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老罗的锤子手机产能不足谈起…

老罗搞了个锤子手机出来。他那百万人关注的发布会演讲,我到现在也没有看,没办法,虽然我挺老罗,但对智能手机实在没什么兴趣。而锤子目前面临的产能跟不上,严重拖延发货进度的问题,却让我格外关注。我看了老罗近期的几篇解释和道歉的长微博,如果没有亲历过产品从研发到大规模生产的过程,我想我现在也会成为鄙视他“牛皮吹在前头,现在又兑现不了”队伍中的一员,可是正因为我在上个鸟公司经历过那种漫长的焦急痛苦,此时才能感同身受。他在最近的一篇长微博里提到的,目前的情况比预估的最坏的结果还要差,我想说的是,对于一个行业新手并且同时又是一个新产品来说,实在是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事了。

前几年的工作,尽管做的不是纯软件产品,却一直呆在研发环节。对于IT企业来说,我很理所当然的认为研发是产品整个周期里最(并且通常是唯一)有科技含量的阶段了。如果连技术难关都攻克了,最后的各项测试都OK了,到地方项目上测试也通过了,那么这件事不就完成了99%么?剩下的量产发货这还不简单?“工厂”“批量生产”这些词听起来感觉就没什么技术含量,不就是开着机器派个工人在旁边看一下么?如果涉及到人工操作,那么立即就会脑补一群文化层次比较低的年轻男女工在流水线上做着千篇一律的操作的画面……

事实上呢?以我在上个鸟公司做的新产品为例,它是一张支付卡,4月份的时候已经参加了一个大型的有行内很多机构高管参加的技术交流会,意味着研发应该已经七七八八了,开始宣传产品了。7月份的时候,产品正式上线,在上海开了个高大上的发布会,也是有金融业内高管参加和支持。但是产品第一次从机器上量产下来,是10月底,那么这几个月间到底有些什么问题呢?

首先,卡基(也就是空的卡,里面没写程序)不是我们公司生产的,是交给江苏的一个厂做,那么对我们公司来说,可以算是物料准备吧。这个物料来了后,要灌一个接口程序,灌好了这个接口程序才能进行后面系统和应用的写入。我记得很清楚,这第一批卡基到我手上,2G的有百来张,4G的有40张,老杨让我灌一下接口程序,统计一下良品率,我擦……2G的大概1/4灌坏了,4G居然高达3/4!这才是做卡的第一步而已啊!我当时就震惊了,想公司是找了个什么水货厂合作啊!全然不知道这是新产品要经历的阶段。

后来,也是在我手上,眼见着一批批的卡基良品率都上去了,在此过程中,合作厂商的工程师在产线上做了哪些调整哪些努力不得而知,但这个过程是历经了数月的。

卡基的问题解决了,那么接下来就要解决在我公司批量写程序的问题。通常公司不会为了一个新产品重新买设备,因为大型的生产设备价格都是百万千万级别的,所以一般都会在现有机器上做改装。我记得也是夏天七八月份去生产车间参观的设备,负责人说这台设备以前生产过什么什么卡,如何如何好,可以很快的生产多少多少卡,其实我完全不懂,我想,既然很好,那赶快生产吧。

然后又过了很久很久,只记得老杨偷偷跟我说了一次,哎那帮人(生产部门的)现在还没搞定生产设备。于是这中间接到的订单,怎么完成呢?这也是我当年唠叨了很久的,手工小作坊制卡呗。我作为制卡小能手,业绩有三四千张了吧?其中也包括最为悲惨的那次,被拉到石家庄关在宾馆房里从早到晚的闷头写了五天卡,度过了30岁生日,国庆节差点没车票回家……

说到对外的市场、公关方面,老罗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锤子在市场营销上本就是靠着他的个人魅力和信誉,并且他的客户是个人,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就是冲着他个人去的。所以出了问题,只要他老实交代,并采取合理的赔偿措施,大部分人会买账,并会继续支持他。可是对于小民营企业来说,客户是绝对强势的银行,真的没有资本“实话实说”,很多时候的确是要“先把牛吹出去”来占领市场,有时候的确要“撒谎编理由”来让客户觉得我们也没办法。强势集团客户才不跟你玩什么性格呢,它也是有任务在身的,它要你让它有面子的。

10月份,我们的产品第一次从机器上量产下来,但是产线真的稳定下来,大概是12月底了。这其中各种乱七八糟的问题就不一一陈列了。什么比最坏的情况还要坏,简直是家常便饭,尽管是家常便饭,但还是忍不住因为屡次创造新下限而胸闷吐血,而另一边对客户又要编出各种借口来做解释,对于我这种不擅骗人的人来说实在太痛苦,或者干脆逃避……我应该说过吧,我编过手机掉马桶了刚风干有时候接不到电话之类很扯的理由- -那是段压力非常大的时期,非常非常郁闷。

哎,说这些并不是想替老罗说什么话,只是看着锤子的难产经过,突然想到自己也算是走了一遭的人了。当时那么痛苦,一定没有想到现在可以让我就此话题有点儿谈资。并不是每一个参与研发产品的人都能经历从无到有,再到成为稳定的可量产的商品这个过程,but I have been there.

3 Responses to “由老罗的锤子手机产能不足谈起…”

  1. 这五年来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用在催产上了!!!

    • 我就觉得特别沮丧特别没有成就感,因为生产完全不由我掌控,我不同生产方面的技术所以意见都提不了,就是干催而已,一边催生产,一边又要对付客户,反正都是我掌控不了的事,做起来觉得没意义。

  2. 回头自己读了一下,写得很浅薄嘛,原本是计划把当年产品的难产叙述得更为具体深刻的……看来还是不愿过多回忆痛苦啊。。。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