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the ‘鸡皮蒜毛的’ Category

过节三天

星期二, 6月 3rd, 2014

天气真的是让人难受,虽然主要是热,但还有说不出来的不爽气。我如果回趟家,过早都是牟着劲吃武汉本地小吃,乡下并不容易吃到,比如豆皮。结果星期五看的那集舌尖讲到热干面,就又想吃热干面了。这几天我爸给我买了一次豆皮热干面,我妈给我买了一次豆皮热干面,吃了我妈买的就觉得以前我爸给我买的都是些什么啊,段数高太多= =

半夜刷微博看到欢欢自杀的消息,十分震惊,但立即看到因为抑郁症,就想通了。在康熙中见到几次(虽然小时候听小虎队的新年快乐也十分喜欢但是对她本人并没有印象),气质态度都称得上优雅体面,不愧是大家闺秀出身。已有不少情感作家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抑郁症这回事很复杂,不一定跟感情相关,一得上便很难治愈,需要终生与其斗争,它是一种如同癌症一样的病,不是什么想不开不坚强之类的词语可以解释的。如果以后有幸能从事慈善或者NGO事业,我想多关注抑郁症这一块。

某天吃饭,刚好垫碗的报纸对着我这一边的是征婚启事。细细看了好多则,觉得很好玩。纸媒的用语还是比网络讲究多了,不说有房有车,用的是“有车出行”“名车代步”,房产也会描述大小。每一个人的物质条件都(描述得)非常好,令我惊讶,除了有些是年纪大了或者离异有孩可以理解外,看了一位28岁金融业男,这么年轻这么好条件跑来征婚……难道是长得十分的丑么= =

某姑娘最近注册了世纪佳缘,付了百来块钱可以看一年男人(资料)。然后她选且只选了一个头像照片看起来合她心意的男的开始聊上了。稀松平常的聊着开玩笑着打趣着,反正在我看来极其无聊,就是嘻哈两句然后以比较礼貌的方式打听对方的情况。节后来她跟我说有些不爽,因为节前最后跟他聊天,他问你什么时候回家,老家是哪儿,她说明明之前就告诉你了的怎么还问。我晕,这就是对以相亲为目的的对象的要求太高了,你又不知道他在一对几的撒网聊天,即使目前只对你一个,细节这种事对大部分男的来讲是有些感情的人才会记住的。如果受不了这种事,比如我,就别往明晃晃的相亲路上奔了,明明还是想要爱情的人。

去养老院看老人的时候,看到一台称,上去称了一下,囧那个数字比我胖的时候还大,如果算上不同的称之间的误差,结论就是我体重数值在肥瘦之间根本没变化,我只是把相同重量但体积大的脂肪变成了相同重量但体积小的肌肉而已。所以如果要运动减肥的人根本不用去看体重,可以弄个测体脂比的仪器。

在家里衣柜里扒出了几件闲置多年的旧衣服准备带走。我觉得穿衣视觉实在是很神奇的事,比如我很早买了一件XL的T恤,但我只穿L就行了,XL虽然穿得上但越宽松越显得我虎背熊腰;现在吧我穿M就行了,但我去穿这件XL的,宽松反而显得里面的人更加瘦了。这次拣出的几件都是这种情况,虽然是旧衣服但也好像有了一堆新衣服的感觉,很开心。我一向认为胖纸不能穿宽松衣服,一定要合身,质地稍挺,然后要有肩线否则就是虎背熊腰,但是阿珍又突破我的认知底限。她的上衣都是宽松的,而且都没有肩线,如同圆扇子般的轮型,但因为她气质特别,穿着就很有味道,你首先会注意她有性格而不是胖这回事。所以穿衣真的无定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就好。

应景的话

星期日, 6月 1st, 2014

上上个星期吧,收到Lita的短信,她生了个闺女,我觉得特别开心。一个美女,平时生活就很喜欢捯饬自己喜欢美丽的事物,生活也蛮有品质,做这样的姑娘家的闺女应该是件很幸福的事吧,会像公主一样长大(不禁想到贝嫂)。

(所以苦逼的人家就祈祷养个儿子吧-_-)

顶着新发型刚起床的一张,今天已经是洗了个头后的,觉得就没那么好看了阿。哎已经郑重考虑未来一年留个短发看看先?

一年两次

星期五, 5月 30th, 2014

现在基本就一年两次进美发店,一次烫一次剪,差不多间隔半年,但其实没有确切时间,我的感觉会告诉我。比如平时我自己倒弄各种洗发水,卷子,吹风,刘海长了自己剪一下,打理得都挺好的,但有一段时间你会觉得整头毛怎么看都不爽,怎么弄都很挫,见了就心烦,这时就需要进美发店去大搞一次了。

今天去蘑菇云休年假不在,找的店长,他问你的头发是染了色的还是本来就这么黄……我擦…很怂的回答,本来就这么黄……但其实我本来不是这么黄的啊!遥想大学时某次在教4女厕所排队,我后面的女生(年级风云人物啊后来成为我们院历史上第一位女学生会主席)忍不住伸出手来摸我的头发,说你的头发又黑又亮又柔软真好啊怎么保养的……我也不知道为神马它们现在就变黄了,岁月啊,杀猪杀得连猪毛都不放过>< 不过说我头发黄,干枯,没有光泽,分叉打结,我都无所谓,唯有说我头发少,才是戳中我心中的痛啊…… 话说我每次去都是晚上去,于是弄头发到了最后吹的环节,我总是说,就帮我吹干就行了,不用吹成什么发型,我马上就回家睡觉的,也不去见什么人,(随便搞一下我还可以快点回家,反正吹得再好第二天一洗头都没了)。我说是这么说,他们也就听着,却还是一丝不苟的一缕一缕的把头发恨不得吹出个花儿来。我起先一直不理解,明明可以为他们省水省电省时间的为什么不照办?今天坐那里想了下,除却避免因客户理发师对“随便弄一下”理解不同而产生纠纷外,另一方面也可能影响他们的品牌形象。因为任何发型只有经过了最后的吹才能成“型”,才会被外人认为你是做了头发的,如果顶个半成品出去,路过的人看了或者家里人看了,肯定会想这家店咋回事做的头发完全没有型,虽然客户是满意的,但对店的声誉不好啊。所以做企业,说把客户满意度放在第一位的,当做口号喊喊就好了,其实呢要权衡利弊综合考虑。

一口气

星期二, 5月 20th, 2014

一口气补完了五篇日志,任务达成。柬埔寨最后一部分照片也从阿珍那里要全了,要继续补游记。

写到中途也会突然觉得很无聊,是为了什么?但不弄完又好像欠了件事情一样。这也是强迫症的一种,嗯。

另,虽然了解宝拉大妈是成分控,主打成分牌,不大注重护肤品的包装质地和使用感受,但一款简简单单的清爽乳液,味道搞得跟果酸面霜一样臭,是为了什么啊??真的很臭啊!!

两代人

星期一, 5月 19th, 2014

早晨9点不到来了个电话,说11点面试,靠~看在比较近的份上就爬起床了- -但是腰好像睡扭到了>< 去了公司,在会议室等待,排我前面的还有几个人,大概和我差不多年纪或者更加年长(不过在这方面我总是判断不清= =)大家交流的内容,都是这公司了解的情况。排我前面的女孩子,应该是个很不错的人(做IT赶项目几天不睡觉直接进医院,然后自己创业虽然失败,但这种人绝对不会差),她对工作职位的要求以及求职遇到的窘境,我觉得简直就是另一个自己,于是我们很自然的互相吐槽和感叹了一堆。 前面的人都进去了,我后面进来了个女孩子,一看就像刚毕业样。她听说我已工作多年,表示很惊讶,说以为我是刚毕业的90后;我说我比90后大10岁呢;她不相信,要求看身份证;我就掏出来给她看;她表现出了更大惊讶。而当她得知我这把年纪还单身并且没有男朋友时,她惊得张大了嘴巴双手扶脸叹道,你真是我见过的第一个…极品!噗……我说我暂且把这句话当做对我的赞扬吧= = 她说就跟你聊了一下觉得你性格什么的,应该很容易就找个男朋友呀?我说这也是我多年来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她说你交际圈子太小了吧,你是不是死宅啊?我说我是比较宅,但你能别说得那么直接么?我们就这么瞎聊着,没一句正经话。 出来后回想一下,觉得很好玩。等待的几十分钟里,遇到的两拨人,80后和90后,让我感觉经历了两代人的谈话;而我,居然两边都能和谐的搭上话,这就叫游刃有余吧啊哈哈一。一

和狗相处的十分钟

星期日, 5月 18th, 2014

我爸妈家门口的交通路况简直忍无可忍了。如果不是手上提着重物的话,真该直接步行几站路去地铁。

到了家,进电梯,里面有一条小狗。我第一次和一只狗单独处于一个密闭空间,有点紧张。我觉得我这时应该蹲下去摸它,但我没有自己摸过宠物,我只有在别人“制服”宠物的情况下,才敢跟着偷偷的伸出几根手指轻轻的摸一下。我忽然想起小伍之前跟我说,你不要摸猫狗的尾巴或者后半部,它们看不到以为是攻击,你应该从头那儿开始摸,它们不会咬的。于是我鼓起勇气,从它的头摸到后背,它果然很乖很受用,我边摸着它的头边问,你是谁家的狗狗?

出电梯,小狗一直跟着我进了家门。它走路很慢很轻,也不叫唤,就是到处转转到处闻闻。我刚到家,也没什么吃的,想了半天才想起我有肉脯,于是把最后剩下的一块撕成小片铺在地上给它吃,忽然又想起看过某视频上说狗的消化系统和我们不同不能吃这么咸的东西,就赶快盛了一碗水来。它真的很乖,吃的喝的又不挑,我却在旁边发愁了,想万一它就留在家里不走怎么办?它拉屎拉尿怎么办?它要睡在哪里要用个盒子做个窝吗?它到底能吃什么?我决定如果它蹲这儿了我就打电话给小凡求救,她家养猫养狗经验很丰富的。结果小狗趴着吃完后,站起来到处走走,嗅着地上的气味,出了我家门,去寻找回家的路了。

我不知道这条小狗是走丢了还是流浪狗,我怕它找不到地方会回来,于是就把房门开着,一直开到准备洗澡睡觉,它也没有再出现。虽然心里有些小遗憾,但终是松了一口气。作为一名单身人士又家里蹲了这么久,不是没想过养个猫啊狗儿的宠物,只是我们家就没有这个养宠物的基因,并不爱这些,也不知道怎么养,怕不能善终。看到本地一些流浪猫狗的收养信息,觉得自己又达不到国际领养标准,一直也就是看看而已。我想如果有缘分的话某天有一只猫儿狗儿跑我家呆着不走了,我会好好的养着它吧。

terribly sorry…but…

星期三, 5月 14th, 2014

我就说了最近该慎接同学电话和联系什么的…

我和各个阶段的旧同学联系甚少,除了发展成为朋友的个别几个;而就这么个别几个也不是没事会聊个天的那种,只是通过微薄或者其他方式,相互知道对方一直存在而已的状态。但我总能适时的从一些只字片语中知道最近发生了什么大事情。

比如我知道最近我的一位高中同学遭遇交通意外去世,他的老婆还有一两个月待产。我是从一位同学的微薄中知道这个消息,但他没有点名,所以我也不知道是哪位同学。根据他的描述,我的脑海中闪现出了几张面孔,除了其中一位我绞尽脑汁想了好久终于想出了名字外,其他的面孔我根本不记得叫什么。我很感谢微薄上的好友没有私信我让我知道是谁,因为我不想知道是谁,不想在心里具现化到谁的头上,他可能是他,是他,是他,但也可能不是他,不是他,和不是他。

今天早上,终于有位“好心”的同学,短信告知了我。竟然是他。我好久缓不过气来。他是那种大概每个班上都会有的男生,高大而有些帅气,虽然成绩属于中后段,但是体育很好,篮球打得好;会让老师操心会闹同学,但是跟他讲道理又很明辨是非;讲义气,在男生堆里是头头,一呼百应。这样的人,很难让人忘记。至于我,只跟他单独相处过一次,也许我忘了确切的场景,但在我脑海里,是某个放学的下午,我做完清洁准备回家,教室里也正好只剩他也准备回家,于是我们就同路了一段,他问我怎么学习的事儿,我应该讲了些客套的大话——本来就是平时毫无交集的人,怎么能在几分钟里就掏心挖肺。但那天和他分别后,我心里是暗爽的。

想着这些不确定的往事,泪眼模糊。整整一天我都坐立不安,心里很慎,想呕吐。我比我想象得更加难过。并不是对他有什么特别情愫,大概他的意外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什么叫鲜活的生命就这么突然消失吧。高中班大概在召集人过去探望慰问,但我不会去。I feel terribly sorry,但是,就到此为止。从08年大地震开始就强烈的感到生命无常,对于珍惜生命活得对得起自己这件事,我一直在努力。

——————————————-

晚上阿珍叫我出去说庆祝过了驾照考试,我本想借此机会发泄一番,但有另一个姑娘在,就什么都没说。只是陪着一起吃饭逛街买衣服,已经是一种缓解。

小伍打电话来,喝了半斤酒正在江汉路江滩带客户游览。我说你小心别掉江里了。约好周末一起游武汉。

聚会预警

星期六, 5月 10th, 2014

晕,要搞什么毕业十周年同学聚会,看来最近要慎接电话。

其实老早我就想把QQ签名改成:不参加总人数超过三人的同学聚会(除非保证其中每一个人跟我都相熟)。不过后来渐渐也不用QQ了觉得还不如干脆装死来得彻底。所以现在要去改一下签名反而会被人家认为是故意针对吧= =

已经在写游记了,有些照片阿珍还没拷给我,照片不全我就不想开头,但又不知道她啥时候拷给我,又不想太拖,强迫症患者的纠结。还没有捱到景点边边的第一篇就好长,觉得自己事无巨细好墨迹啊,墨迹得自己都写烦了,可是不墨迹也咽不下这口口水啊~~~

风雨大作,姨妈加身,寂寞的旅人,我,喵喵

追星

星期四, 5月 8th, 2014

大姨妈还不来,我只好默默的开始跳操了。两天体力出奇的好。

早上起来看到的最震惊的消息就是周迅跟阿奇搞上了,感觉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人。赶快去CSI吧,果然炸开了,阿奇的帖子都被翻上来了。

不过周迅连同最近开唱惊吓到人的张曼玉,虽然两位在圈内地位极高,但都完全不是我的菜。

昨天嘎嘎私信我,原来妞还在沉迷都教授中,并且已经投入了为他某奖项花钱投票的粉丝行动中。我说以你30的高龄第一次追星,干脆就继续疯狂到底吧,再不疯狂就真的老了。反正以我的经验,追星这回事,只要维持在正常范围内(简而言之别弄得像杨丽娟一样),是有益身心健康的。我自从可以沉迷的作品或者人后,就渐渐变得很能理解和宽容一些不被主流待见“上不了台面”的一些人、事物和现象了。

又想起学生时代的两个男生朋友。一个是SD同好,铮铮男儿,虽也写同人但都是以篮球技术为主的文章,后来发现他特别特别喜欢高圆圆,某次聊天的时候愤愤不平的说,那些大学生有什么了不起?他们很多人根本比不上我,凭什么只有他们能喜欢高圆圆?——这位弟弟没考上大学,后来工作后知道自己差距,人算是勤勉努力,但总归有些自卑中的自负——当时听完这番话我彻底囧了,现在想起来只是觉得单纯的很想笑。还有一个搞乐队的男生,某次跑他家里玩录音,无意间翻到一本书里夹着一张徐静蕾的照片,被他发现了,他特别不好意思的抢过来但是又特别小心的塞到别的书里去了,我猜也是对他很重要的人吧。

昨天立夏

星期二, 5月 6th, 2014

知道昨天是立夏,找了两件在柬埔寨的小物拍了个照,反正俺提前在泰柬过了一个星期炙热的夏天。那个大象竹席杯垫是俺在一个苍蝇馆子顺来的……汗,没办法太喜欢了,看到不同的馆子都用这种餐具垫和杯垫,看了我好几天,终于忍不住…出手了orz。手链是一个卖明信片的小妹送的,彼时我正在参观某寺,阿珍在外面等我,小妹妹向她兜售明信片,1刀一套共13张,送了阿珍这个手链,还陪着她聊天等我,看我出来了,又送了我一串。这也是我和阿珍后来的共识,和国内好多地方付钱之前是上帝付了钱就变脸不同,这儿的人也是售前极尽其能的招呼你缠着你,但只要你给了钱,售后的各种服务都毫无含糊啊。

还没有从旅游时丢三落四的状态中缓解过来,昨天去还阿珍的背包,又把MP3遗忘在侧兜了。扛回来她三件羽绒服帮她洗,我自己也有许多东西要清洗,趁这段时间天气好。

年后就渐渐察觉了,各种网上商城都以不同方式提价了,比如满额免运费的额度高了,比如某些东西便宜但要两件起购了等等,我觉得我生活日用品全靠网购的日子恐怕要结束了。今天从沃尔玛扛了筒卫生纸回来,回想起来恐怕是近三年来头一次从实体店买这玩意吧。

最新5月的Newsweek的封面故事居然是关于中国教育的,而且居然写的情况是跟20多年前我读书时差不多的,就是些老生常谈的中国学生压力很大,学习时间很长,要高考中考,高考是独木桥但是目前是最公平的方法等等,包括什么考前取消体育课用来做功课,什么学生要死记硬背老师给的标准答案的,噗……高考改革喊了这么多年怎么觉得影响完全没变啊?(还是说这篇文章的作者很敷衍了事)。一方面看到外媒用一些带着些不可思议感情的词句来报道我们自己觉得习以为常无动于衷的事觉得很逗,另一方面,我也感到很意外,虽然中国似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有很多影响力了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中国了,但是时至今日这种一流报刊杂志的封面文章居然把我们数十年的老东西当新闻,那这世界到底了解我们多少呢?我们在世界各国人眼里到底是怎样的形象呢(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