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喝粥,正逢腊八,误打误撞得又撞上了。
早上起床就把黑米和黑豆泡上了。黑米不清楚,但黑豆可是够硬的,一定要提前泡,而糯米和红豆到煮之前用清水洗洗加进去就行了。以前抱怨过,为何食材都泡了过夜了,煮成的粥还是米是米水是水两不相干,后来我把“粥”档换成了“豆类筋蹄”,就压出了水米相溶的浓稠的粥。虽然不明到底什么道理,不过还是多尝试就是了。写的时候突然想起之前陪朋友买电饭煲,发现好多款都同时有“稀饭”和“粥”的档,才惊讶原来真的有把水米分离和水米相溶分为两种食物的,在我的认知里,一直觉得水是水米是米是煮失败的粥。
除却端午中秋这些大节外的小民俗,几乎都是工作后才知道的(家里也就有过三月三吃荠菜煮鸡蛋而已)。前段时间冬至,看到微薄上有人十分严肃的批判冬至吃饺子是北方习俗,大肆宣传是伤害南方人的感情。我点进去看了下,居然还是果壳的写手,这科普普得脑子僵掉了吧。作为一枚南方人,我知道冬至居然还是个节日甚至还有大过年的说法,却是在更加南方的深圳!其实现在人口流动量这么大,信息这么发达,南北融合度越来越大,过什么节吃什么东西,自己开心就好了,何必非常生硬固执的按旧时的分法呢,到底谁伤了谁的感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