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3月, 2009

人多了

星期一, 3月 30th, 2009

今天很热闹。去年底第一批派去芬兰的五名同事回来了;sara和小旭两个实习生参加完学校答辩回来了;还来了两个外国新同事。

两个外国同事,一个印尼的华裔,叫吉米,虽然名字听起来应该是很瘦小的男孩子,实际上他很大块头,英语流利。“他不会说中文,但是听得懂,他家里爸妈都说中文的”这是Jorsh同学套出的情况,仿佛在告诉我们,千万别当着面用中文说人家坏话= =另一个是印度黑人,叫Ankle(基本音同UNCLE这个词…)。他们两都是在德国工作多年过来的,拿着德国的薪水在中国工作。总之中国人的地位最低劳动力最廉价就是了……

他们从芬兰带回的巧克力,后面一条长巧克力是小奇专门给我买的,为了感谢在芬期间我照管他遗留在此的文件,以及帮忙处理他的事务,右边圆形的小盒子是Rita送给MM们的润唇膏。

为什么在生理期结束的时候才涌来这么多巧克力阿

入三月

星期日, 3月 29th, 2009

生理期身体不适加阴雨湿冷天气,周末就是家里蹲了。所幸家里很舒服,蹲得非常享受。之前跟美女邓电话时,我说现在一个人住真是太爽了,哪里都不想去,她说会宅上瘾的,真的会宅上瘾的。可是想想真上瘾了好像也没什么不好的,因为以我多年的经验,就算我出去压马路也没有交友艳遇的机会。

昨天工作到凌晨4点多。当然不是上班的那种工作——话说我上班的时候还真不好意思跟人家说我在工作= =写了千把字的一个小稿子准备投了;然后响应青衫同学重拾SD中国十年纪念活动的号召,在社区回了个帖子,并决定参与进去。

其他的时间看……11年前的老电影《我为玛丽狂》,卡梅隆.迪亚兹竟然也有那么水灵的时候;《马利和我》讲一条宠物拉布拉多犬和一个家庭一起成长的故事,最后哎,看湿了;《好好先生》中少数片段即便是我一个人看也可以笑出声来。

以前从来不看台湾节目,这两天也不知道哪根筋抽了,开始下《女人我最大》。对于里面频繁出现的“这是日本现在最流行的哦”“是不是白了?——真的白了耶!真的有效耶!”之类的对白我就抱以宽容的微笑,除此之外还是挺不错的,看的时候一方面觉得女人真的很麻烦很龟毛,另一方面觉得由此想到的一些常识性或者怪异的解决方法又很有趣。

目前已经在用的一招是,洗完脸抹霜时开始向上提拉皮肤……

记录6点的天空:

投稿开啦职场:卡奴

星期日, 3月 29th, 2009

我毕业后就职的第一家公司是一家大型高新科技国有企业,考勤方式就是每天上下班打卡,办公大楼每一层设置一到两个打卡机以分流。我们在试用期的时候挂的是临时卡,有两张,一张是出于信息安全需要,记录了员工信息用以进大门时给保安看,另一张才是兼有考勤和饭卡功能的磁卡;转正后可以换成一张正式卡。但据我所知,我们那一拨进公司的没有一个人去换正式卡,道理很简单,两张多方便阿,一张用来证明身份,一张可以找人代打卡。后来公司为了方便员工,又同时实行了网上刷卡系统,这下更方便了,眼看着塞车塞到铁定迟到,发个短信给同事,让他用我的账号登陆刷一下卡就行了。由于公司有几千人,不可能有专人盯着,或者没事去查查有没有异常,所以代人打卡的操作还是很好实现的。只是绝大多数人绝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很规规矩矩的自己打卡。

作为一个同样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规规矩矩的员工,两年后终于因为某些无法解释的原因,被领导给逼退了。我不服阿,于是和领导谈判,最后大家都退后一步,领导说,你在下一个月可以去找工作或者做自己的事,不用来上班了,就算变相补偿你一个月工资。我说那考勤方面具体如何操作呢?领导支支吾吾的说,其实你可以找人打卡的,比如小邓阿。小邓是我不同部门的同事兼好友,领导知道我们两关系好,不过代人打卡这事他亲口批准我还是很意外的,毕竟有些东西即使成了最普遍的潜规则,也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我领了旨意准备撤退,领导又叫住我说,要不我来帮你打吧。我又一惊,想那敢情好阿,这下不能出什么问题了。

跟小邓说起这事,小邓说你们领导真算不错的啊,还帮你打卡。我想那是呢,在经济危机时期让我失了业,他也就每天多举两次手帮我打卡就打发了我,工资也不该他掏腰包,我还帮他宣传他的仁义,一举N得。收拾东西回家享受我的一个月假期,准备安心的下个月去正式离职。结果就在离一个月差一个星期的一天的某个中午,领导给我打电话了,语气凝重的说小零啊,你还是来下公司吧,出了点事情。

结果并不是我出了问题,而是部门里另一位离职的同事,他办手续期间没在坐班,卡交给别的同事帮忙打,结算之前打一天有一天的工资嘛。谁知这代打卡就一直代到他完全离职后还在继续。他的想法是,万一人事系统出点故障,多打一天就多一天工资,没工资也不损失什么。可是人都走了还有打卡记录,这样的异常被人事部门揪出来了,最后查出代打卡的同事,处以罚款和内部通告批评。关于代打卡的人怎么被查出来的,据我们后来分析,可能是因为连续多天在同一台打卡机上出现这两人连在一起的记录,这也提示我们代人打卡最好在不同的打卡机上或者时间间隔开一点进行。

作为他们俩的领导,本来面子就挂不住了,要是被人查到他暗地里帮我打卡,脸面何存?于是他连忙打电话,边委屈的说本来只是想帮我忙不想惹麻烦,边很紧张的问我有没有将此事告诉给别人,比如小邓?我一点犹豫都没有很肯定的说,一个字都没提过,可领导不相信阿,于是之后几天他每天都打电话催我去坐班,同时叮嘱我千万不要跟别人说。我真是压根儿也没这个心,但是也觉得不管我怎么说他也不会真正相信我。最后他见我无动于衷,便主动跟人事说我请了事假,于是承诺我的一个月工资也打了个折扣。

这样的“电话骚扰”直到我去公司办离职手续到最后走人的几天里还在继续。他很积极的追踪我的进度,第一时间通知我去公司走流程,即使我当时在外面办别的事。本来被迫辞职就够烦了,最后还因为打卡的事被“麻烦你给我颗定心丸快点办完手续消失吧”这样的潜台词催着走人,原本还对公司和领导怀着一分感激的心情,到最后全部变成了难堪的回忆。

现在进了一家外企工作,每天不打卡不记名,弹性工作制,全靠自觉,也没见有人迟到早退拖延工作的,也希望到时候走人大家也互存一分信任的心。

3月27日之一周记录

星期五, 3月 27th, 2009

无比充实的一周。下班回家(洗澡洗衣服看美剧)后,基本就只想睡觉了。

这周以及下一周,我们都在参加一个完全针对公司产品安装使用和问题定位的training。Jason在之前开会说,参加过的同事都对这个training反馈非常好,课程比较贵,为了达到效果会限制人数参加,培训师从芬兰来,不是我们公司的,但是对公司产品非常了解。总之说得神乎其神的,让我始终抱有怀疑的态度。但是就目前来看,还真是相当不错。培训的老师Jack,高瘦的中年人,很专业,说话语速很慢,音调抑扬顿挫,并有着外国人特有的幽默。最难能可贵的是,他说他母语是芬兰语,英语是第二语言,对我们来说更是了,所以在交流过程中一定会因为语言的理解问题而造成一些障碍,他让我们中间有谁听懂了有谁没懂,就请懂的人用中文讲给没懂的人听,并鼓励我们多用中文交流,完全不用顾虑到他听不听得懂。于是在之后的培训过程中,多次出现大段大段的时间我们一群人在用中文讨论,他一个人在旁边默默的坐着直到我们停下来让他继续。

很好的课程,虽然每天累了点,但是感觉自己有收获,就比较快乐。

曲JJ的老公去世了。那天在MSN上看到她签名的时候我马上发短信跟嘎嘎确认。但是一直没跟她说什么。不知道说什么。希望逝者安息,生者能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

非影评

星期日, 3月 22nd, 2009

看了两部十年前的老片子,《诺丁山》和《电子情书》。

诺丁山,OH MY GOD,竟然都过去10年了。我一直没看这片子,但我对那张印有罗伯茨大脸和休·格兰特小身体的海报,以及Boyzone的no matter what的纯白装酷MV一直有着深刻的印象。当年没看是因为觉得这电影无论是演员还是情节就是一个噱头,后来花了一段时间学英语,老师说要学地道的美音,就去看茱莉亚·罗伯茨的电影吧,但是诺丁山就算了,小心被休·格兰特的语音影响……这句话导致我在以后的日子里对休·格兰特的片子刻意回避,生怕他影响了我自以为是的正统美音=__=

The fame thing isn’t really real, you know
and don’t forget I’m also just a girl
standing in front of a boy
asking him to love her

唯一让我心有所触动的地方。但我很喜欢片尾的画面,休·格兰特在长椅上看书,大肚子的罗伯茨躺在他腿上晒太阳,宁静安详。名气这玩意并不真实,嗯,光鲜的职位、薪水、财产,外表也都不一定是真实的,一切冷暖只有自己才知道,可是绝大多数人还是要用这不真实的东西来换取别人的肯定来膨胀自己的信心同时给自己注入一点在圈子里混下去的动力。对一个年纪越来越大大多数时间都在循规蹈矩的生活的人来说,要改变生活的方式简直太难了。我就是这么一个稍微尝试下改变却失败了(说胆怯了更合适)但还未死心的人,所以看完了电影后,无法嘲笑这理想化不现实的情节。

电子情书对我来说简直就是网恋题材的始祖阿。我是上大一的时候,在学校办的什么关于网络交友的活动上看到这个电影的,当然当时人太多气氛太嘈杂设备太鹾屏幕根本就是黑糊糊一团我什么都看不到,只是记下了名字回去搜索了。

对于第N次看这个片子,我发现了一个以前没注意的细节。按理说像梅格·瑞恩和汤姆·汉克斯这种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在精神上非常和谐的朋友,早就超越了在乎外表的层次。可是当他们决定要见面时,汤姆·汉克斯赴约路上相当紧张,相当相当紧张,怕她很丑或者很肥,最后怕自己承受不了先让同行的朋友去偷看她长什么样,当朋友告诉他她很漂亮时,汤姆·汉克斯兴奋得狂摇路边的栏杆,边摇抑制不住内心的狂喜喊“我就知道!我就知道!”看到这里我笑翻了,果然阿,网恋最大的克星就是见光死。之前也跟阿水讨论过,我说开始见他外貌很丑,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相处觉得他人不错进而喜欢上他这种可能性对我来说是有的并且很大,但是让我先了解他的性格觉得很不错再发现他长得不和我眼缘我是无法接受的。刚开始见人觉得很丑,心里对人的评价起点就很低了,但是相处后的点点滴滴都在加分,慢慢积累之后就可以得到高分;但是一旦这个程序反过来——我知道有人会很委屈的说,我真的从来没指望他很帅阿,或者是我知道他长得很普通我心里有准备阿,但是因为你无法具现化这个人的长相,于是逃不过潜意识的有“他应该合我眼缘吧”或者“他应该长得符合他的学识吧”这样的期望。于是见面后……那就不是慢慢减分了……简直就是垂直加速度下落阿。

扯远了……话说梅格·瑞恩是我心中过去现在唯一能称美国甜姐的人,虽然现在冒出了不少甜妞甜姐报纸说早就取代了梅格·瑞恩的地位,可是这些人可以说甜,但缺少“姐”的气质阿。梅格·瑞恩让我惊讶的两点,一是她走路有点匪里匪气腿还外八——起先我以为是电影人物性格安排的,后来发现几部片子里她都那样走路,既不酷也不淑女;二是她胸部分散且下垂,虽然欧美人崇尚自然派,但是像她这样让我一眼就注意到的还是极少数。就是这样的梅格·瑞恩,反而让我觉得她非常自然且心境平和,我没有看过她的任何报道,不知道她本人到底是怎样的,只是这样的外在足以让我很喜欢了。

3月21日

星期六, 3月 21st, 2009

天气一好,心情也顺畅了。早晨干劲满满的摸出一双深棕色皮鞋,上油,擦了一只就囧了,因为我也不知道怎么就买了黑色的鞋油,结果那只鞋变得黑炭一样的颜色,虽说可以把另外一只也变成黑炭,但是实在太丑了阿!!

装盒子塞床底下,眼不见为净。收拾收拾进城去。

鉴于以前进城都选择跟从偏远地区来的那趟车,经常导致连过几辆都满载不开门,今天选了个距离稍近的车,当然停的地点也不是最中心的延安路了。不过其实这些路也不过就是个“田”字,或者再加几个横几个竖,我走的时候从来没有分清方向过,但是也没怎么迷失方向。同样的一个商区,这次却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酒楼,房屋,小食店。午饭是小巷子口大妈大叔做的葱包烩和臭豆腐。葱包烩就是把一根油条和一根小葱包在一张春卷皮子里,然后在热的铁板上压烤,两个这样的玩意放一起,中间抹上甜酱或者辣酱——不好吃阿不好吃,做成东北卷饼多好吃阿!不过臭豆腐还是很酥的。

找到了网上说的衣之家——常年品牌折扣店商场。人非常多,空气非常闷,可是谁要东西便宜呢,平均3折吧,这年头直接打折才是最实惠的。我觉得这里最适合买鞋,前两个星期去大商场稍稍留意了下鞋子,可能我很久没买鞋了,明明到处都在做活动,可拿起一只翻到鞋底看价格后,都很BS的在心里默默的责问商家,你们真的有打折吗——靠到底有没有经济危机阿,普通单鞋都飘到500左右的价格了。

买了双Tata的单鞋,也算是弥补了早晨废了双皮鞋的遗憾。试了条红裙子还不错,可是要400米,忍了= =若是再这么连续买下去,就成了对雨季抑郁症的矫枉过正了。

很早就回家了,准备三年里的第二次刷帆布鞋了,虽然只能把鞋帮子变白点帆布是根本无法刷干净了。泡了鞋,吃蛋糕喝咖啡,端着相机准备看太阳下山。上周不是说我屋里看落日很美么,这次特意准备了相机,抓了4点多的太阳,和5点多的太阳,结果之后它就一直躲到云后面直到天黑了,完全无法复线那向外涌出油的咸蛋黄般的诱人的景象了。sun阿你!

3月19日之老三段

星期四, 3月 19th, 2009

三天前我把囤积在硬盘里的电影电视剧都看完了。在准备消灭它们的时候,我带着完成任务一般的无奈和不太情愿的情绪,当把它们消灭一空的时候,我顿时感到无比的空洞——既然目前我的生活每一天都淡如白水没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般起伏的情节,就让我能持续窥视一下别人的有趣生活吧。

在网上没有惊喜的发现,片子不是内容不感兴趣就是篇幅太冗长。歌曲的话,虽然不能说许久没下新专辑了,但是的确就是保持着下回来的压缩包状态,而耳朵获取新歌的途径,竟然变成了在公司在线听歌——缓冲、低音质、张冠李戴、时不时还来两首雷人的粉丝翻唱。

安下心来转向无声媒体。《开啦》最新的几期杂志,包括街拍和职场都不错。anyway,有好的片子和音乐请给我推荐。

事们已经表现出很明显的区别了。头儿Jason越来越头儿了,他在我们办公区位置紧张的时候主动搬到了我们视野之外的小会议室办公,尽管知道他一定处理了很多事情,但是表现给我们的只有每天不止一封的“做的很好”“谢谢分享”“大家干得很出色”的扫一眼就可以删掉的mail。有多年工作经验或者年纪比较长的人(包括我同年的),基本是有活就领一件,干完了就休息,没有明确任务的时候也休息,当然也会注意周围风吹草动,装积极总是没有错的。应届生或者只有几个月短暂工作经验的年轻同事,则是什么都参一脚,生怕漏掉了什么东西,自己领的活儿完了立马去做别人的活,没事也可以找出事来。只有Eero同志,尽管以前我有对老外表示过轻微不屑,但是有一点要承认,他是相当尽职和专业的,我好像从来没看过他表现出很累很烦的情绪,而实际上我们目前每天都会被一个又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弄得焦头烂额。相对于我们碰到问题丧气的喊“怎么又不行了?”,他脱口而出的第一个字始终都是“interesting”,然后干劲满满的去想办法解决。

专业,professional,其实一直是我认为的职场人最应该具备的品质。我说的专业,专业背景知识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全身心投入进工作的态度,而这种态度绝非拥有渊博的学识或者凭着坚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达到的,一定要找到跟自己契合的工作。每当我看到有人没什么功利的投入看似辛苦的工作的时候,我是很羡慕的。所以我想如果有机会跟Eero单独聊天,我一定要问他,你喜欢你的工作吗?

近分别有老大哥和小妹妹对我说,你84、85的吧?最多最多83的吧?当今天中午我跟提问的小妹妹澄清(残酷的)事实后,生平第一次起了疑惑并想掏电话打回去问我妈,你是不是把我的出生年份弄错了?在马上意识到这种可能性不大(日子可能弄错,年谁能弄错阿!)的一秒钟后,我想,如果以后我一开始就跟人一本正经的说,我身份证上写的是X年,但实际上我是X+n年生的,我家为了我早上学改了年龄,谁还能去查证不成?事实上我的确有不止一个同学就因为想早上学而把年龄改大了阿,我们那个年代严格满7岁才能读小学。

真的,说正经的,85后就算了,我要冒充个83年的谁还不信么?

忽然有了种“我的年龄我做主”的爽感

3月17日

星期二, 3月 17th, 2009

天不热,还真感觉不到刘海长了能这么恼人的,齐齐的搭在上眼皮上,于是上眼皮想搭到下眼皮上……

下班去彩虹城剪短了刘海,吃饭,一去一回只用了一个小时。

晚上花了很多时间来洗衣服。其实我没什么洁癖,而且也很能根据不同的环境来调整一些习惯,但是目前来说我对洗衣服这件事好像真的有点龟毛的程度了。虽然我有洗衣机,但是我一般只放厚实的外套、布料坚挺的衣服(如衬衫)和牛仔裤进去洗,其他的大多数手洗。内衣内裤就不用说了,当然前者用洗衣液后者用洗衣粉+消毒液(只有一个盆所以串行执行……),那些凡是类似针织衫比较有弹性的材料,轻薄的T恤我都用手洗,为的是怕被洗衣机搅变形,当然也分洗衣粉和洗衣液。而且,本人从来不屯脏衣服!!!换下来就当晚洗!!!所以每天都有小衣物,隔一两天就有大衣物,经常晚上就是洗洗洗

浪费了多少思考人生的时间阿

今晚还作了点针线活,把一直积攒下来的该缝该补的都缝补了。某次穿针穿到气急(没有败坏,一直提醒自己要静心静心)。

上班持续很无聊。不是没事做那种无聊,是非要装下B以适应大环境的无聊。

过了期的药

星期一, 3月 16th, 2009

药扔掉,瓶子留下。

春天到了吧

星期日, 3月 15th, 2009

很舒服的睡着懒觉,直到房东的电话把我吵醒。

第一次见到房东夫妇,模样我现在已经忘记了。我想浙江下面的小县市里还有许许多多这样貌不惊人的生意人。他们来除了看看房子和我外,还准备重签下合同,因为上次通过传真的合同几乎看不清楚。而我还穿着睡衣口脸未洗只套了个袄子站在房间中间,不能忍受让第一次见面的人在我房里等着我洗漱换衣。没有去重签,希望没什么问题。

而后开始做清洁。房间虽小也花了我两个钟头。虽然不知道会不会出门,也换上了干净衣服,小短裙和彩色袜子,然后靠在椅子上看柯南。这种时光太惬意了,让我觉得一个人去浪费这些时间太过奢侈,应该和朋友一起度过才好。这就是生活在没有朋友的城市的悲哀了,特别是我目前信奉着“朋友不是找来的,是碰上的”信念。

骑车去了趟超市回来快6点了,一进门就看到窗外红彤彤的落日,在层层不同深浅的红色夕阳中慢慢下沉。想起来搬过来以后,我还真的没有在这个点在家里呆过,原来错过了这样美好的景色。准备抓相机的时候,发现已经被我拍的没电了。

天气已经转暖,觉得自己是否该做一些出行计划了。不过想到江南的山山水水,真提不起兴趣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