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11月, 2010

自恋时间

星期四, 11月 4th, 2010

对于进入十一月以来新烫的头发以及新买的帽子,都十分满意。

银川.沙与湖

星期三, 11月 3rd, 2010

(更多…)

银川.沙湖的阴晴表

星期三, 11月 3rd, 2010

沙湖,我去了两趟。第一趟是朋友和他小舅子开车带我去的,后来朋友继续开车去上班了,留下小舅子带我逛。

说小舅子真拗口,其实就是一23岁的小弟弟。我前一天晚上和朋友一家吃饭的时候就认识他了,觉得很面熟,后来才想到他长得可真像NEWS的小山庆一郎阿。小山弟弟说他本来学习也挺好的,结果高二开始处朋友,又沉迷于网吧,学习一落千丈,上了个职校,稀里糊涂的又被拉去搞传销,然后家里让他回来考了驾照开车,现在帮着看我朋友的电脑店。他问你晚上干吗,我说能干吗啊,我指望他能说出什么好玩的我也跟着去玩一会儿,结果他说,一般六点下班就没什么事干了,去网吧一直泡到十二点。OMG,还没戒掉网游的瘾么= =但小弟弟虽然经历了很多,但脸上看不到任何世故,依然保持着纯真憨厚和孩子般的调皮。

话说那天是我到银川的第二天,风云突变,寒潮来袭,温度骤降到零下。去往沙湖景区的游船因为风浪太大而停开了——其实是屁话,怕只是因为天气不好没什么旅行团赚不了钱才停开的吧,我们明明看到一艘船载着一行人开走了,工作人员说他们是从早晨七点开始等的,票都卖出去了没办法;若是真为了安全问题,退票不就行了。无奈,只好和小山弟弟在寒风凛冽的沙湖公园边上眺望一下湖水,观赏成片的枯黄芦苇。

天气太冷,我们很快就准备离开。路上有卖烤红薯的,那边的红薯个头真是大,每个都有两三斤,而且是白心的,不像我们这里是红心的。小山弟弟买了一个,掰成两块一人一块,拿在手里真温暖。后来吃了顿沙湖鱼头,好像也是银川的特色菜,但是景区的餐馆真是宰死人不眨眼啊,人均150是跑不了的~~~

(更多…)

西安.兵马俑与羊肉泡馍

星期二, 11月 2nd, 2010

原本只想贴个羊肉泡馍的图的,因为我对西安的景点实在没什么兴趣,只对那里的小吃有兴趣;其实也不是真的对西安小吃有兴趣,而是我在深圳那两年倒真的和嘎嘎他们光顾了不少次老西安,在公司食堂也吃了许多次凉皮,还有那个油泼面,极为扎实的一大盆子,我和美女邓每人一盆,撑得只想歪在凳子上;以及西安过来出差的还眉来眼去了两眼的小弟。

因为一趟火车坐到银川需要30多个小时,才选择西安作为中转站。推荐百时这个酒店,网上一查就没负面评论,事实也是,便宜干净时尚,要说唯一不足的,就是没电梯,网上也没提这事,寒,幸亏我的拖箱不重,要不然扛上扛下三楼。西安的出租车在网上是众口一词的臭名昭著,于是我就不求他们了,自己坐公车。现在到哪里都不乐意打车,拿着钱还得跟求老爷似的,凭什么呀?公车也不是个好东西,看到我提着行李箱在上前门,还一直往前开并几次试图关门要把我挤出去,靠!老娘挤上去后也没力气去骂一句了,那天很缺血。以及哪些是公家的车哪些是私人的黑车都要做好攻略,现在黑的红的越来越分不清,在中国稍有名气的景区旅游真的不省心,稍不留神就被骗。

兵马俑也是几篇攻略中众口一词的不用去华清池不用去骊山但一定要去的地儿,因为它太震撼了。实际上,它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震撼。今天我们只能站在修好的护栏外面俯视下面的一片,但我有记忆我小学那时候人是可以走进兵马俑堆子里的,所以“一人多高”的形容词才在我脑海里留下很深的印记。但你我都知道,如果不把它们圈起来,今天连可参观的东西都没有了。来兵马俑,雇个解说员很有必要,我旁听了几段,还是很有意思的。

然后去了下钟楼和鼓楼。就在下面走走,上去要门票的。在鼓楼下面的广场坐着休息,旁边一大婶问我回民街是不是在附近,我才知道有这么一条街的。我说不知道,我也是游客,她又问别人,然后我也知道了那条街就在鼓楼后面。在西安的一天至少有三个人找我问路,我想起了在深圳新员工培训的时候,一个人说我不像南方人,而像陕西那边的,我问为什么,他说因为那边的人脸大..orz

回民街就是整条(包括分岔)都是回民小吃的街。走了一遭,看得我眼花缭乱的。作为旅游中重要的一项——美食,在我一个人旅行时其实是顾不上的。我很不好意思的宣布本人目前的食量很小,特别是走一天路下来更没什么饥饿感,即使每样按最小的分量来一份我也吃不了两三样;而且许多人一起分食是有一种乐趣的,就好像后来大家都把自己买的小零食拿到公司去大家一起哄抢着吃,即使普通的零食也变得格外好吃,而放在家里可能几个星期都不会拆封一样。幸而我也不是什么美食控,最后就一碗羊肉泡馍饱肚,连满眼的烤肉都吃不下一串。

西安给我的感觉不好也不差。我知道来这里要体会什么样的风景,当公车行驶在古城墙脚下,抑或穿越一扇扇城门,当商铺银行餐厅都在飞檐翘角的瓦顶之下。只是我也住过杭州,见过西子湖畔的柳树石凳粼粼波光。杭州与西安,当然是不同的景致,只是它们的美与独特,都是留给在那儿生活的人们来品味的,而不是如我一般的匆匆过客。

(更多…)

短发

星期一, 11月 1st, 2010

在银川的时候看了部电影,跟我的前妻谈恋爱。这电影实在是烂到我屡次都想冲出电影院,但里面袁泉凌而不乱的短发造型却一直萦绕在我脑海中无法散去。

那是多么好的一种文艺范儿阿,就算被别人说装也认了。本想贴个图说明的,但昨天搜了一下,觉得静态图实在不能让人尽情的体味出那陀的妙处。得看电影,我觉得导演也是故意的,不少段子的拍摄手法明摆着就是非主流LOMO照片里才会出现的光影色彩和人像角度,比如她微侧着脸背对阳光,不安分的发丝在光线中飘舞,比如背景模糊的光亮中她轻甩着头发——其实是一把稻草,很有型的稻草。

生平第一次非常非常想剪短发。我大学最后一年才开始留长发,以前一直是短发。短发也不是我情愿的,家里人说省得花时间打理,有那功夫不如多做两道数学题。时代变迁,现在你再看看是长发容易打理还是短发?当然前提是要潮的发型。

我觉得要瘦削有文艺气息的女孩儿弄那种发型才好看,而且头发要多和厚才能造型,这是我的死穴所以我放弃。哪位姑娘符合条件的麻烦去做一个吧给我享享眼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