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两个星期组织的考试,我们team平均分64,我拖后腿的得了60分。
今天围绕这个分数然后还有一个能力评级的表格,跟Leader谈了一下上半年的情况和下半年的目标。已经不是第一次谈了,搞不清楚这外企怎么这么多屁事。我看了下领导和同事共4人对我的一些评价——虽然只要这人不犯原则问题大家一般会往好了写——但是关于有待提高的方面基本都一个意思:“该生比较寡言少语,希望能更加open更加active.” “如果你找该生问问题,其实她是非常warm-hearted的,但是她不够主动的去和大家share一些东西”。
Leader总结说希望我在这方面有点改进。我就想说没必要。当然是心里说。如果工作上有人需要我帮忙,只要我能力范围内的,我一定帮,能力范围外的,我会先找资料或者推荐人。这是我可以保证做到的。但是说到主动,我观察了下能主动去share的东西,一个是文档,二是workshop。文档这东西其实是从来不缺的,像我这样的研发线上的人,哪个不是存着几十G的技术文档,我们缺的是花时间静下心来把这些文档读明白,所以我从不share文档,因为我有的所有人都有。workshop至今也没人敢有自信去干吧。至于来了个工作要征集志愿者,我倒是极少主动,僧多粥少,绝对有人会去的,但大家都忙得七七八八或者都跑去开会的时候,我就会上。
所以在可以预见的半年后,我的评语一定还是“希望更active一点”,就像我小学时每个学期完了我的学生手册上老师填的评语,永远是“希望该生更加积极大胆,上课多回答问题”一样。我小时候还是比较介意这事的,觉得是缺点,因为我是三好学生(真正的三好学生,好死了)。现在我不这么觉得了。每个班级,每个集体,每个团队,都应该有各类性格的人才好玩,有沉默不语做事踏实的,有活泼积极带动气氛的,只要不影响工作,不犯原则性错误,你很难说哪种好哪种不好。我们需要做的,是看到对方的优点,对于你认为的缺点容忍一下,互补一下,Leader就更应当有包容性,更应当引导出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性格上的优势了。况且,也不看看我是和谁一起亲密工作。整个团队里功利心最重最会拍马屁的人,就凭我们现在的和谐表象,Leader应当感谢我。
完了回去继续干活。旁边MM问我,你喜欢XX服吗?我说,啥?她说就是女仆装阿,说着就开了淘宝给我看了一些。我嘴巴半天合不拢,心肝颤颤的想,你该不会买回去在家穿给你干哥哥看吧?
我又要说了,这个状况我的环境也有,那就是一句话里面夹几个英文动词,我真的很生气,这群人到底要不要脸?什么时候能改?如果不能改,发音能不能中式化一点,劲量让人听完就过。
粤港发音+英文倒还好点,有历史的原因,大家也都是抑扬顿挫,听起来还算通顺,这你妈京腔+英语动词一念出来太别扭了,简直是要人半条命。
你这也太愤了吧。我明天再说,今天太晚了,困了。