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2月, 2025

新时代女权来得很直接

星期二, 2月 4th, 2025

(这篇本来昨天准备写完发的,但是昨天突发大S去世的新闻,很难受。在此也缅怀仙女大S在另一个世界继续美丽,自由,做一枚侠女⭐⭐⭐)

今年过年不错,还写了两篇博客发了几篇小红书。2024年总结回顾就还剩一件大事了:非洲 safari 游,但是写不出来啊 😆😆😆 上一次西班牙也没写。现在好像也不流行那种在旅行论坛发的按照每天行程+详细攻略的写法(甚至连旅行论坛都没了……),都是每天随手发发朋友圈或小红书。

今年过年特别清净,我主动一对一微信拜年的也就5个人吧,但是意外的我收到不少下属的拜年短信,最亲近的那几个还都特别真诚,港大妹祝我多看脱口秀多走四方,慧敏还特别祝我妈身体健康,一看就是量身定制,搞得我一时手足无措不知道咋回复才对得上人家的精心准备。忽然间就感到了身份转换 😅😅😅,曾经小小的我也烦恼过年要跟哪些领导和同事发消息,如何看上去是个性化定制但无阿谀奉承之感,发出去又担心领导看了什么感受为什么还不回复,直到全部发送并收到回复才算石头落地。不知道我的那些 i 人下属是不是也怀抱着这样的心情给我发消息,反正初次转换身份的我今年回复也挺抓耳挠腮的,明年或许会提前准备一些套路 🤣🤣🤣

年底有部反响不错的电影叫《好东西》,港大妹和慧敏一上映就看了,并且在朋友圈发表了长篇关于女性主义的评论。我很好奇,但没赶上影院,最近才在线上平台看了。和gaga讨论,我们有一致的感受,就是没有想象中的好。我觉得从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来说它没有《爱情神话》的美感,拍得特别直白;但是换个角度想想,过去那么多年传统电影里充斥着特兄弟特爹味的语言,咱们当作一种真实呈现,那么现在出现这么一部大热的充满直白女权探讨对话的电影,是不是也捕捉到当下时代正在发生的变化呢?

身处我们95后女生聚集的部门,我常常受到新时代女权猛烈又直白的“暴击”。比如今年部门年饭,我们找了一家提供场地+烧烤+活动主持人的地方。港大妹和慧敏跟负责对接的阿昭说,你记得叮嘱主持人千万不要说黄色玩笑,我们不喜欢;我乐了,凑过去说,对!就说领导是女的,不喜欢这些内容;她两很认同的点点头,说对对对就说是女领导;阿昭无语道,这主持人主持过车友会和菊厂活动,不是那种low的;我们说车友会这听起来就很有爹味儿啊,一定要跟他说千万别搞油腻的那一套!🤣🤣🤣

再比如今年是阿昭第三个本命年了,她感叹年纪大了,港大妹说可是年长的人阅历真的丰富可以给到年轻人很有用的建议;我脑补了一番康熙里小s效果(想想被说聪明有阅历啊?请夸我年轻漂亮身材好!😂),于是赶紧“认领”道,年纪大阅历多,你一定夸的是我吧!结果港大妹非常非常认真的说,虽然你确实是,但是阿昭也一直给了我很多很好的意见,你们真的都很棒啊!听得我都感动了。慧敏这时候也凑过来说她从来都没觉得年轻有什么优势,从小就对大姐姐特别向往,喜欢跟她们玩儿。

再往前推,有一次邀请两位女研发组长和我们一起吃饭,又是全女局。港大妹问其中一个女组长欧阳,说我特别好奇你怎么跟J老师(一个说话很难听但是算是优秀程序员的老员工)沟通的。我说你可能不知道其中的历史,欧阳可是第一位被咱们老一辈男程序员认可的女程序员,连xxx(公认的喷子程序员)都对她赞不绝口。我本意是要给欧阳加持一道金光,结果慧敏冷笑道,怎么还得经过这些男的认可才能跟他们沟通啊。我心里一惊,想是啊,他们中没有任何一个人做出值得称道的成就,为什么得到他们认可会被我当作一件光荣事迹拿出来说?因为十年前的我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认同这样的价值观,并且我也是这么走过来的。但是95后这一代的年轻人打小就不这么想!

以上这些真实场景中的真实对话拢一拢,就觉得跟《好东西》里的呈现其实也差不多。我不禁思考我所处的当下是不是正在发生代际交迭?过去几年由metoo运动引发的女权斗争是不是已经悄然在改变一些什么?我的学生时代到工作时期基本都是男性掌权,我大概是进化到35岁才有比较强烈的女性意识,但依然在慢慢学习慢慢觉悟,现实生活中也只敢跟gaga蛐蛐几句,哪怕我组建的全女生团队我都不太敢提及女性话题。而我这两位妹子可能从青春期起就跟朋友聊这些话题,所以现在也敢在工作场合直白的说这些内容。

意识到这一点还是很奇妙的。这个世界是不是真的有一些改变,我也会继续观察。附上她们看完《好东西》后的讨论:

2024意外:入了中古首饰的坑

星期六, 2月 1st, 2025

强制自己必须写完工作总结才能写别的,现在终于磨完了工作总结,可以来写点轻松的了🤣🤣🤣。

2024年意外爱好是入坑了中古首饰,而这个爱好正是伴随着极大的工作压力而来的。10月国庆去非洲safari,7号下午回到武汉,8号就满血上班,无缝切换一点儿缓坡都没有。之后就是为了产品上线而沉浸式工作,每天晚上要么苦闷撸铁要么加班🫠🫠🫠。国庆后第二周人稍微缓了一些,某天晚上刷小红书,有一个关注已久但是关注后基本也没看过的中古博主在直播,于是点进去看,然后就回不了头了………

第一次进直播间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一个品牌都不知道,也搞不清楚购买规则,只看到讲完品一上架就立即被拍走了,心想也都是几百块钱的东西咋好像不要钱一样呢?最后我看上了一只花簇中的小鸟胸针,因为我们产品叫百灵连接,我想在产品上线那天配套,搞一搞仪式感。

根本拍不到!最后靠其它买家放出来才买到了😅😅 无标款,199米,10月23日上线前最后一天筹备期佩戴 👇🏻👇🏻👇🏻

说起鸟儿,也算个趣事。虽然我在非洲团一堆专业观鸟摄影团友里被动摸爬滚打了近10天,但总体来说对鸟儿是一窍不通。我看这只胸针是一只小小鸟,咱百灵也是小小鸟,所以就当是差不多啦。

结果产品上线后立即就有用户说我们的logo跟迅雷很像,无语子!其实我们自己平时确实会跟飞书的logo弄混,但是迅雷……不能因为长得都是鸟形状就觉得像啊!只能说确实是技术员审美👨🏽‍💻👨🏽‍💻👨🏽‍💻。迅雷logo是蜂鸟,图形的线条以直线为主,突显锐利速度感;而我们和飞书都是lark,图形是流线型的,表达使用起来顺滑流畅。说我们像别人可以,但没说准对象实在不爽啊(其实只是不喜欢迅雷的气质😂😂😂)

后来说的人多了,我忿忿的想作为一个在非洲洗礼过并且还有观鸟专家微信的人,我要好好研究一下蜂鸟和百灵的区别,再结合中古首饰领域知识,写篇檄文教育(显摆)一下!结果一研究就傻眼了,原来我买的这只长着又长又尖嘴巴的鸟是蜂鸟!是迅雷家的鸟!不是我家百灵!!小丑竟成了我自己!🫠🫠🫠

之后我对鸟这个类别多了一些关注,发现中古胸针里鸟的造型虽然很多,但是蜂鸟就占据了一半江山,另一半是天堂鸟,可能是因为寓意好且特征明显吧。这两种鸟儿都不是我想要的,但动物确是我喜欢收集的一大类主题。动物就看表情是否生动,无论是一百多的 avon 还是上千块的 trifari 精品系列,如果我一眼看到脑海里就会出现它的情绪或者故事场景,这个大抵就是我想收的了。

(☝🏼☝🏼☝🏼部分动物系列。其它物件就分享到小红书了🐱🐱)

每天过起了白天沉浸式工作晚上沉浸式刷中古直播间的生活,对品牌、年代、材质、工艺等知识的渴求呈爆炸式增长,搞了几本书看。能上书本款的不是精品也是经典了,买不起看看图就算拥有啦 🤩🤩

持续三个月的高强度工作,我们每个人都得找到消解压力的办法,我知道她们有偷偷躲到厕所哭的,有晚上约着吃饭发泄的,有下班后围着公司周边暴走一小时才回家的,而我,可能就是看和买中古美物了。不敢算花了多少钱(肯定不少😅😅),但仍然感激是靠 ”美“ 这个正道解救了我。人到中年没有歪,还能开发新的兴趣爱好,可以!

后记:

最近突然想起以前似乎写过胸针,记忆里写过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收藏了大量胸针,她喜欢根据外交场合和谈判对象,选择表达自己立场的动物胸针佩戴,还出了一本书《Read My Pin》。于是去翻之前的文章,果然有👉🏻👉🏻 由CC中的一枚小猫胸针说起

这竟是我 2012 年写的文章(文笔比现在流畅啊🤔🤔),并且当时我对胸针这种配饰不理解,觉得自己搭配得不伦不类?!笑死,我现在可是买买买了各种样式、材质、大小的胸针有几十件哦!看到自己的变化真是十分有意思,这可能就是记录的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