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一本《格》,如果能附上卡片的话我会这么写

买《格》当然是因为它是我喜爱的播客《随机波动》出的实体书。在她们“官宣”《格》的那期节目里,三个主播感叹杂志之难产,制作之艰难,本以为只是约个稿,找个出版社就ok了,没想到后续有那么复杂的流程,以及印刷能那么讲究和贵:“这一页真的很好看,但它真的很贵”“这一页做出了很细致的凹凸效果非常棒,但真的很贵”。实际上我愿意为我喜欢的播客出的作品或周边第一时间义无反顾的付费,感谢它们的陪伴和让我开拓视野,而听完这一期的制作内幕后,我对这本书又多了一层“要仔细观摩和学习”的期待。

因为我们之前也为部门新产品做了白皮书册子。经过打样后,最终封面和内页都选择了特种纸,第一次制作10本的时候,每本130多块,惊呆了所有人。这本册子到现在也一直在迭代和印发,中间一度打印店嫌其中一页是全幅纯蓝底色印完风干太费时,想劝说我们在上面加一层膜,被我们断然拒绝,因为手感上就廉价了。今年开年,册子内容有一次大更新,并且要急着印几本,但是打印店来不及调特种纸(说平时店里不会存放,因为放久了会发黄,都是随要随调),所以就用了最普通的铜版纸应急。眼见和摸上去的手感自然都差了几个档次不说,我发现册子里的字似乎大了一些,行距变窄,有些怼眼睛,问设计师你是不是调大了字号?设计师说没有调,只是油墨在这种普通纸上会扩散,所以显得大了。我平静的“哦”了一声,内心大受震撼。

印刷这种看似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事,却蕴含着深奥的技术,要反复打样测试,与工厂周旋,极大的考验着人的耐性(我们团队唯一一次内部“吵架”,就在当时册子首印的过程中)。我有过的经历,这一次好像在她们这本书的制作过程中得到了印证。我也把这本书的信息发给了我们设计师,她有着丰富的线下物料印刷制作经验,只是来我们公司后基本都是线上物料设计了。我鼓励她今年要给我们做一次印刷技术的分享。

回到《格》这本书,收到的时候当然也是专门挑了休息日很郑重的拆封——呃…前面说的那些我的经验仿佛和这本书产生连接一类的话,到此一笔勾销吧!这本书的设计和制作工艺太高深,不是我等外行一下子能领会的,甚至都不知道从何领会。

春节假期就计划读起来。以我对随机波动三位主播阅书广度和深度的认知,我预判《格》阅读难度很大,但是每天读一篇,总是可以读完的,总是比什么都不读要强。

很快就读到讲围棋博弈的那篇文章:两位日本棋手正在胶着的比赛博弈对局中陷入深思,然后那颗原子弹爆炸了,门窗破裂,棋子纷飞,一位棋手趴在棋盘上,一位棋手震飞到屋外,而十公里外瞬间成为废墟。这段文字被我猝不及防的读到,立即在我脑海里幻化出图景来。我放下书深吸一口气,内心着实震荡了——从未从这样的角度去想过原子弹爆炸的威慑力。这段文字让我彻底放下“这是本高深难懂”的书的防线:读不懂不是我的问题,是故弄玄虚的文字的问题;而这本书里至少有好的文字,是朴实的文字,是可以和读者产生共鸣的文字。我依然读得很慢,但阅读体感上并不难,而且我想每个字每句话都好好体会。

节后上班再次拾起这本书就是今天了——冰雪冻雨灾害过后的第一个放晴的周日上午。我冲好了咖啡,重新打开了这本书,开始阅读关于日本画中格子衣物的文章。这一篇采取了新的工艺去呈现文字,很有意思。也许是阳光太灿烂,房间温度适宜,心情轻松,眼前的文字和承载它们的纸张颜色背景完全融合为一体,让我陷入愉悦的体验中。此时不必在意作者引了哪些经据了哪些典,为什么用这样的工艺技术呈现,就享受这样的体验就好。虽然最后我还是辟出一点点小心思,认为设计师们一定反复设想过不同场景,测试过不同设计带来的阅读体验差别,最终选择了现在这样的呈现;就像我们团队自己做产品或设计,一定会考虑用户在整件事中的动线,而不仅仅只是表面静态上的“好看”或“合理”。

于是我这才生出了想送你一本的想法。这本书的排版很艺术,但是字够大,所以阅读起来比较舒适。我只喜欢在有阳光的白天捧起来读,目前来看就只有放晴的周末了,而这样的日子心情愉悦的概率也很大。希望你也能感受到同样的美好和愉悦。

——from 2024.3.3 冰雪过后的一个大晴天

One Response to “送你一本《格》,如果能附上卡片的话我会这么写”

  1. 嘎嘎说道:

    依然身处冬日的我,看到这篇文字,已然感觉沐浴在温暖的春光里了!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