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如流水

10月 23rd, 2017

一件很令我崩溃的事,就是我的驾照这一年里已经扣了19分,在借了一本的情况下,我自己的已经扣了11分,还有50多天清分,请问我能挺过去吗??

自从上个月公司搬到更远更鸟不拉屎的郊区后,我现在每天开车上下班。因为这地方都没鸟拉屎么,自然车也可以横着开斜着开超速开龟速开。就是在这样一个地方的一个红灯路口,有着比市内所有地方都严格的规则,又因为违法通知的滞后,我隔两三天就收到一条消息,扣两三分,罚几百。我的心,真的现在特别脆弱敏感,看到消息通知心就一紧,开车上路都脚抖,生怕不小心压了鸟根实线,钱啊就这么哗哗的流。

另一件花钱的事,当然是双十一咯。今年的双十一,阿里运营有点玩脱了。其实这几年每年的规则越来越多,可以理解,一方面是为商家备货、物流预估给出比较准确的数据,提高各类用户的满意度,一方面的确是成本上涨需要各种规则为涨价做掩护,再一方面可以更早的造势吸引眼球吸引流量。但是今年规则的设置似乎过了一个临界点,复杂到消弱了购买欲了,至少我的购买欲真的消弱了很多。

然,翻开我的预售记录,却已经有13个了阿……真是打脸。不过基本都是护肤品和日用品,没有乱买orz

洗了个好澡

10月 22nd, 2017

周末把iPhone给我妈送去,帮她设置好了。才发现她微信里把我爸设置为置顶,尽管对话框是空白的。昨天弹琴弹得好好的不知为啥突然想起这事,隔空跟我爸讲了一下。然后又想到我爸很怕死,然后就死了,我心里有点难受,跟他说没事的话可以来我梦里找我聊天,反正我现在比较闲。(然而一夜安睡,并没有来找我)

这两周把我的小屋子做了点变化。先是把坏了一两年的厨房和卫生间的窗子报修了,然后在卫生间安了个暖风机。本来是安浴霸,结果发现现在流行暖风机了,据说用着更舒服。事实证明是的。

接着一鼓作气下了个APP预定了家政保洁服务,先订了一个深度保洁,上周六来了两个阿姨,把家里特别是厨房和卫生间的陈年污垢都彻底清理一遍,那感觉真是焕然一新,眼前亮堂了许多(但说实话其他常规地方就做的比较马虎了)。后续订了每两周一次的日常保洁,这样平时我就扫扫地拖拖地就行了,其他的我最懒得做的家具擦灰之类的就有人做了。深度保洁有点儿贵,但是一年甚至两年搞一次足矣,日常的算下来一个月不到200吧,但是省心不少,还是很划算的。

其实做这些变动初因是他偶尔会在家过夜,所以想在冬天来之前把家里弄暖和点,干净点。至于他来不来还未知(反正经常吵架= =),但是我身心真的是舒服多了。比如洗澡,以前天冷了就把热水器调到冬天模式,但是天气也没那么冷,那个水要不就非常烫要不就是冷的要等很久热,洗头洗脸都不舒服。而这两天开着暖风机,热水只用开温热程度,全程洗的非常舒服。

我的卫生间很小,所以并没有做干湿分区,买了个塑料浴帘也是摆设。就这么过了几年后,现在发现洗手台下的门关不拢了,卫生间门也渐渐关不拢了,肯定跟长期接触水有关。所以这次也把发霉的浴帘扔了,买了个新的全是猫咪的,以后洗澡好好拉着浴帘。

这个房子房龄估计七八年,我住着也超过五年了,也是该进入逐步修修补补的时期了。以前住新房或者租房的日子,并没有这样的习惯,现在要慢慢习惯起来了。

Timeline

10月 9th, 2017

9月16日,我妈通知我,我爸病危,半年来我第一次去医院看了我爸。

9月22日,我爸去世。我妈没有见到最后一面,我更没有。赶到医院的时候,见了一面遗体。

9月26日出殡。我们选择环保葬,墓地在修缮,一个月后才开放,所以骨灰寄存在殡仪馆。

9月27日,我36岁生日。回家陪我妈还有很好的亲戚朋友吃了一顿饭,赶回乡下,和他吵了一架。

中间几天过得非常难受。

10月3~5回家跟我妈住了几天,过节。试了一下给她买的扫地机器人,以及送她的iPhone7还没货。和我妹出去聚了聚,她还是那么幽默。天气骤冷,下了雨。

10月6日和他出去,第二次重游了武大。晚上又吵了一架,我一气之下掰了他车的左后视镜,花了3K5,我的双手破了四五个口子。

今天,节后第一天上班,效率意外的高,close掉拖拖拉拉两个月的模块设计。

PS,他居然在网上搜我的ID然后爬到我的博客来了。十年来第一位这么闲同时又想了解我的人。因为我们有工作上的关系,所以以后写工作的事感觉会有点忌讳,恩,Let’s see

恢复跳操

9月 9th, 2017

有一两个月没跳操了。并不是因为懒,而是颈椎病犯了,犯得很严重。

一开始只是落枕,休息了两三天感觉恢复了,就动了一下下,然后额滴妈,愈来愈严重,没法直接起床,只能慢慢的翻到侧面撑起来,生活各种不便也算了,关键是疼,真的疼,越来越疼,上午简直没法过,下午估计是因为身子骨热活了半天,觉得可以过下去了。然后睡了一觉后又成了没法过日子。终于有天,我坐在公司楼梯上疼得想哭给我妈打电话让她陪我去趟医院,开了缓解疼痛的药。

疼得绝望的那些天,我想到了豪斯。当年看豪斯,看他各种坑蒙拐骗耍手段骗处方搞来Vicodin来止疼,为此不知道惹了多少麻烦事端,其实我觉得有些矫情,心想多年前的伤能有多疼啊,还是个大男人,至于么,肯定是剧情需要才这么编的。而现在我终于能够身同感受,生命中真的有些身体疼痛是无法承受的。

所以最近的那个跳楼的孕妇事件,我看了真是非常非常的心塞。

今天尝试跳了操,不敢做垫上无氧运动,只跳了ZUBA,最后拉伸的时候明显感到腿筋都僵硬了啊。最近还是以有氧操为主吧。

《驴得水》

9月 7th, 2017

昨天去武汉剧院看了《驴得水》话剧。

说起《驴得水》也是有点故事。我们两第一天,彼时初入夏,地点在我小区的长凳上,坐着聊天一直聊到深夜一点多。腿上被蚊子咬满了包,从痒到麻木。明明是在认真严肃的谈工作上的事,不知怎么就成了我躺他身上。风吹得很凉爽,月亮明晰皎洁。

这样的氛围里,我不禁问,你看过《驴得水》?他说没有,怎么了?我说我也没有看过,但是我最近在弹里面的主题曲,那个歌词意境挺符合现在的景色和我的心情的。

于是第二天早上他接我上班的时候,说找了所有版本的《我要你》,觉得任素汐的原版是挺好听,唱的如泣如诉,但是他还是最喜欢老狼和任的版本,大概是因为歌词是男生视角。而我终于把用了两年的苹果默认铃声换成了任的原版,除了好听之外这歌也的确适合当铃声(有的歌曲前奏太长就不适合当铃声~笑~)

当我在网上找《驴得水》电影来看时,却发现9月武汉要上映话剧。本来就是话剧改编的电影,如果能直接看话剧当然是最好了。然后我连搜剧情梗概都省了,一心等着话剧上映。

第一次看话剧<——打这句话的时候,忽然意识到我并不是第一次看话剧,我以前迷过J家的时候看了好多舞台剧呢= =应该是我第一次现场看话剧,对于传说中的话剧演员特别注重的台词、表演、控场和应急能力的认识,有了一些真切的认识,特别是台词功力和恰到好处的表情神态,比可以NG的电视演员要求高太多。

有感动得热泪盈眶的时候,也有难受窒息得喉咙发涩的时候,我想这是一部好剧的基本要求,矛盾反差鲜明,冲击足够。然而印象最深的一幕却是前面矛盾未起的时候,一曼老师偷偷把账本撕了,边撕边说撕碎点撕碎点再撕碎点,一旁帮忙的裴问为啥要撕这么碎呢?只见一曼老捧起碎纸片往空中一抛,遂如雨下,伴着她爽朗的笑,甚是浪漫。极为单纯的快乐总是很容易感染人的。《我要你》的主题歌曲响起来的时候,心神荡漾。其他情节就不剧透了。

年底还有《恋爱的犀牛》,要看。如果《暗恋桃花源》还来武汉,也要看。

cleanning

8月 6th, 2017

今天吴姐姐来把我的茶几搬走了。屋子里中间终于空出来了,再也不用走路到处绕了。买了4个储物箱,把茶几的东西(主要是零食)都移到里面,摆在书桌旁,而原先这个位置的行李箱,伴我从大学开始然后走南闯北最后回到武汉的行李箱,想都没怎么想就丢了。

借此机会,又把至少半年没擦过的蒙灰的桌子收拾了一通。丢了好多化妆品,就那些还可以用用的眼影盘,其实根本不会再用了;丢了好多收据文件,就那些我认为“记录了我在这里生活过的痕迹”的东西,今年以前的都丢了。现在丢起东西来真是义无反顾,只是需要一个启动行动的机会。

身上湿透了一次又一次。做完清洁,很累,直接躺倒在地板上,不小心打了个小盹儿。

第一次动了想请家政阿姨的念头,在网上看了下好慷在家APP。今天以前一直觉得,要请专人给家里打扫卫生,是有多娇生惯养;今天我给累到了,其实不是今天,是这两周也来,我脖子落枕,本身又有劲椎,腰也不好,擦擦洗洗真的就让身体很不舒服。两年前买个扫地机器人,其实也是因为扫地扫到腰直不起来,而事实证明,单身公寓这种面积小杂物多空间不开阔的地方,机器人的作用发挥不大。查了一下,找专业家政阿姨,收费不便宜,可是转换个观念想想,如果每周花一两百块钱出去吃顿饭,特别正常,那么找人来做清洁,也应该是一样的,反正就是让自己爽嘛。

但是也有顾忌。和吴姐姐聊天,为了掩饰我的东西到处乱堆,我说其实我还有很多空间没利用起来呢,比如说在墙上打些柜子;她说但是那样要找人进屋来弄,也是麻烦。我心想,你懂我,不喜陌生人进我家。

小寐醒来肚子饿了,煮了面,端着奶锅坐在地上吃。她们都担心我没了茶几吃饭没地方,其实我从来都不在茶几上吃饭,我喜欢煮好了东西直接就着锅边吃。夏天尤其喜欢端着奶锅,蹲在门口,像一个民工在路边吃饭一样,然而我毕竟可以吹着风沐浴着夕阳。我特别喜欢这种感觉,就是那种忙了一天到晚上,可以自给自足,把自己喂饱的笃定的安全感,如果我会抽烟斗,应该也会在饭后吐几个圈圈。记得小学语文老师常在某篇课文分析中讲,这个场景生动的反映了劳动人民群众他们苦中作乐,努力工作激情和对生活的执着热爱——嗯。就是有这么点意思。

消失的一个月我去干吗了

7月 23rd, 2017

我谈了个恋爱。不要恭喜我。这是一场没有结果的不被祝福的恋爱。原因是什么?我真的犹豫再三,还是不写出来。

但是注意到没有,我用了一个词,“恋爱”。我应该从来没有在博客里用这个词描述过我的状态。那些曾经的纠结的,暧昧的,忐忑的,低声下气的,感情,我都不好意思说出恋爱两个字。但是这一次我可以,坦承的,踏实的,说出,我在恋爱。

在此声明一下,并没有跑路,笑~~

这周的周记要趁早

6月 17th, 2017

上周,把事情都压到星期天,结果不仅熬到凌晨两三点,而且还没完工,搞得自己很不满意,结果反映到星期一的汇报,领导也不满意,总之大家都不满意。所以这周还是得周末在家加班,但是我决定把时间控制好,免得被动啊。

这周继续对上周做的原型进行修正和完善。设计工作啊,真的是本来是一团迷雾,然后拨开迷雾见天日,本以为柳暗花明见到村了,结果突然岔出一座山挡在前面(要不是这座山我这个周末就轻松了= =)。反复折腾。尽管我好像可以装着看不见这座山,但是摸了摸自己的良心,好像过不去,还是在这个周末里好好想想清楚吧。

刚刚关掉奇葩说决赛的视频。因为怕剧透,先不说结果。就说第一个辩题,“生活被工作占满,要不要辞职”,我上周一听,就觉得小兴奋,因为我这几年对这个话题,态度虽然不说180度,也算有160度大转变了。这份工作之前,我是绝对的,“不能让工作占用生活的时间”党人,像我这种人,是不可能等到“占满”这种程度我就开溜了,我就是胡建彪说的那种,觉得生活被工作占满的那种人真是可怜,我绝对不要做那种可怜的人。而我现在,不死抠有没有“满”这个字的话,我可不就是被工作占满了吗?你让我这个周末完全没工作的话,我除了看美剧,我还真不知道有啥事可干。

可怜吗?目前我没觉得可怜,我心里有一个宏大愿景,我希望赶快把我手上的产品设计完然后实现出来,我希望赶快把我想的更炫酷的PPT实现出来,我觉得时间不够。我再次被蔡康永说的观点打动,我们不想生活被工作填满,那生活应该被什么填满呢?爱情吗?休息玩乐吗?生活是无法被填满了,这才是生活迷人的地方,生活如果被填满了就太无聊了,如果觉得生活被填满了,不是在现在的生活中挤出一个小的空间不给别人用,而是去开拓一块新的土地出来。我想想觉得很对。我以前生活完全没被工作填满,但好像也没被其他的东西填充,嘴上说着“我有我自己的生活”,现在回想起来,好像也记不得我到底有什么值得拿出来说的生活。现在看上去好像被工作填满,但是我也开拓了去学钢琴,去买课学各种知识这些新的领域。从这个角度看,人的时间和空间好像真的不是一个固定的值,是可以有弹性的。

既然说起奇葩说,多说两句。自从上一周奇葩说完,四强产生后,因为思达落选,粉丝撕B,引来选手撕B,奇葩说好像是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选手黑料危机吧。就算我这个根本不太关心奇葩说以外选手事情的人,也不会去看所谓黑料,也被阵阵余波烧得烫手。所以在准备迎接今天这集决赛之前,我心情还是挺复杂的。在沐浴更衣时,我想(笑着想到今天陈铭说他最有灵感的时候,是每天洗澡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人跟他一样,我想举手,我很多想法都是洗澡时冒出来的),人人都在讲不忘初心,我喜欢奇葩说的初心是什么?我想到我看了第一季后,震撼巨大,原来还可以这样说话?!各种风格,很讲人话,又好笑,又有逻辑,关键是他们的观点真的能让人听进去,并且被打动。奇葩说对我售前宣讲的说话风格的奠定起了决定性的影响,我没有刻意去学习模仿谁,我只是把这种想自然说话,不亢不卑的说人话的风格铭记于心,光是这点就足够我喜欢奇葩说的,更别说还有那么多暖心的人和不同的观点。

好了,不能熬太晚了,明天睡懒觉又会荒废的。但是我还是在最后乱跑题一句,这段时间不是618年终大促么……我必须承认这两周到处追打折抢券信息,浪费了太多时间,害我工作效率低下,周末加班,要反省啊……

绝不因为做的好而返工

6月 11th, 2017

又是一个准备(在家)加班的星期天,趁没开工之前写点感受。

这周都在客户单位蹲着,像一个真正的产品经理+UE一样画模块原型。如果不是客户单位离得远,我上下班都要多花不少时间外,我真想在客户单位上班。舒心。这边基本就是小王同志长期蹲守,这周除了我还有大领导和美工小裳。小王同志就是我之前说过,脾气特别好能把客户哄得特别舒心的大领导要我向之学习的人。他和我曾经都供职过Z公司,只不过他在南京。闲时他会讲一些他曾经在印度出差的一些囧事,曾经创业的一些艰难,有一次还跟我们讲他研究的一些各个教派的事,当然平时生活的俗事小事也有,总的来说,让我觉得是跟一个特别正常的人在交流,既有鸡毛蒜皮的生活琐事,又有因为各自阅历不同而聊的一些很有意思的事。但是如果我坐在办公室,整天听到的就是没钱,借钱,妹子……时间长了我还以为是我不正常了呢。

画产品原型,我又遇到了之前做PPT的问题,因为画得太好而被要求不要画这么好。要不是我心中反复默念嘎嘎说的不能因为做的好而返工这句话,我真是要纠结死了。大领导本来要招一个UE,跟我说他们能做出高仿真的可交互的拿出去演示的原型。最后他没有招那个人,说觉得我也可以干这事。那么我默认我就应该完全顶起一个UE的工作,做出高仿真的可交互的拿出去演示的原型。

老实说,我现在只是边做边学,我以前有做网站的底子,我能很快的上手AXURE软件里面的布局和交互,我还会一些PS,所以一些图可以弄得比较漂亮,但是要我做到专业UE的水平,我远远不够。就这样,我被不停的说,你不用弄这么好,花了时间,最后美工拿着我的原型要重新设计,所以有什么用呢?

啊。我真是讨厌死了“没什么用”这句话。我曾经第一次开始做我们售前用的PPT时,我参考了GOOGLE一个PPT的设计,做了一版非常有创意(自以为)还融入了我看的美剧的一点小心思的PPT,非常得意。然后我拿给美工帮我将图片进行美化。过了两天,他还给我的,是一个完完全全改头换面的科技感的模板,完完全全没有一丁点儿相似!!!我第一秒反应是想咦你什么意思?第二秒想这个好像也不错,比较符合我们的产品哦!这个模板就一直沿用至今。我曾经花整天的时间查教程找素材处理图片精心设计了一页PPT后,发现好像不是太符合整体风格,然后毫不犹豫的移走。所以这些功夫,都是白浪费的,都是“没什么用”的,是吗?难道我思考的过程,我追求好的东西,不是我进步路上像这样一点一滴积累下来的吗?难道我在中间学到的一些小技巧,搜集到的一些素材,能保证以后都用不到吗?难道我不是因为试过一些错的,才比较明确什么样的才是对的,从而节省了以后处理同类问题的时间吗?

以及我就是对自己高要求啊——这句话对正常人我也不好意思说出口,可是对屌丝我很好意思说啊。所以你要我随便交一个只画了几个方框框示意图,然后旁边用一些文字描述这里该放什么,该有些什么效果,这玩意我拿不出手啊。如果想要这种货色,不要找我啊。

想到一件事情。去年一次赶一个重要项目的效果图,和美工们一起加班到凌晨3点多才到家。最后,还剩最后一个小伙子,把表格调整齐就收工了。然后我过去看那个小伙子,他在调表格,看了几秒钟,我根本看不出调不调有什么区别!熬到那个点我觉得有点撑不住了,我看那小伙子脸上渗着汗珠,眼神飘忽,也是有点挺不住的感觉了,但他还在进行微调。我真的真的好想说:行了就这样了,没什么区别,别人看不出来的!但是我硬是憋住了,我让他调到他满意的样子。我不知道他是本人对自己有要求,还是作为美工这个职业而对自己有要求——身为美工就是要细节,要精细,在常人乍看看不到的地方下功夫——我尊重这份细致,所以让他能达到他心中的要求。因为我多少有点儿PS基础,所以现在一般简单的图片处理,特别是我边想边画这种有思维联系性的事我不会找美工,我都自己做。我希望我永远不要对美工说,“你随便弄一下”“差不多就行了”“不需要搞那么漂亮”“你画这么漂亮有什么用呢反正程序员也懒得做”这种话,我希望他们对自己,对职业都有所要求。

一整年的钢琴课

6月 4th, 2017

熬了整个端午节以及一些小drama后,这个周末只想好好放松。于是星期五跟钢琴老师说,晚上公司要团建哦,所以上不了课啦。结果她回,好的,那星期天早上9点来补课。9点!!早上9点!!!星期天!!!!我内心都要崩溃了。。可是自己扯得谎流着泪也要圆下去啊 T__T

所以现在,就是我刚上完课回来。而今天这节课,是我整一年课时的最后一节。

学钢琴,是我过去一年里做的最有价值的投资。关于是不是“值得”这件事虽然是关乎于个人感受,仁者见仁的,但这里我可以给出一个定量的分析,就是它有没有改变你的生活方式——不管是思维方式还是行为方式——改变旧有的定式,形成新的习惯。

学钢琴至少是改变了我的行为方式。看看我这大半年里风雨无阻节假日不休的赶场练习就知道了。现在虽然是买了钢琴,但我毫不懈怠,平时依然按照去钢琴教室的作息,只要不加班,就保证7点~8点半之间的练习时间,周末更是能整个下午泡进去。练习钢琴对我来说,实在是太解压了。我原来以为,如果不开心了,郁闷了,就应该去大吃一顿,去和朋友胡扯一晚上,或者出去旅游一趟,哭也是很健康的方式,如果有钱呢可以出去享受一下高档服务等等——自从我练了钢琴后,我觉得任何解压方式都比不上这个。并不是我特别热爱这门艺术,特别能从指尖流泻出的优美旋律里获得解脱什么的,就我一直说的,能全神贯注的集中精力的心无旁骛的去做一件简单的甚至机械的事, 本身就是非常非常解压的。对于这珍贵的集中力,我小心谨慎,生怕哪天就失去了这样的能力,现在找到了一样,就好好珍惜。

我好像也说过,我第一个花钱订阅的专栏,是得到APP上的雪枫音乐会,是一档古典音乐欣赏的节目。订阅不知道有没有半年,反正在这段时间里,我基本就没听过任何流行歌曲了(除了我自己在弹的外),现在如果要我再去K歌,我不仅不知道新歌,估计也老歌都生疏了,而且也彻底不想去那种地方了。下一个付费专栏,我在一门经济学课,和老罗的创业课里面左右摇摆不定了很长时间,最后,我却订了它们刚推出来的“西方艺术史”!不知道这是不是学钢琴带给我的思维上的改变呢?就是觉得艺术类的甚至哲学类的对现在的我来说,特别有吸引力,就是不用多思考就想去了解的领域。

不过我也不是现在变得特别有逼格这样。就是我订的“西方艺术史”课的老师,不是什么大师,是一个小伙子,美国布朗大学的物理学博士,却因为极其喜欢艺术,现在在从事艺术方面的工作。他擅长用通俗易懂的故事来讲这些看似很高深的艺术。我之所以花钱订古典音乐的专栏,就是听了他一次节目,让我觉得太有意思了。他认为,千万不要听到说那些著名的音乐家作的古典音乐就吓退了,实际上这个翻译不是很好,classic music,与其翻译成古典,其实更应该说是经典音乐,就好像我们八十年代的什么宝丽金,今天的周杰伦一样,classic music就是当年的经典流行音乐——妈呀,一听到这个,顿时乐了,觉得那些音乐再也不是高不可攀的了。然后为什么现在的流行歌曲就四五分钟,而那时候的流行音乐那么长呢?因为那时候没有留声机,小姐夫人们每次出门娱乐,都要打扮好久好久(我们都在电影里看了欧洲中世界那种大裙子),你说可不能在家准备几个小时,出门就听个10分钟的歌就回来吧,明显不划算啊,所以古时候的音乐都特别长,有好多章节。他还讲了音乐家的很多故事,使他们不再是历史课本上简单粗暴的冠以著名音乐家的脸谱,而是活生生的和我们一样有七情六欲的人了。所以我特别喜欢听。我觉得家里有小朋友的,家长自己可以学学这些,以后讲给孩子听,也蛮有趣的。

而关于学钢琴本身,我也发现了我以前对弹奏认识上的两个大误区:

第一,我以为弹音阶很简单,就是顺着的do re mi fa so等等各种调调的音阶。难道把这个弹好不是最简单的事吗??恩,慢慢弹是很简单,一旦把这段放入快节奏的乐曲里,难死了好吗!开始弹奏鸣曲就知道,就是规整的谱子,很多爬音阶,只要速度一上去,要想把音阶弹的速度均匀,轻重均匀(往上走渐强,往下走渐弱),难度很高。很容易手指软了,塌了,不听使唤了,音裹在一起了。现在我练这一部分,会刻意提醒自己要高抬指。刚开始学琴,老师一定会要你每个音都高抬指弹。那时候虽然按照要求做,但不是很明白,每个音都把指头抬高落下,很傻啊。到现在我就知道了,必须高抬指,才能保证均匀。哎,基本功这时候就显现出来了。

第二,弹慢曲子很简单——这好像是根本不用思考就可以得出的结论。但是实际上弹慢曲子很难啊!那些你能听到的美妙的浪漫派曲子,或者只是流行歌曲,触键的方式又是另外一套,非常讲究轻重快慢,所以对每一根手指的控制力要求特别高。我今年春节开始练的那首曲子,圣桑的天鹅,是首慢曲,我到现在没有间断过练习,依然弹得不咋地(然后现在才知道,它是湖北省考级9级的曲目,我居然不小心挑到这么高难度的- -)。以及我已经练过的几首流行,其实都没有古典表现得好,我老师总说,你要去听原唱,要有感情,要弹出旋律的感觉——我其实领悟得不是很彻底。就慢慢来吧。

说了这么多,比较惭愧的是,我现在还没有一首曲子,是你要我表演一下,我就能立即上琴弹的——每一首都会NG啊!!!希望现在我自己有琴后,能慢慢攒一些能出来炫炫的曲子,哈哈。

以上。然后我要滚去公司加班了,领导说接下来两个月时间,你准备每天加班吧! 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