的女的了,直到过了一个星期,才在茶水间见到了另外两个女的。但以后也很少见她们。女厕所就两个位置,如我这种尿频的人,每次去里面都没人。
另一个证据,就是随处可见的服务男性向的玩意,比如茶水间墙上贴满了丰乳肥臀的比基尼女人:
芬兰出差日记: 累了
星期四, 11月 12th, 2009已经连续工作七天,我早晨起床的时候努力按捺自己的厌工情绪。
虽然一谈起我现在在芬兰,几乎所有人都说,让我享受北欧宁静悠闲的生活,抓紧机会到处转转……难道只有我一个人觉得我是来工作的因而背负着很重的责任?每天CHECK几个G的日志,很累,我不知道他们对我们的期望是怎样,既然拿了钱也不想做不出什么成绩,但如今的确对很多事情很迷惑,在和印度小弟暗暗竞争。很多事情都说不出口。交流也很累。还要每天想着怎样和不喜欢的同事相处。
从来以后,事情就没停过,虽然很多都是Lita搞出来的事,我也不得不陪着。烦也是有的,后来想想,我们两个一起来,一起住,一起上下班,就两个中国人,除了“相依”之外……
现在只是急需一个周末来休息。
下午在QQ上跟何蛋同学聊了一下。他说,“给你透露一下,偶们男同事在聊天的时候,对你的评价很高哦”。就此止步,没有问“你们”是哪些人,没有问评价什么方面,也没有问高具体指什么。我就当对我至高的评价。
芬兰出差日记: 硬盘挂了
星期二, 11月 10th, 2009噩耗。硬盘挂了,送DELL返修了,因为电脑是中国的,不知道会不会在时间上拖延,比如芬兰公司帮我订一台的话,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现在正用IT给我的临时本本,用超级难用的微软拼音打字,但是好歹工具栏不像实验室电脑都是芬兰语我就谢天谢地了。里面什么东西没有不要紧,关键是什么软件都没有权限装,如今除了工作用软件,我就只能IE上上网了。
当然Lita依然好不到哪里去。她那极品的房东要她在12月31日搬走,她12月30日才回中国,目前对方没有松口的意向。我很理解当初为啥大侠被房东给气死了,下定决心结婚买房子。
下班Jouni带Lita和我去了Lost&found,希望能够找到丢失的钱包。当Lita说钱包里有800多欧的时候,老外低声说了句OH MY GOD,看来的确是数目不小。
今天汇报就到此。电脑电池快没电了。这电源怎么没有作用呢???FT!
仓促的斯德哥尔摩之行(VIKING篇)
星期一, 11月 9th, 2009Viking的轮船貌似是可以定级为豪华游轮——因为有这样的介绍词在前,当我看到它的时候并不觉得有多豪华,特别是发生丢钱和晕船事件后。但至少之前去过的同事对它是赞不绝口的,上面啥都有,免税店、餐厅、赌场、酒吧,如此之好以至于同事买了太多的东西获得了一张留给我们的折扣券。但对于我来说,既然无法在甲板上数星星,也遇不到Jack那样的帅哥,其他的东西都是毫无意义的吧。
Casino,我们到的时候,Lita的另外两位男同学已经在这里玩了许久了,说经过他们不止一次乘坐该油轮的经历,有一台机子赢钱率比较高。
仓促的斯德哥尔摩之行(文字篇)
星期日, 11月 8th, 2009之前说过,这趟出行是我有限的旅行经历中最糟糕的一次,即使斯德哥尔摩随处可见的让人眼睛不断放光的古老而又雄伟的建筑,也无法掩盖住在街道上匆忙赶路的无奈心情。
我们选的是走海路,VIKING LINE的船,第一天晚上在芬兰赫尔辛基上船,第二天早晨到瑞典(同学们,不是瑞士,没有精密手表,没有阿尔卑斯山的滑雪)斯德哥尔摩,再坐第二天晚上的船第三天早晨回来。我用一个周末的调休,换来的实际上只有七个小时在斯德哥尔摩陆上(最后算错了时间,结果只有五小时不到),其他时间都在船上度过了。这样的时间和行程我一个人是绝对不会选择的,只是这次有个很高的但是限时的折扣,想想VIKING LINE豪华油轮来回也算是条传统路线,就选了这个。
星期一下午提前下班,坐火车去赫尔辛基,噩梦就从这里开始。
首先Lita同学在赫尔辛基丢了或被偷了所有的家当(如今只能靠我养活……),可怀疑的地点有几个。我们下了火车后先在火车站里叫Forex的地方换了点瑞典克朗(可疑地点一),出站后准备过马路,在熙攘的街道边有两个中东打扮的妇女跟着我们(可疑地点二),边说话边给拿张纸给我们看,我觉得好像中国街上推销东西的,不想纠缠,用中文对她们说“对不起我听不懂”,而Lita一直在边走边打电话。我们在附近的4号有轨电车上和Lita的同学小钟碰头了,她和我们一起去。上了电车,人很多,我们被挤到贴在窗边,书包对外,没法转身(可疑地点三)。老同学见面,自然兴奋的谈起往事,行过几站,人渐渐少了,小钟拉过Lita的书包,说,你又没拉拉链阿,你还跟上学时一样的毛病,老忘拉拉链。这温馨又带着美好回忆的一句话,却引起了Lita和我不安。Lita放下书包,边搜包边说不会有人偷东西吧?
结果找不到钱包了,翻了几遍都没有,现金有近万(800多欧钞票和100多欧车票报销收据),各种信用卡以及身份证,幸好护照还在。然后小钟一直打电话联系当地的同学问该怎么办,Lita打银行注销信用卡,而我,神情凝重的在一旁呆着,我确实不知道我还能干吗,对于这件事我很是心存愧疚,因为我知道Lita是个粗心的人,而且路上一直在边打电话边走路,我应该多个心眼帮她留意一下。只是第一次来到赫尔辛基,那感觉就如同一直住杭州滨江第一次到了上海市中心一样,环顾四周应接不暇。此刻只能默默的,看着大家坐过站,下车后又不知方向的乱走,眼见着要误船,也不好意思问一句,我们这到底还去不去了?
最后几乎就是最后一刻赶上了船,Lita表现还算平静,大家玩了会儿赌钱,逛了逛免税店,吃了顿饭——史上最难吃的西餐,我花了两三百,只吃得下配菜和土豆,整个主菜羊排一点都没动。接着回船舱,本来想修整一下再出去玩的,结果开始晕船。据坐过的,甚至坐过几次的同学说,这船一般开得都很平稳的,那天是特别晃。我躺着直不起身,勾着身子去洗了澡,满头湿发的就倒在床上,我那时特担心第二天会感冒,但是如果不躺着我马上就会吐出来,而且预感会吐得很厉害,而小钟直接抱着马桶吐了。那天晚上我过得极其难受,想TMD别说折扣,以后就是免费请老子,也不坐这船了!
对了,头一天阿水还跟我说,去甲板躺着数星星。我倒是两个早晨都去了甲板,被吹得脸都觉得不是自己的了。
第二天下船,逛斯哥老城,其实还有些计划,可七个小时除去找路外能看多少风景呢,况且我们算错了时间,船票上写的出发时间是芬兰时间,离开时间是瑞典时间,而芬兰和瑞典还有时差,这么前后一掐,掐去了两个小时,我们准备买点小礼物的时候,突然觉得时间不够了,立马往码头赶,最后只买了三张明信片还没时间寄。靠!
不过说真的,斯德哥尔摩很漂亮——虽然Lita的一些在赫尔辛基读书的同学说,以后多在赫尔辛基看看,久了就没意思了,每个城市都长得差不多——可我觉得还是很漂亮。
芬兰出差日记: 顺利归家
星期六, 11月 7th, 2009工作似乎开始进入正轨。我和Lita已经开始分别在两个实验室工作。今天犯了些小错,不过提了第一个Pronto,算个小成绩吧。
因为要等Lita,下班比平时迟了半个小时。后来发现,这不仅仅是半个小时的区别。5点下班,那时的公车还是10分钟一趟,5点半下班,就变成半小时一趟,万一我们再坐错站想往回坐,搞不好就要在寒风中等待一个小时了!
想到这里,不由得打个寒颤,一上车就抢占有利座位,叮嘱Lita,路上千万不要开小差,好好盯路,左边是加油站,右边是Lidl超市。这次终于顺利到家咯。
等车的时候,还看到一队芬兰的小女孩冬令营回来,看年纪好像只是小学生,可是每人肩头都扛着三个摞起来的包,目测负重达到普通背包族一周旅行装备规模,想想自己,不由得惭愧。
芬兰出差日记: 第一场雪
星期五, 11月 6th, 2009来到芬兰后的第一场雪,毫无征兆的降临了。并无太多惊喜,对于北欧国家来说,冬季下雪是迟早的事,只是这么一下,可能就停不下来了。Lita同学继续厄运缠身,要出门的时候找不到交通月票卡了(RMB上千元),于是我也不好意思欢欢喜喜的扛着相机出去照雪景,只能趁她洗漱的时候端着相机隔着窗子拍了几张。
今天我们开始带饭了。终于能吃到中国饭菜,感觉真好。只是在这边,几乎没看到有本地人带饭,我们吃饭的点,正好是他们吃完回来的点,一群芬兰人把茶水间坐满了,边喝咖啡边热烈的用芬兰语聊天,这时如果有两个中国人端着中国饭菜坐在中间的桌子边吃,至少我们两个人会全程如坐针毡。不过话说回来,语言不通的一个好处,就是明明大老板就坐在旁边,我们也可以用平常的音量发着牢骚说“他怎么每天都来阿,烦死了!”“他到底什么时候走阿!”,这种机会一辈子有几次阿!
下班的时候外面还在飞雪,没必要带帽子或者打伞了,踩着软绵绵的白雪往超市和车站走。我知道有同学肯定觉得置身于北欧国度漫步于茫茫大雪中是件很美好的事,可是事实上我觉得很难熬。背着电脑衣装厚重行动不便这些都不说了,今天我们连回家的路都找不到了。原本这片地不是树木就是房子长得差不多,加上天一黑雪一下,坐在公车上四只眼睛一路盯着外面,还是坐过了站。下车的地方,我想用荒山野岭来形容,但我知道在芬兰这种程度绝对算不上荒,反正要是我一个人被拖到这里肯定崩溃了。芬兰的车站牌有哪些信息我们没全弄明白,总之没有站名,只有终点站名,而住址跟站名又不一致所以司机也不清楚,司机也许清楚但又不一定懂英语,总之很艰难。我们到对面坐上了回程的车,四只眼睛更加严密的监视前方,终于找到了正确的站。下车后我都快不行了,累不说,我还晕车。憋着一口气走到家门口,终于放松下来,Lita掏出钥匙开门,插半天插不进去,抬头一看,靠,走错楼了!
我对明天下班能否顺利回家,非常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