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的起起伏伏

2月 14th, 2016

但起起伏伏的事跟情人半毛钱关系也没有

(一)

早上突然收到阿珍的QQ消息:“新年快乐!情人节快乐!记得签收礼物哦!” 我差点从床上弹起来,一种阴魂不散的感觉萦绕在我周围。我想断绝这个关系,从15年跨到16年没断掉,从羊年跨到猴年居然还没断掉。在这两个月时间里,我没有跟她说一句话,没有回复一个字,全部都是她一人在演独角戏,模式是一会儿装作什么事都没有的开心的说话,过段时间就暴怒指责我,过段时间又给我寄个礼物,过段时间又狂怒,就这么切换。

中途她给我寄过一个包裹,我一看是小红书海淘的包装盒吓死了,以为是什么贵货,心想我才不要还礼呢。结果一拆开,是一袋极其难吃的花生,一个饭盒袋子,和一个不知名牌子的密封碗。我就咨询阿水说要不要退回去,因为我不想还礼,一来二去拉扯不清;她说可能阿珍就是最后尽个情分,收下就行,没必要退回去。今天不知道她又给我寄什么,但我决定拒收了。

我为什么就死不“算了”呢?因为她完全没表现出她也有错的态度,甚至怀疑她自己是不是有错的疑惑也没有。我觉得作为一个正常人,不管你怎么说话对方两个月没理过还知道我BLOCK了微信,难道不是应该问一句“你到底咋想的啊?”“是不是我哪里做的不对惹了你啊?”“要不来谈一下?”等类似的话吗?居然就是blabla谈自己的事,这真是令我很不解的地方。

然后我又想起了我一个初高中同学,June,我写过的,原本是关系不错的好友,后来我简直觉得她生孩子生傻了,然后再一次非要把我们高中同学出车祸逝世的消息发给我,弄得我很难受,那一次之后我就没理她了。这一晃就是两年多了。今天年前,她Q联系我,问我是怎么回事,电话也不接消息也不回,今年过年回武汉想见见我;我想事情也过去这么久了,我日子也过顺了,也该跟她坐一块儿敞开心扉聊一聊了。结果过年一直没联系我,等我回乡了她联系我要我参加初五晚上初中同学聚会,我说我不参加同学聚会;她说你现在是宅女吗?我汗说我一直都是啊……她说初六行不?我一想初六大批人马回归,我跟她简直就是在武汉的两端,不管我是开车还是坐公车都很可观……我说要不你来我这里?她说要我去她那里,因为我太远了;我心想你觉得我这儿远,难道不是相对的我觉得你那里也很远?为什么我就该去你那里呢?反正最后我就说下一次吧= =

回头想想,没有谁对谁不对的问题,就是说话讲不到一个频率上,我觉得她变傻了,她估计也认为我很轴,所以这样的友情根本就没有继续的必要了阿。我以前觉得友情就随缘,感情好的自然就慢慢走下去,如果因为时间和距离断了就断了吧;去年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有意识的找回两个因为我自己消失而失联的朋友,而经过这一年,我又意识到,有时候可以主动的去切断一些没有必要继续的友情,断舍离的理论也应该用到这上面来。

(二)

晚上给我妈打了个电话问个小事,结果我妈没说两句就哭了,当然是倒照顾我爸的苦水。

照顾一个老年痴呆患者,如果不是亲自经历过,根本就不知道有多么痛苦。我虽然没有亲手照顾过,但是因为我自己有段非常难熬的时期,对于包括抑郁在内的这种精神上的病患有一些亲身感受和理解。我妈哭着说别人都说我爸可怜,殊不知她才更可怜;她说了些她认为不太道德的话,我很冷静且坚决的表示,那就放弃他;我妈立即说别人会说……我没等她说完就打断,说不要管外人怎么说,外人又不是帮忙养他,我的原则是不能把健康人拖坏了。

在意外面人的说法,就活得很痛苦,比如我妈;多关注自己,自私的人,就能活得比较轻松,比如我。

但我并不轻松,跟阿水吐了一晚上槽。

(三)

以为情人节晚上就要以沉重的话题告结,最后半小时内,居然收获了大大的感动。

上了下微博,收到一条消息,SD时期结识的妹妹给我截了张图,说“大家都还记得你哎姐姐”

记得我是因为情人节是仙道的生日,我的仙道网站当年在SD界很辉煌,图中的“洋二”也是当年并肩作战的好友。能在这个日子想起我,谈起我,我很感动,忽然觉得没有正儿八经买个蛋糕当个好日子过真是罪过。

家里有了WIFI

2月 12th, 2016

昨天晚上回乡了,第一件事就是下单买了个无线路由。这么长时间我家里一直没有弄无线网,每天都是本本上网然后开WIFI精灵再让手机连,坏处当然就是必须要开本本才能用WIFI,但好处时,趟床上就专心睡觉不腰玩手机,早上也不会因为刷手机而赖床。而现在弄一个无线路由的用意也不是因为想上网方便,而是想在我桌子上少根线……真的我桌子太乱了- –

今天京东就送到了。我们这片区的京东师傅态度特别好,一直面带笑容,而且说话特别有礼貌。今天我拿了货后就问你们有什么途径可以对送货服务进行反馈呀?我很想表扬你!师傅非常开心的说只要评论的时候在送货那里选五星就可以了。我回来后连商品都没评论,直接先把服务都给五星。还是那个想法,对于好的服务绝对不要吝与表扬,要让做的好的人得到实际益处。

“见了第一顿饭就要分手”

2月 12th, 2016

我突然觉得,今年是不是不流行单身的回家被催婚啊?大过年的引起全民讨论的居然是那个上海姑娘跟江西小伙回农村看了第一顿饭后决定分手的帖子。

我看了下那个原帖,从描述来看,完全就是一个面对一场比自己想象糟糕100倍的disaster的小姑娘惊慌失措的本能应激反应,根本还拔不到什么嫌贫爱富没有教养这之类的高度,看着那张照片和帖子,我就想起我在杭州的两名同事姑娘,如果翻看我那段时间的日志应该是有提到她们的名字的。

第一个姑娘叫Melody,浙江温州人,男友是农村的。那一年她到男友家去过年,回来后跟我们讲,农村的菜,每一个都用酱油烧,所以每一碗都是黑乎乎的,加上灯又不是那么亮,所以摆在桌上看上去全都是一个样子,根本不知道每个碗里是啥菜。那时候社交工具没有普及,也不流行吃个饭还拍照,但是仅凭Melody声情并茂说的“每个菜都长得一样的黑乎乎”就足够有画面感。所以当我看到上海姑娘那个帖子里的图片时,我就忍不住笑了。以及她还讲上厕所是如果爬个梯子爬到上面有粪缸之类的,当年的我们听了都笑死了,但也就是笑笑,Melody和她男朋友应该是从学生时代出来的感情,有感情基础,后来修成正果。

第二个姑娘叫Lita,咱武汉的,大美女,家庭条件优越,留过学。她当时男朋友是公司一个manager,我快离开杭州的时候才开始追她,追得很努力很用心。后来我离开武汉了,但是他们关系的一些重要时刻我总是能获得消息。有一次她打电话给我——其实我也不知道她为啥会因为这件事打电话给我,我觉得我两关系还好啊= =她说跟男朋友回了趟家,农村的,很穷,很穷,就是在经济上完全不能帮衬的那种,她其实是想回武汉的,因为有爸妈有朋友,但她爸妈说如果跟了那男朋友就不要回武汉了。她讲了她很多顾虑,我说,恩,那你是怎么想的呢?其实我以为她会跟那男的拜拜的,因为我觉得她对那男的没啥很深的感情,主要是那男的追得太猛。结果她说,去到农村的那几天,心里很平静,男友早晨帮忙打水洗漱,忙出忙进照顾很周全,他家人感觉很淳朴,他妈妈一直叮嘱他,说城里姑娘没吃过苦,你要对人家好。我说,那我觉得很好。最后到现在结果是,他们留在了杭州,修成正果,有了小女儿,而她老公从始至终都对她特别好。

要不感情基础深,要不对人家尽心,两点占到一点,大概也不会出现上海姑娘这个帖子吧。

但是我还想说另外一个点。这个姑娘需要开阔一下眼界。我们常常讲,女孩要富养,免得长大以后男的对她稍微好一点点就被骗跑了。但我觉得这个真的不应该分男女,对孩子都要富养,让他们多接触好的美的事物,培养审美观,为以后的生活质量奠定基调,即使以后生活得不甚如意,那些好的经历也会帮助他们度过难关,成为他们努力的方向。这是往高的方向走。另一方面我觉得也应该了解这世界的另一面,黑暗的贫苦的无解的一年,有很大一群人,他们整日面对着这样的一面在生活。为什么要去了解?恩,我觉得这是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应该有的胸怀。最近的《奇葩来了》有一个选手是长沙的一个小记者,做民事纠纷调解的,她的观点一说出口,每个人都被深深感染。高晓松说,所以说知识分子就应该下到基层群众中去,像我们这种自诩什么都知道的人,今天听了你说的这些才知道还有很多事都不知道。了解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呢?其实我也说不清楚,也许一个出身小康家庭的人一辈子就这么安稳优越的过去了,不了解民生对自己生活根本没什么影响。但是我隐约觉得,了解这个世界的每一面,对自己世界观会有影响,对自己的选择会有影响,换句话说对自己的人生会有影响。谁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事呢?毕竟一生还有很长的日子要过对不对?

回头来看这个上海姑娘,88年的,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而且还是做跟人打交道的HR工作,她所经历的一路舟车劳顿,看到的农村的那顿饭,绝对不是中国农村最低水平,居然受到了如此大惊吓,出的问题真的不是门当户对之类的婚恋观能说清的。

2016奥斯卡巡礼

2月 10th, 2016

关于看的片子,前天一个不太好的消息和一个非常振奋的消息。不太好的消息就是The Good Wife本季季终,其实这是个很合理且明智的做法,我只是觉得少了个好片子有点儿失落。另一个振奋的消息就是本年度最期待的电影终于出炉了,马呆萌回归的谍影重重5!好像是6月上映!所以在等待夏天到来之前,可以看看其他优秀影片。比如我这几天休假赶快把2016年奥斯卡提名的一些优秀影片找出来看,其实有些片子挺闷的,但是每当我拿出手机去看一下当下电影院上映的片子……觉得还是回来看闷片好了。

剧透是可耻的,所以我尽量写得如果你没看影片基本看不懂我在说什么。。尽量哈- -电影资源我都是在这个网站上找的:http://www.dysfz.net

Bridge of Spies 间谍之桥

导演是斯皮尔伯格,主演是汤姆汉克斯,这样的组合我想不出有什么不看的理由,更何况这个题材也是我喜欢的。

看这片子的过程中你会有些觉得这是不是在宣扬美国什么情怀,特别是拍到美国对战俘 VS 苏联&东德对战俘的待遇那一段。但也就这么一丢丢而已,总体来说这片子还是在描写大时代背景下个人的人性光辉,这一点不会只局限于当时,而是每个时代都需要的。

Spotlight 聚焦

记得读中学时有一次和几个同学和老师MISS GAO聊天,MISS GAO觉得我适合搞科研,她建议我去读生物工程,说那个是以后发展趋势,很有前途;我说读生物那是要选文科呢,但是如果读文科的话,我想去当记者。

我当年想当的记者,是焦点访谈里水均益敬一丹那样的记者,报道重大事件,揭露社会黑暗,那是我向往的新闻工作的价值。这节目现在变成什么样了我真的不知道,但想想舆论大环境就知道,大概已经不是我理想中的样子了。现在媒体都变成什么鸟样子,每天都发些什么鸟新闻(标题),我都懒得吐槽了。近年来记者行业里最令我有所感触的东东知道是啥么?居然是三联王小峰写的,关于风行卓伟他们的长篇报道,搞娱乐八卦偷拍的几个记者,能在自己的领域做得那么专业,我真心惊诧和震撼,这不是贬义,是真的觉得,啥行业做成专业水平就是令人敬佩阿。当然后来柴静做的那个关于雾霾的视频,我也是点赞的,我赞的是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初心和责任心。

所以当我看美剧NEWSROOM看得很燃时,你应该会理解是为什么;所以这部Spotlight肯定是我要看的片子,你也应该知道是为什么。

这部片子因为是传记风格,所以平铺直叙,没有用力过猛的地方。但事件本身绝对足以轰动世界,而这帮记者难能可贵的是,并不只是为了揭露黑暗本身而进行事件报道,还指向整个体系背后的运转模式。

Brooklyn 布鲁克林

边看边想,这片子到底想表达什么啊?女主到底是个啥意思啊? 直到最后一刻钟,终于击中了我。

我觉得每一个从小地方来到大城市不管是为了打工赚钱还是开阔眼界的年轻人,都会有所触动。现在似乎有种声音,偏好说为啥拼命要挤到一线大城市去发展,其实小城有闲逸的生活,有可利用的家族关系,大城市能买到的东西小地方也都有了,没有的还有淘宝呢,同样的钱可以过更好的日子,为什么要去大城市。而于我来说,如果现在有一个年轻人请教我,我铁定是让TA能出国则出国,能去大城市则去大城市。差别的不是物质,是人和观念。

其实前面说“击中我”,因为我是这方面的失败者。我就是贪图相对的安逸所以回来了。所以自己拉的屎现在自己默默消化=.=

Room 房间

第一遍差点没看下去。第二遍看到中间就觉得是神片,主要是视角太新颖了。

这就是我所谓的比国产片先进50年的优秀外国片,每一个成年人应该看的片子吧。就说这些,建议不要搜索任何背景资料,直接去看吧,但有点闷。

Codename U.N.C.L.E. 秘密特工

这好像不是奥斯卡片子吧,只是口碑不错就拿来看看。当消遣其实是不错的。搞不清楚是不是现在特工界也喜欢用腐女视角啊?不管是王牌特工还是这部秘密特工,怎么都搞双男主= =

The Revenant 荒野猎人

不好意思……没看完……真的不是我喜欢的STYLE啊我单纯是为了小李子来看的啊……但真的不是我的STYLE啊= =总的来说我对西部片都不太感冒,能看那是因为有喜欢的演员,比如说马呆萌的那部《大地惊雷》我就觉得蛮好,但是这一部……就算有小李子我也受不了这口味。

但值得一提的是,网上热传的小李子被熊骑的那场戏,在电影前半个小时就可以看到!我就是看完了这经典场面就关了的orz 有不好的预感觉得小李子这回又要陪跑了。

新年,给自己买点好东西

2月 9th, 2016

入2016年后,陆续(想)给自己买点好东西。这里说的好东西,可不是说花大几千上万块给自己买了个名牌包或者别的奢侈品。完全没有。去年我花了百来块钱买了根精仿的红绳手链,买的时候并不知道是山寨的什么牌子,单纯的就是喜欢那个款式,买了后才知道是REDLINE的当家产品。到今年我依然非常喜欢这根红绳,就琢磨着要不来条正品,欧代4K上下也是负担得起。但是一想到我本人的习惯,一回家就把手链下下来随意丢在满是灰尘的桌上,在手腕喷各味香水毫不担心链子会窜上不同的气味,或者因为香水而渐渐腐蚀,如果是几K的真链我可能就顾虑非常多了吧,这么想想也就算了,还是处在买得起但用不起的阶段。不过明年本命年很有可能真的来一条哦。

所以以下写的,只是些小物,算是同类产品中品质比较高,但总价格又很容易接受的东东。

◇◇◇ 尝试一下沙龙香 ◇◇◇

这一年沙龙香的风刮得不轻,从渐渐从走向商业主流道路的Jo Malone,到进阶一点的Diptyqe,Tom Ford,再到可能没怎么听过的芦丹氏Serge Lutens,阿蒂仙L’Artisan,Demeter气味图书馆,潘海利根Penhaligon’s等等。沙龙香和商业香最大的区别就是,沙龙香不是以迎合大众口味为出发点的,完全是以调香师的喜好为重,为还原真实场景,或者营造某种场景而调制。如果换句人话来说呢,就是商业香基本可以用好闻不好闻来形容,而沙龙香只能个人的喜欢和不喜欢来形容。

其实没闻过之前,我也不知道上面写的那段话是什么意思。我当时就是家里没啥香水了,准备直接买一瓶Jo Malone的red rose。对于我等普通人来讲,如果一个牌子产品太多搞不清楚,那么买最最经典或者最最畅销的那款总是不会错,Jo Malone的红玫瑰就是这么一款。结果想来想去还是先买了一堆试管试香回来。洗完澡后很兴奋的打开red rose,涂在两只手腕,闻了一下,隔几分钟再闻一下,隔十几分钟再闻一下——感受就是幸亏当初没有直接买正装啊!这特么真是对玫瑰的高度真实还原,气味非常之玫瑰,包括后来的臭味。这使我开始仔细回想,其实对于玫瑰,我们喜欢的大多是花本身的形吧,所有的触觉味觉感觉和寓意都是基于它的外形而衍生幻想出来的,然而单独来谈它的味道,反正我并没有很喜欢阿。而后我又尝试了Diptyque的水中影,我记得淘宝链接下有一个差评说这是什么鬼味道像一堆杂草,我闻了下就笑了,水中影让我在脑海里幻化出一个无人仙林中的洞/水/树枝/杂草的景致,它不是能用“好香”“难闻”之类的词能够形容的,因为它只是给你营造了一个意境,而不是一种味道。

所以良心忠告,要买沙龙香,一定一定先去淘宝买试管来闻闻。

目前我用的还很少,用的几种里,芦丹氏的柏林少女虽然红色的液体非常抓我眼球,但是味道不适合;Tom Ford的午夜兰花其实蛮经闻的,但是用的场合和心情要挑,略成熟,考虑到价格因素可能暂时不会入手;Jo Malone的英国莉小苍兰是热卖款,我非常喜欢,温暖又柔美的味道,我认为适合冬天(但看评论有人就认为适合夏天- -),我会在下次入冬前入手;Jo Malone的油桃花蜂蜜我意外的非常喜欢,天真纯洁小女孩的感觉,撒在毛衣上我简直闻不腻,感觉非常适合春天,我已经下单了年后发货,话说闻到这款我终于意识到尽管一把年纪了我还是很俗的更喜欢小姑娘的味道啊>< Jo Malone的鼠尾草与海盐,喷了一次,味道很淡,直觉应该属于夏天,没有太大感觉因为油桃蜂蜜给我感觉太大! Jo Malone的黑莓与月桂,额的娘冲死我了,难道是我打开方式不对?

最后,其实沙龙香还蛮贵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也要先买小试管试香阿……

◇◇◇ Diptyque挂香 ◇◇◇

这是给我的小车车的。我上一个车内香氛是意大利牌子米兰菲丽Millefiori的黑色纯味之氧,中性味道,也是蛮好闻的。这不是过年么,就想搞个高端货。

Diptyque挂香也是被种草很久了,上面说过对于沙龙香水各人感受非常不同,但是对于Diptyque挂香基本谈到过的人几乎没有不推荐的,因为毕竟不是香水,固体挂香味道淡淡的,做的也比较符合大众口味,据说就算是男人或者小婴儿都会觉得好闻。推荐可以挂衣柜里或者车内,但是挂车里要注意,这玩意是蜡做的,如果热天车停外面一天下来蜡就全化了。所以现在冬天用是最好的了。

至于味道,我综合网上各种评论,选的是不会出错的玫瑰味(注意这是Diptuque的玫瑰可不是Jo malone)。找欧代买这货,碰上年底清关慢,花了个把月才到手。感觉么,可能等的太久期望太高,拿到手并没有特别惊喜的感觉,味道的确很温柔雅致。缺点就是,挂的皮绳太短,不够套到我后视镜的长度啊。照片里看到的是我把皮绳拉断了,在镜子后面打了个结。但是挂了一天就不敢挂了,拿到手就知道,这是一坨陶瓷外框里面放着一坨蜡,很重的,我觉得稍微几个急刹就会掉下来,不仅会砸碎手机屏幕,而且自己也粉碎了……所以我就直接找位置放着,不当挂件了。

◇◇◇ 光外形就赢了的CHICCA ◇◇◇

口红是个坑,尝到好处之后就停不了手。

我已经有不少大红唇膏,加之秋冬时节,自然想收一只润唇为主带点润色功能的口红。在Dior的变色口红和Chicca里面选,最后选了逼格更高外形更美价格也更贵的Chicca,顺便多买了两只送妹妹们。

买的最热销不挑人的06色,的确很润,冬天不用润唇打底涂都行,上色方面对我来说也不错,浅涂深涂都可,关键包装质感很好拿出来真的很美啊!我真是爱日货!不过这只还是主要当润唇用的。

插个花,虽然我是大红色爱好者,但是入冬后突然着了迷似的对偏紫调的梅子色(也叫中了毒色)非常有兴趣,如果不是淘宝停运了根本不能阻止我入手啊!拖到年后的话我不知道还会不会入手,毕竟它是属于冬天的,而且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涂了是啥效果……maybe可以搞一只便宜的,比如说KIKO的914?

◇◇◇ 来一件羊绒衫 ◇◇◇

其实对衣服材质这件事我并不是很在意,恩我就是这么浅薄的人,认为买一件好品质的经典款可以穿十年这句话简直就是自欺欺人。我就是想每天换不同的衣服,看到好看的衣服就可以买,不喜欢了或者穿坏了就可以丢。当然也不至于到地摊货,但是如果找到靠谱的外贸店,好好挑的话,淘宝七八十元的货贵一点百来块足以满足我的需求。

但是也不妨碍我对一些上等材质的好奇,比如愈久愈旧愈有光泽的皮革,柔顺的真丝,100%的cashmere,看了许多的描述,实在是有些勾人的。我想随着年纪的增长,我多少还是会入点材质货的。年初我就先选了一件羊绒衫,找的是淘宝店,500来块,虽然说的是100%全澳洲山羊绒,但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我也懂得,这个价钱的羊绒衫并不是什么顶级的,大概都不算是100%羊绒,但慢慢来嘛。很纯正的枚红色,非常漂亮,的确十分轻薄,轻薄到你拿手上怎么都不觉得要花那么多钱,但是穿身上也的确是暖的。现在有点搞不懂的是,穿了几天爱起球,而且起球部位不是说容易摩擦的手肘袖口这些部位,而是胸部附近,也是搞得我挺莫名其妙的。

这类材质的衣服需要特殊护理,也是个让我对好衣服的却步的重要原因,如果一件衣服不能随意的丢洗衣机里洗,还得让我单独伺候它的话。。我真的不乐意啊!但既然已经买了件羊绒,我就只好搞点配套洗衣液了。我买了The Laundress的羊绒羊毛洗液和Tocca的洗衣液试用装各一,目前没有太大感受。不过这两个牌子的专业洗护都非常不错,推荐。

◇◇◇ 过年更是要吃好的 ◇◇◇

我绝对是趁过节把不少种草种了好久的吃货给拔草了。

Royce的生巧克力。自己买了原味和加仑黑苦味,第一次入口的时候,毫不夸张的说好吃得想哭,口感味道都没得说,如果你看过一些日本美食剧集或者节目,就请联想他们吃到美味后的反应那个画面。不过后来我妈去日本玩了趟给我带了盒抹茶口味的,按说也是热卖口味,但是除了齁甜外我尝不出什么抹茶味,不喜欢,建议如果想尝就直接入原味吧。

另一款也是很热的北海道白色恋人饼干。包装沿袭了日式一贯的作风很漂亮,饼干本身么,用周小天的话说,一看就很贵,薄薄的一块饼干却包含着好几层。恩,包装漂亮,工艺很赞,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就是甜饼干阿,不觉得好吃阿,多吃两块还牙疼,绝对不会回购了阿。

再来一款饼干,香港珍妮小熊曲奇,这个都被种草了好多年了。这玩意在淘宝很多假货,深圳造的都是假的,不过现在有天猫店了。买了640G四味MIX的,作为一款曲奇,它是好吃的,但作为一款180块钱的曲奇,我……还不如去买小谢的锋味曲奇啊!至少人家还有辣味这种猎奇口味呢!还是乖乖回去买丹麦皇冠吧我=。=

台湾糖村的牛轧糖原味,本来是顺丰海淘时凑单的东西,结果一尝那个好吃啊……也是会感动到的级别,奶味浓郁,坚果仁个头大吃的非常爽。当然我没有跟别的牌子的牛轧糖比较过,单纯的就觉得这个好吃。后来一查,居然是高圆圆婚礼用喜糖品牌。

味醒的cheese cake,也是看网上推荐的,好吃,这个价格不知道算不算贵阿,反正也不是每天吃。话说最近突然很红的苏州花园的奶酪面包不知道咋样啊?反正看那个外形我并没有特别大食欲啊?

琐屑的初一

2月 8th, 2016

早上开车载我妈去看望了个去世的阿姨朋友。原本我是不参合的,但那阿姨家在武昌,我一想到我买车后我妈还没坐过呢,就自告奋勇的当司机了。

阿姨老公是大学老师,一个起码看起来很儒雅的老头。他讲,因为老伴得了癌症这么久了,他以为他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会很快习惯,但是实际是,非常不习惯,他以为他们在一起吵了几十年,不会难受,但实际是,非常的难受。我听得心里五味陈杂。

然后他们家有一亲戚的小孩,女的,跟我年纪相仿,也没结婚,我妈在一路就说了半天,说人家对我耳闻已久,要加我好友,可以约着出去玩。本来我们在阿姨家没有碰到,但是开着车子准备走的时候看到她们过来,我妈非要喊住她。她比我小一岁,但面目和打扮说是40多岁的妇女也不为过。她对我第一句话评论就是你的眼镜好厚啊看来度数很深搞不好比我还深,然后一个劲儿说我住的房子实在太偏太偏周围什么都没有出去玩都不方便她是不愿意住的。我很无语,是真的无语,要不是我妈在那里……只好当面加了好友,她还说要约着一起去日本自由行,把我吓得,离开后我跟我妈说以后不要介绍这些乱七八糟的人给我认识。

其实除非是同学同事这样培养出来的感情,要不然我跟同龄人不管男还是女都是没有什么共同语言的,所以家里人介绍朋友完全搞错了方向,给我个90后反而能更快的打成一片你们信不信?

下午看了个沉闷的片子,去年拍的传记电影Steve Jobs。反正乔布斯跟我想的性格是一样的,偏执,尖酸,刻薄,反正我是在这类人手下工作过,而我再也不想跟这类人一起工作,所以我不会把他当做什么教主来崇拜,他值得看看的是他的思维方式。实际上很多天才都不是什么好人,他们的成功也不可复制。

晚上居然还在我们小区APP上认真吵架了。事情缘由是有个业主跟物业保安发生口角争执,但是物业保安动手了打断业主三根肋骨现在在医院里。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居然还有些人上来就说“谁要你骂人了你被打活该”,这种被害者有罪论的圣母调调真是够了,难怪我国离法制社会还那么遥远。

大过年的好像写了几篇都在吐槽= =明天争取写篇正能量。。。

优秀员工,但没有钱

2月 7th, 2016

其实已经放了两天假了。前天开的年会,结果是跌宕起伏的半天,精神累得个半死,开车半年后第一次在聚会上喝了酒,晚上在车库里坐了半晌。

就是因为钱。

年会程序是这样的,第一部分是几个领导讲话,第二部分是表彰会,第三部分是联欢表演。正在第一部分领导讲话的时候,所有人收到了短信,恩,年终奖。我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我看到那个数字的惊诧,我的心情DOWN到了比谷底还底的深渊。我悄悄问坐在旁边的徐娘娘:这是年终奖?他一副表情严肃的样子说,恩,是的吧;我说,这么少?他不做声了。与此同时我手机收到凤娇的消息,说这也和预期相差的太大了。我估计,大家都差不多。

我此刻已经不是心情很差了,而是十分愤怒。讽刺的是,我们的董事长老板在台上发言时,正讲着我们今年的营业额是历年最高的。我怒不可遏的在群里发飙,说老板居然有脸在上面发言,真是令人作呕。莹莹马上私信我说,群里还有大领导呢;我说咋了?开除我么?

其实吧,我极少单纯为了钱的事生气。我唯一记得的一次就是上一次找工作的时候,老杨让我去他那里,但HR开的工资比我预期最低的还低,我很不爽,因为我觉得那是对我价值的不认可。这次我并不认为是对我价值没认可,我就单纯认为钱少,比我预期的最少(我毕业后做满第一年的奖金数)的还要少一半!

接下来,优秀员工上台领奖,发了2K块钱现金。我下台后,立马拿出1K来在群里发了红包,第一的确感谢部门所有人这一年里对我工作的支持,第二,拿钱泄愤。发完后,我收拾东西就走了。看尼妹的表演,吃尼妹的饭。

我坐在车里,舒缓情绪,准备打个电话给阿水吐槽,结果发现周小天跟出来了。他问我怎么回事,其实他晓得怎么回事,我们前一天还在讲这个问题。因为前一天我跟领导们中途出去有事,听到他们在车上讲,说老大们要把我们送上去的奖金数砍半。我回来跟周小天讲的时候,他十分气愤,我还劝慰他说,这还在博弈中又不是最后结果;结果居然这就是最后结果,轮到我愤怒了,他估计看我这么生气,他也没那么气了吧。他说车停的位置不好,指挥我开出去,我说我想先打个电话,你回去吧。

然后开启吐槽模式跟阿水打了半个多小时电话吧,看到周小天又跑出来了。其实我不知道跟他讲什么,他也不知道劝慰我什么,一会儿我们领导也下来了。周小天同学就离开了,因为他还要登台表演节目= =

我们领导叫了一年多了,现在来给他安个名字,叫邓老(再次说明邓老还比我小两个月)。邓老的奖金也是少的可怜,是我的两倍,也就是达到我预期的我的最低水平。你知道作为一个部门总监,奖金是我的5~10倍都很正常,他说把他自己的一部分拿出来分给我们了,要不然人都走光了。其实邓老是个很不错的领导,“从一个男人的角度来说”是个非常大度的人。

邓老说,“从一个男人的角度来说”,老板是一个非常抠门的人,他养小三也好养什么也好,不肯从自己腰包里面出钱,要从公司里面拿钱养。

我们公司是依托于大学的一所公司,我们的老板是学校的老师,几个高管都是他的学生,据我这几年的观察,高校里面的老师办公司基本风格都很土鳖。我们的老板是个70岁的老头,他的小三是我们公司一副总高管,管着我们公司最大的部门的市场和研发。当我在新员工培训时,听说分管公司最大部门的居然是个女领导,我是十分自豪和欣慰的,我想象着要不就是形象朴素的技术能手,要不就是上了年纪但是气质优雅的女性,后来见了真人,大约40来岁,人长得是好看的,但是是妖气的那种,不是走气质路线,而且衣品极差,什么奇怪的乡村风格的蕾丝花纹毛毛纱巾都往身上摞,擦着很冲的香水(后来阿水总结说,发现中老年人的小三对象通常都是这种乡镇野模风格)。但我觉得没什么,只要能力强,其他的自己高兴就好。后来就知道了高层之间混乱的关系。我们部门基本都是男员工,作为一名女性,每次听到他们在讲小三的时候我真的不太想接受,我多么希望我们那位副总是凭着自己的能力而坐上这个位置的(当然是不是的我还真不知道)。至于这次的年终奖,她所管辖的最大部门严重亏损,而我们部门盈利是全公司第一,还有一些中间部门,都要拿钱去填这个空档,所以我们的年终奖就缩水了。

邓老说他去年下半年差点挺不过去,公司的派别斗争太激烈,你们可能都不能理解。我说我理解,因为上一个公司是同样类型的,公司内部的明争暗斗很严重,已经波及到我这种最低层的普通员工,做工作要小心翼翼,不能得罪哪个领导,但是又要区别对待,十分心累。我说但是我在这里完全没有感受到这种壁垒和人际纷争,那是因为你帮我们挡住了吧。

邓老说本来是来宽慰我的,结果他自己吐了半天槽。我觉得偶尔聊聊天也挺好吧,我们两年纪相仿,虽然经历不同但都是有些经历的,大概有些别人不能理解的东西我们是可以互相理解的。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云中行走

1月 28th, 2016

不知道是因为手心流汗全身紧张脑子紧绷的时间太长,还是我恐高症重到一定程度,当电影结束我站起来的时候,居然头脑晕眩站不稳。那一刻我以为是3D眼镜的原因,摘了眼镜,往前走几步,整个人直往左边倒,没办法,我只好站定在原地,让后面的人先走。

但长时间紧张是真的。有一句话叫“捏了一把汗”,我就是捏了两把手的汗。我觉得这个电影很棒。一个电影棒不棒的因素很多,但这一部我觉得它做到了让我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这种感受并不仅仅指看着男主走钢丝的惊险紧张,而是男主所感受到的,内心的召唤,那种虚无,站在钢丝上的平静,突然醒悟了老师教的要从内心里向观众致敬的意义。这些都好让我感动。

没看之前,以为是那种为了梦想刻苦练习的苦逼片,怕比较闷,结果不算是。全程都有可乐的小段子,一些美式调侃很有意思。比如他们一伙人中有一个嗑药嗑得很HIGH的人听到男主要在双子塔之间走钢丝,他说你知道吗,那个地方真的很HIGH(高),真的真的很HIGH啊。这一段我一想起来都笑死。

电影的结尾,男主女朋友离开了,说想去寻找自己的梦想。真好。爱就是在一起互相进步然后找到更好的自己,而不是为了谁放弃最重要的东西(说白了就是我国常见的价值观)。这让我想起了马呆萌的《ROUNDERS》这片子结尾(其实两者并不相似= =),马呆萌大学读法律,女友是漂亮的女同学,可以说拿着一手好牌,结果跑去打十分擅长的德州扑克,片子结尾漂亮的女朋友问,你回来吧?马呆萌想了下,说不,我还是继续去打德州扑克吧。恩,从整个人类的发展来讲,那种在某些方面真的特别有天赋特别擅长的人,还是去做这些擅长的事比较好,也许你会说他们都是疯子,但是没有这些疯子,我们怎么能够知道人类的极限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呢?

锤子的情怀

1月 27th, 2016

我们领导之前老要我看一下小米的产品资料,学习一下人家是怎么宣传产品的,于是我就下了个锤子手机发布会视频来观摩。老罗的部分没什么可谈的,毕竟我也是看老罗语录长大的,但作为企业家的老罗站台上肯定是不可能乱讲笑话的。但是他们产品总监朱介绍系统和应用时,有一个APP深深击中了我,真的非常非常深。

这是由网上的一张图片,以及(maybe是)马云说的一句话引起的:在打车软件盛行的今天,极大方便了我们的出行,但我妈妈这样的老人也再也打不到车了:



恩,像我这样常年不在爸妈身边的人,对这件事感同身受不要太多。从早几年的我妈用PC上的报税软件,动不动就出问题,我很久才回家一趟帮忙看看,在我不能回去的日子,她只有去求税局的人帮忙弄;到现在用手机了,也常常在电话里问又不能上网了怎么办,微信怎么发语音,怎么设置头像?以及上周我妈在日本旅游,嘱咐我每天给我爸打电话,我发现只能打座机手机根本打不通,后来我爸说不知道怎么搞得手机上显示飞行模式,打不通电话了,而我又无法在电话另一端精准的告诉他要怎么设置。这些对我们都是小儿科的操作,对于老人是教多少次也教不会,或者稍微出了点别的情况他们就不知所措的。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寒潮来了,奇葩来了

1月 24th, 2016

这几天冷死了。在路上走五分钟已经可以在脑海里联想到之前人生里最痛苦的时刻了。前两天下大雪还好想,这两天是大晴天,以为会好一点,结果就出去拿了个快递,露出的手和脸已经冷疼了。这样的冷,如果用辣来形容,不是四川菜那种飘着吓死人的红油实际上也还好的辣,而是湖南菜那种看上去只是一般的加了辣椒但是吃一口就沁入骨子里的辣的感觉。

奇葩说第三季海选上周开始了,这周继续。两只广告真是好,我都想蠢蠢欲动的买一桶全家桶来看了。这一季高晓松回归,是值得高兴的事。但我对晓松老师的喜欢,并不在于他有渊博的知识,和蔡康永两个人棋逢对手辩起来好看。我喜欢和欣赏他偶尔会流露出来的深藏在内心里的理想主义。在第一季里,有个清华的博士,本科时读的一个专业,硕士时对传媒感兴趣又去读传媒,博士时对经济感兴趣又去读经济(记得不确切,但反正就是读了三个专业),他请教高晓松觉得什么专业的工作更适合他。高晓松十分失望,觉得你一个中国最优秀学府的博士,居然跑来问找什么工作好,而不是站在社会层面而思考自己肩负的责任(老实讲我听完后也很震撼的,然后开始思索自己的社会责任,毕竟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而昨天那场最后,他亦讲,虽然我们每天都在搞笑,但还是想做一个有意义的节目。恩,我是很喜欢经历了世事之后依然有一些理想主义的人的。

当然这里不是说小清新们常喜欢讲的保持初心什么的。我觉得初心就极有可能是错的,幼稚的甚至损人的,经历世事我想就是为了调整修正三观的。经历了之后,仍能保持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保留或者重新生出些理想来,才是我想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